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秋月

山城和約簽訂、足利義持被-刺等消息傳到了九州島,大內盛見在喜悅之餘,難免有些傷感。

大內盛見的傷感,乃因同情被刺的將軍足利義持。世人常以成敗論英雄,大內盛見卻認爲,遭受各方勢力拋-棄的義持、本來是可以將日本治理好的。

即便是智慧如足利義持的人物,能看清形勢,卻不一定就有辦法。

大內盛見回想起大戰前“上洛”之時,見過義持的同胞弟弟義圓;忽然見到義圓、大內盛見覺得有點突兀。至今他才醒悟,義持將軍很早以前、似乎已經意識到了今日之後果;義持想義圓作爲繼承人,並能得到某些有力守護的支持。

義持將軍明明已經預見到了後果,依舊被迫選擇開戰,然後承擔了責任。大內盛見每想到此情此景,難免幾多哀嘆。大戰之時,那凋零的櫻花,或許是一種意象,又是一種禪機罷……

當初,博多合戰後、大內盛見假裝沒有得到斯波部的軍令,而率殘部武士迅速南逃。衆人只得求助於“友軍”接濟,暫渡難關。

然而南邊的守護大名,少弐氏、大友氏等,這些所謂“友軍”與大內氏的關係、實在算不上友好。

蓋因大內家族的起家之地在周防國,屬於北邊的“中國”本州島地區;他們向九州地區擴張、並站穩腳跟,與九州本地的家族難免發生衝突,曾經還多次進行過爭戰。

大友氏等家族一時沒有落井下石,實在是因爲所謂大義,讓他們暫且有點猶豫;其中最關鍵的調停中間人,乃是古處山城的秋月氏當主。

秋月氏近年來的名聲不太好,因爲在夾縫中生存,於日本南北朝時期、立場搖擺不定,有“昨日足利,今日宮方(南天皇)”的狼藉名聲。然而秋月氏是九州本地家族,與九州各大名關係密切,可以說得上話。

除此之外,秋月氏近年還與大內家的家臣毛利氏關係很好,兩家已經有過聯姻的約定。

在緊要關頭,秋月氏幫助了大內盛見,讓他們得以順利迂迴到豐前國(博多地區東邊)。

秋月氏完全沒有嫌棄大內氏今日的落敗,畢竟除開被明軍佔據的筑前國,大內氏還有豐前、周防、長門三國領地,對於秋月氏這種地盤很小的家族來說,大內家依然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大內軍殘部在古處山城的時候,秋月氏不僅供給飲食,還如約把九州島遠近聞名的美女秋月香織、送給了毛利家。因爲兩家早已有過約定,讓秋月香織做毛利貞長的兒媳,這次正好隨行去周防國。

秋月香織是秋月氏當主的侄女,她爹是個出家人。因爲她從小在寺廟長大,所以人長得漂亮不說、還受過良好的教育(日本國的文化教育,最好的地方在寺廟)。

豐前國北面的海面,有明軍的戰船活動。大內盛見一時沒敢北渡,已經在他的領地豐前國滯留很久了。

這時聽聞日明兩國已經議和,大內盛見頓時鬆了一口氣,決定儘快派出使者、去博多灣與明軍交往,以便緩和此時的危險局面。

原先大內氏就不是主戰派,相反大內盛見曾多次努力、試圖勸說室町殿避免戰爭。但是戰端一開,大內盛見依舊率部參與了大戰,實在不願意在這種大義上背叛,遭受全日本的排擠。

此時,既然室町殿已經議和,大內盛見嚮明軍示好,形勢便完全不同。

大內盛見非常急迫,對於兩國議和的消息、也是萬分欣慰。

因爲明軍以博多灣爲大本營,如果戰爭繼續,大內家的領地是首當其衝的戰場。關門海峽南北的筑前、豐前、周防地區,明軍必定是要先拿下的,以便保證退路和糧道。要是大內氏的地盤丟失殆盡,家勢也就完蛋了。

