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氣運

第304章 氣運

陳景恪前往幹清宮的半路,恰好遇到朱標。

朱標笑着說道:“我猜這會兒你也該回來了,事情還順利吧?”

陳景恪見過禮之後說道:“還好,佛道兩家剛被陛下敲打過,不敢忤逆朝廷的意思。”

“不過想讓他們聽話,還要持續跟進才行。”

朱標頷首道:“第一步走好就行,諒他們也不敢陽奉陰違。”

說話間就來到了幹清宮,朱元璋和朱雄英倆人正在下圍棋。

很明顯老朱下不過了,正愁眉苦臉的。

見他們兩個進來,眼睛一轉,把手裡的棋子往棋盤上一扔:

“正事來了,不下了不下了。”

朱雄英氣道:“皇爺爺,您耍賴。”

朱元璋樂呵呵的道:“這叫戰術懂不懂,你小孩子要學的還多着呢。”

朱標無奈搖頭,這老爺子現在越來越沒正行了。

陳景恪也心下莞爾,老朱現在是真的提前進入養老生活了。

笑過之後,老朱嘆道:“不行了,咱老了。”

“當年咱下棋可是一把好手,連劉伯溫和李善長都下不過咱。”

“現在咱連雄英都下不贏了。”

朱標連忙安慰道:“爹您身子骨還硬朗着呢,不過是讓着雄英罷了……”

陳景恪卻笑着說道:“陛下您還真說對了,棋藝確實和年齡有關。”

“技藝最高的年齡段,就是十幾歲二十歲左右。”

“年齡再小還在學習階段,心智也不成熟。”

“年齡再大會被其他事情分心,且精力也不如年輕人,也很難下的過小年輕。”

“別說是現在的您,就算三十歲的您過來,也不一定能下的贏太孫,這就是年齡優勢。”

朱元璋大笑道:“看看,這纔是正理,咱都六十多了,下不過雄英不是很正常嗎。”

“非戰之罪,非戰之罪啊。”

看着如此豁達的父親,朱標也不再說什麼。

朱雄英這會兒也笑着打趣道:“那下次下棋,我讓您兩個子。”

“不是瞧不上您的棋藝,是讓給您的年齡的。”

朱元璋臉一拉道:“臭小子,說什麼胡話呢,誰要你讓子。”

“你要真孝順,就應該偷偷的下錯,讓咱贏纔對。”

朱雄英:“……”

衆人大笑不已。

又閒聊了幾句,朱元璋才問道:“事情還順利吧?”

陳景恪說道:“假您的虎威,事情非常的順利,他們連討價還價都不敢,全盤接受了新規。”

朱元璋得意的道:“哼,算他們識相,來給咱說說具體過程。”

陳景恪就將大致的過程講了一下。

前邊朱元璋都還很正常,等聽到‘沒有佛道夏商周兩漢國祚都很長,有了佛道卻難有三百年王朝’的時候。

他的臉色就變得凝重起來。

等陳景恪講完,他纔開口問道:“景恪,你給咱說說,到底是不是佛道兩教在竊取國家的氣運?”

朱標也露出詢問的目光,顯然他也產生了疑惑。

朱雄英則不以爲然:“皇爺爺,氣運之說虛無縹緲,您怎麼還當真了。”

朱元璋說道:“雖然虛無縹緲,可也沒人能證明它不存在。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朱雄英撇撇嘴,不再說什麼。

陳景恪心道果然,從一開始他就知道,這番話傳到外面會引起懷疑。

氣運之說在華夏可以說是深入人心。

沒有辦法證明它存在,可也沒人能證僞啊。

萬一有呢。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不只是古代人相信,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紀,相信鬼神氣運之說的依然大把存在。

