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衡量國力強弱的標準

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陳景恪提出了國家發展計劃的制定方法,但真正去實施的時候才發現,到處都是問題。

別的不說,第一步將全國數據化就做不到。

面對這種情況,朱標苦笑道:“以前我一直以爲,大明對地方的掌控足夠細緻了。”

“今日才知道,竟是如此的粗糙,連最基本的瞭解都沒有。”

朱元璋看完要求,拍了拍朱標的肩膀說道:

“這些東西咱看一眼頭就暈,只能靠你去做了。”

頓了一下,他鄭重的說道:“能者上庸者下,朝廷的官員該換的就換掉,不用考慮我的意見。”

需要‘下’的又何止是官員,還包括他這個皇帝。

朱標身軀一震,深吸口氣說道:“是,爹您放心,我一定會將這些做好的。”

陳景恪默默的看着這一切,知道老朱退位已成定局。

之前倒不是老朱不願意退什麼的,而是處在可退可不退之間。

如果情況順利,他就順勢退了。

要是情況有變,需要他這個開國君主站出來,那也沒必要強行退。

比如,他原本計劃是今年年末退位,但因爲軍事改革,不得不將此事推後了。

而這一次,則是必須要退了,再沒有任何事情能阻撓。

促使這一切發生的原因,就是數據化。

將全國數據化,需要對國家做最細緻深入的瞭解。

必須要坐在皇帝的位置上才能展開,監國的身份都不行。

還有個原因,數據化徹底超出了朱元璋的理解。

別的什麼帝國計劃,什麼商業計劃,雖然不懂卻也能根據要求按部就班的去做。

數據化全國,他連方案都看不懂,更別提去做了。

如果是以前,他肯定會覺得備受打擊。

現在除了有點唏噓,更多的還是輕鬆。

“咱早就知道自己落伍了,之前還能借口扶一把標兒,賴在這個位置上。”

“那個什麼數據化,咱看都看不懂,哪還有臉賴在這個位置上呦,退了退了。”

老朱靠在躺椅上,嘴裡滿是唏噓,臉上卻全是欣慰。

馬皇后知道了事情的詳情,也果然不再勸:

“也好,退就退吧。你都給我說多少次了,我耳朵都聽出繭子了。”

老朱自己都樂了:“也是,咱都說多少次要退了,再不退實在說不過去了。”

“有標兒和雄英在,咱退的也放心。”

“哎呀,有子有孫如此,咱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話剛說完,就見徐妙錦一臉不耐煩的走了進來。

朱雄英跟在後面,一臉討好的道:

“我錯了,我錯了還不行嗎,妙錦你就別生氣了。”

馬皇后無語的道:“這沒臉沒皮的樣子,和你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老朱得意的道:“嘿,在自家媳婦面前,要什麼臉皮。”

——

陳景恪再次過上了繁忙的生活,每天吃住在皇宮,沒日沒夜的工作。

偶爾回家一趟,還要帶着厚厚一摞資料。

精神恍惚間,他幾以爲自己又穿越回了前世。

沒辦法,雖然數據不全,但工作計劃還是要做的。

細緻的計劃做不了,那就做一個粗略的框架出來,以後慢慢再填充內容。

而且這第一份政府工作計劃,也是爲以後樹立一個模板,顯得尤爲的重要。

在數據缺失的情況下做計劃,有多困難可想而知。

陳景恪覺得自己的頭髮都要保不住了。

關鍵是,這個時代的人抓不住重點。

或者說,他們只能根據自己的認知去做計劃,缺乏前瞻性。

他只能一點點把這些東西給加上。

比如,鋼鐵產量,壓根就沒人重視。

工作計劃裡,就沒有提高鋼鐵產量這一項。

當陳景恪指出這一點的時候,朱標的團隊成員都很驚奇。

鐵確實很重要,但大明的鐵已經夠用了。

列入朝廷工作計劃,小題大做了啊。

其實倒也不能怪他們,對於古典社會來說,開礦確實是弊大於利的。

朱元璋就曾經說過:“(礦)利於官者少,損於民者多,不可開。”

明初有一個縣的縣令發現自己轄區有鐵礦,以爲政績來了,連忙組織人開採。

然後將產出的鐵當做成績獻給朱元璋。

然後他就迎來了老朱的鐵拳打擊,官被罷免,鐵礦也被關閉了。

是他們目光短淺嗎?