然而大內盛見選擇的使者,竟然是毛利貞長。

毛利貞長,便是當初在粕屋郡接待錢習禮一行,欺騙了明國使節的人。對於此時前往博多灣、形同“送-死”的差事,毛利貞長當然十分不滿。

在毛利貞長看來,他得罪明國人,所作所爲全是聽從家督的意思,自己就是個跑腿的,非常之無辜。何況他一向對家督忠心耿耿、十分盡心盡責,如今卻要被推出來背黑鍋,表示十分寒心。

於是大內盛見在住所內,單獨召見了他。

見禮罷,大內盛見便說:“秋月當主的侄女,我見過一面之後,只覺驚爲天人,其豔名果然名不虛傳。”

毛利聽到這裡有點困惑,但馬上回應道:“這都是犬子的福分,秋月當主對我家確實不薄。”

大內盛見看了毛利一眼,心頭明白,此人正在藉機表功。秋月氏對大內家的幫助,確實是看在毛利貞長的情分上;所謂秋月當主對毛利家不薄,意思也是對大內氏有功。

“出身尊貴、底細清白的絕色美女,可遇不可求,要是送入大明國宮廷,起初就得封個嬪罷?”大內盛見徑直說道,“若是室町殿送的秀女,應該封皇妃,形同朝鮮國宗室。而秋月氏以大內家的名義獻上,可能先是封嬪。”

毛利愣了一下。

大內盛見道:“《山城和約》有明文條款,要逮-捕押送殺害明國使節錢習禮的罪人。真正應該爲此事負責的人,或許是室町殿大將軍、侍所頭人赤松義則,以及我本人。但要逮-捕這些人是不可能的事,明國既然要議和,也不會提此要求。

侍所應該會找幾個倒-黴鬼。而大內家可能沒有選擇,當初接待錢習禮的、正是毛利君,這件事那些倖存的明國人知情,無法隱瞞。屆時我只能不惜得罪明國人,拒不移交毛利君……好在後來,我終於想到了另一個好辦法。”

毛利聽到這裡,似乎有點明白了,頓時變得有些感動,鞠躬道:“主公恩德。”

大內盛見道:“你主動前往,把秋月氏送去明軍大營,言明要獻給大明皇帝。以秋月氏和毛利君的關係,明軍大將還願意把你當作罪人嗎?”

毛利雞啄米似的點頭,說道:“主公英明。不過此事,仍要先與秋月當主商議。”

大內盛見道:“那是應該的,但秋月當主必會同意。秋月氏與明國皇室聯姻,而毛利君既無意見,這便是送上門的好事。只要明國勢力在日本存在,秋月氏便可借勢;就算將來明國勢力不存在了,因爲事情是大內家主持,秋月氏也不會受任何不利影響。”

毛利立刻開始想辦法、爲自己推脫:“我便說當日接待錢習禮一行的意思,來源於筑前國守護代的某個家臣,將此事怪罪到一個本就該死的人身上。”

倆人一拍即合,馬上派人去,與秋月當主聯絡。至於當事人秋月香織,倒不必理會,日本國貴族女子的婚姻、與大明國的規矩一樣,不由兒女本人作主。

……毛利貞長一行人前往博多灣時,明軍中軍果然沒有對他的罪過於執着;盛庸暫且仍以對待使節的禮儀、接見了毛利貞長,願意儘快與大內氏達成合作。

而秋月氏的事,明國大將似乎也不想理會。他們準備讓毛利貞長爲大內氏的使臣、前往明國京師朝拜,正好將美人送去。

有一個叫周全的閹人,倒是對秋月氏的事比較上心。周全一邊反覆詢問隨行的人;一邊派遣了一干人等,要前往豐前國、以及古處山城查實秋月氏的身份底細。

明國大將盛庸願意修復與大內氏的關係。許諾筑前國大部,仍由大內家管理,明軍只在博多灣修築堡壘使城。並設立日本都督府、博多衛等衙門。

盛庸提出,室町殿既已同意石見國、出雲國劃歸大內氏領地,大內氏應該儘快配合明軍,前去接管石見國;並指定了粕屋郡守護代陶靖、出任石見國守護代,叫陶靖儘快率本部兵馬,前來博多灣,隨明軍戰船前往石見國。

