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無題

“張弛有度?”馬皇后驚訝的說道:“這真是他說的?”

朱元璋頷首道:“是啊,誰都能看得出來,他的很多革新有未盡之意。”

“咱以爲他會趁着遷都,大刀闊斧的推進變革。”

“沒想到他竟然說要休養生息五年,着實出乎咱的意料。”

馬皇后欣喜的道:“好好好,他有此認識我們也就放心了。”

“大明立國二十一年,從來都沒有消停過,百姓已經不堪其擾,是時候歇息一下了。”

朱元璋讚歎的道:“若他再年長二十歲,咱不介意恢復丞相制,讓他來當大明的丞相。”

馬皇后白了他一眼,說道:“你這是恩將仇報,沒看到他一直在竭力避免權勢嗎。”

朱元璋嗤笑道:“呵……規避權勢?他太天真了,站在那個位置上,很多事情都由不得他了。”

“以雄英對他的信任,以及他的能力,將來必然要行宰相事的。”

“雖然他竭力避免與權貴相交,可他的計劃總要有人去實施。”

“他弄一幫子人研究算學形學,其目的就是從中選拔合適的人才。”

“現在又準備開辦書院,教授他的那一套學問……”

“將來他培養的人出仕,必然會推着他前進的。”

“嘿……到時候他就知道,什麼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

馬皇后也知道此事在所難免,只能無奈的說道:

“希望他們君臣能善始善終吧。”

朱元璋不在意的道:“兒孫自有兒孫福,那時咱們早已經是冢中枯骨了,操這個心做什麼。”

“不過他能知道張弛有度的道理,應當也知道如何保全自身,咱們就別瞎擔心了。”

馬皇后點點頭,說道:“雄英心中有股氣,想要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景恪以前行事更是雷厲風行。”

“我就怕他們兩個做事太沖動,反而壞了大事。”

“現在我已無憂矣。”

朱元璋點點頭,也非常認同這個說法。

然後他又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既然接下來五年以休養生息爲主,咱是不是可以讓位給標兒了。”

馬皇后哭笑不得的道:“你就這麼不想當這個皇帝?”

朱元璋連忙搖頭道:“妹子你是懂咱的,不是不想當這個皇帝,而是該讓了。”

“這五年朝廷也不是什麼都不做,陳景恪說要深化革新。”

“可是現在咱已經無法理解他的革新了,再坐在這個位置上就是拖後腿。”

“讓標兒來當皇帝,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大展拳腳。”

“而且皇位更替必然會帶來朝野動盪。”

雖然朱元璋和朱標兩父子共用一套班子,但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有些位置還是要換人的。

而換人就必然會帶來一些政局的動盪。

現在朝廷要休養生息,能將這種動盪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等修養生息結束,朝廷必然會有大動作。”

“到那個時候再換皇帝,會影響到朝廷大計的。”

馬皇后也被他說服了,微微頷首道:“伱考慮的也不無道理。”

“不過你也說了,換皇帝是一件大事,不能倉促而行。”

“這樣吧,先找個機會讓標兒監國。”

“等再過上一年半載的,如果局勢穩定,你就順勢傳位給他。”

朱元璋說道:“這個法子好,就這麼辦了。”

夫妻倆關起門就這樣商量好了國家的未來。

——

船隊很快就來到洛陽,遠遠的就看到一座高大巍峨的城池,猶如一座大山橫跨在伊洛二水之上。

船上也響起了一陣陣驚呼聲。

朱元璋眼睛也有些發直,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洛陽城。

早就知道新城規模宏大,還要數倍於應天城,真正看到了才知道差距到底有多大。

陳景恪也倍感驕傲,這座城可是他親自參與設計的。

百萬人規模的大都市,再往前追溯也就只有唐長安城了。

這時,一支規模較小的船隊從洛陽城駛出,很快就來到他們面前。

正是太子朱標,率領先一步到達的文武百官,前來迎接聖駕。

一番見禮之後,朱元璋讚道:

“好好好,新都標兒你修的好啊,這纔是天朝上國應有的氣象。”

之後一行人沒有直接去皇宮,而是乘船繞着城池觀看起來。

城牆高達八到十米,頂部寬六到八米。

牆體分兩部分,一爲內芯,以水泥澆築而成。二爲外牆皮,用磚砌而成。

水泥外面包磚,一是爲了美觀,二是修繕方便,三是延緩水泥老化。

進入內城,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條筆直的大道,名爲承天大道,直通皇宮承天門(天安門)。

