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

第150章 內部提純

接下來幾天,陳景恪除了在家裡陪陪父母,剩下的時間也沒有閒着,將自己的好友全拜訪了一遍。

並送上了一份從外地帶回的禮物。

讓他有點遺憾的是,徐允恭外出公幹還沒回來,沒見到人。

他最關注的還是算學圈子。

隨着《算學基礎》逐漸在全國流傳,越來越多的算學高手,從全國各地涌入應天求學。

程一民等人也沒有敝帚自珍,將新編寫出來的《中級算學》送給了他們。

也從這些人中,吸納了許多天賦和品行都不錯的人加入。

隨着這些人的口口傳播,《洪武算經》編纂小組的江湖地位,也越來越高。

漸漸有了算學聖地的味道。

國子監算學班又招錄了一期學生,依然是滿員招錄。

目前已經有四個班,共五百二十名學生。

這還要感謝朱元璋特旨,給算學班增加了一百個名額。

以前每期都只有三十個人,就這還招不滿,堪稱悽慘。

也難怪明經科的儒生欺負他們。

但現在不一樣了,隨着科舉重開明算科,洪武算經編纂小組地位的確立,算學班實力增強……

已經沒有儒生敢再欺負他們了,最多也就是私下腹誹幾句。

但相應的,少了共同的敵人,內部漸漸開始有了不同的聲音。

關於陳景恪的地位,就有很多人提出了不滿。

一個十幾歲的乳臭未乾的少年,有什麼資格代表我們?

至於洪武算經就是以陳景恪的著作爲藍本之事,他們自動忽略了。

這次陳景恪回來,明顯能感受到很多人的冷言冷語。

對此他並不意外,早晚會發生的事情。

能到現在才爆發,已經很難得了。

他也沒有想過要調和,沒有必要。

程一民等老人,很是爲他不平,想要找那些人理論,也被他阻止了。

他當着所有人的面說道:

“我們聚在一起的目的,是爲了推廣算學,別無他意。”

“若是大家能繼續一起研究算學,最好不過。”

“若是不行,就好聚好散。”

“哄。”全場一片譁然,本來好好的,怎麼說散就散了。

很多人的臉色都變得難看起來,他們的目的是爭奪話語權,可現在陳景恪卻直接將桌子掀了。

損害的還是他們自己的利益。

沒有這個小圈子,他們什麼都不是,秒秒鐘就會被打回原形。

有人忍不住指責道:“你有什麼資格要求大家解散?”

不少人附和道:“對,你纔來過幾次,活兒都是大家做的,你說解散就解散?”

“我看伱就是想要大權獨攬……”

陳景恪發現,指責自己的很多都是最早就加入的。

反而是後來者,都比較沉默。

心中不禁有些感慨,人都是會變的啊。

默默的將這些人記在心裡,才說道:

“我是陛下任命的《洪武算經》總編纂,這個身份足夠了嗎?”

瞬間所有人都失聲了,平日裡組織比較鬆散,上下級關係也沒有那麼明確。

以至於很多人都忘了,《洪武算經》編纂小組不是私人組建的小圈子,而是朝廷組建的正規機構。

陳景恪沒有再理他們,而是說道:

“程先生,算經還有多久能完本?”

程一民臉色鐵青,憤怒的瞪了一眼起鬨的人,說道:

“主要內容已編寫完,只需做最後的歸納驗證,最多一個月就可以完結。”

陳景恪笑道:“好,我會將此事上奏陛下,一個月後將洪武算經呈送陛下面前。”

“名留青史就在眼前,我先恭喜大家了。”

可是在場沒有一個人高興的,大家的表情都很難看。

陳景恪沒有再多逗留,轉身就離去了。

程一民冷哼一聲:“現在你們滿意了?”

說完擡腿就追了出去。

又有幾名核心骨幹,也一起追了出來。

他們剛走,大廳就全亂了,那些逼宮的人成了所有人的譴責對象。

原本看熱鬧的,眼見自己飯碗被砸,也站起來指責。

那些人自然不服氣,開口反駁。

雙方越說越激動,差點打起來。

程一民追上陳景恪,嘆了口氣,說道:

“是我的錯,太放縱他們了。”

隨後趕來的其他人,也差不多是一樣的表情。

陳景恪答非所問的道:“邱侍郎多久沒來過了?”

程一民愣了一下,纔回道:“年前他來過一次,後來就再也沒來過了。”

“我幾次邀請,他都以政務繁忙推脫……”

說到這裡他突然醒悟,道:“你是說他就是看出了內部不和纔不來的?”

