第三百四十七章:發戰爭財

胡明山流汗了,黃大人開出的價碼雖然浮動性很大,可是五萬、八萬黃金得到的效果於事無補。

而廣南國期望的北方水師全軍覆沒的數額已經遠遠超過胡明山的心裡價位,他不敢擅專急急忙忙回去回稟國主。

大明保證讓後黎朝船隊全軍覆沒?雖然要價太狠了,還是讓廣南國主動了心。

廣南國的大臣也認爲如果大明船隊能夠一舉消滅北方水師,以後可保最少五年太平。

廣南國北方防線固若金湯,鄭氏軍隊唯有從海上來,廣南國水師全滅已經無法抵抗,如果北方水師也完蛋了,那麼又是戰略僵持,然後南北雙方都從頭再來發展水師,能夠形成戰鬥力恐怕需要五年。

討價還價是必須的,大明那個貪婪的黃大人難道就是金口玉言嗎?國主暗下決心,要幹就把鄭梉的水師往死裡幹,要是明軍打成個半吊子,他們走了,廣南國還要被鄭梉的水師襲擊沿海地盤。

賊來如梳,兵來如篦,只要自己的地盤鬧一次兵災恐怕造成的損失十年都難以恢復,阮福源考慮再三覺得花黃金買太平划得來,讓手下幾個大臣接着談條件去也。

跑腿的胡明山又來到了“遼東號”議事艙,還有廣南國小朝廷幾個高官同行,看來這個阮福源國主還是很精明,這麼大的買賣怕手下大臣吃回扣。

胡明山告訴黃大人,他們國主準備把王宮裡的金臉盆都融化了給明軍湊軍餉,但是國小民窮,恐怕只能湊齊十五萬兩黃金。

誰知大明這位黃大人太不厚道了,他居然說不需要那麼麻煩,不要融化黃金工藝品和物品,大明按照斤兩收貨,按照成色折色。

但是二十萬兩黃金不可以少,這是底線,因爲如此惡戰傷亡不知多少,大明軍人的命是很貴的。

大明的這位大人吃相很難看,臉皮厚厚的就是要黃金,一點點君子不談利的儒家風度都沒有,簡直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小人也!

幾位廣南國官員面面相覷,無計可施,一個個臉色難看,急得汗流浹背。可是他們沒有辦法加價了,十五萬兩是國主給的最高上線。

幾人開始軟磨硬泡說可憐話博同情,黃勝見他們被逼成這個樣子都不鬆口,看來這已經是他們的底牌,就不再堅持。

提了一個附加條件,要求廣南國主冊封手下一個叫做阮誕的謀士做廣南國的官員。

開出的條件有些可笑,給予交趾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封地是緊靠大明邊境三百里方圓的土地,現在是後黎朝鄭氏實際控制的地盤。

幾個大臣可沒有這樣的權力,他們回去請示國主阮福源,並且認爲廣南國如此冊封對自己國家利益毫無衝突,建議國主虛與委蛇。

這位國主想了想馬上痛痛快快答應了,這位大明的黃大人如果要真的得到封地恐怕會跟北方開戰,無論是否成功都對南方有利無弊。

廣南國主同意了黃勝的無理要求,派胡明山送來了十萬兩黃金,表態擊敗北軍鄭梉船隊後立刻送上剩下的五萬兩。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這一次賞金獵人的買賣可不得了,十五萬兩黃金的價碼,可能要替人家殺成千上萬的人。

商業港口費福外海忽然出現了屏蔽戰場的黃家快船,一下子就圍捕了大小海船一百餘艘,然後黃家戰船以逸待勞,全殲了輕敵冒進的後黎朝鄭梉船隊。

小小大越國從來沒有聽說過有強大的海軍啊!一直所向披靡的鄭梉船隊意氣風發,他們一頭撞入船隻數量接近他們三倍,火力是他們十倍,速度普遍比他們快三成船隊的包圍圈。

黃家揍他們就是欺負人,簡直就是一邊倒的單方面炮擊,敵船打不過跑不了,最後都懂了,只要大家都跪在甲板上就會免得葬身魚腹。

負隅頑抗的是從西洋人手中購買的二十幾艘蓋倫船,黃家人馬還捨不得擊沉這些大船,他們火力掩護李國助的海盜戰士跳幫作戰。

北軍水師裡就這些船還能夠讓黃勝瞧得上,爭取全部俘獲。

後黎朝北軍之所以這一次發動大規模收復南方的戰爭,是倚仗他們花高價從荷蘭人手裡購買了中型蓋倫船這樣的戰船。

荷蘭人多精明,他們當然不會把真正的戰艦賣給大越國,都是些微不足道的過時產品武裝商船而已,即便如此得到了這些裝備了十門左右火炮的蓋倫船,鄭梉還是覺得北軍水師戰鬥力倍增。

北方水師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往費福港全速航行,他們已經打敗了南方水師,知道南軍再也沒有戰船能夠抵擋他們的海上攻擊,費福港有多麼繁榮北軍心知肚明,奪取那裡會得到多少財富讓他們想想都流口水。

可惜鄭梉的運氣太壞,無巧不巧遇到了在南洋做生意的黃家船隊,打仗最怕出乎預料的事情發生,北方水師一頭鑽進了聯合船隊優勢兵力的包圍圈,結果當然是送禮來了。

黃、李兩家人馬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日本浪人揮舞着雉刀跳上蓋倫船瘋狂砍殺,不知多少北軍被腰斬或者被劈成兩半,如此血腥的砍殺,讓小小大越國的戰士魂飛魄散,許多俘虜後來都精神失常了。

輕輕鬆鬆一次海戰,繳獲大小戰船一百幾十艘,擊沉五十有餘,俘虜抓了四千餘,腦袋砍了兩千多,一時間天朝國威讓小小的廣南國不敢直視,忙不迭送來了五萬兩黃金的餘款,還送了許多貢品讓黃大人代奏大明朝廷。

不用黃大人代奏,就讓廣南國交趾郡王阮誕親自去大明京師納貢稱臣吧!

