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 太子吃癟

又是一年春來到,枝上柳絮漫天飄,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崇禎十六年終於到了。

歷史上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情。

歷史上這一年,李自成連克承天、潼關、西安、太原等地,併成立了大順政權,揮軍直指大明京城。

歷史上這一年,張獻忠連克吉安、建昌、漢陽、武昌等地,併成立了大西政權,稱霸大明西南。

歷史上這一年,孫傳庭戰死,左良玉作亂,大明風雨飄搖,亡國之禍就在眼前!

當然,由於張斌的到來歷史的車輪已經出現了偏移,大明這會兒並沒有什麼亡國之禍,不過,這一年大明朝堂的事也不少。

這一年,正是科舉年,大明要舉行會試和殿試。

這一年,也是京察大計年,大明要對所有官員進行考覈。

最重要的,這一年,太子成年了,可以配備東宮屬官,協助處理朝政了。

崇禎並不知道太子成年對他來說意味着什麼,這段時間他都快煩透了,這一年開春,他便帶領文武百官,祭祀天地,求福祈雨,因爲西北大旱已經持續十餘年了,不下雨,這反賊貌似就剿不完,但是,老天爺卻偏偏不給他一點面子,不但一滴雨都不下,還來了個晴空萬里,豔陽高掛!

這還不算什麼,因爲這幾年他年年祈雨,也沒見老天爺給過什麼面子,不過今年這次祈雨不來後果貌似有點嚴重,因爲正在他祈雨的時候中都鳳陽府出現了異象,天上突然降下來漫天的紙錢,而且紙錢上面還有字!

這字其實也沒什麼新奇的,就是劉伯溫的《燒餅歌》和李淳風、袁天罡師徒的《推背圖》上各截取了一段。

《燒餅歌》上截取的是:

老揀金精尤壯旺,相傳昆玉繼龍堂。

誰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亂朝綱。

《推背圖》上截取的是:

忠臣賢士盡沉淪,天啓其衷乩更紛。

縱有胸懷光坦白,乾坤不屬舊明君。

如果放在其他朝代,又或是明朝其他皇帝在位的時候,這八句詩根本就沒什麼意義,因爲沒人明白這八句詩是什麼意思,但是,放在這會兒就不一樣了,只要讀過書的,又帶點腦子的,基本上能看出個十之八九來!

“老揀金精”指的可不就是建奴建立的後金嗎!

“昆玉繼龍堂”不就是兄終及弟嗎!

“八千女鬼”合在一起不就是個魏忠賢的魏字嗎!

後面“忠臣賢士盡沉淪”直接點出了魏忠賢的名字,更點明他把忠臣賢士害的差不多了!

“天啓其衷乩更紛”就更不得了了,連天啓朝都點明瞭,更點明天啓朝終了,這崇禎朝會更亂!

至於最後這兩句,“縱有胸懷光坦白,乾坤不屬舊明君。”各種解讀很多,因爲這兩句所指的事情貌似還沒發生。

但是,有一種解讀最爲惡毒,也最爲流行。

這“縱有胸懷光坦白”竟然被人牽強附會到了張斌的身上,說他立再多的功都是白搭!

這最後一句就更加惡毒了,說什麼“乾坤不屬舊明君”的意思是要趕緊冊立新君,不然,這乾坤就不屬於大明瞭!

崇禎嚴重懷疑,這事是張斌搞出來的,但是,他光懷疑沒用啊,他根本就沒辦法把這事“栽”張斌身上!

首先,中都鳳陽府爲什麼會在他祭天祈雨的時候紙錢漫天飛舞,他自己都不相信是張斌乾的,開什麼玩笑,你說是張斌乾的,那你意思張斌還能飛到天上去咯,那豈不成神仙了!

然後,這《燒餅歌》和《推背圖》他也不認爲是張斌寫的,開什麼玩笑,流傳了幾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東西,你說是張斌寫的,可能嗎?

最後,張斌屢立功勳卻白搭,這是事實啊,而冊立新君這事貌似跟張斌也沒多大關係啊,太子繼位對他有什麼大不同嗎,這太子終究是要繼位的,而且太子繼位了之後這大明還是姓朱啊,又不是姓張,他犯得着費這勁弄出這麼大動靜來嗎?

這個時候的人還是相當迷信的,這事鬧出來之後民間已經傳的沸沸揚揚了,甚至,上朝的時候很多朝臣看崇禎的眼神都怪怪的,貌似是真的想讓他這個“舊明君”退位試試,看這天下會不會太平!

