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連升三級

天啓五年的京察鬧劇在一片驚歎聲中落下了帷幕,接下來就是大計了。

大計是明朝對地方官員的一種考察制度,同樣始自明太祖洪武年間,不過,從一開始規定三年一次之後,就從未更改過,一直沿用到天啓朝。

大計就不分品階了,一律由吏部會同都察院考覈。

考覈爲優的,會獲得提拔,考覈爲平的一般會平調,考覈爲不合格的則分爲八等,分別處以充軍、爲民、降調、致仕等處罰。

因爲明制規定,大計黜罷官員,不復序用,所以,到了明朝後期黨爭激烈的時候,大計也成爲黨同伐異的手段,考察的作用則基本上沒有了。

也就是說,大計的時候,地方官員也要趕緊去站隊,不然,很有可能被罷黜,永不敘用。

這個時候,張斌倒不用考慮站隊的問題了,有英國公張維賢罩着,至少考覈結果不會出什麼岔子,至於能不能如願提拔到兵部,那就只能等消息了。

等待總是令人焦慮的,原本,張斌是打算去拜訪一下同榜的其他進士,拉拉關係,這樣一則能緩解焦慮的情緒,二則也能爲以後掌權打下一定的基礎。

比如盧象升,如果能把這位絕世猛人拉到麾下,那以後打起仗來就輕鬆多了。

但是,自從跟孫傳庭聊了那回之後,他就放棄了到處拜訪的打算。

開玩笑呢,這會兒魏公公正到處找茬準備動刀子呢,自己到處亂跑,要正好栽他手裡,豈不冤枉。

於是乎,從孫傳庭離開以後,他便窩在四合院裡,老老實實待着,哪兒也沒去,只是派出張差等人小心打探消息。

待得知京察結束,魏公公大獲全勝之後,他更是連打探消息的人都不敢派出去了。

因爲他知道,這還只是開始,接下來,魏公公就該舉起屠刀,大肆清洗東林黨了,萬一自己派出去的人被殃及池魚,豈不白白丟了性命。

這會兒他真有點彷徨了,到底要不要留在京城任職呢?

如果留在京城,進入兵部任職,又如何自處呢?

現在,朝野上下,基本都是閹黨,五虎之首崔呈秀更是馬上就要執掌兵部了,這一頭栽進去,豈不等於掉進了屎坑,到時候沾的滿身都是屎,怎麼洗的乾淨啊!

正當他猶疑不定的時候,英國公終於派人來傳召,讓他速速去國公府。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他一咬牙,直接坐上了英國公派來的馬車,直奔國公府。

還是那個大堂,英國公還是慈祥的坐在那裡,見禮完畢,英國公嘆息一聲,遺憾的道:“唉,本公這張臉不管用啊。”

張斌聞言,臉色一變,完了,進不了兵部,三年之後又怎麼去爭巡撫之位,如果抓不住那個難得的機會,想要再找件簡單的事吹牛逼,難啊!

不過,看這樣子,英國公是盡力了,再怎麼說也得感謝一下,這座靠山可不能怠慢了。

想到這裡,他拱手道:“多謝國公爺,讓國公爺費心了,晚輩慚愧,實在不行,晚輩就學孫兄,暫避一時吧。”

沒想到,英國公卻是搖頭道:“伯雅這孩子,太過果決了,爲將可以,爲官卻不行。”

張斌聞言一愣,這話又是什麼意思,不是說進不了兵部嗎?

他不由小心的問道:“那國公爺的意思是?”

英國公苦笑道:“這邊兵部他是不肯撒手,但總得給本公三分薄面不是,雙全啊,你覺得去金陵怎麼樣?”

去金陵?

對啊,南都也有六部,自己怎麼就沒想到呢!

其實,南都六部和京城六部官員的品級是一樣的,不過,南都六部管轄的範圍大抵就是南直隸一省,權力要比京城這邊小的多,而且,一般去了那邊之後,等於就是被流放了,如果沒有過硬的關係,基本上就只能在那邊終老了。

想到這裡,張斌再次小心的問道:“國公爺,去了那邊還能回來嗎?”

