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

爲什麼奸宦一當權,好好的大明就會被整的一灘糊塗呢?

其實很簡單,奸宦奪權是爲了什麼,治國,別開玩笑了,他們連後代都沒有治理好了有什麼意義?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他們奪權,純粹就是爲了眼前的名利!

比如王振,掌權之後,舉朝稱其爲“翁父”,這名有了。

至於利,明代宗下旨籍沒其家產時,僅金銀就塞滿了六十多個庫房,玉盤搜出來一百多個,高六七尺者珊瑚樹都有二十餘株,其它珍玩則不計其數,足見其獲利之豐。

又比如劉瑾,掌權之後,舉朝稱其爲“立皇帝”,這名也有了。

至於利,明武宗下旨籍沒其家產時,搜出黃金二百五十餘萬兩,白銀五千餘萬兩,其它珍寶細軟不計其數,這獲利,也只有史上第一貪官和珅能和他一比了。

再比如魏忠賢,掌權之後,舉朝稱其爲“九千歲”,世人只知有九千歲,不知有皇上,這名已經曠古爍今了,再沒有任何人臣能有他這名氣了,因爲九千歲再往上就是萬歲爺了。

至於利,由於崇禎下旨捉拿魏忠賢時走漏了消息,魏忠賢在去鳳陽途中畏罪自殺,他所貪污的財物去向成迷。

有史料記載的,僅僅是他自殺之前所暴露出來的一些財富。

比如,他被貶去鳳陽守陵時攜帶財物兩百多車,自縊後,被其隨從瓜分。

又比如,他貪污內幣爲自己修陵墓,前後貪污共計三百餘萬兩。

再比如,他大封親族,有侄子、侄孫、姻親共計十七人受封左右都督、伯爵、侯爵、公爵等官職和爵位,每人賞賜的銀兩、田地、府邸,價值少則幾萬兩,多則上百萬兩。

•ttκǎ n •¢O

再比如,他強取豪奪京城十多處豪宅,每一處都價值無算。

這十多處豪宅史料也沒有一一記載,只有一處,有相應的記載,因爲這處豪宅的來頭很大,他是直接搶了皇親國戚的!

這處豪宅便是明世宗賞賜給寧安大長公主朱祿媜的府邸,魏忠賢看上這處府邸之後,一開始是想低價買下來的,畢竟人家是皇親國戚不是,直接開搶有點不好。

但是,寧安大長公主的兒子李承恩卻“不識相”,硬不肯把自己的家低價賣給魏忠賢。

不賣?這是敬酒不吃吃罰酒咯,那就直接搶!

魏忠賢直接令人將他母親寧安大長公主留下的器物搜出來,然後誣告他盜竊乘輿服飾等禁物,將他判了死罪!

人死了,豪宅自然到了魏忠賢手裡。

不過,一個公主而且還是嘉靖和隆慶兩朝最受寵愛的公主,留給兒子的東西,竟然被他誣陷成盜竊來的禁物,這罪名,安的的確有點過分了。

而且寧安大長公主還是隆慶皇帝的姐姐,也就是萬曆皇帝的親姑姑,按輩分算李承恩也應該算是天啓皇帝的爺爺輩了,魏忠賢竟然隨意誣陷,並治其死罪,奸宦之囂張,可見一斑。

當然,明朝的太監並不全是大壞蛋,也有像鄭和和馮保這樣的賢宦。

鄭和就不說了,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幾乎膾炙人口,無需過多的贅述,而且,他所處的時代,離張斌這個時候也太久遠了,他和張斌很難有什麼直接的關係。

馮保就不一樣了,他和張斌還真有那麼一點關係,因爲王安是馮保培養出來的,而曹化淳正是王安培養出來的,他們可謂一脈相承。

這個馮保,怎麼說呢,在政治舞臺上,他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改革家,萬曆中興的一等大功臣,這個的確能稱之爲賢。

作爲一個權勢熏天的大太監,他頗識大體,主動聯手張居正,全力支持新政,使得張居正政令所至,暢通無阻,全力以赴、大刀闊斧地推行改革。

從而開創了萬曆新政的新局面,也造就了大明王朝最富庶的十年。

但是,作爲一個大太監,他也沒能躲過一個貪字。

他貪財好貨,廣收賄賂,張居正經常賄賂馮保,送給他不少寶物,他後來還花費鉅款,爲自己建了個很大的墓,張居正還專門爲此寫了篇文章,來歌頌馮保。

不過,他在大事面前還是不糊塗的,如內閣產白蓮花、翰林院有雙白燕,張居正就弄來給皇帝賞玩,馮保派人對張居正說:“皇帝年幼,不應該用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使皇帝貪玩。”