不是。

原因很簡單,生產力低下,開礦成本太高,利潤太少。

且有能力開礦的都是高門大戶,財富都落入了他們手裡。

礦工也屬於高危行業,會導致大量百姓死亡。

說的再直白點,開礦上不利於國家穩定,下損百姓。

肥的是中間的高門大戶。

所以,他們不贊同開礦是完全符合時代背景的。

但,時代變了。

或者說,時代即將迎來大變革。

鋼鐵產量變得尤爲重要。

“別的我不能和你們多說,只能告訴你們,未來百年內,鋼鐵產量將是衡量一個國家強弱的硬指標。”

朱標的團隊不說話了,默默的將鋼鐵產量列入了工作計劃,而且是百年計劃。

陳伴讀的意思如果我們不明白,不是他有錯,而是我們的目光太短淺。

這句話對朱標的團隊同樣適用。

從寶鈔變革大家就開始合作了,陳景恪用事實告訴他們,什麼才叫目光長遠。

對朱標的團隊,陳景恪可以採用強硬態度推行,對朱元璋、朱標和朱雄英,則需要解釋一下的。

更何況這件事情並不難理解,只是涉及到一些機密,不方便提前透露。

“咱們先說火器,不論是火銃還是火炮,都需要大量的鋼鐵,而且還必須是上好的鋼鐵。”

“火銃的威力你們也見到了,其實現在完全可以大批量列裝軍隊,取代冷兵器。”

“我們沒有這麼做的原因,其一是新式火銃還在研發中。”

“現在大批量列裝這種落後火銃,過上兩年就要更換,太浪費了。”

“其二,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鋼鐵產量不夠。”“一杆火銃,最少需要五斤鐵,多則十斤左右。”

“火炮需要的鋼鐵就更多了,少則幾百斤,多則幾千斤。”

“大明的鋼鐵產量,刨除民用的數量,還能餘出多少來打造火槍火炮?”

“現在制約大明進入火器時代的,不是火器太落後,而是鋼鐵產量不足。”

軍事的重要性大家自然知道。

火銃火炮的威力,他們更是再清楚不過。

雖然大明沒有大規模列裝火器,卻也組建了一支軍隊,名爲神機營。

擁有五千六百人。

神機營的戰鬥力那是相當恐怖,如果地形合適,對冷兵器就是碾壓。

也就是野戰,騎兵能靠着強大的機動力,發起決死衝鋒,纔有取勝的機會。

但傷亡也會非常慘重。

這還是用的燧發火銃,如果陳景恪設想中的定裝金屬彈和機關銃造出來,冷兵器將會被全方位吊打。

騎兵也沒用。

可以說,火器取代冷兵器已經成了必然。

而火器對鋼鐵的需求量會非常龐大,擴大鋼鐵產量已經成了必然。

陳景恪繼續說道:“火銃火炮對鋼鐵的需求其實並不算大,真正的大頭是基建,是船,是車。”

朱元璋不解的道:“基建?船?車?”

“什麼是基建?造船造車用的更多的是木頭,雖然需要鐵釘,可那才需要幾斤鐵啊。”

陳景恪回道:“基建就是基礎建設,比如修路、建房子、修築水渠、橋樑等等。”

“以前修築這些東西用不了多少鐵,可水泥混凝土需要筋當骨架。”

“現在我們用的是竹筋,只是暫時的,真正適合做混凝土骨架的是鋼鐵。”

“鋼筋混凝土,那纔是真正的牢不可破。”

朱元璋眼皮子直跳,鋼筋混凝土?

只聽這個名字,就知道肯定很牢固。

可是用鋼鐵當筋骨,太奢侈了吧。

陳景恪沒有解釋太多,說了他也很難想象到那種場景,轉而說道:

“還有船,可以用木頭做船,自然也可以用鋼鐵做。”

“鋼鐵打造的船,其牢固程度是木船無法比擬了。”

“而且以鋼鐵爲龍骨,可以鑄造更加龐大的戰艦,到時候長百丈的戰艦都不是稀罕事。”

“這麼大的船,一艘就需要消耗幾十上百萬斤鐵。”

“大明現在一年的鋼鐵產量,連半艘船都造不出來。”

朱元璋嗤笑道:“胡說八道,那麼大一坨鐵放在水裡不是沉了嗎?”

朱雄英插話說道:“皇爺爺您想想鐵盆銅盆,放在水裡不是不會沉嗎。”

朱元璋說道:“盆子才用多少銅鐵,他說的那可是幾百萬斤。”

朱雄英笑道:“幾百萬斤鐵揉成一團肯定會沉,如果造出一個足夠大的盆呢?船不就是放大的盆嗎。”

朱元璋想象了一下幾百萬斤鋼鐵做的盆……算了,想象不到。

不過他也知道朱雄英說的有道理,但依然不看好這種大船:

“這麼重的船,如何開動?要是用槳劃,那得多少人才能劃得動。”

“就算用風帆,想要開動也很難吧。”

朱雄英也有同樣的疑惑,鋼鐵可以做船他能理解,可如何開動呢?