這條道路一看就知道,借鑑了唐長安城朱雀大街的創意。

此時承天大道兩側擠滿了前來迎接的百姓。

朱元璋換乘御輦,從承天大道直入皇宮。

同乘的則是馬皇后、朱標和朱雄英三人。

其他人關係就算是再親近的,也只能跟在後面。

皇宮就沒什麼可說的了,就是仿照應天皇宮修建而成,樣式佈局幾乎一模一樣。

不得不說,前世明清兩朝的宮廷建築,都受到了南京故宮的影響。

和漢唐宮廷建築比起來,規模並不算多大,但突出一個巧字。

究其原因,還是錢的問題。

漢唐時期黃土高原到處都是森林,各種木材應有盡有。

就近取材,宮廷自然修築的非常宏大。

到了宋朝年間,黃土高原被砍禿了。

木料只能從很遙遠的雲南或者海外等地方運來,建築成本居高不下。

宮廷建築開始轉爲小巧。

明故宮就是其中的集大成之作,影響了後世幾百年的建築形式。

這一世也不例外,修築洛陽皇宮的時候,大家怎麼設計都覺得不滿意。

要麼就是成本太高,要麼就是不好看。

最終朱標拍板,啥都別想了,照着應天皇宮複製一個過來。

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洛陽宮。

以至於在進入皇宮之後,馬皇后歡喜的道:

“像,太像了,若非細節有差異,我都以爲這裡是應天了。”

朱元璋說道:“像了好啊,在應天住了幾十年,換個地方咱還怕不適應。”

“現在好了,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

皇帝都說滿意,其他人自然不會唱反調掃興。

況且新都也確實沒有什麼可指摘的地方。

接下來就沒大傢什麼事兒了,老朱一聲令下,大家各回各家。

陳景恪和徐達幾人一起,慢悠悠的往外走。

路上,徐達說道:“景恪,聽說你在這裡弄了一所書院?”

陳景恪頷首道:“就在城外,準備找一些孩童,教授一些雜學。”

徐達隨口說道:“那正好,我家老四整天遊手好閒,我正發愁以後怎麼辦呢,正好跟你學點謀生的本事。”徐家老四徐增壽,就是前世靖難之役給朱棣通風報信那個人。

事情泄露被朱允炆殺死,朱棣登基後封其爲定國公。

徐家一門雙爵,就是這麼來的。

這位可不是什麼遊手好閒,相反,是一位文武雙全之人。

朱元璋見到他甚爲喜歡,特賜名增壽。

不出意外,他未來必然是前途無量。

徐達將他送過來,其中用意不言自明。

對此陳景恪只能苦笑以對,以他和徐允恭的關係,實在用不着再將徐增壽拉進來。

不過徐達既然這樣說了,他也不好拒絕,只能應承下來。

這時,一旁的湯和也附和道:“我家也有個不成器的東西,就麻煩陳伴讀了。”

另外幾個人也紛紛出聲,要將家中的子弟送過來學習。

陳景恪無奈,只能答應下來。

他自然知道,這些人裡除了徐達是真心的之外,其他人不過是想借此搞好關係。

不過答應了徐達,若不答應其他人,實在說不過去。

總之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書院還沒見到呢,就先多了幾個權貴子弟學生。

之後衆人話題都是圍繞皇城展開的,誇讚如何雄偉,暢想將來會是如何繁華等等。

他們暢想的又何止是大明的強盛,還有自家的富貴榮華。

不知不覺來到宮門口,陳景恪不禁有些撓頭。

撓頭的不只是他一個,而是一大羣,其中就包括徐達。

徐達大笑道:“哈哈……進了城卻不知道自己家在哪,鬧笑話了啊。”

他的話引起了在場人一片笑聲。

不過大家並不慌,也沒有亂找人打聽,而是三五紮堆的等候着。

果不其然,沒一會兒就有奴僕成羣結隊的走過來,挨個尋找自家主人。

不一會兒廣場上人就少了大半。

來接陳景恪和徐達的僕人也到了,兩家這次是真的做了鄰居,宅院都是挨着的。

就在皇城根上,離皇宮非常近。

兩人一起返回,在門口告別各自回家。

一進門,福清就迎了上來。

陳景恪先是說了幾句體己話,然後詢問了父母在哪。

福清回道:“爹孃都是閒不住的人,出門逛街去了。”

