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是時候收拾復社了

張斌這一頓抄,整個朝堂可謂風聲鶴唳,幾乎所有官員都心驚膽戰,因爲這會兒很多貪腐行爲都已經常態化了,不貪不腐的真沒幾個。

比如,下屬孝敬上級,學生孝敬恩師,如果該孝敬的不孝敬,該收的不收,那是不容於整個官場啊,誰知道自己那點破事會不會被首輔大人給查出來。

張斌自然能查出來,他原來讓親衛暗中查探出的一百多號鉅貪那只是突破口,他就是要讓這些人把其他貪腐官員攀咬出來,然後再繼續擴大,繼續攀咬,將所有存在貪腐行爲的官員查個底朝天,讓所有官員都明白,這會兒貪腐已經不是官場的主旋律了,清廉纔是潮流!

所謂亂世當用重典,不下狠手,大名朝堂這股貪腐之風根本就剎不住。

當然,有罰就有賞,朝堂之上的貪官污吏是倒了血黴了,不是追贓就是抄家,不是降職就是罷免,朝野中那些罕見的清廉官員卻是發達了,他們簡直就跟坐上了火箭一樣,稍微有點能力的,連升三級都正常,能力出衆的連升四五級都有可能!

這一屆的新科進士也發達了,吏部給他們的派官公文終於到了,而且大多都是高配,頭甲前三和庶吉士就不說了,那是鐵定進翰林院當儲相,剩下的二甲基本都是正六品的六部主事一級,從六品的都很少,正七品的基本沒有,三甲基本也是六科給事中和都察院巡察御史這種極具前途的職位,外放縣令那都是最差的了。

張斌之所以這麼重用這幫新丁,首先是因爲他們基本是一張白紙,沒在官場混過,不存在貪腐行爲,更重要的他們都經過了這次京察大計的洗禮,親眼看到了貪官污吏的結局,心中多少有點敬畏之心,以後再貪腐的可能性不說沒有,至少比混過官場的老油子要低的多。

這清廉的官員和新丁都得到了重用,他自己的親信自然更不用說,一開始的吏部文選司郎中,他給了自己的門生夏允彝,緊接着,凡是空出了重要職位,他都會將自己的親信提拔上去。

陳子龍被他連升四級,擢爲禮部右侍郎,這個沒什麼好說的,因爲陳子龍是太子侍講,等於是太子的半個老師,太子都要繼位登基了,他這做老師的獲得擢升實屬正常。

還有兵部尚書的位置,張斌毫不猶豫,一舉拿下,兵部尚書陳新甲倒沒怎麼貪腐,但是,他只是個舉人,這崇禎和楊嗣昌也是奇葩,放着滿朝的進士不用,提拔個舉人來當兵部尚書!

崇禎在位的時候,沒人敢說什麼,這崇禎都倒臺了,張斌自然不會講客氣,他直接給陳新甲評了個守平、政平、才短、年老,讓這傢伙回家養老去了,至於兵部尚書之位,他則給了原兵部左侍郎,有盧閻王之稱的文臣猛將盧象升。

這樣一來,內閣、六部、都察院等重要衙門差不多都被他掌控了,接下來就是真正的排除異己了。

這個異己,主要就是復社,這幫嘴炮,竟然敢向自己開炮,真當自己怕了那數千手無縛雞之力的“英才”嗎?

貪官污吏都整治完了,內閣、六部、都察院等重要衙門也差不多被自己的親信和清正廉潔的官員掌控了,是時候收拾復社這些僞君子了。

很快,內閣和吏部便聯合發下公文,將復社一堆骨幹職位差不多全降了下來。

禮部儀制清吏司郎中張溥,一天到晚就知道忙着吹牛打屁裝叉,忽悠進京趕考的學子投入其門下,他的操守是沒多少話說,但是政績平平,才能平庸,怎能居此高位,降爲禮部主事,儀制清吏司郎中的位置讓政績出衆的徐孚遠來!

禮部主客清吏司郎中張採,一天到晚同樣不務正業,就知道跟在張溥後面瞎轉悠,降爲禮部主事,讓積極任仕的杜麟徵來。

還有兵部職方清吏司郎中楊廷樞、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方以智和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陳貞慧等,也是不務正業,一天到晚就知道高談闊論,做起事來卻是稀裡糊塗,要他們何用,通通降職,換注重實幹的周立勳和彭賓等上!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了,吏部行文剛發下去不久,彈劾張斌,彈劾孫傳庭的奏摺便雪片般的飛過來,說什麼的都有,總之,在他們嘴裡,張斌就是個比溫體仁還奸詐的大奸臣。

這種小把戲也就能讓年輕的太子朱慈烺慌下神而已,張斌看到這些奏摺,直接一個留中貼上面,扔一邊,不管了。

復社羣英會這麼算了嗎?

