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敝掃自珍

忙完了整編,安頓了沒有補充進黃傢俬兵的一千多被解救的漢民,給他們都量體裁衣安排了工作。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手藝好的鐵匠,許多都是家傳手藝。黃勝爲了打消技藝出衆手藝人敝掃自珍的狹隘心理,給出了厚賞。

黃家每一位大師傅成功帶出一位手藝過關的徒弟,將會獲得這個徒弟一輩子的孝敬,具體體現方式由工廠領導通過黃家發放的帶徒賞銀來完成,以一個徒弟每個月給二錢銀子的標準執行。

這就意味着,如果大師傅有十個徒弟出師,他每個月就會平白多出二兩銀子的收入,而且是永遠,哪怕大師傅死了,只要徒弟還活着,還在替黃家工作,大師傅的家屬都會按月領到黃家工廠發放帶徒弟的賞銀。

少年火槍手以最快的速度,採取了多種多樣的宣傳方式,把這個政策宣傳到了每一個人的心裡,現在黃家兩個島嶼上的師傅都改變了觀念,人人都爭着備案選靈巧的徒弟。

黃勝現在有錢所以有個性,他選擇善待每一位技術工人,推出了一系列獎勵手段,提出有效技術革新方案的賞、有了發明創造的賞、給黃家提出來合理性建議的賞、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的也賞……。

總而言之一句話,厚待優秀產業工人,逼迫他們讀書識字,以後走工業強國的路子時纔會有忠誠可靠的中堅力量。

黃家兩個島嶼上的所有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在不愁溫飽的前提下,在安全的環境中,在其樂融融的氛圍裡,人人都在爲黃家的強大添磚加瓦。

這些人都經過兵荒馬亂生離死別,他們再也不想流離失所了,大家都知道黃家必須強大,自己才能幸福,共同利益產生的凝聚力當然是空前的。

大家自發盡心盡力工作的結果就是‘黃家出品必是精品’。無論是盔甲、燧發槍又或者是香皂禮盒和四輪馬車等等都是質量頂呱呱。

繳獲的兩艘大戰船留在黃家灣島的船塢在工作熱情飽滿的能工巧匠精雕細琢下改造升級,主要是加固和提速。

黃家已經成功改造升級了六艘草撇船,十艘馬船,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這一次還是趙時敏帶着技術團隊親自完成。

在沒有自己建造的主戰艦開始服役的情況下,黃勝對這兩艘戰船寄予厚望。

設計要求是這樣,寬大的船頭和船尾各安裝一門六磅銅芯鐵炮,火炮底座在鐵軌上可以一百九十度自由轉向。

全鋼底座設計承受五千斤後座力的彈簧減震十六個,如此一來大炮簡直就如同在席夢思上開火,對船體的傷害值可以忽略不計了。

左右舷一共六門六磅銅芯鐵炮和四門孫元化督造的四磅火炮,炮艙隱藏在甲板下,可以通過軌道和帶減震的底座轉向集中到一舷同時開火。

如此改造是爲了最大化利用爲數不多的火炮,掩護登陸作戰時,通過壓艙石調節船體的平衡,理論上可以有八門六磅炮四門四磅炮同時射擊。

因爲每一門炮都有專用加了彈簧減震的底座,後座力對船體的傷害小了太多,火炮齊鳴之時,船身的抖動也會減小了許多。

如此改造後的戰船還低調得很,因爲只有尾炮和船頭炮佈置在甲板之上,兩舷十門火炮都安裝在甲板下面的專用炮艙裡,炮口都有可以關閉的小炮門,開炮時打開炮門推出火炮炮管射擊。

打完炮彈拉回來裝填,由於配合了軌道,一個人都能夠把近兩千斤的六磅炮拉回來裝填,然後推出去射擊。當然這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如此,六磅炮配備的炮手是三人。

黃家訓練炮手可不是單一的會打炮就行,他們都要成爲多面手,每人都要學會操作戰船當水手,會打擡槍魯密銃。

一個人必須完全能夠獨立完成六磅炮的裝填,推送到射擊位、瞄準、放炮,拉回,清膛,繼續裝填等等整個開炮流程。

改造中的海盜船被黃勝命名爲‘遼陽號’、二號福船叫做‘海州號’。

節約了四門六磅銅芯鐵炮,已經安裝了一門在黃勝這一次開來黃家山島的‘廣寧號’船頭。其他三門也在給留在黃家灣島的‘蓋州號’、‘金州號’、‘復州號’三艘草撇船改造升級。

黃勝特地在海上讓王連發用船頭六磅炮以不同的角度射擊,發現這樣的設計,船頭火炮完全可以在和敵船平行時,打到敵船的任何一個目標。

開炮時已經沒有了未安裝減震底座前那一種驚天動地的感覺。

經過親眼所見,黃勝對黃家以後的戰艦更加有信心了,一億多漢人的大明,能工巧匠何其多也,只不過有些創造性的點子他們沒有想到又或者沒有銀子去試驗而已。

自己沒有製造實踐,但是有許多見識啊!只要提示這些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給他們一個建議再給不計成本的銀子,他們就會給黃家帶來一個奇蹟。