陳景恪點點頭,沒有在說什麼。

之後福清帶着他四處參觀。

對這處宅子,陳景恪就只有一個印象,大。

比應天那處宅子大了四五倍的樣子。

轉了一圈,他竟然覺得有點累。

空間大了,東西自然也就多。

比如後花園還挖了一個池塘,從外面的水渠引的活水。

對於這種奢華,他並不是很喜歡,但也知道這是在所難免的。

不說自己的身份,就福清的公主身份,宅院就小不了。

щшш◆ тTk an◆ c o

陳遠兩口子一直到下午纔回來,見到陳景恪也並沒有太過於興奮。

畢竟才分開沒幾天。

陳景恪問起他們對洛陽的印象,夫妻倆的評價很一致:

大,但太冷清了。

“就那幾條街人多一點,其他地方都是空落落的,半天見不到一個人。”

福清擔心的道:“您二老可別去人少的地方,當心遇到歹人。”

陳景恪頷首說道:“洛陽城的設計人口是百萬人,現在滿打滿算才二十萬人,空一點很正常。”

“等再過幾年人就會多起來的,到那個時候你們就該嫌人多了。”

陳遠搖搖頭道:“哪能嫌人多,人多了才熱鬧……”

——

之後朱元璋挑選黃道吉日,祭拜了天地和宗廟,正式宣告完成遷都。

但事情卻遠不算結束,各個部門都要重新適應環境。

尤其是地方和中央對接的問題,更是需要一點點調整,這些都需要時間。

陳景恪也抽空去了一趟自己的書院。

就在皇城西十五里處,同樣處在伊洛二水之間的一片廣闊土地上。

將書院放在這種地方,可以說是陳景恪野心的一種體現。

他要在這裡打造一座學城。

當然,這都是未來的事情了,眼下這片土地上就只有他的這一座書院。

書院不算大,佔地只有五十餘畝。

內部房屋之類的都已經按照他的要求建好,只要人員配齊就可以開課。

他進去參觀了一圈就離開了。

之後他找到程一民等人,讓他們將形學研究班放在這座書院裡。

同時也會從他們之中,選出一批人當教書先生。

教授學生就要有教材,陳景恪自然不會採用古代這種四書五經。

他直接仿照前世小學弄了四門科目。

語文、算學、自然、歷史。

前兩者就不說了,和前世沒啥大的區別,不外乎就是教人識字、算數。

《自然》主要是介紹一些自然知識,通過這門課程讓學生初步接觸理科。

《歷史》也很簡單,將華夏曆史梳理成一條簡單的線,讓學生初步瞭解華夏文明。

啓蒙完成,纔會教授進一步的理科學問。

對於他的計劃,形學研究班的人雖然不解,但也給予了支持。

陳景恪也是一個公衆人物了,很多人都在關注他的信息。

關於他要開辦書院,教授學生獨門學問的消息,也不脛而走。

對此有人嗤之以鼻,有人則很好奇他要教什麼。

畢竟他自己的能力是已經獲得大家認可的,如果真的能從這裡學到一些本領,也不失爲一個好出路。

於是不少人來打聽,他到底教授什麼學問。

結果傳着傳着,就傳成了他要教人百工技巧之術。

這一下就讓大多數人失去了興趣。

原本對他開辦學堂抱有敵意的儒家讀書人,也徹底放下心來。

對這些事情,陳景恪一概置之不理。

隨他們怎麼想,越是沒人在意越好。

反正他又不缺學生。

就在他忙着弄學院的時候,藍玉大軍凱旋迴京,朝廷爲他們準備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但也就在此時,一條情報先一步傳入洛陽。

北元僞帝脫古思帖木兒被部下所殺。

 

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第299章 繼續無題207.第206章 妙錦讓問的第319章 天竺攻略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218.第217章 無題第304章 氣運210.第209章 陽謀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250章 南洋攻略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第85章 咱的乖孫怎麼樣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40章 演戲163.第162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第300章 閃電戰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第46章 回家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第311章 用工荒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第70章 開啓華夏紀元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176.第175章 黃河決堤第335章 永恆的變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263章 無名宰相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170.第169章 江南重稅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第283章 留聲機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296章 博望侯90.第90章 做人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第263章 無名宰相第241章 漢四郡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207.第206章 妙錦讓問的第45章 葬禮?秀場!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第79章 擴招的緣由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158.第157章 藍玉:太孫心裡有我105.第105章 十年後讓位給你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第1章 揭皇榜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203.第202章 沒那麼簡單(新年快樂!)第42章 愜意的朱標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111.第111章 出關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177.第176章 異常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第57章 實踐第73章 皇恩浩蕩第43章 暴斃第25章 明心志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1章 揭皇榜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辦事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292章 河西戰略206.第205章 陳景恪的成長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54章 目標,倭國第46章 回家第47章 貨幣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