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 意見領袖

303 意見領袖

“你是說,蘇昊在懷疑李會?”

聽到朱常津回來稟報的情況,朱翊爵眉頭皺成了一個疙瘩。蘇昊交代朱常津不要把雙方交談的情況透露給李會,其潛臺詞就是說李會可能有什麼毛病,朱常津自然是能夠聽得懂的。回到王府之後,他趕緊把這個情況彙報給了父親朱翊爵。

“李管家在王府多年,辦事一向勤謹,對王府忠貞不二,蘇昊出此狂言,只怕是爲了挑撥離間吧?”朱常津說道。他這話其實是以退爲進,在他心裡,是更相信蘇昊的判斷的,但他不能把這個想法說出來,因爲李會是朱翊爵信任的人,朱常津如果妄言李會的不是,恐怕會讓朱翊爵感到不悅。

“忠貞不二?”朱翊爵冷冷一笑,道:“這天底下,哪有什麼忠貞不二的事情?蘇昊對李會有懷疑,恐怕也不是空穴來風。本王過去也曾聽人說起過,說李會在外面偷偷養了一房小妾。以他在王府拿的薪俸,養一房小妾倒也能養得起,可是他爲何要將此事瞞着本王呢?”

“莫非……他養這小妾的錢來路不正?”朱常津順着朱翊爵的話說道。

“在這個波詭雲譎的時候,多加一點小心總是沒錯的。”朱翊爵道,“津兒,你讓人暗中調查一下李會的日常開銷,還有,他經常和哪些人走動,我們要做到有備無患。不管蘇昊是專門針對我們而來,還是別的事情牽扯到了我們,總之,我們先把自己家的籬笆扎牢一點就沒錯了。”

“兒臣明白。”朱常津答應一聲,下去安排去了。

蘇昊在汝寧城掀起的波浪,終於波及到了千里之外的京城。由李贄執筆、蘇昊署名的調查報告。已經送到了王錫爵的手上。與此同時,由汝寧府近千名官吏、鄉紳聯名簽署的控告信,也通過劉其昌的渠道遞到了首輔申時行的府上。在茶肆坊間,一篇名爲“討敗類蘇昊檄”的文章正在廣爲傳播。

“這蘇昊,完全就是一個土匪,仗着有閹黨做靠山,在汝寧府肆無忌憚,欺壓百姓,勒索錢財。商戶稍有抗拒者。即被其派出爪牙強行擄走,再屈打成招,羅織出一個什麼罪名。汝寧府原本是一個歌舞昇平的人間天堂,如今已被其攪得烏煙瘴氣,百姓民不聊生矣。”

在柳前坊茶樓。一羣剛剛參加完會試的舉子正在聚會,其中一人搖頭晃腦地向同伴們講述着汝寧的事情。

“賈兄,小弟怎麼聽說,這蘇昊在淮安府平倭清丈,頗有一些清名啊?莫非他到汝寧之後,就完全變了一個樣子?”另一名舉子對於同伴的話頗有一些懷疑。

那賈姓舉子道:“郭兄只怕是被傳言所誤了,淮安府平倭之事。有誰看見了?百餘倭寇,被蘇昊一擊而潰,這樣的事情,恐怕也就是江湖訛傳罷了。至於說清丈。小弟也打聽過,其實是蘇昊派兵強迫鄉紳每家拿出田地若干,交給官府以安置流民。出錢的是那些鄉紳,得名的是這個蘇昊。很多鄉紳因此而傾家蕩產。那些得到土地的,多是一些好逸惡勞的不法之徒。這種清丈。小弟看不出有何值得吹噓之處。”

“這些事,小弟沒有親歷,也不知道孰真孰假。賈兄你是浙江舉子,爲何對南直隸和河南之事,如此熟悉呢?”那郭姓舉子反問道。

賈姓舉子道:“小弟所知,都來自於那篇膾炙人口的討蘇昊檄。你們知道這篇檄文是何人所寫?是江西舉子程棟啊!這程棟可是一個名人,你別看他年紀輕,卻是文才出衆,有問鼎三甲的實力。這一篇檄文寫得蕩氣迴腸,堪稱可千古留芳之精品啊。”