比如某富豪把妻子骨灰鎮壓起來。

比如某地上演的鬧劇立馬雙龜。

相關案例不勝枚舉。

所以,朱元璋和朱標對此事如此重視,就顯得很正常了。

更何況,事情確實很巧合。

沒有佛道以前的王朝都很長壽,有了他們之後王朝都比較短命。

換成誰,都會懷疑。

這也是佛道兩教,聽到這個理論之後,面色大變的原因。

因爲這是真的在要他們的命。

而陳景恪明知道這個理論很危險,卻還要拋出來,自然是故意爲之。

佛道兩教被馴化的太久,已經失去了野性,想要驅動他們很難。

而這個氣運理論,就是懸頂之劍。

逼迫着他們向統治者證明自己還有用。

但過猶不及,這把劍是用來嚇唬佛道兩教的,可不能真把他們弄死了。

必須要打消朱元璋和朱標的懷疑。

在拋出這個理論之前,陳景恪就已經想好了答案。

此時聽到朱元璋的提問,他就說道:

“陛下,秦朝之後的朝代短命,不能說和佛道沒關係,但關係不大。”

朱元璋不禁愣了一下,他確實有所懷疑,但內心裡並不是很相信。

沒想到竟然得到了這樣的回答。

朱標也非常驚訝,什麼情況?不是用來嚇唬佛道兩教的嗎?

朱雄英才是最不敢置信的,你不是最反對這種迷信之說的嗎?今天怎麼一反常態了?

陳景恪解釋道:“咱們先來說一下,爲何夏商周國祚綿長,秦之後難有三百年王朝。”

“三代時期階級高度固化,這一點之前咱們說過,我就不多贅述了。”

“但是,階級固化只是次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分封。”

“中央的權力被分給了一個個諸侯王,但這也意味着責任和矛盾也下移了。”

“百姓不需要向天子效忠,只要效忠國君就可以了。”

“同樣的,天子也沒有救濟這些藩屬國百姓的義務。”

“沒有相應的權利,自然也就沒有相應的義務。”

“比如甲國出了問題,那就是甲國自己的事情,和別的國家沒有關係。”

“甲國遭了災百姓就算餓死,也不會去禍亂別的國家。”

“他們敢去,別國的百姓也不會接納他們,更大的可能是用刀槍將他們全部殺死。”

“如果甲國沒有辦法度過劫難,只有滅亡一條路。”

“事實上,雖然夏商周的國祚都很長,可下面的藩屬國並非如此。”

“周朝建立分封了八百諸侯國,到了春秋時期就只剩下幾十個了,那七百多個全都亡於各種矛盾。”

朱元璋和朱標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好像還真是如此。

大家只看到了夏商周國祚綿長,又有誰去關注那些諸侯國了?

朱雄英則已經拿出筆,開始做筆記了。

話題講到這裡,陳景恪決定擴散一下,多講一些別的:

“雖然史書沒有記載這些小諸侯國是怎麼滅亡的。”

“但原因不外乎這麼幾個,被周邊國家武力兼併,天災人禍無法化解自我崩潰等等。”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主動併入別的國家。”

“比如甲國遭了災,全國都要餓死了,國君只能去別國借糧。”

“能借的來最好,借不來怎麼辦?”

“只能舉國加入不缺糧食的乙國,國君成爲乙國的貴族。”

“乙國既然接納了甲國,那自然要出錢糧救濟災民。”

“這種事情在戰國末期其實也發生過一次。”

朱元璋疑惑的道:“戰國末期?是哪個國家,爲何我從未聽說過。”

陳景恪說道:“您肯定聽說過,就是趙國。”朱元璋驚訝的道:“趙國不是被王翦率軍攻滅的嗎?”

陳景恪說道:“最終的結果確實如此,但過程卻值得推敲。”

“2466年(黃帝歷)趙國遭遇地龍翻身(地震),從保定到大同之間,四百餘里範圍都遭了災。”

“被震出的地縫,最寬處達到了一百四十餘步。”

“災情之嚴重,由此可見一斑。”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2467年趙國又遭遇了波及全國的大旱。”

“再加上連年戰亂,趙國已經山窮水盡。”

“史書記載,歲大飢,人相食。”

Wшw✿tt kan✿C〇 “走投無路的趙國百姓,對於自己的國家也已經沒有了任何期望。”

“他們只想有一個國家能接受他們,即便是生死大敵的秦國也無所謂。”

“這種事情在之前發生過很多次,趙國百姓有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

“所以,趙國除了少數主戰派,從上到下都不想再打了。”

