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重用周延儒

內閣首輔薛國觀落馬了,毫無徵兆的,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突然帶着數千手下圍住薛國觀的府邸就是一頓搜!

這下,整個京城都炸鍋了,無數老百姓聞訊趕來,在錦衣衛外圍又圍了一大圈,當然,他們不是來鬧事的,而是來看熱鬧的。

這薛國觀府邸外面很多人都不是第一次來了,當初傳聞薛國觀欲行秦檜之舉的時候就有很多老百姓來丟過臭雞蛋和爛菜葉子,至於潑糞,那是張斌指使人乾的,跟他們倒沒什麼關係。

這次他們純粹就是跑來看熱鬧的當然不會帶什麼臭雞蛋和爛菜葉子,至於大糞,那就更沒人帶了。

話說他們又進不了薛府,站在外面,有圍牆隔着,他們看什麼熱鬧呢?

這個自然是有熱鬧可看他們纔會跑過來的,因爲有傳聞稱,薛國觀通過賣官貪污了數百萬兩白銀!

數百萬兩白銀啊,很多人這輩子數百兩白銀都看不到,數百萬兩,自然是要來見識見識。

果然,這薛國觀府邸剛被圍不久便有數百錦衣衛押送着上百輛馬車進去了。

這馬車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還用問,肯定是來拉銀子的啦,抄家又不是搬家,那些不值錢的傢什一般都不會拉走,只有金銀珠寶等值錢的東西纔會拉去內庫。

接下來就精彩了,那上百輛馬車進去不到半個時辰又有數千錦衣衛急匆匆的趕了過來,將薛府通往皇城東華門的街道全封了,所有人全被趕到了一邊,緊接着滿載着銀子馬車便陸續從薛府中駛了出來,十兩一個的銀元寶,每輛馬車都裝的滿滿的,在太陽底下閃耀着誘人的白光,要不是有上萬錦衣衛在這裡鎮場子,估計真有那亡命之徒會上去搶奪。

這上百輛馬車在薛府和皇城之間來來回回也不知道運了多少趟,每次都是滿載金銀,這就證明,傳言屬實,薛國觀貪污的銀子的確多的嚇人,數百萬兩肯定是有的,上千萬兩都有可能,沿途的老百姓看的那叫一個過癮啊,這輩子能看到這麼多銀子也算沒白活了。

話說這駱養性是不是腦袋被驢踢了,你說你運髒銀就運髒銀,好歹用箱子裝起來啊,實在不行用黑布遮着也好啊,就這麼讓銀子露在外面,這不引人犯罪嗎!

駱養性腦袋當然沒被驢踢過,這些都是張斌安排的。

張斌是想通過此舉向崇禎施加壓力,他估計崇禎會低調處理此事,因爲薛國觀是崇禎培養起來對付自己的,而薛國觀的黨羽就是崇禎對付自己的工具,現在薛國觀倒臺了,崇禎再把薛國觀的黨羽全收拾了,那朝中豈不是剩下自己一家獨大了。

崇禎肯定不想朝堂變成自己的天下,所以他肯定會低調處理薛國觀貪腐一案,儘量不牽扯其黨羽。

張斌之所以把薛國觀貪腐幾百萬兩的事情鬧的沸沸揚揚,就是想讓崇禎下不了臺,天下人都看到了,看崇禎還怎麼敷衍了事,放過薛國觀的黨羽。

不過,他還是低估崇禎的臉皮,第二天早朝的時候,崇禎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句,薛國觀貪腐嚴重,革職查辦,然後便若無其事的開始了奏對流程!

朝中的閹黨餘孽本來已經戰戰兢兢,等着崇禎大發雷霆,收拾他們呢,沒想到,崇禎這麼輕描淡寫的來了一句之後,就沒了下文,好像內閣首輔被革職查辦只是皇宮中丟了只狗一般,根本就無關緊要!

當然,內閣首輔被革職查辦並不是皇宮中丟了一隻狗那麼簡單,因爲內閣首輔還負責着奏摺的批閱和票擬,再說了,薛國觀還兼任着吏部尚書,這麼兩個重要的職位可不能缺人。

崇禎雖然說的輕描淡寫,但是,對薛國觀的繼任人選還是相當上心的。

這個時候,大多數朝臣都認爲內閣首輔是非張斌莫屬了,因爲薛國觀當初力壓張斌出任內閣首輔本來就有點名不正言不順,要張斌當時在京城,他能不能順利的當上內閣首輔還不好說呢。

這會兒張斌更是挾收復遼東之功回京了,他不出任內閣首輔,誰出任內閣首輔!

