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

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

朱元璋一拍大腿道:“咱一直納悶,讀書人應該是個頂個的聰明。”

“爲何科舉選拔上來的,多是空談之輩,原來問題出在了這裡。”

“要不咱就增加一些科目,考較讀書人做事的能力?”

陳景恪連忙說道:“萬萬不可,普通人供養一個讀書人本就困難,已無餘力供其讀更多的書……”

“若增加科目,恐怕用不了多久滿朝皆是公卿子弟,普通人再無翻身的可能。”

朱元璋深以爲然的的點點頭:“你說的對,是咱考慮的簡單了,你可有法子解決這個問題?”

陳景恪點點頭,又搖搖頭:“辦法有,但以現在大明的國力,極難做到。”

朱元璋猛然就坐直了身軀,問道:“你說要怎麼做?”

馬秀英和朱標也同樣看向他。

陳景恪心中一動,決定趁機給他們普及一下生產力的概念。

不管有沒有用,先灌個耳音,時間長了總能有點效果的。

“發展生產力。”

朱元璋雖然不懂,卻非常的興奮。

蓋因陳景恪每說出一個新詞,都會提出一個新的方向。

關鍵是,這個新方向都是有的放矢,能幫助到大明。

所以這會兒又聽到一個新詞,他自然很高興。

馬秀英和朱標也差不多。

朱雄英對陳景恪更是信服,聽到他要講課也很是高興。

“什麼是生產力?”

“生產力就是……”

陳景恪就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詳細的給他們解釋了一遍。

“遠古時期人們茹毛飲血,掌握了火,就開始吃熟食……”

“有巢氏發明了房屋……人們從樹洞山洞走出,在平原居住……”

“神農氏嘗百草,人們掌握了醫藥,壽命得到延長……”

“銅鐵的發明和使用,人們的工作效率更高……”

“原本做一套傢俱需要幾個月,鋸子、鑿子等工具出現後,只需要十幾天。”

“曲轅犁出現……原本需要兩人兩牛才能做的活,現在只需一人一牛……”

“同樣的人畜,可以耕種更多的土地,產出更多的糧食。”

“良種的培育、水肥的使用等等,都有效的提高了糧食產量。”

“千年前畝產不過百斤,現在可達兩百斤,若耕種得法三百斤亦非不可能。”

“印刷術出現之前,書籍靠手抄非常珍貴,只有高門大戶才能讀的起書。”

“印刷術出現後,書籍價格降低到了普通人也能購買,一般百姓人家也能讀的起書。”

隨着一個個例子說出,衆人對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認識就越發深刻。

陳景恪最後總結道:“百姓能讀得起書看起來很簡單,深究起來就是數千年發展生產力的成果。”

“若無房屋火焰,若無鐵器曲轅犁,若無糧食高產,若無紙張印刷術的出現……”

“就不可能有現在百姓可以讀書的大好局面出現。”

“所以,這一切都可歸功於生產力的發展。”

“若大明重視生產力發展,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未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工者有其業……百姓衣食無憂,亦非不可能。” 朱標喃喃道:“耕者……這就是大同之世啊,真的可以實現嗎?”

朱元璋也有些嚮往,但隨即就清醒過來:“伱小子別忽悠咱,你也說了,數千年才發展成這個樣子。”

“且這些發明多爲不可控,我大明就算想發展也無能爲力。”

陳景恪心中嘆息,反問道:“陛下,若您對火炮的威力不滿意,會如何做?”

朱元璋隨口答道:“自然是讓軍器局想……”

話才說一半,他突然停住了。

馬秀英和朱標也同時醒悟過來。

軍器局可以研究出威力更大的火炮,那別的衙門和工匠,自然也能研究出別的更好的東西。

生產力自然也能用相同的方法來提高。

只有朱雄英撓了撓頭,不明白皇爺爺說的好好的,爲什麼突然就不說了。

不過這會兒衆人可沒空理他,都各自陷入了思考。

朱元璋遲疑了片刻道:“這需要投入大量錢糧啊。”

陳景恪說道:“是的,而且投入了錢糧還不一定會有成果。”

朱元璋點點頭,嘆道:“以咱大明現在的國力,沒有多餘的錢糧投入其中啊,此事將來再議吧。”

陳景恪心下有些失望,不過也沒有繼續多說。

盲目的去搞科研就是浪費人力物力,沒有任何意義。

今天不過是給他們做個科普,讓他們知道生產力的重要性。

等將來算學圈子壯大,他會慢慢的給大家傳授一些基礎理科知識。

再弄出一些高價值的成果,比如玻璃。

透明玻璃、平面鏡在這個年代,那就是稀世珍寶,賺錢的速度堪比開印鈔廠。

他爲什麼不在現在搞發明,幫老朱解決困境,順便給自己賺取財富?

一開始確實是時機不成熟,現在則是在等一個機會。

一個讓朱元璋重視理科和科研的機會。

馬秀英讚道:“雖然暫時朝廷還無法主動去研究,但今日景恪又爲我普……普及了一個新的知識。”

“也爲大明找到了一條與衆不同的前進方向。”

“我向來以爲自己讀書多,懂的道理也不比任何人少。”

“與你一比才知道,我其實和那些好空談的讀書人一般,讀的都是死書啊。”

朱標也深以爲然的道:“是啊,景恪說的例子我都在書上看到過,可從來都沒有想過將其聯繫在一起……”

“都說讀史可以知興替,我們也都在讀史,期望找到王朝興衰規律,延長朝代壽命。”

“……但真正會讀史的,天下唯有景恪一人也。”

朱元璋雖然沒有說什麼,但表情裡也透露出深深的認同。

從認識到現在,陳景恪已經在史書中,爲他們梳理出了好幾條線。

每一條線,都能帶給他們巨大的啓發,影響着後續國策的制定。

有些已經在改變大明的國策。

陳景恪入宮纔不到半年時間,對大明的影響,已經超過了除開國功勳外的大多數人。

照目前這個情況發展下去,未來他必然是大明的中流砥柱。

想到這裡,朱元璋目光變得深邃起來。

(本章完)

185.第184章 什麼重要?第1章 揭皇榜第24章 奇藥第285章 衡量國力強弱的標準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35章 大本堂開課第84章 徐達還朝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第39章 聖人言可殺人第298章 無題第24章 奇藥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第313章 見聞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159.第158章 藍玉:誰敢居功自傲我殺誰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第271章 進退有據第24章 奇藥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33章 學問哪來的?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這種病第329章 提防瓦剌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200.第199章 錢錢錢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第80章 發個單章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第268章 無題第29章 驚歎的朱重八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100.第100章 廷議第297章 建文?嘉文?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35章 大本堂開課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227.第226章 日本必須要徹底消失第298章 無題第242章 新羅婢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第346章 血第22章 突破口第300章 閃電戰第312章 敢於打爛一切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第309章 那啥無題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第80章 發個單章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春節快樂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第274章 團隊力量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第45章 葬禮?秀場!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329章 提防瓦剌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寫史?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第309章 那啥無題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137.第137章 朱標釀成的惡果(求月票)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第242章 新羅婢第277章 內閣的核心問題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第12章 大幕開啓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180.第179章 藍玉竟成嘴替124.第124章 從批閱奏疏開始86.第86章 我能治啊第280章 你的心真髒啊第326章 有錢任性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111.第111章 出關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