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章 裁軍勢在必行

這會兒朱慈烺真的有點懵了,他畢竟還只是個十六歲的少年,所謂少不更事,對於這種涉及到整個大明稅賦收入的分配和整體實力維持的大事,他真不知道如何決斷。

如果按張斌說的,精銳部隊不能裁撤太多,那這軍費大明的稅賦怎麼負擔的起呢?

他實在想不明白,只能誠心請教道:“師傅,那你說應該怎麼辦呢?”

張斌認真的看了他一眼,隨即鄭重道:“皇上既然讓微臣說,那微臣就斗膽說了,微臣以爲,這裁軍勢在必行但又不能讓大明實力下降的太厲害,所以精銳部隊應儘量少裁撤,山西軍、陝西軍、湖廣軍、河南軍可以全部解甲歸田,迴歸九邊及中原和湖廣,分配足夠的屯田,讓他們能自力更生,但是,也不能就此放任不管,而應督促五軍都督府,定時組織操練,以保證後備力量,同時也能維護地方穩定。”

朱慈烺毫不猶豫的點頭道:“嗯,這個沒問題,山西軍、陝西軍、湖廣軍、河南軍全部裁了,同時讓英國公定個操練章程出來。”

張斌也點了點頭,隨即繼續道:“至於遼東軍、秦軍、川軍、關寧軍、東江軍,這些精銳當中,秦軍、川軍和關寧軍戰力相對較強,不宜裁撤,倒是遼東軍和東江軍,士卒年齡普遍偏大,戰力雖然還算可以,但卻維持不了多少年了,微臣建議,將其合併成五萬精銳,並配備適量的火器,這樣一來,戰力損耗應該不是很大。”

一下裁掉六萬,這就等於少了兩百多萬兩軍費一年,也算減輕了不少負擔吧,朱慈烺依舊點頭道:“好,就按師傅說的來,將遼東軍和東江軍合併成五萬精銳。”

張斌又點了點頭,隨即繼續道:“福廣軍、福建水師、天雄軍、戚家軍這些裝備齊整的精銳,斷斷不能裁撤,但大明稅賦又負擔不起這麼多軍隊,微臣建議這樣,福廣軍、福建水師東盛堂還勉強養的起,這十六萬大軍的糧餉和損耗就由東盛堂負責,而戚家軍和天雄軍總共才兩萬人馬,朝廷負擔起來應該沒有問題,皇上,您看怎麼樣?”

朱慈烺聞言,不由大喜道:“師傅,你是說東盛堂還能負擔十六萬大軍的糧餉和損耗,簡直太好了,這樣一來,朝廷所需負擔的軍隊就只剩下二十二萬了,軍費最多也就一百二十萬兩左右一個月,一年下來還不到一千五百萬兩,太好了,太好了。”

是啊,皆大歡喜,朝廷輕鬆了,東盛堂也輕鬆了,更重要的,張斌一直隱瞞着的秘密也算是坦誠的告訴朱慈烺了,以後朱慈烺應該不會爲這事惱羞成怒了,而且福廣軍和福建水師這兩支勁旅還牢牢掌控在他的手中,自己的安全算是得到了有力的保證,畢竟以他現在的權勢和擼掉崇禎的作爲,已經不是功高震主那麼簡單了,簡直有點喧賓奪主了,朱慈烺長大以後會沒有一點芥蒂那是不可能的。

福廣軍和福建水師這兩支勁旅他是真不想交給朝廷來管轄,因爲這兩支勁旅關係到以後的海上爭霸,如果被有心人胡亂安插親信,搞得上下不能一心,甚至變成一盤散沙,你這海上爭霸恐怕就難了。

當然,這個時候還不是海上爭霸的時候,必須先讓整個大明完全穩定下來,進入高速發展的軌道他才能放心的去與列強爭雄,不然,後方不穩,他又怎能放手與列強一搏。

裁軍的數量是定下了,但這裁軍一事卻還沒完,還有各軍將領和駐防的區域都需要確認,張斌告了個罪,起身從一旁的書架上取來一副最新的大明疆域圖,攤在龍案上,隨即指着地圖分析道:“這軍隊是要裁了,剩下的精銳在哪裡駐防也要好好安排一下,現在大明雖已差不多四海昇平,但是有三點卻不能不提防,第一就是東瀛新附,難免會有異心,需小心提防,微臣以爲,派駐屯衛還不夠,還必須有精銳大軍在東瀛駐紮以爲震懾;還有就是蒙元,經過一年的建設,大察鐵路已然完工,察哈爾草原上也建起了大小城池十餘座,只要能分兵駐守各個城池,察哈爾部已不足爲慮,接下來就是科爾沁部,只要能將這兩大部拉入大明的懷抱,剩下的衛特拉部和額爾額部就不足爲慮了,完全可以放到以後考慮。最後就是海上的歐陸列強,他們可不是蒙元又或東瀛可以比擬的,其戰力之恐怖,足以對大明構成威脅,這個也不得不防。”