黃勝帶着‘廣寧號’戰船來到了黃家山島。完全沒想到已經有兩人在島上等他了,原來是吳襄帶着李公子登島拜訪。

黃家山島戒備森嚴,在碼頭修建了一個獨立的院落接待來往送貨、拿貨的船主,不許任何來島上的人瞎溜達。

吳襄兩人被看着一點也不介意,他們是有見識的人,看到這裡的軍人和鄉勇都是衣甲鮮明精神抖擻,對於外來之人防範得如此嚴格,對黃家更放心了。

李公子對吳襄道:“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吳將軍果然好眼力,我家管事李二把那個黃大人已經說成了天神下凡了,如今到了黃家的地盤才知道名副其實矣。”

“這裡還不是黃家的全部,在登萊還有一個更大的海島呢,以後咱們的海船由那裡出發豈不是可以少帶許多給養。”

“唉!形勢比人強,明年黃大人的份額恐怕要翻倍才行啊!”

“饒是如此,有了黃大人的猛兵護航,咱們的福船根本不需要武裝,隨隨便便再拉兩條來入夥跑倭國,給黃大人一半增加的份額咱們還會多了許多好處有什麼不好?”

“吳將軍的意思是讓黃大人出五萬兩本錢?這恐怕多了些吧?”

吳襄冷笑道:“黃大人多精明,五萬兩恐怕只是本官想當然了,反正本官只是牽頭人,具體談成什麼結果李公子自己看着辦吧!”

李公子是前閣老李三才的孫子輩,叫李文友,讀書不行,做生意是把好手。

他見吳襄臉色不太好,陪着笑臉道:“吳將軍,李家跟你合作多年,這一次你無論如何也要幫着美言幾句,學生也很難做,畢竟合夥的家族都不是省油的燈啊!”

本書起點首發,如果各位看官覺得本書還行,請到給本書投一下免費的推薦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節回報給書友們!

第六百二十九章:誠信第八百三十一章:劫後重逢第八百二十一章: 活捉劉宗敏第二百四十四章:騎兵機動第一百六十六章:我爲魚肉第四百二十一章:攻破瀋陽第二百四十章:雙管短銃第一百一十七章:實力見長第三百九十九章:佈置沿海第四百二十六章:天子期待第六百三十五章:悠着點第三百六十三章:百獸震惶第九章:小小隊伍第一百四十五章:敝掃自珍第六百四十章:不是來拼命第三百三十章:絕處逢生第七百四十九章:漢奸出使第四百九十七章:奪取煤礦第二百一十七章:美麗家園第三百六十六章:時不我待第三百八十三章:不知所蹤第七百五十五章:抓捕漢奸第五百七十一章: 奔襲喀喇沁第七十八章:文藝人才第六百七十八章:圍殲多鐸第七百一十七章:捲土重來第四百四十章:倉皇北歸第一百零八章:貪財好色?第三百八十二章:黃金時代第五百二十九章:漢人值得擁有第五百三十二章: 去日本海第一百零四章:車載步兵第四百二十四章:百姓支前第八百二十八章: 忠臣不事二主第一百五十五章:含苞待放第五百九十二章:靜觀其變第二百七十四章:玩玩政治第五百零三章:飛剪式帆船第三百四十四章:以物易物第七百三十七章:英明神武的王第五百八十九章: 放他們一馬第六百一十七章:流寇伏法第七百一十章:東西對進第六百六十四章:利國利民第五章:血戰建奴第四百三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六百六十五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八十章:功課做足第三百三十一章:不動如山第一百八十六章:吸引百姓第七百八十四章: 窮追猛打第四百九十九章:兩路夾擊第四百六十五章:君前答對第六百二十一章:中央集權第六百一十三章:中原糜爛第五百九十四章:惺惺相惜第六百四十二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八十七章:淒涼無助第一百八十章:功課做足第三百一十一章:狹路相逢第七百五十七章:尊帝號第三百二十六章:屏蔽海域第五百五十五章:問道於盲第十六章:料敵預先第七百一十四章:漢奸諂媚第二百零六章:火力輸出第六百八十一章:藩屬國第五百七十三章:救援喀喇沁第八百四十七章: “大順”朝的喪鐘第八百零七章:迎接新的曙光第三百零二章:人心思歸第四十七章:督師召見第六百六十三章:很暴力第三百六十九章:入朝作戰第六百五十九章:漢族精英第二百一十九章:覬覦濟州第四百二十四章:百姓支前第八百五十四章:寧武郡王第三百二十三章:舊夢重溫第八百四十章:永無止境第五百八十四章:走馬換將第三百七十九章:開拓精神第二百五十七章:蒙古奴才第三十二章:生意上門第二百六十七章:軍事堡壘第一百四十四章:勞動改造第三百四十六章:黃金僱傭軍第三十六章:背後下手第六百一十九章:亂世用重典第五百零三章:飛剪式帆船第五百三十五章:擒拿叛將歸第一百六十一章:搶運物資第八百二十三章:北上第三十三章:渡海偵察第三百二十六章:屏蔽海域第二十五章:建奴懵了第一百零九章:竹籃打水第一百章:一諾千金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佈局第三章:包衣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