當然不會,開什麼玩笑,人家都騎頭上撒尿了,能不反抗嗎!

張斌也不會就這麼算了,降他們的職其實只是個策略,爲的就是激怒他們,讓他們做出不智之舉,甚至逼的他們自己提出辭呈!

這一次,張溥這個官場幼稚病患者又上當了。

第二天早朝,奏對剛剛開始,張溥便搶先咳嗽一聲,然後捧着份奏摺疾步走到御道中間,朗聲道:“太子殿下,微臣彈劾內閣首輔張斌,瞞上欺下,結黨營私,排除異己,陷害忠良,請太子殿下明察!”

朱慈烺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呢,張採、楊廷樞、方以智、陳貞慧等復社官員紛紛疾步走出班列,跪在張溥後面朗聲道:“臣附議,請太子殿下明察!”

這一會兒功夫御道中間便跪了數十人,那聲勢着實有點駭人。

這場面朱慈烺還沒見過呢,他的確被嚇到了,怎麼辦呢?

他不由看向內閣班列中的張斌,這意思,很明顯,師傅,弟子怕怕,你老人家上吧!

張斌早就料到會有此一出,張溥這種幼稚的把戲也就能嚇嚇年幼的太子而已,想嚇唬他,簡直就是笑話。

他咳嗽一聲,淡定的從班列中走出來,遠遠的跪在張溥他們前面,朗聲道:“太子殿下,他們純屬造謠生事,污衊忠良,微臣一心爲國爲民,什麼欺君罔上,結黨營私,排除異己,陷害忠良,這些都是他們捏造的,請太子殿下明察!”

朱慈烺聞言,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道:“張愛卿爲國爲民,勞苦功高,這點本宮很清楚。”

說罷,他又看向後面的張溥等人,這意思就是看他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哇呀呀呀,氣煞我也,這個張斌欺負太子年幼無知,如此把持朝政,排除異己,胡作非爲,難道就沒王法了嗎!

張溥氣得差點從地上蹦起來,他知道自己幹不過張斌,但是,張斌上次沒把他怎麼樣,卻讓他認爲張斌對復社羣英還是和顧忌的,所以,這次他一被“欺負”又跳出來了。

他以爲自己反正沒犯什麼事,張斌最多也就能像現在這樣找藉口降他的職而已,怕個球啊!

第六十四章 溫體仁慌了神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五十三章 世上無難事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第四十五章 馬尼拉第八十一章 朕也耍耍你們第七十章 忽悠第一一七章 降是不降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三〇〇章 論太子的重要性第二六九章 恐怖的大明海軍第二十九章 賣關子第二十一章 開源節流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四十三章 見面禮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蕩寇第三十一章 打板子第七十六章 圍攻熱蘭遮城第九十二章 災情蔓延第二十六章 夜探詔獄第三一三章 逮住他隆王第二五四章 沒落的帝國第三十一章 帶你們回大明(上)第一三九章 封鎖消息第二七二章 張斌的盤算第二十五章 又想玩詐降之計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五十九章 海上霸主也得趴第三十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七十八章 黨爭禍國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二三二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四章 想辦法募捐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四十八章 戰鬥第二九九章 崛起中的大明第六十七章 空悲切第一一三章 誰的贏面更大第四十三章 欣欣向榮第五十九章 海上霸主也得趴第一八一章 周延儒倒了第二二一章 新皇繼位第三十二章 勞役第二九六章 英荷終低頭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十三章 至交第二三八章 史上最牛總督第七十七章 還是打洋人收穫大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稅賦第十九章 募捐風波第二七九章 自釀的苦果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一五九章 還不是首輔第四十七章 我們也擺個鴻門宴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二十章 人贓並獲第六十九章 激將薩摩藩使第三十四章 崇禎怒了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四十九章 負傷第八十六章 自以爲是第五章 東番特戰營(上)第一三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九〇章 再探詔獄第二十八章 賜名成功第八章 討價還價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三十二章 勞役第二七三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二三九章 推廣經濟作物第六章 領先一步第二七五章 白撿一塊殖民地第一四七章 死磕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稅賦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八章 貪財好色第三一六章 權臣只有末路嗎(全書完)第六十五章 犯衆怒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五十二章 利益共同體第四十七章 我們也擺個鴻門宴第二十七章 災民終安定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九十五章 鉅貪上任第十六章 戚家餘烈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四十六章 只爲伊人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