“原來這篇檄文果然出於程棟之手,難怪文風如此犀利。只是,小弟記得程棟這些日子也在京城考試,他如何能知曉汝寧那邊的事情呢?”郭姓舉子還是有些不服氣,繼續追問道。

“這個嘛……”賈姓舉子有些語塞了,他只是程棟的粉絲而已,對其人並不熟悉,又哪裡知道程棟是通過什麼渠道瞭解到這些信息的呢?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書生走了過來,向那郭姓舉子拱手道:“郭兄請了,小弟正是程棟,這篇討蘇昊檄,正是出於小弟之手,郭兄有何見教?”

此言一出,茶樓裡原本不認識程棟的書生們都驚歎起來:

“他就是程棟?”

“哇,看來真是年輕!”

“唉,看到程老弟,才知道咱們一把年紀都長到狗身上去了。”

原來,程棟自從考中了舉人之後,便離開江西,前往無錫一帶的書院去求學。他原本就聰穎過人,得到一些名師指點之後,學識有了一個突飛猛進的提升。

當時江浙一帶是學術思想十分自由的地方,書院裡的書生們每天除了學習功課、準備科舉之外,往往還會分出大量的精力用於探討時事、鍼砭時弊。程棟由於幼年時候經歷過許多社會不公,所以思想更爲偏激,在同學的慫恿下,寫了不少評論時局的文章,其中言辭甚是尖刻,觀點也極具煽動性。

這些文章很快就在讀書人中間傳播開來,程棟也因此而博得了一個才高八斗、仗義直言的美名,在各大書院都頗有影響,所以他一現身,就引發了衆人的驚呼。

這一回,程棟是與一些同學一道,進京來參加會試的。考完之後,正在等待結果的時候,忽然有人找到他的頭上,請他寫一篇批判蘇昊的文章。文章的素材是汝寧那邊的人早已準備好的,不外乎就是說蘇昊如何倚仗手中的兵權,欺壓良民,云云。汝寧的人所以找到程棟頭上,是看中了他的名氣和文筆,但在找到程棟之前,對於程棟是否會幫這個忙,他們心裡是沒底的。

讓汝寧方面的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程棟一聽說此事與蘇昊有關,二話不說就答應下來,甚至於汝寧方面給的高額潤筆費,都沒有特別在意。由於材料很充足,加上程棟內心早就懷有對蘇昊的滿腹怨氣,這篇討蘇昊檄只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就殺青了,汝寧方面的人看過之後,不覺歎爲觀止。

文章很快在坊間流傳開來,這篇文章抓住了“閹黨”、“武夫”這樣一些刺激眼球的詞彙,激起了讀書人的公憤,因此廣受追捧。一干舉子們剛參加完考試,正是閒極無聊的時候,有這樣一個話題,還能不議論紛紛。

那郭姓舉子見程棟現身,也連忙起身施禮。程棟問道:“郭兄適才問小弟是否到過汝寧,實不相瞞,小弟從未去過。”

“這……”郭姓舉子遲疑道,“那程兄如何知道這蘇昊的所作所爲呢?若是道聽途說,只怕有失偏頗吧?”

程棟道:“小弟在江西求學之時,曾與蘇昊有過交往,對此人的稟性極爲熟悉。此人一向擅長投機鑽營,在江西時就曾爲了討好礦監,獻過採金之計。結果金礦發生坍塌,導致若干無辜礦工死於非命,其中有一位還是我同窗好友的親兄長。”

“竟有此事?”衆人都感到驚訝了。蘇昊也算是個小小的公衆人物了,尤其是從淮安那邊來的學生,對於蘇昊的評價頗爲正面,如今聽程棟這樣一說,此人簡直就是十惡不赦的斯文敗類,這樣一個人在汝寧幹下的事情,只怕真是令人神共怒的。