陳景恪嘆道:“一盤散沙,是成不了氣候的。”

程一民更加的羞愧:“是我的錯,將一切都想的太簡單了。”

其他人也都羞愧的擡不起頭。

《洪武算經》編纂小組,是朝廷設立的機構。

本來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建立一套嚴謹的內部組織結構,將所有人擰成一股繩。

之前邱廣安和陳景恪,都提過這個建議。

但他們本就是教書先生,習慣了寬鬆的環境。

認爲搞學術研究還是寬鬆一點好,況且大家都是自發加入的,弄的太嚴格了也不好。

最初確實挺不錯的,他們很高興。

但現在事實卻狠狠地,扇了他們一耳光。

還沒有成果呢,就先內部自我崩潰了。

看着自責的幾人,陳景恪心下卻很開心。

目的達成。

這個結果他確實早就預料到了。

最開始實力弱小,能聚集一幫子人已經很不容易了,也不好挑三揀四。

所以但凡有可取之處的,全都拉了進來。

隨着算學小圈子越來越大,牽扯到的利益越來越多,必然會有人動歪心思。

就算真的按照他之前的提議,建立一套嚴謹的組織結構,也很難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分裂是早晚的事情。

雖然嚴謹的內部結構,能延緩分裂的時間。

但陳景恪卻並沒有強行搭建這樣的結構。

一是沒時間管理;二是他也想通過此事,來進行內部提純。

第三個原因,就是培養一批合格的管理人員。

程一民等人書生氣太重了,有能力,但政治上過於幼稚。

相信經過這一次事件,他們會成熟起來。

到時候就可以放心的,將小圈子交給他們管理。

第四個原因,失去了才知道珍貴,對新圈子就更加忠誠,鬧事的概率更低。

最後,經過這次提純,剩下的人才能更清楚的明白,誰纔是組織的核心。

不至於因爲三四個月不在,就生出別的心思。 至於如何將那些刺頭踢出去,他自然早就有了準備。

在洪武算經編纂小組剛剛組建的時候,就已經做好的準備。

不過他並沒有將自己的計劃說出來,先讓他們着急一段時間再說。

只是叮囑他們,儘快將《洪武算經》編寫好,不要出錯。

就轉身離去了。

大庭廣衆之下發生的事情,是瞞不住人的。

很快算學小圈子即將解散的消息,就傳了出去。

所有關注算學的人,都有些不敢置信。

前一刻還蒸蒸日上的圈子,怎麼說沒就沒了?

整個計官羣體,都沉默了。

把大家聯繫在一起的紐帶消失了,計官又要被打回原形了。

國子監算學班的學生,是最無法接受的。

這個小圈子代表了太多的東西。

眼下他們可以在這裡學到更多的知識,將來可以通過這個圈子,與別的計官抱團。

現在一切都沒了。

他們開始瘋狂的尋找罪魁禍首,得知是陳景恪提出解散,就開始指責他。

你是陛下任命的總編纂又能如何?算經是以你的著作爲藍本又怎麼樣?

拋開這些不談,你又付出了什麼?

幹活的是別人,你只是掛個名,憑什麼說解散就解散?

然而,他們根本連陳景恪的面都見不到,所有的指責都猶如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難受的還是自己。

於是他們開始調轉槍頭,去指責那些起鬨的人。

你們還有沒有一點良心?

陳景恪再怎麼說,也是陛下任命的總編纂。

算經也是以他的著作爲藍本編寫的。

也是有功勞的。

就算他來的少又怎麼樣?這也不是你們忘恩負義的理由。

那些人自然不肯認輸,就開始了激烈反駁。

打過嘴仗的都知道,單方面輸出,是持續不了多久的。

說不了幾句,自己就覺得沒勁兒了。

只有雙方都持續輸出,才能打的熱鬧。

見那些起鬨的人竟然敢還嘴,國子監的學生更怒了。

開始全方位的噴。

爲了讓自己噴的有理有據,他們開始翻找陳景恪都做了哪些付出。

起鬨的人很多最早都是他的學生?

是他提議編寫算經?

是他從陛下那裡獲得了旨意?

是他爲算學張目,讓陛下重開科舉算科?

是他保住了國子監算學班?

