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

說到這裡,徐積薪突然嘆了一口氣:“可惜沒能研究出跳汰機,不然就能對煤炭進行脫硫了,把煙煤改造成無煙煤。”

朱舜瞧着七弟子徐積薪的這副樣子,差點沒忍住要敲一下他的腦袋,明擺着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站在浮選池附近的京師大學堂學子們全都憋着笑意,想笑又不敢笑,憋的相當難受。

朱舜爲了獎賞七弟子徐積薪發明了浮選法洗煤,順着話茬寬慰他幾句,好讓他心裡得意一陣:“當前做的已經很不錯了,爲師很滿意。”

“聽說你們師兄弟幾個正準備自己招納學子,想要允許各縣的工業中學除了報考京師大學堂以外,還能報考你們的學院。”

“這件事爲師已經在考慮了,應星兄也已經着手在敲定規章了,等到完善了規章,就允許你們自己去招納學子。”

徐積薪和其他幾位師兄擔心這件事會惹的恩師不高興,一直都在私底下商量,畢竟有自立門戶的嫌疑。

徐積薪怎麼也想不到的是,恩師真的會同意,驚喜道:“真的。”

朱舜沒有回答徐積薪,畢竟思想觀念不一樣,後世學子想考哪個學堂由自己選擇,除了因爲分數的高低以外,還有對專業的喜好。

放在大明,這種情況就是欺師滅祖的自立門戶了,這種固步自封的思想,怎麼可能推動學術思想的進步。

徐積薪樂呵完,拿出了一份報表,上面介紹洗煤對於大明的重大意義。

朱舜拿在手裡仔細看了起來。

原煤經過浮選法洗煤分成了兩種煤炭,煤矸石,中煤。

由於缺少跳汰機完成進一步的洗煤,暫時無法分級出更細緻的乙級精煤,甲級精煤。

煤矸石體積大,熱效率低。

中煤體積小,熱效率高。

徐積薪對於自己這麼長時間以來的研究成果太看重了,關心則亂的擔心恩師不清楚中煤的重大意義,讓人拿來了兩塊煤炭。

一塊是有西瓜大小的煤矸石,一塊是隻有冬棗大小的中煤。

徐積薪指着這兩塊煤炭說道:“恩師,同樣是煤炭,浮選出來的這兩種煤炭,西瓜大小的煤矸石熱效率勉強等於冬棗大小的中煤。”

“也就是說,以後馱販煤炭只需要裝上體積很小的中煤就可以了,大大節省了煤炭的運輸成本。”

馱販本銀就是讓煤炭成本大大提高的根本原因。

大明市面上的煤炭勉強算得上中煤,因爲只是通過人手挑選出來的,挑選煤炭的速度慢的可憐不說,還含有大量的灰土和雜質,同樣加重了中煤的質量,提高了馱販本銀,還會降低熱效率。

工業化的洗煤可就不同了,浮選罰一次洗出來的中煤足夠幾百個苦力挑選一天了,這還只是一個洗煤池。

有了這個浮選法洗煤,初步實現了煤炭的量產化,廉價化。

從此煤炭就可以走進老百姓家裡了,解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裡排在首位的柴的問題。

造福萬民。

朱舜看着站在那樂呵的七弟子徐積薪,這小子從小錦衣玉食的不知道柴對於老百姓的意義,要是知道自己發明的浮選法洗煤會對大明老百姓有那麼重大的意義。

這個時候早就跑到爺爺的墳前痛哭,一是完成了爺爺的心願,二是這段時間以來因爲沒有守孝三年那件事徐積薪遭受了很多的咒罵和非議,心裡憋屈。

朱舜在崇禎三年以前也不知道柴的重要性,這些年通過對大明風土人情的瞭解,已經有了一個很清晰的認知。

二弟朱四海在松江府,就專門去了解了松江府的風土人情,瞭解的比一般松江府官僚鄉紳還要透徹。

松江府沒有山陵林麓,只能用水濱的蘆葦和田地裡種植的落實當做柴薪。

但蘆葦和禾杆哪有木材耐燒,也沒有木材數量多,這也就導致了松江府柴薪價銀遠遠高於周圍的府縣。

一擔柴的價銀高達一斗米,還不是陳米,而是新米。

京城一擔柴的價銀也不過是三升米左右,只是松江府的三分之一,可見松江府柴薪的價銀高昂。

在人煙密集的河南這種情況更嚴重,河南汝寧的人煙十分稠密,人多了用的柴薪就多,以至於很缺乏柴薪。

每年到了連綿的雨季,就算是富貴人家也會發生一件很難堪的事情,裂門以炊。

富貴人家都這樣,何況是吃飯都吃不上的老百姓。

這還是在夏秋季節,一旦到了春冬,尤其是冬天老百姓就更悽慘了。

大明正處於小冰河時期,還只是立冬時節就到了零下十幾溫氏度,這要是到了寒冬季節,沒有柴薪用來取暖的老百姓很難熬過漫長的冬天。

煤炭經過工業化以後,實現了量產化和廉價化,讓煤炭可以用一個極低的價錢進入老百姓家裡。

就是活人無數的功績,積了天大的陰德。

徐積薪的這份功業已經不亞於大弟子宋士慧了,就目前的作用而言,還比大弟子宋士慧的高產雜交水稻更有意義。

推廣高產雜交水稻需要土地,土地掌握在了官僚鄉紳手裡,遭到了各種阻撓。

直到崇禎八年快過去了,有利於萬民的高產雜交水稻還沒走出密雲縣,甚至還沒走出官田。

煤炭就不一樣了,工業派想賣到哪裡就賣到哪裡。

朱舜忽然又問了一句:“這種熱效率很低,質量又很重的煤矸石,你這麼看。”

七弟子徐積薪到底是明末井噴的科技人才,明白恩師說這句話的意思,繃着笑意說道:“這種煤矸石的作用雖然很差,但對於工業來說卻有重大意義。”

“煤矸石熱效率低,卻也足夠價格低廉,火勢也好控制,完全可以用來替代軟材成爲燒製水泥和陶器的柴薪。”

朱舜終於是忍不住笑了,沒想到老七還能想到這一層。

軟材就是稻稈麥稈這些落實,比起木頭要少的多,偏偏燒製水泥還需要大量的軟材。

有了熱效率很低的煤矸石,價銀還低廉,終於可以大規模擴張水泥廠了。

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