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二章 送錢送糧

張斌將朝堂牢牢掌控在手中之後便親率福廣軍來到了懷慶府,準備開始圍剿反賊,平定大明內部的叛亂。

不過,他的第一個目標並不是李自成,也不是張獻忠,更不是革左五營,而是明軍將領左良玉,因爲左良玉這傢伙已經轉化成一個軍閥,對朝廷的命令陽奉陰違,李自成之所以肆虐河南這麼久,聲勢越來越大,完全是因爲這傢伙想養寇自重造成的!

這會兒張斌手下總共有十三萬大軍,而且福廣軍和關寧鐵騎都是精銳中的精銳,要收拾左良玉倒是綽綽有餘,但是,他並不想和左良玉開戰,將兵力消耗在內鬥上,他想找個藉口將左良玉引到懷慶府來,一舉將其拿下,這樣就不用鬧出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悲劇了。

他想了很久,卻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因爲這傢伙連祖大弼這二愣子都不敢見,又怎麼可能來見自己呢?

這個問題的確很麻煩,左良玉做事太過小心謹慎,想將他誆過來,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麼,怎麼辦呢,難道自己就這麼饒了他,轉而去收拾李自成?

這個自然是不可能的,左良玉這個軍閥必須先收拾了,不然,這傢伙爲了獨霸一方,不但不會給自己幫忙,還很有可能給自己添堵!

現在這傢伙擺明了不可能來見自己,自己也不想興兵討伐他,怎麼辦呢?

張斌思慮良久,最後決定,親身犯險,既然這傢伙不敢來見自己,那就只有自己過去拜訪了!

左良玉就在滎陽,這個他早就查探清楚了,不過滎陽有將近三萬山西軍精銳駐守,自己一個人過去肯定是送菜,就算帶上千親衛過去估計也有危險,這樣冒冒失失跑過去肯定不行,需得用點計謀。

其實,他之所以帶了八萬福廣軍又匯合了五萬關寧鐵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想收拾左良玉這個軍閥,如果單單是對付張獻忠和李自成,有關寧鐵騎和川軍白桿兵差不多就夠了,他最多再帶兩三萬精銳過來就戳戳有餘了,據斥候查探,這會兒左良玉已經暗中將手下軍隊擴充到了十餘萬,如果自己手下人馬都不到十萬,估計很難將其震懾住。

當然,他就這麼帶着十多萬大軍過去肯定不行,左良玉又不是傻子,自己帶着十多萬大軍不去圍剿李自成反而往他那裡跑,不是去收拾他的是去幹嘛的!

他如果知道自己帶着大軍趕往滎陽肯定會捲起鋪蓋逃跑,到時候想要找到他都難,更別說收拾他了。

這個時候,要想不引起左良玉的懷疑,就需要好好籌劃一般了。

沒過多久,左良玉便收到了內閣首輔兼五省總督張斌的親筆信,信中主要講的是圍剿反賊李自成的計劃。

這會兒李自成主力大軍正在開封以南的陳留附近集結,貌似是想進攻開封城。

張斌是想讓左良玉率山西軍向南移動,拿下新鄭、扶溝和太康,阻斷李自成向西南逃竄的通道,而福廣軍和關寧鐵騎則從修武出發,過原武、中牟和開封,直取陳留。

其實,這是張斌在寬左良玉的心,因爲原武和中牟離滎陽都有兩百餘里,等於是擦着左良玉的地盤過去的,選擇這兩地行軍肯定不是想去收拾他。

信的最後還提了一下,前兩個月朝廷正在進行京察大計,原兵部尚書陳新甲致仕,新任兵部尚書盧象升剛剛就職,諸事繁忙,所以沒來得及給他調撥糧餉,請他不要介懷。

這次,兵部已經把前兩個月的糧餉調撥過來了,還附帶了這個月的和下個月的,如果他急着要,可以馬上帶人去領,如果不急的話,就由福廣軍和關寧鐵騎安排人押送過來。

張斌還問他,滎陽附近的反賊多不多,這四個月的糧餉如果由福廣軍和關寧鐵騎安排人押送派多少人合適。

左良玉收到張斌的信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他當然知道張斌已經親率八萬福廣軍趕到修武,至於是來收拾李自成的還是來收拾他的就不清楚了。

