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

第134章 天命加身

日食是中國古代最受重視的天象,沒有之一。

在寸紙寸金的史書裡,它都能牢牢的佔據一席之地。

某年某月某日,日有食之。

類似的記載,數不勝數。

古人認爲,日食是上天對皇帝最直接的警告。

要麼皇帝失德,要麼朝中有奸臣誤國,要麼政策出現大的問題。

要麼該帝王統治的合法性受到質疑。

總之就是出問題了纔會有異象。

處理方法很簡單,要麼皇帝下罪己詔,要麼更改某些政策,要麼掃除奸惡。

即便從宋朝開始,人們已經可以預測部分天象,這種情況依然沒有改變。

天象依然被視爲,是蒼天對帝王的示警。

每次遇到日食,都是一件需要慎重對待的大事。

所以在確定發生日食的情況下,奉天殿變得鴉雀無聲。

朱元璋臉色鐵青,天象來的太過突然,事先欽天監沒有任何提醒。

這也不奇怪,觀天並不是每次都準確。

可日食代表的意義實在太大了,處理不好很可能會影響後續改革。

莫非要下罪己詔?

可咱什麼都沒做錯啊。

羣臣也紛紛開始思考,等會兒如何應對這個問題。

懷疑大明的合法性?

算了,族譜挺薄的,經不起折騰。

皇帝失德,下罪己詔?

這是標準處理方法。

但不能由臣子提,需要皇帝自己主動下罪己詔才行。

萬一皇帝不願意呢?

就需要備用方案。

政策有誤倒是不錯的藉口。

當前能算得上新政的,就只有寶鈔改革。

可就算是瞎子,也不敢昧着良心說新鈔是弊政。

黃河改道?

民間傳的倒是挺廣的,但朝廷並沒有做出決定啊,也不能用。

哎,要是丞相還有就好了。

除了皇帝下罪己詔,其實丞相也是個不錯的背鍋人選。

歷史上因此下臺的丞相不在少數。

不對,還有一個理由,朝中出了奸佞。

就你了,毛驤毛指揮使。

這一刻,羣臣的腦電波似乎產生了連接,不約而同的將目標對準了毛驤。

這個禍害,終於有理由弄死你了。

在羣臣看來,下罪己詔和處死一個奸臣,是一個根本就不需要考慮的選項。

毛驤,死定了。

大約過了半刻鐘,天地重現光明。

朱元璋臉色凝重,目光如刀一般掃過衆人。

羣臣無不心驚膽顫,紛紛低下頭。

最後他的目光停留在一個人身上:“鄔秉讓。”

欽天監監正鄔秉讓立即出列:“陛下。”

朱元璋問道:“蒼天何事示警?”

鄔秉讓早就得到其他人提醒,自然知道怎麼回答:

“此乃蒼天示警,朝有奸佞。”

說完就低下頭不再發一言,其實他很不想參與朝爭。

但他更不想逼着皇帝下罪己詔,只能將鍋丟給奸佞。

至於誰是奸佞,我不知道,陛下和羣臣你們去找吧。

朱元璋很是意外,但心中也鬆了口氣。

有奸佞好啊。

既不用下罪己詔,又能合理合法的殺人。

他的目光再次掃向羣臣,讓咱看看砍誰比較合適。

每一個被他目光注視的人,都忍不住瑟瑟發抖。

生怕視線停留在自己身上。

當目光掃過毛驤的時候,朱元璋停頓了一下。

數來數去就他最合適啊。

這個念頭一出,他似乎想到什麼,目光狐疑的看向鄔秉讓。

此時他哪還不明白鄔秉讓的真正意圖。

什麼朝有奸佞,這就是衝着毛驤來的。

他很不喜歡臣下替他做決定,況且毛驤還關係着他的很多計劃。

至少在金鈔局稽查司,轉變成稅務稽查司之前,他不希望毛驤死。

可他轉念一想,毛驤做的事情,很多人也能做。

他有的是刀可用。

而眼下能替自己背鍋的,貌似也就只有這一個了。

早就磨刀霍霍的羣臣,眼見時機成熟,紛紛站出來道:

“陛下,臣檢舉錦衣衛指揮使毛驤,假借皇命打擊異己……”

“陛下……毛驤結黨營私、草菅人命……”

“陛下……毛驤……”

“陛下,毛驤其罪可誅。”

正所謂千夫所指,無病而死。

毛驤知道羣臣都恨自己,可還是第一次被人在朝堂羣起攻擊。

即便他再囂張,面對這一幕也是嚇的肝膽俱裂。

更讓他恐懼的是,天象。

羣臣能想到的道理,他又豈能想不到。

罪己詔,和找個替死鬼,這還用考慮嗎?