“各位同年,小弟聽到的消息說,汝寧那邊已然成爲人間地獄,汝寧府近千名商戶、士紳聯名上書,要求朝廷查辦蘇昊,這份萬民書日前已經送到京師了。朝廷不日就將派出重臣前往汝寧,查明真相。若有機會,小弟願跟隨前往,去揭開那個蘇昊的真面目。”程棟向衆人保證道。

先前的賈姓舉子讚道:“程兄果然是知行合一,這份求真之心值得我輩效仿。”

“斯文敗類,人人皆應唾棄之,小弟只是盡一份讀書人的義務而已。”程棟大義凜然地說道。

沒有人注意到,在茶樓的一角,坐着兩位穿着便裝的老者,他們正是王錫爵和兵部尚書王一鶚。他們一直在側耳聽着書生們的交談,聽到衆人紛紛聲討蘇昊的時候,二人不禁相視一笑,臉上全是無奈的神色。

“王次輔,蘇改之這個孩子,可被你們給坑苦了。”王一鶚笑着對王錫爵說道。

“這明顯是他咎由自取嘛。”王錫爵爲老不尊地說道,“誰讓他下手這麼狠,幾乎要把整個汝寧府都連根拔了。斷了人家的財路,人家還能不找他的麻煩?”

“這一回的事情,聖上是什麼意思?”王一鶚關切地問道。

王錫爵道:“現在兩邊各執一辭,申首輔是傾向於劉其昌那邊的意見的,所以聖上也舉棋不定,近日的確打算派大員下去徹查。如果改之所言屬實,汝寧府上下,恐怕至少是幾十顆人頭要落地啊。”

“以我之見,是更相信蘇改之的。這一次隨蘇改之去汝寧的,還有我們一個老兵,叫徐光祖。此人一向嫉惡如仇,若是蘇改之真的爲非作歹,徐光祖首先就不會答應。”王一鶚說道。

王錫爵悠悠地說道:“汝寧的事情,也不是這一天兩天出來的,若是劉其昌這些人沒問題,倒是奇怪了。現在就看蘇改之乾的活是不是紮實,能不能把這個案子辦成鐵案。”(未完待續)

110 國本之爭213 榮升工部主事026 龍光書院264 宿營劉店鎮277 小乞丐310 鬱悶的程棟012 豐城縣城356 狂妄的李如鬆342 潰敗217 人如草芥154 宣示武力132 銅鼓石195 有恃無恐052 回城314 崇王的覺悟102 仗義半從屠狗輩350 新的條件070 交保護費136 獻寶207 內閣次輔236 曾奉先串聯375 偷營201 無妄之災427 敵軍逍遁001 大旱401 海洋的召喚302 土地問題419 三大紀律342 潰敗391 脣槍舌劍129 礦難253 火器勁旅285 官兵進村187 徐叔152 盯梢331 找祖墳398 傳教士完本感言與新書預告040 程家姐弟095 募兵121 五百錢130 始作俑者117 強人331 找祖墳012 豐城縣城372 哈斯烏拉375 偷營321 捉對羣毆200 爲難的陳道335 以靜待動126 提親255 火器生產207 內閣次輔078 準備工作192 幫閒004 窮家114 水庫壩址209 何爲輕重299 劉其昌出面060 馬玉的抉擇333 推波助瀾246 萬曆視察026 龍光書院323 塞上江南316 新的任務326 寧陝路上409 頓悟375 偷營328 玻璃工廠422 分田分地真忙048 夜宴134 兩個辦法255 火器生產036 分配方案087 價值連城的配方388 謠言四起320 買菜風波328 玻璃工廠221 靠山415 紅夷來了198 喜獲豪宅190 萬曆的煩心事429 六國聯軍231 周舉人獻計134 兩個辦法405 寶船訂單001 大旱214 走馬上任235 畏罪潛逃089 望遠鏡016 點撥256 實彈訓練281 欲擒故縱069 體制問題026 龍光書院240 倭寇016 點撥147 他鄉遇故知227 募兵074 禿山無草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