“李牧的死,表面看是郭開自毀長城,然而又何嘗不是集體意志的結果。”

“等李牧這個主戰派一死,只過了一年趙國就沒了。”

“可惜的是,秦國當時雄心勃勃,意圖覆滅六國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

“自然不願意拿出寶貴的糧食,去救濟趙國那數百萬災民。”

說到這裡,陳景恪已經不忍心再往下講了。

戰亂年代,數百萬災民,將人類創造的所有詞彙都拿出來,也不足以描寫那種悲慘。

平息了一下情緒,他才繼續說道:“痛恨秦國的又何止是楚國人,趙國人對秦國的恨更加強烈。”

“正是因爲這種種,纔有了陳勝吳廣一聲吶喊,天下雲集響應。”

“秦,死得其所。”

朱元璋和朱標都感受到了他的悲痛,沉默了下來。

朱雄英畢竟年輕,沒有那麼多感觸,他更多的是質疑:

“這東西史書上也沒寫啊,你是怎麼知道的?”

陳景恪擠出一絲笑容,說道:“一種猜測罷了,是不是真的如此已經無人知曉了。”

“但不管真實原因是否如此,秦國滅亡趙國之後,都應該擔負起救濟災民的責任。”

“可他們並沒有……那可是數百萬人啊。”

朱雄英不說話了。

戰國末期,征戰數百年秦國也不富裕。

救濟了這數百萬災民,就沒有糧食再對他國發動戰爭了。

這是秦國上下都不願意見到的局面,無視這些災民,繼續征伐別國才符合他們的利益。

於是,三年後滅魏,再兩年後滅楚,再一年後滅燕,再一年後滅齊。

至此亂世終結,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在皚皚白骨之上建立了起來。

如果始皇帝能休養生息……可惜沒有如果。

歷史總是充滿了遺憾。

過了許久,朱元璋忽然說道:“最開始的時候,在你眼裡咱是不是和始皇帝一樣無情。”

陳景恪沒有說話,但這時候不說話就代表了一切。

朱元璋也沒指望他回答,自顧自說道:

“伱曾經和雄英說過,咱就是地主思想……”

“咱知道你是和他說笑,但現在回頭看看,咱確實是這般想的,也是這般做的。”

陳景恪終於開口說道:“陛下能說出這番話,就已經是一位合格的天子了。”

朱元璋咧嘴無聲的笑了笑,道:“有時候咱就在想,你就是真正的應命賢臣。”

“是老天派來教咱怎麼當天子的。”

陳景恪笑道:“那陛下、殿下和太孫就是真正的天命之主,否則也不會聽我這個應命賢臣嘮叨個沒完。”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這話咱喜歡聽。咱就是天命之君,你就是應命之臣。”

“咱們君臣相諧,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時代。”

朱雄英適時插話說道:“這個時代,就叫帝國時代。”

方纔的壓抑氣氛一掃而空,衆人的心情都好轉了起來。

又閒聊了幾句,朱元璋催促道:“繼續說方纔的話題,然後呢?”

陳景恪重新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說說兩漢。”

“兩漢雖然有四百餘年國祚,但實際上這就是兩個朝代。”

“西漢自王莽篡權就已經滅亡了,光武帝是自己白手起家,重新建立了一個國家。”

“只不過他是劉氏後裔,建立的國家沿用了漢這個國號,所以大家纔將其視爲同一個朝代。”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漢朝的國祚其實也只有兩百多年。”

“和佛道氣運什麼的,並無什麼關係。”

兩漢不是一個朝代,這個理論不是現代纔有的,古代就已經是很普遍的一種觀點。

所以朱元璋、朱標也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

解釋過這一點之後,陳景恪才繼續說道:

“現在我們將話題回到最初。”

“方纔我們說了先秦的情況,夏商周將權力下放給諸侯國,也將問題和矛盾下移了。”

“諸侯國不論怎麼亂,都只能侷限在一地,無法波及更大範圍。”

“秦朝大一統採取郡縣制,權力盡歸中央,責任和矛盾也全部都集中在了一起。”