這打仗的事朱慈烺這會兒也是八竅通七竅,一竅不通,他只能連連點頭道:“嗯,這些事朕還不是很瞭解,師傅你說怎麼來就怎麼來吧。”

張斌也不含糊,他拱了拱手,意思了一下,隨即便毫不猶豫道:“那微臣就斗膽說一說自己的建議,來供皇上定奪。微臣以爲,建奴臣服後遼東已然大致安定,留下改編後的遼東軍駐守各大城池便成,關寧鐵騎可調至科爾沁草原以爲震懾,還有秦軍,最好能留在察哈爾草原各城池駐守,這樣一來,蒙元就不用擔心了。至於東瀛,有川軍駐守以爲震懾應該就沒什麼問題了,至於天雄軍和戚家軍這兩支精銳,可以分別駐於宣大和薊州一線,拱衛京城,以應付突發狀況。還有福廣軍和福建水師,微臣建議調派至南洋至東番一線駐防,以防歐陸列強窺伺大明。”

朱慈烺依舊毫不猶豫的點頭道:“好,就這麼辦。”

張斌緊接着又拱手道:“皇上,這四十多萬大軍經過裁撤,普通將士是可以解甲歸田了,但領軍將領卻不能一併裁了,微臣以爲,還是將他們調配一下比較好。”

這點其實很重要,因爲將領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軍隊的控制權,但是朱慈烺對這個卻毫無辦法,因爲他手裡根本就沒有可以領軍的親信啊,他可不會學崇禎的,寧可派個貪官污吏去領軍也不讓張斌做主,他很乾脆的道:“這個還是由師傅來安排吧。”

張斌拱手道了個謝恩,隨即便開始點將了。

川軍主將仍爲忠貞侯秦良玉,總兵馬祥麟、秦拱明、秦翼明、秦佐明、秦祚明各領兵一萬;

遼東軍主將改爲鎮江侯毛文龍,總兵何可綱、陳繼盛、毛承祚、祖大樂、徐敷奏各領兵一萬;

關寧軍主將改爲寧遠伯祖大壽,領軍的總兵除了祖大弼其他都從關寧軍中提拔;

秦軍主將改爲定遼侯曹文詔,總兵直接在秦軍中提拔;

福廣軍主將改爲晉江侯俞成龍,福建水師主將仍爲南洋侯鄭芝龍,李定國等小將全部提拔爲領軍總兵,戚家軍仍然由撫順侯戚元功統帥,天雄軍主將則改爲曹變蛟。

第五章 賜猛將兩員第三十章 感動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八章 貪財好色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五十五章 樂開了花第五十二章 兵書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八十七章 遼東危局第八十四章 有緣無分第三十章 感動第一五八章 重用周延儒第二十九章 皇太極跑路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二七九章 自釀的苦果第二十八章 建寧製藥第五章 兩邊都惹不起第一九五章 氣勢洶洶來吃個癟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八十四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下)第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二六四章 誰也弄不懂的策略第一六二章 用東林第四十六章 海盜來了第八十八章 請尚方寶劍第六十二章 投降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十三章 海盜終滅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四章 想辦法募捐第二十二章 鴛鴦陣之威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詞第四十七章 我們也擺個鴻門宴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十章 親人聚第一四一章 兄弟幹架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第一一一章 張斌的高招(祝大家女神節快樂)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二十九章 權欲熏天第一五六章 鉅貪第二十一章 戚家刀第一〇六章 鼓舞士氣吹牛逼第三十八章 曲中名妓第十四章 不歸路第八十二章 治國之道第十七章 荷蘭總督的無奈第二三七章 來一場大遷移第五章 賜猛將兩員第十一章 強盜邏輯(上)第一一三章 誰的贏面更大第十九章 一堆好苗子第十八章 怨氣沖天第十四章 投其所好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進東盛堂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五章 澳門總督嚇壞了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九十章 皇太極傻眼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八十五章 齊黨盡去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五十八章 入寇宣府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一九六章 中興大明從抄家開始第一九四章 隻手遮天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三十八章 明末的武器專家第三章 英國公第三一三章 逮住他隆王第三十二章 做回惡人又何妨第十五章 糜爛第一八〇章 紅顏禍水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一一九章 這次大明要報復第二一五章 要不要枉殺忠良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四十章 金州告急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三卷 序章 天啓的恩怨情仇第二七七章 竟然被攻擊了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二章 瘋狂的計劃第七十四章 完了第五十四章 大敗荷蘭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三十六章 唐世濟進去了第二三八章 史上最牛總督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