於是乎,廣南國把一個郡王的全套儀仗和官印告憑都送來了,還出具了他們國主阮福源用了璽印的國書。

黃大人手中捏着一個擁有廣西邊境外三百里方圓的合法封地,恢復漢人的交趾故土指日可待,等過幾年再次增強實力後就去造成事實。

聯合船隊在費福港口屏蔽戰場時扣下了許多漁船、商船隻要黃家看上而且能夠遠航的都不歸還原主,統統算作繳獲,廣南國來了官員交涉也是無果而終。

大明水師根本不承認是自己扣下這些商船,而是一口咬定從北軍水師手中繳獲。

這哪裡說得清?北軍水師確實搶了許多海船最後變成了明軍的戰利品。弱國無外交,廣南國主捏着鼻子認了,再也不敢唧唧歪歪,他們已經見識了明軍的戰鬥力,生怕惹惱了這些殺神。

明軍在海上奪了許多船這不算什麼,大部分根本不是他們國家的,萬一他們上岸搶幾個城池損失就不可估量了,廣南國君臣只想這位大明的官老爺早點回家。

第七百五十五章:抓捕漢奸第七百六十六章: 改變崇禎宿命第四十八章:不受待見第七百六十二章: 往北拓土第五百七十八章:皇帝放心了第七百零二章:上樑不正下樑歪第五百六十四章:這個夏夜靜悄悄第一百二十一章:盤問俘虜第四百五十六章:不能服衆第三章:包衣奴才第五百六十一章:炮火掩護掘進第八百二十二章: 政治陰謀第一百九十七章:房產開發第八百五十二章:倭寇要倒黴了第六百五十八章:孫傳庭第四百九十章:禍起東江鎮第四百一十九章:圍攻瀋陽第七百七十八章:封鎖鴨綠江第四百七十九章: 主力南下第五百一十六章:登州陷落第一百一十八章:準備跑海第二百二十五章:呂宋漢民第七百五十八章:不能分裂國家第六百六十三章:很暴力第七百七十九章: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六十五章:火炮盲射第三百一十五章:正是酷暑第四百二十八章:柳如是第七十九章:棺材官財第五百四十四章:結硬寨打呆仗第六百七十章:惡性循環第七百四十一章:賊兵漫山遍野第四百六十二章:竊國者侯竊第三百二十二章:皆在彀中第四百零二章:目瞪口呆第二百零八章:血性迴歸第八百一十章:歸順或者毀滅第三百二十二章:皆在彀中第七百五十八章:不能分裂國家第四百章:雨季行軍第四百二十二章:斬草除根第七百四十九章:漢奸出使第四百五十四章:四川來客第一百一十五章:草原立威第六百八十八章:但願如此第二百八十四章:展望南海第四百九十五章:踏平大越國第五百七十六章:衝殺蒙古右營第三百一十九章:賞罰分明第一百七十一章:故地重遊第五百五十三章:“戰神”會飛第二百六十七章:軍事堡壘第三百零五章:鬥智鬥勇第六十一章:強攻堡壘第五十九章:吐氣揚眉第八十三章:喬遷新居第八百一十四章:玉碎宮傾第五百三十七章:刀下留人第四百二十章:南北對進第四百五十四章:四川來客第七百七十六章:奪取旅順口第五百四十四章:結硬寨打呆仗第八百零九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八十四章:不做孫子第七百六十一章: 橫掃漠南第五百一十章:長山之戰第六百三十章:投資人第一百七十三章:明軍兇猛第五百七十九章:流放海南島第八十章:香皂售罄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佈局第六十章:雪地屠殺第一百八十三章:復州大捷第四百三十八章:撫寧難攻第七百九十七章: 紅歹是斃命第二百五十九章:紅袖添香第四百三十二章: 刨墳虐屍第二百七十一章:捂盤惜售第七百九十五章:居安思危第一百九十二章:街談巷議第一百九十七章:房產開發第三百七十三章:初具規模第六百零七章:沿江佈置第二百三十二章:不能大意第四百七十八章:勇於任事第五百三十四章:天佑軍第三十四章:實戰演習第八百二十二章: 政治陰謀第三百八十二章:黃金時代第一百二十三章:天微微亮第二百六十八章:北方馬耕第八百章: 論功行賞第五百零八章: 攻防炮戰第七百三十章:福祿湯第六百二十三章:龍旗飄揚第二百六十八章:北方馬耕第六百九十八章:導火索第五百二十章:捲土重來第七百零四章:三宣六慰第六百九十一章:天草時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