“很多原本侷限於地方的矛盾,變成了系統性的矛盾。”

“形象一點說,封建制就像是一個個單獨的圓。”

“單個圓裡面發生的事情,和別的圓關係不大。”

“單個圓內部出問題維持不下去崩潰了,對周圍的圓影響也不大。”

“更無法影響到作爲宗主國的夏商周。”

“所以,夏商周國祚綿長。”

“而大一統王朝,所有的圓環環相扣,形成了一個整體。”

“某一個圓出了問題,必然會波及到其它的圓。”

“如果出問題的圓多了,就會造成系統性動盪乃至崩潰。”

“比如貪腐,封建制時期,權貴官僚再怎麼貪也只能在自己的國家貪。”

“可是大一統王朝,很可能會演變成全國性貪腐集團。”

朱元璋馬上就想到了趙瑁案,這就是最典型的系統性貪腐問題了。

“土地兼併,被視爲王朝覆滅的第一大原因。”

“在封建制時期,權貴再怎麼兼併土地,那也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裡進行。”

“跑到別的國家去搞兼併,那就是嫌活的太長了。”

“大一統王朝的土地兼併,也同樣是全國性的。”

“再比如,某地發生了饑荒,如果朝廷不能及時救濟,災民就會逃到別的地方去求生。”

“有人造反,也不會在侷限於當地,而是全國四處流竄。”

“不論是流民還是流匪,都會對所過之處造成危害。”

“如果朝廷無法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很可能會導致全國大亂,最終王朝覆滅。”

朱元璋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矛盾下移,系統性矛盾,原來這纔是真正的答案。”

朱標也連連點頭,關於這個問題,已經有無數人討論過。

也有無數人去解析,試圖找到真正答案。

這也是復古派最大的依據,夏商周國祚長,復古自然是好的。

可你要問他們夏商周爲什麼國祚長,要麼回答不出來,要麼答案五花八門。

今天終於有了一個完全不同,但聽起來卻非常靠譜的答案。

但還有一個人非常不滿,那就是朱雄英。

“按照這個理論,國祚長短和佛道兩家沒有任何關係啊。”

“方纔你爲何還要說,和他們有一定關係呢?”

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第389章 大明二代之臣紛登場第425章 朱老四好樣的啊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220.第219章 打交趾?第311章 用工荒第431章 良種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200.第199章 錢錢錢第410章 造體系第79章 擴招的緣由第466章 圍殺第377章 無題183.第182章 禿驢,竟敢勾引公主。第356章 當面抽老朱大嘴巴子第21章 從調教太孫開始第453章 孔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第360章 無題第483章 理學之冠第438章 不要寄希望於敵人愚蠢第399章 血債血償第76章 因時而變第423章 玩敵養寇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第478章 發表第417章 給過年增加點顏色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373章 大戰將起第435章 這是未來第382章 魷人的祖宗之法:背刺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82章 心眼真多啊第65章 組建海軍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第33章 學問哪來的?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第24章 奇藥第54章 目標,倭國第3章 奪嫡旋渦第355章 公平交易第389章 大明二代之臣紛登場第419章 再補一塊短板第418章 死亡名單第309章 那啥無題第406章 父母之愛子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第444章 禍不單行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裡不對第236章 我去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第467章 殺戮,開始了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203.第202章 沒那麼簡單(新年快樂!)158.第157章 藍玉:太孫心裡有我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第275章 百萬常備軍200.第199章 錢錢錢第379章 他一定沒聽說過慕容垂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25章 明心志第369章 憑空變出土地?第274章 團隊力量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450章 無題99.第99章 你們父子逗大家玩是吧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第414章 穢亂宮闈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第457章 佈局開始第60章 老狐狸第33章 學問哪來的?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384章 兩極反轉第60章 老狐狸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219.第218章 改土歸流第396章 你們太欺負人了第442章 這孩子一定大富大貴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第480章 李善長眼中的大同第72章 共創佳話第432章 殷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第261章 亂認祖宗第396章 你們太欺負人了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第404章 朱標的帝王課第437章 世界是聯繫的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