……

當這一樁樁舊事被扒出,大家才知道,原來陳景恪默默的做了這麼多。

那些曾經指責過他的人,更是羞愧無比。爲了彌補自己的過錯,他們就竭盡全力噴那些起鬨的人。

這時候,國子監的儒生再次送上了一記助攻。

你們學算學的就是道德低下,不明大義。

竟然做出如此忘恩負義之事。

實在可笑,可笑啊。

那陳景恪也是活該,竟然與你們這些蟲豸爲伍,現在遭到反噬了吧。

這下整個算學圈子的人臉上都掛不住了。

紛紛表示此事與我們無關,勿要將個別人的行爲,上升到整個行業。

然後轉頭也加入了討伐的行列。

他們更狠,甚至表示要上書,請求陛下剝奪那些人在算經上的署名權。

只是很快陳景恪就放出話:

算經編纂小組乃朝廷所建,皆聖上之恩,與他無關。

算經能編寫完成,大家都出了力,會按照功勞大小全部署名。

算經編寫完成,小組解散也是應該的,不存在別的原因,請大家不要誤會。

更不要去攻擊某些人。

這番話一出,獲得了大家的一致稱讚。

陳伴讀真乃至誠君子也。

愈發襯托的那些人的醜陋。

倒也不是沒有人說他沽名釣譽。

但反駁的人只需要一句話,就能終結話題:

人家是太孫伴讀,未來成就不可限量,需要捧你們算學的臭腳?

但不管怎麼說,算學小圈子解散已經成爲必然。

也不是沒有人試圖重組,但一來威望不夠,二來出了這事兒大家誰都不信誰,只能作罷。

算學圈子可不只是單純的利益羣體,也是一個學術圈子。

很多人加入進來不是爲了做官,而是爲了研究學問。

沒有高深的學術,根本就吸引不來幾個人。

越是如此,大家就越能明白,之前那個小圈子的建立是多麼的困難。

對陳景恪也就越發的認同。

已經有不少人呼籲,希望他能重新站出來。

陳景恪只是關注着輿論的轉變,並沒有此時就站出來的打算。

時機還沒到。

現在站出來,要不要將那些刺頭踢出去?

如果這麼做了,反倒是坐實了他爭權奪利的名頭。

雖然大家嘴上不會說什麼,心裡也會帶根刺的。

等到算經編寫完成,小組正式解散,纔是他再次出場的時候。

這幾天,他除了抽空去弔唁了一下李文忠,就一直待在家裡。

邱廣安倒是給他寫了一封信,上面只有一個“?”號。

陳景恪給他回了一個“=”號。

雙方雖然沒有明確結盟,但自有一份默契在。

很多事情不需要太多語言,只需一個簡單的符號,就能明白對方的意思。

邱廣安寫信過來,本身就代表着想繼續結盟。

否則就會繼續不聞不問。

問號,不是問他爲什麼這麼做,而是問他有沒有想好收尾的辦法,準備何時收尾。

陳景恪回信代表着同樣的意思,大家合作愉快。

等號,是告訴他,已經有了準備,且耐心等待。

其實陳景恪還想告訴邱廣安一些事情。

比如他這個戶部左侍郎寶座,還能多坐幾年,不用着急給自己物色下一個職務。

朝廷即將大刀闊斧的改革,不論是營建新都,還是水利建設,都需要大量物資。

這時候是最忌諱工部和戶部出現動盪的,即便老朱多疑,也不會在這個時候隨便換人。

只要邱廣安自己不出亂子,繼續在這個位置上坐三五年完全沒問題。

甚至再進一步,成爲戶部尚書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考慮到自己時刻處在老朱的監視之下,他覺得還是別說了。

倒不是不能說,而是有些事情沒必要多說。

到時候萬一老朱惡趣味爆發,把邱廣安給換了,找誰說理去。

如此又過了兩天,眼見連休了七天假,再不上班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就準備入宮。

還沒啓程,方孝孺約他老地方見。

見面後,得到了一個讓他不敢置信的消息:

“什麼?葉雲流竟然拜你爲師了?”

(本章完)

136.第136章 扒皮王第241章 漢四郡第299章 繼續無題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13章 思烹狗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289章 政變第1章 揭皇榜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第316章 偉大思想第43章 暴斃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寫史?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第43章 暴斃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第263章 無名宰相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第263章 無名宰相210.第209章 陽謀86.第86章 我能治啊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203.第202章 沒那麼簡單(新年快樂!)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第280章 你的心真髒啊第1章 揭皇榜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第25章 明心志第75章 竹書紀年132.第132章 因爲尊重204.第203章 謀高麗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99.第99章 你們父子逗大家玩是吧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第258章 得償所願第8章 御下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第249章 傳說中的大人物第40章 演戲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136.第136章 扒皮王第316章 偉大思想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第7章 將計就計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第313章 見聞第23章 再出手春節快樂第263章 無名宰相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禪位大典100.第100章 廷議第33章 學問哪來的?99.第99章 你們父子逗大家玩是吧第333章 沒有龍傲天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176.第175章 黃河決堤124.第124章 從批閱奏疏開始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185.第184章 什麼重要?163.第162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136.第136章 扒皮王第44章 這孩子,能處111.第111章 出關第12章 大幕開啓第59章 無意中改變歷史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126.第126章 溫寒變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194.第193章 琉璃動人心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170.第169章 江南重稅第3章 奪嫡旋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