是人都有求生欲,即便大難臨頭,他依然不肯就這樣放棄。

‘噗通’跪下,以頭搶地,聲淚俱下:

“陛下,陛下,是他們污衊臣啊……”

“臣對陛下忠心耿耿,此心日月可鑑吶,陛下……”

朱元璋心中已經有了決定,但並沒有直接宣佈,而是裝作驚疑不定的樣子。

羣臣知道皇帝想要什麼。

“陛下,毛驤仗着錦衣衛指揮使的身份,欺上罔下……”

“利用陛下對他的信任,結黨營私聚斂錢財……”

是的,皇帝是聖明的,只是被欺騙了而已。

這就是皇帝想要的。

而現在,我們就要提醒陛下,您被騙了。

果然,朱元璋臉上露出疑惑之意。

剛準備開口繼續表演,卻見一名禁衛,未經允許就跌跌撞撞的闖進來。

大聲嘶喊:“陛下,太孫在箭亭墜馬。”

剛纔還和菜市場一樣熱鬧的奉天殿。

霎時間,陷入了沉靜。

朱元璋‘噌’的一下從龍椅上跳起來,順着臺階衝到那禁衛面前:

“說,太孫現在如何了?”

那禁衛戰戰兢兢的道:

“太孫……太孫渾身是血,陳伴讀正在搶救。”

朱元璋只感覺一陣頭暈目眩,幸好孫福及時扶住纔沒有倒下。

羣臣也無不駭然,太孫重傷,麻煩了。

太子一系的大臣則陷入了恐慌,就連最混賬的常茂,臉都白了。

太孫對他們的重要性,甚至還超過了太子。

畢竟太孫有常家的血脈,而太子只是常家的女婿。

親疏遠近一目瞭然。

朱元璋深吸口氣,勉強穩住心神,用顫抖的手指指着外面:

“走……去箭亭……”

說完也沒有理會羣臣,就徑直朝箭亭奔去。

常茂這會兒也不傻了,拔腿就跟了上去。

羣臣面面相覷,不知道該怎麼做。

最後還是李善長站出來:“諸位暫且回去等消息吧。” “曾尚書、任尚書、王尚書……”

他一連點了七八位重臣:“伱們隨我一起去箭亭看看。”

畢竟是開國功勳,江湖地位還在。

他一開口,羣臣就猶如找到了主心骨,紛紛離去。

毛驤也趁機離開,臉色露出劫後餘生的表情。

心中已經有了自救的辦法,馬上回去四處宣揚。

太孫墜馬,蒼天示警。

這代表着啥?

代表太孫乃天命之主。

如此,既能反駁鄔秉讓的朝有奸佞之說,還能討好朱元璋。

——

事情倒退回兩刻鐘前。

聽到朱雄英的求救聲,陳景恪只覺的手腳冰涼。

也不知道是哪裡爆發出來的潛力,竟然在目不能視的情況下,往聲音傳來的方向跑了十幾米。

隨着眼睛逐漸適應黑暗,再加上天空出現的微弱星光,他終於能看到一些東西了。

腳步又加快了幾分,第一個衝到了朱雄英身邊。

而此時,在場的大多數人,要麼還震驚於日食,要麼還在適應黑暗。

朱雄英騎的馬不知道哪裡受了傷,躺在地上掙扎,就是站不起來。

而朱雄英雙腳困在馬蹬裡,一隻腿被牢牢的壓在下面。

第一次面對這種情況,他非常的驚慌。

見到有人過來,雖然看不清臉,他卻敢斷定是陳景恪。

當即臉上露出喜色,道:“景恪,快來救我,我腿被壓住了。”

陳景恪連忙上去用匕首挑斷馬蹬上的繩子。

“你有沒有受傷?”

朱雄英一邊將被壓住的腿往外拔,一邊說道:

“沒有,就是被壓住的腿有點疼。”

陳景恪放下心來,有點疼是正常的。

肯定是沒有斷,否則朱雄英別說這樣拔自己的腿了,動一下就能疼的暈過去。

真要感謝護具,否則今天大家都難逃懲罰。

見朱雄英無礙,他的心思也活泛了。

擡頭看了看日食,心中不禁嘆息,真是麻煩啊。

希望不要對新政造成影響。

但黃河改道的事情恐怕要放一放了。

朱元璋纔是最頭疼的吧,估計這會兒正發愁呢。

馬的身軀很重,朱雄英又穿着護具活動不便,拔了幾下都沒出來。

看着還在掙扎的朱雄英,陳景恪突然冒出一個念頭。

一個堪稱瘋狂的念頭。

如果朱雄英身受重傷,會是什麼局面?

天象的事情就有解釋了,朱元璋不用再爲此發愁。

朱雄英天命加身,太孫的地位將再無人能動搖。

而且有了天命在身,日後他不論做什麼,來自羣臣的阻力都會小很多。

而自己呢,也能獲得好處。

太孫受重傷,誰來救?