英國公聞言,欣慰的點頭道:“恩,沉着冷靜,不錯,不錯,放心,有本公在,你還是能調回來的。”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自己需要的就是品級和資歷,至於在哪裡熬資歷,其實都是一樣的,而且閹黨貌似不是很看重南都的權力,自己到那邊就不用擔心同流合污的問題了。

想到這裡,張斌興奮的點頭道:“多謝國公爺成全,晚輩願意去金陵熬幾年。”

英國公再次欣慰的點頭道:“好,能屈能伸,堪當大任,本公這張老臉沒白丟。”

張斌順勢問道:“國公爺,晚輩斗膽問一句,那邊職位定下來沒?如果定下來了,晚輩也好早做準備。”

沒想到,英國公聽了他這話,竟然眯着眼睛笑道:“自然是定下來了,南都兵部職方清吏司員外郎。”

張斌聞言,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兵部員外郎,可是從五品,他有點難以置信的問道:“員外郎,連升三級?”

英國公頗爲得意的道:“哼,本公的面子豈是這麼好掃的,不連升三級,他好意思拿出手!”

真是連升三級,張斌激動的站起來,拱手躬身道:“多謝國公爺,晚輩銘感五內。”

英國公點了點頭,隨即揮手道:“好了,趕緊去準備吧,吏部的調令應該很快就下來了。”

張斌再次躬身道謝,這才恭敬的退了出去。

坐在回去的馬車上,他腦袋裡面便轉開了。

去金陵,貌似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因爲那裡有個很重要的人物,這人就是崇禎皇帝在當信王時的親信太監曹化淳,他好像是王安的手下,當初魏忠賢害死王安的時候,一併把他逐出了京城,發配到南都待罪去了。

這位曹公公可不得了,崇禎上位以後一直對他恩寵有加,司禮監和東廠都是他掌管的,如果能和他搞好關係,要獲取崇禎皇帝的信任簡直易如反掌!

還有,明末的武器專家畢懋康這會兒好像也被魏忠賢排擠,削官返鄉了,而他的老家貌似就是南直隸的,到時候完全可以找他一起商量一下火槍和火炮改進的事情。

還有,傳說中的戚家軍有很多將領這會兒貌似也在南直隸,完全可以乘機去拉攏一下。

還有,秦淮八豔,傳聞一個個都美若天仙......,呸呸呸,怎麼想些這東西,絕對不能沉迷女色!

第六十九章 激將薩摩藩使第一六三章 坐看風雲第十六章 張斌再出山第一五九章 還不是首輔第二二一章 新皇繼位第二十八章 建寧製藥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二一〇章 亂滅第一章 危機降臨第八章 貪財好色第五十四章 要錢要命第二十二章 體恤民情第二卷 序章 亂世序曲誰奏響第二五八章 開放所有殖民地第三十一章 把握好尺度第五十三章 貪官污吏一掃而光第十章 兒媳婦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二十九章 權欲熏天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九章 準備反擊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一二四章 齊聚鞍山之地第五十一章 窮的叮噹響第一〇六章 鼓舞士氣吹牛逼第五章 賜猛將兩員第二十一章 未來帝師第九十八章 稀裡糊塗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五十四章 大敗荷蘭第四章 想辦法募捐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二七五章 白撿一塊殖民地第七十七章 大捷之後是大劫第八十八章 請尚方寶劍第四十三章 梳櫳之資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二十六章 松浦氏慫了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四十章 拜訪第八章 討價還價第二七九章 自釀的苦果第三十八章 明末的武器專家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十一章 強盜邏輯(上)第四章 辭官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五十九章 野戰虎蹲炮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一二四章 齊聚鞍山之地第三十八章 控制輿論第一三二章 氣得噴血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三十二章 無法善了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二〇九章 斬首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開放通商口岸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四十七章 親自上陣第二四八章 都想當包工頭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二七一章 荷蘭人望風而逃第四十六章 瘋狂亂咬第二章 搬遷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第五十三章 致仕名臣第四十三章 欣欣向榮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八十四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下)第七十二章 動手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五十一章 歷史的教訓第二十三章 整編第二二九章 東瀛最後的希望第六十五章 坦誠相見第十八章 怨氣沖天第三十三章 小子誒別這麼狂第三十四章 崇禎怒了第七十二章 無恥者自毀長城第十八章 太子出巡第一五四章 陰人第五十八章 上將都被轟懵了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三一四章 再立新州府第三十六章 秦淮風月第十四章 不歸路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七十五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七十四章 被染紅的渾河血日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五十八章 上將都被轟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