現在看來,張斌不是來收拾他的,而是來圍剿李自成的,這位首輔大人之所以一次性給他發放四個月的糧餉就是想安撫他一下,讓他率軍幫忙把李自成主力大軍給圍住。

這個沒問題啊,給錢就好說,就怕你不給錢還收了我的兵權,兵部已經兩個月沒給他發糧餉了,他還以爲朝廷想動手收拾他了呢。

他這會兒雖然在耕地頗多的中原地區佔了方圓將近五百里的地盤,奈何這天旱無雨,縱有良田數十萬頃,也產不了多少糧食啊,朝廷如果斷了他的糧餉,那他手下這十餘萬人就很難養活了。

還好,還好,朝廷並不是這個意思,他擁着這數萬山西軍還是有點威懾力的,這不,連首輔大人都親自寫信來“求”他了。

至於揮軍南下,拿下新鄭、扶溝和太康,完全沒有問題。

他早就查探清楚了,新鄭、扶溝和太康的反賊並不多,每座城池也就萬餘反賊新丁把守,拿下來難度並不大,他也想將這些地盤拿下來,以前,他是怕李自成率主力大軍來跟他拼命,現在好了,朝廷主力大軍來了,李自成逃命恐怕都來不及呢,肯定不會找他來拼命了,拿下新鄭、扶溝和太康正當其時!

他欣然接受了張斌的“命令”,表示願意率軍南下,不過他兵力有限,這糧草還是請福廣軍和關寧鐵騎押送過來,滎陽附近的反賊並不多,有個萬餘人馬押送就行了。

他以爲張斌是忌憚他手握數萬山西軍,對他陽奉陰違的行爲心照不宣,掏錢安撫他,讓他爲朝廷辦事,所以完全放下心來,對福廣軍和關寧鐵騎的戒備也沒那麼嚴密了,要沒張斌這封信,估計福廣軍和關寧鐵騎一往南移動他便會嚇得率軍往洛陽方向跑,這會兒張斌都率軍渡過黃河,抵達中牟附近了,他還穩坐滎陽,等着張斌給他來送錢送糧呢。

張斌的確給他送錢送糧了,渡過黃河以後,他便派出一萬福廣軍押送着數千車糧餉送往滎陽,一點都不含糊。

這糧食和銀子都是真的,福廣軍也相當的友好,左良玉終於徹底放心了,不過,五萬人四個月的糧餉可不是數千輛馬車一趟就能送完的,起碼得四五趟。

左良玉是滿心歡喜的等着張斌給他送錢送糧,張斌卻已經開始暗中安排抓捕左良玉的行動了,山西軍和福廣軍還有關寧鐵騎會打起來嗎?

第十七章 弄死個大奴酋第一二三章 重振昔日雄風第八章 下金陵第二十一章 戚家刀第二十五章 崇禎暴怒第六十八章 太子召見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三十六章 榮歸第二十九章 擊鼓鳴冤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七章 明荷貿易爭端(上)第二〇〇章 東林不足與謀第二章 瘋狂的計劃第六十一章 陰死你們第三十章 難道她對我有意思?第五十章 拼爹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一六六章 終於熬到頭了第五十一章 拼命第二一八章 天下太平第八十三章 接連落馬第四十八章 防禦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三十四章 崇禎怒了第三十六章 消耗第二〇八章 絕後第一百章 皇太極發動第五十一章 試製第七章 安排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五十六章 炮轟皇太極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二〇二章 送錢送糧第十六章 崇禎的懷疑第十七章 海戰無敵俞家軍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稅賦第五十一章 養傷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二九九章 崛起中的大明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十五章 葡萄牙服軟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第一二二章 欲奪遼東兵權第一〇三章 跟建奴決一死戰第四十五章 蒸汽動力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四十六章 只爲伊人第二五〇章 這錢還是不夠用第三〇八章 開疆擴土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二十二章 鴛鴦陣之威第三十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記響亮的耳光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五章 澳門總督嚇壞了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一一三章 誰的贏面更大第二三五章 國公力壓親王第一七四章 造勢第二三五章 國公力壓親王第三十六章 救援第五十四章 提刑按察使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三十三章 青天大老爺第六十一章 改進燧發槍第六十七章 空悲切第五十章 科舉之爭第一七六章 動手第二七九章 自釀的苦果第一八九章 張斌掌權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二十九章 醫藥產業化第一二二章 欲奪遼東兵權第五十三章 萬斤巨炮第七十二章 動手第一二六章 炮彈的滋味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監第二二七章 投降也不會停止進攻第五章 賜猛將兩員第九章 不齊心第一四三章 亡國之兆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七十章 忽悠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四十章 拜訪第三十四章 崇禎怒了第十一章 保一方平安第九十三章 復起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二〇一章 明朝也有軍閥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三十五章 還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