明軍中軍還許諾,只要大內家幫助明軍順利履行“和約”中的條款,將來便如數釋放歸還俘虜的大內軍將士。俘虜如果能得救,大內家必定能大大地恢復一些元氣。

形勢已至於斯,明軍的條件並不算苛刻,至少完全保住了大內家的豐前、周防、長門三國,明軍勢力不會參與這些地方的事務。在名義上,大內家還擴張了兩國地盤,石見和出雲。所以雙方的約定,很快就談妥了。

當然明國也想借助大內氏的勢力。室町殿倒是承認了、明軍入駐石見國等地的條件,但若明軍貿然派兵前往,可能會與當地勢力發生不必要的衝突。而帶上大內家的兵馬,事情就完全改變了。

石見國本地勢力必定不敢反抗,他們一旦開戰,不僅要單獨對付明軍,還得與相鄰的大內家爲敵。

遭到了室町殿、明軍兩大勢力削弱之後的大內氏,在西國地區仍然是霸主般的存在,實力超過那些弱小守護大名。

第六百三十二章 十分應景第一百四十章 皇帝下落第六百三十三章 普世道德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檐聽春雨第六百六十九章 數千裡的眷念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天府之國(10)第六百一十四章 沒排上用場第七百七十九章 不羈的美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劉鳴奏本第八百六十一章 錦繡京師第五百六十七章 無關好壞第四百八十九章 山清水秀第二百六十六章 半塊玉第四百九十一章 華燈初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血染的橋(3)第三百二十七章 守年夜第七百八十章 迂腐第七百四十七章 事有鉅細第六百一十五章 哪裡見過第六百八十六章 誘餌第八百六十五章 良宵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大事將發第七百七十五章 短歌第六百零二章 賢惠翁主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精第六十八章 很重第六百三十八章 真假輕重第四百九十一章 華燈初上第八百零四章 殷切之情第四十九章 多少樓臺煙雨中第一百零七章 萍水相逢第八百四十四章 長夜無盡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福之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誰主沉浮(7)第三百九十九章 勝敗論英雄第二百七十二章 暴風驟雨第七百一十五章 廝守最真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個賭徒的修養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霧無風第六百六十八章 舊甲第一百九十六章 我會回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難得糊塗第四百六十一章 決意第四百四十六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章 想再聽彈奏第七百零九章 另闢蹊徑第五百三十二章 誰主沉浮(5)第七百二十六章 錯亂的幕府第五百八十章 江山間的白霧第七百一十八章 軟弱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城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寶第六百七十三章 膚淺之物第六百四十六章 黨羽第三百三十九章 怕後悔第一百三十六章 侯府第六百五十一章 何必當真第六百零一章 嚴肅之事第八百三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百零八章 恨意難平第五百九十八章 最美的婦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識得此法第四百五十四章 茫然第一章 洪公子第七百三十章 正義天助第八百零六章 功德無量第二百七十五章 錢糧第三章 豈能算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一整天時間第六百二十四章 朝陽第八十二章 合情理第八百四十一章 夜曲暗傷第一百六十四章 兔死狗烹第二百一十一章 阿姑廟第二百一十二章 杜鵑似血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第八百四十三章 絕望第一百六十九章 兒女之事第六章 另有高見第五百八十六章 真相大白人間第五百零三章 後來者第四百六十六章 江陰侯的驚喜第一百六十章 只是過程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染的橋(1)第六百四十四章 去還是不去第五百七十三章 柳池之畔第三百零九章 舉國抗敵(2)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角門上第十章 赤紅的粉末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如投我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如投我第四百二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鉅艦大炮的詩意第四百零九章 馳援貴州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勞而獲第四百六十四章 叱吒江湖第一百八十五章 騎馬馬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事爲重第十九章 初試中鼓吏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中取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