那自然是當世醫術第一人的自己。

自己將再次立下拯救太孫的功勞。

即便這次拯救是假的,可在外人看來,就是真的。

自己的地位將更加穩固。

想到這裡,他心中已經有了決定。

伸手按住朱雄英,在他疑惑的目光下,壓低聲音說道:

“聽我說,現在你受傷了,腿斷了……”

“表演的真一點,別被人看出來了。”

朱雄英愣了一下,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

但出於對陳景恪的信任,他還是立即抱住自己的腿,哀嚎:

“啊,我的腿,我的腿,好疼。”

這時大家也已經從日食的震撼裡反應過來。

見太孫那邊出了事兒,紛紛靠了過來。

只是因爲天比較暗,走的比較慢。

突然聽到朱雄英喊自己的腿受傷,都心中一驚。

也顧不上那麼多,加快腳步就跑過來。

路上還有幾人摔倒。

陳景恪也眼疾手快的,在馬的脊背上割了一刀。

鮮血流到了朱雄英的身上,尤其是被壓住的腿上,幾乎被染成了紅色。

然後他也驚慌的道:

“太孫……太孫……太孫受傷了,快來啊。”

一邊喊還一邊用匕首狠狠地刺馬身。

那匹馬被刺痛,拼命的掙扎,自己滾到了一邊。

朱雄英被成功解救。

而此時衆人也相繼趕到。

雖然看不清東西,但這麼大一片血跡還是能看得出來的。

再加上痛呼的朱雄英,衆人就更不會懷疑。

然後衆人都慌了。

太孫受傷,都逃不了干係。

朱椿、朱柏當即就想上前來觀察。

陳景恪攔住他們,喊道:“還愣着做什麼,快找個東西將太孫擡到屋裡去。”

衆人這才慌忙去尋找木板。

箭亭的護衛很快拆了一塊門板過來。

陳景恪以他們不懂醫術會傷到太孫爲由,阻止衆人靠近,自己將朱雄英抱上門板。

然後才命人將門板擡起,去往旁邊的房間。

他全程守在朱雄英身邊,不讓別人靠近。

還時不時的掐他一下,暗示喊的再慘一點。

到了房間,他又親自將朱雄英的護具,和帶血的外衣脫下。

期間依然禁止其他人靠近。

日食過去,天地恢復光明。

可朱柏等人,看着從裡面丟出來的一件件血衣,心中的陰霾卻越來越重。

年齡比較小的朱濟熺和朱高熾,更是滿臉驚恐。

很快,陳景恪一臉擔憂的走出來。

衆人連忙圍上來:“陳伴讀,太孫如何了?”

陳景恪面色凝重的搖搖頭,雖然沒有明說,但意思衆人都懂。

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來。

這時,陳景恪問箭亭的管事:“向百戶,去通知陛下了嗎?”

向寶和點點頭:“去了,陛下應該馬上就到。”

陳景恪心下說了聲對不起,臉上不動聲色,安撫道:

“情有可原,陛下應該不會處罰太重。”

向寶和一臉死灰的搖搖頭,這種話也就騙騙鬼。

不管是什麼理由。

太孫在箭亭受這麼重的傷,他們這些人都難逃一死。

現在他們只希望太孫的傷勢能恢復,這樣的話說不定還能保住家裡人。

想到這裡,他希冀的道:“陳伴讀,太孫的傷……你有把握嗎?”

陳景恪面色凝重:“我會盡全力救治,希望太孫吉人自有天相吧。”

向寶和的心又往下沉了幾分。

朱柏等人也是如此。

之後陳景恪假裝救治,再次進入裡間。

正假裝呻吟的朱雄英,連忙向他做表情。

陳景恪用口型說道:陛下馬上就到,回頭再解釋。

朱雄英也不再多問,繼續假裝呻吟。

很快屋外就傳來朱元璋的聲音:

“太孫,太孫在哪呢……快帶我去看他。”

(本章完)

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第236章 我去第261章 亂認祖宗第325章 再造乾坤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第242章 新羅婢第311章 用工荒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第44章 這孩子,能處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第302章 竊取國運155.第154章 兩個億啊兩個億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348章 屠殺繼續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9章 腦回路不正常的陳遠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185.第184章 什麼重要?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251章 新的課題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341章 挖坑殺人185.第184章 什麼重要?181.第180章 培養聖人?第260章 無題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第33章 學問哪來的?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13章 思烹狗第237章 無題第75章 竹書紀年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133.第133章 天降異象第243章 呂宋第250章 南洋攻略211.第210章 你家族是譜批發的?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185.第184章 什麼重要?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第1章 揭皇榜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177.第176章 異常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46章 回家第344章 血染淡馬錫(上)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第30章 預見能力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37章 無題第20章 聽你爹我的第85章 咱的乖孫怎麼樣第71章 自古以來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268章 無題第302章 竊取國運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187.第186章 定黃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210.第209章 陽謀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60章 老狐狸第22章 突破口第46章 回家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66章 傲嬌的父子倆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第329章 提防瓦剌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第12章 大幕開啓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15章 太孫伴讀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221.第220章 啥條件我們都答應170.第169章 江南重稅第8章 御下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第20章 聽你爹我的禪位大典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第273章 大課堂第46章 回家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