在教育皇帝這方面,馮保還是很得力的,敢於嚴加管束皇帝,並時刻督促着新皇帝學習進步。

馮保也經常約束他的親戚子弟,使他們不敢胡作非爲,甚至連京城的老百姓都覺得馮保此人不錯。

不過,正因爲馮保和張居正從小對萬曆管教過於嚴格,萬曆做錯了事一點也不顧忌皇帝的臉面,萬曆長大後,對張居正和馮保無一點感恩之心,反而心生怨氣。

而羣臣由於在張居正和馮保當權期間,受盡壓制,對他們的怨念也是很大的,所以,張居正一死,那些被他壓制的大臣便羣起攻擊,以致張居正被抄家,而馮保也被萬曆查抄家產,發配到南京孝陵種菜。

馮保只能說在政治上賢能,但貪污也比較嚴重,而王安與馮保卻不同。

光宗即位,擢王安爲司禮秉筆太監,待之甚厚,王安並沒有恃寵而驕,也沒有厲行貪腐,反而勸光宗行諸善政,發金幣濟邊,起用直臣鄒元標、王德完等,朝廷內外都稱讚其賢能。

可惜,光宗繼位不久便駕崩了,隨後,王安也被魏忠賢聯合客氏給害死了,這也直接導致曹化淳受牽連,被貶金陵待罪。

至於曹化淳,可以說完全繼承了王安的正直,崇禎繼位以後,他雖然受到重用,也沒有恃寵而驕,不管是處理魏忠賢掌權時造成的冤案,還是提督東廠期間,都秉公辦事,沒有任何劣跡。

可惜,崇禎沒有明成祖朱棣那本事,而曹化淳也缺乏一個像張居正一樣的治世能臣作爲搭檔,所以,他最後只能遺憾的放下權力,告老返鄉。

他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感恩圖報,崇禎自縊以後,他不顧危險,奔赴京城,請求順治皇帝妥善處理崇禎帝后陵寢,正好那個時候滿清想通過善待崇禎來收買人心,籠絡大明官紳爲其效力,順治皇帝竟然同意了他的要求,而且讓他來督建思陵。

可以說,如果沒有曹化淳,崇禎皇帝能不能躺在思陵裡面享受帝王身後的待遇還是個問題。

張斌之所以這麼拼命巴結曹化淳,正是看中了他的正直和感恩圖報。

這個時候對他好,絕對會有回報,以他的人品,等他回京城掌權之後,肯定會感念自己的恩情,對自己多加照拂。

有這樣的人在崇禎跟前給自己說好話,張斌相信,崇禎皇帝肯定會對自己“另眼相看”,因爲他看皇宮外的“眼睛”就是曹化淳!

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四章 想辦法募捐第四章 想辦法募捐第二十七章 整頓官場第四十五章 蒸汽動力第十三章 囂張無比第三章 打仗不花錢第一章 危機降臨第六十八章 太子召見第八卷 第一六〇章 誰利用誰第五十四章 大敗荷蘭第二十七章 內閣大學士第二十章 人贓並獲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一三五章 獻首功第六章 一個一個來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三卷 序章 天啓的恩怨情仇第六章 領先一步第一八六章 崇禎落幕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五十六章 知己知彼第二十九章 皇太極跑路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一八二章 急流勇退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一八六章 崇禎落幕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四十八章 要變天了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五十章 率軍衝陣第三十六章 當廷對質第二十五章 政績第九十五章 奪情第一四四章 猝然長逝第一章 危機降臨第七十一章 宮廷三大案的疑雲第二十九章 權欲熏天第二十九章 權欲熏天第五十四章 要錢要命第七十章 薩爾滸悲歌的背後第一五九章 還不是首輔第五十二章 兵書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四十五章 牽掛第三十三章 挺進關中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一三〇章 看誰耗不起第十九章 朝綱亂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二十章 人贓並獲第四十一章 門牙給你敲掉第八章 暗夜偷襲第五十章 拼爹第七十五章 婦人之仁失遼陽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四十五章 蒸汽動力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記響亮的耳光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七章 裝病拖延第七章 安排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二十八章 賜名成功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一〇八章 建奴你不懂炮戰第二五七章 主動權在大明手中第二九八章 攪亂歐陸格局第十八章 大明水師的英勇第十八章 大明水師的英勇第五章 大清洗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第一三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二十一章 八員虎將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三十八章 閉門羹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六十六章 無法無天第一五四章 陰人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十二章 楊鶴論罪第二八三章 夢中的白馬王子第五章 反賊也懂兵法第六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二章 瘋狂的計劃第二章 偶遇孫傳庭第二四四章 把城池修到你家門口第三十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六十九章 明爭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