陳景恪說道:“陛下可還記得我說過的蒸汽機嗎,用那個東西就能啓動鋼鐵鉅艦。”

“它不但能啓動鉅艦,還能拖動鋼鐵打造的車……”

陳景恪又將火車大致講了一下:“……一根一丈長的鋼軌就需要三四百斤鐵。”

“修一條貫通南北的鐵路,需要的鋼鐵就是天文數字。”

朱元璋眼皮子再次跳動:“你等等,伱等等,你說那種蒸汽機可以拖動幾萬斤重物,和駿馬一樣奔馳不休?”

陳景恪認真的道:“對,這還是最初級的蒸汽機車。”

“將來技術進步了,還能造出可以拖動幾十萬斤,上百萬斤重物的蒸汽機車。”

“嘶……”朱元璋倒吸一口涼氣,太不可思議了。

朱標的表情也比他好不了多少,簡直就是在聽神話故事一般。

他們無法相信會有這樣的東西。

但想到溫差發動機,想到留聲機,又不得不信。

況且,蒸汽機這東西,陳景恪也不是第一次說了。

如果這種蒸汽機車真的能造出來,那對國家的幫助可就太大了。

從此朝廷就能擺脫漕運限制,用鐵路將國家聯繫在一起。

各種物資調動,軍隊的輸送……

朱雄英則絲毫沒有懷疑,臉上充滿了興奮,恨不得馬上就將蒸汽機造出來。

朱元璋深吸口氣,說道:“就算你說的事真的,成本實在太高了。”

“就算傾盡大明所有的鋼鐵,都造不出一條鐵路。”

陳景恪說道:“是的,以大明此時的鋼鐵產量,別說是鐵路,蒸汽機都造不出幾臺。”

“所以我才提議,將鋼鐵產量納入國家規劃中來。”

“而且還要將其作爲重點項目發展,爲將來做準備。”

“否則等蒸汽機造出來,卻受制於鋼鐵無法應用,纔是最讓人無奈的。”

“那將會浪費我們很多時間。”

朱元璋說道:“可是開礦是很危險的事情,我怕你的蒸汽機還沒出來,百姓先造反了。”

陳景恪眼神一狠,說道:“爲什麼要用大明的百姓來開礦?”

“日本有一千萬人口,蝦夷也有兩三百萬人口,還有其他海外諸國,也有大量人口。”

“從這些地方抓捕、購買奴隸去開礦。”

“如果需要用人命來爲大明的強盛奠基,那我希望用的是敵人的命。”

“如果需要有人爲此揹負罵名,我願意下地獄。”

朱雄英激動的道:“這個罵名,我和你一起背。”

朱元璋有些頭大:“你們……哎,標兒你以爲該如何做?”

朱標表情凝重,緩緩點頭說道:

“這個世界很大,不只是有大明一個國家。”

“我們止步不前,別人卻不會停下來等我們。”

“大明必須主動擁抱新時代,否則就會被世界淘汰。”

朱元璋嚴肅的說道:“好,未來總歸是要看你們的,咱就不說什麼了。”

“你們放手去做吧。”

於是,在大家完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鋼鐵生產被列爲大明的百年發展計劃。

就連制定這項計劃的朱標團隊成員,也根本不知道,他們所做的事情意味着什麼。

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第65章 組建海軍185.第184章 什麼重要?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40章 演戲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第243章 呂宋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180.第179章 藍玉竟成嘴替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第57章 實踐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325章 再造乾坤150.第149章 太孫好像有點不正經200.第199章 錢錢錢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177.第176章 異常第80章 發個單章第271章 進退有據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296章 博望侯第43章 暴斃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325章 再造乾坤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第40章 演戲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20章 聽你爹我的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83章 讓他當駙馬?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第260章 無題第277章 內閣的核心問題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第76章 因時而變第3章 奪嫡旋渦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第271章 進退有據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268章 無題第236章 我去204.第203章 謀高麗春節快樂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辦事第68章 小小朱駁老朱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70章 開啓華夏紀元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第32章 馬皇后一刻三驚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裡不對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164.第163章 功勳九轉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第33章 學問哪來的?90.第90章 做人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第299章 繼續無題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第30章 預見能力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第23章 再出手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187.第186章 定黃第249章 傳說中的大人物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3章 奪嫡旋渦第25章 明心志第65章 組建海軍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第34章 新篇章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176.第175章 黃河決堤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