爲了這事,崇禎真的很煩,相當的煩,煩得茶飯不思,煩的夜不能寐,這個時候,他急需人來安慰,能安慰他的,自然是皇后和後宮嬪妃,可這個時候,皇后偏偏還用太子的成年禮和太子選妃等事情來煩他。

他這會兒是聽到太子成年這事就生氣,太子如果沒成年哪裡會有這檔子破事,還冊立新君,見鬼去吧!

因爲心煩,他是越看周皇后越不順眼了,所以,這段時間,每天晚上他都是在後宮田貴妃那裡下榻,這田貴妃多好啊,溫柔體貼,賢良淑德,從來就沒用任何事煩過他,而且每天都噓寒問暖,問他累不累,問他吃好了沒,問他要不要加件衣服什麼的,聽着就讓人心裡舒坦。

正是這個時候,太子也跳出來煩他了,這天早朝過後,太子朱慈烺也不知道是吃錯藥了還是腦袋被驢踢了,竟然跑到御書房來求見他!

崇禎這個時候雖然煩透了,但還是讓這不帶愛像的兒子進來了,畢竟皇上不見太子,這話傳出去太難聽了。

太子朱慈烺一番見禮之後竟然鄭重的拱手道:“父皇,兒臣有一事相求。”

原來是跑過來求我來了,崇禎不置可否的敷衍道:“說。”

朱慈烺緊接着便滿懷期待的道:“兒臣想娶太子太師張斌的女兒張香,想立香兒爲太子妃,還請父皇恩准。”

“什嗎!”,崇禎聽了這等荒唐至極的話,下意識的就擡起手來,還好太子朱慈烺沒站他跟前,要不然這一巴掌就上臉了!

他見扇不到自己的兒子,直接一巴掌拍桌子上,怒吼道:“你是頭豬啊,又想讓張斌當內閣首輔,又要立張斌的女兒爲太子妃,你這是送上去給人當傀儡知道嗎,張斌正想謀朝篡位呢,你有沒有長腦子!”

朱慈烺當然不是頭豬,他是頭犟驢,崇禎這反應他貌似已經猜到了,他竟然再次拱手道:“還請父皇恩准。”

崇禎這個氣,我準你個頭,他瞪着朱慈烺怒吼道:“不準,你想都不要想!”

沒想到,朱慈烺仍然是倔強的拱手道:“還請父皇恩准。”

崇禎氣得青筋都爆出來了,要這裡不是御書房,他真興上去揍這傻帽兒子了,他直接指着門口怒吼道:“滾!”

朱慈烺仍然不依不饒的道:“還請......。”

崇禎還沒等他把話說完,便氣的再次拍桌怒吼道:“滾啊,再在這裡打攪朕處理國事,朕廢了你!”

太子吃了個巨癟,只能垂頭喪氣的回去了,崇禎卻是氣呼呼的坐那裡,滿臉餘怒未消的樣子。

他明白了,他終於明白了,這什麼冊立新君的傳聞就是張斌搞的鬼,他竟然想讓自己的女兒進宮控制新君,做夢!

第一三〇章 看誰耗不起第二十六章 松浦氏慫了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十五章 舉薦孫傳庭第五十七章 闖王末路第四十章 金州告急第二五一章 裁軍勢在必行第七章 安排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二章 兌換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六十六章 無法無天第二一七章 異想天開第一七三章 崇禎無德第六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二八一章 小克倫威爾公爵第五十九章 野戰虎蹲炮第一四七章 死磕第一章 一夢四百年第三十九章 孫元化來投第十一章 保一方平安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二三七章 來一場大遷移第一一一章 張斌的高招(祝大家女神節快樂)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四十章 拜訪第三〇七章 永興改制第三十六章 消耗第十六章 總督之爭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二五七章 主動權在大明手中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七十一章 髒銀第二五四章 沒落的帝國第二十一章 京城內鬼(上)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二十七章 災民終安定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二七三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三十六章 當廷對質第二〇一章 明朝也有軍閥第六章 領先一步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第十三章 半個下馬威第四章 遼東風雲變第五十六章 炮轟皇太極第一章 加徵遼餉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四十二章 教導太子第七十五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四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二十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三十一章 真好吃第九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五十五章 暗夜偷襲第四十五章 牽掛第二一八章 天下太平第七十七章 還是打洋人收穫大第三十二章 糧倉國脈第一五五章 誰收拾誰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四十九章 負傷第三十六章 消耗第七章 這傢伙好毒第五十章 科舉之爭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三十五章 敗逃第十八章 東番九衛再擴招第二八一章 小克倫威爾公爵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二十章 搶奪超級戰列艦第二七七章 竟然被攻擊了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八十七章 遼東危局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四十四章 撿到寶了第二三〇章 被大明佔領只是時間問題第十三章 囂張無比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記響亮的耳光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四十二章 覆命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進東盛堂第四十七章 親自上陣第五十二章 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