崇禎偏就不找張斌,早朝結束以後,他直接命人將新科內閣大學士,原內閣首輔周延儒招到了御書房。

周延儒這會兒自己都沒想到他能出任內閣首輔,他只以爲崇禎找他是爲了吏部尚書之事,因爲他這內閣大學士這會兒還掛着空檔呢,什麼實權職位都沒有兼任,對這吏部尚書他還是比較熱衷的,天官啊,誰不想當。

果然,君臣一番見禮之後,崇禎便直接考校道:“玉繩,你對現下官員的任免有什麼看法?”

這語氣,真是想讓自己出任吏部尚書啊!

周延儒心裡這個激動啊,不過他表面上並沒有表現出什麼異常,崇禎可不喜歡毛毛糙糙的人,這點他還是清楚的。

他裝出謙遜的樣子,恭敬的拱手道:“皇上既然問起,微臣就斗膽說說自己的看法了,微臣以爲,當下任免官員,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清廉,因爲西北災情嚴重,老百姓再也經不起貪官污吏的折騰了。”

崇禎聞言,點頭讚許道:“好一個清廉,說的好,現下就要重用清廉的官員,誰貪腐,就讓誰滾蛋,內閣首輔也不例外!”

這話聽起來好像有點問題,好像貪腐的官員有時候還可以用,只是這會兒不能用而已,其實,這是事實,明朝的皇帝就是這麼奇葩,很多時候他們明明知道某些官員有點貪腐,但還是使勁提拔重用,比如嚴嵩,比如徐玠,嘉靖皇帝會不知道他們貪腐嗎,肯定是知道一點的,但是這兩人偏偏先後當上了內閣首輔!

當然,這會兒崇禎是不敢重用貪腐的官員了,一個薛國觀已經讓他顏面掃地了,他要再重用貪腐的官員,那就是頭豬了。

他鄭重的問道:“說到這清廉,玉繩,你能做到清正廉潔嗎?”

成了,成了,周延儒壓住心頭的激動,重重的點頭道:“清正廉潔,這是最基本的爲官之道,微臣如果這點都做不到,那就沒臉待在朝堂之上了。”

這點他倒是沒吹牛,歷史上,他之所以被列爲大奸臣也不是因爲貪腐,而是因爲他的無能,因爲他的無恥。

崇禎欣慰的點頭道:“好,朕相信你,對了,你對現下的朝局有什麼看法?”

周延儒聞言,不由一愣,這話,什麼意思,難道皇上還想讓自己出任內閣首輔不成!

第十章 我們也有海盜第二六一章 堅定的走出去第五十七章 捷報頻傳第四十七章 我們也擺個鴻門宴第三十九章 分割第一三五章 獻首功第三十四章 大捷第五十九章 望風而逃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記響亮的耳光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進東盛堂第四十七章 再見伊人第二九五章 誰的拳頭大第二十二章 鴛鴦陣之威第四十五章 馬尼拉第七十七章 還是打洋人收穫大第一四九章 激戰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九十七章 首輔落誰家第五十四章 要錢要命第三一〇章 王師出征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二十二章 傷離別第一一二章 皇太極的無奈(感謝可口不可樂i大大的打賞)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二十章 人贓並獲第二十三章 日月明第七十章 忽悠第三章 英國公第九章 再等三年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二十五章 又想玩詐降之計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三十四章 抄家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三十章 推廣問題第二十四章 籌謀練兵第六十五章 打撈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一二一章 一城阻斷東西第二十六章 崇禎教子第五十二章 兵書第三〇八章 開疆擴土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四十一章 好戲登場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三〇五章 加強監察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六十五章 坦誠相見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七十四章 完了第八十七章 危機四伏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四十四章 苦命鴛鴦第七十七章 大捷之後是大劫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一八九章 張斌掌權第二十八章 奸計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九十五章 奪情第二十八章 東門山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章 密議第四十九章 恐怖大陣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三卷 序章 天啓的恩怨情仇第九十三章 復起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四十一章 門牙給你敲掉第九章 建奴又來了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二十六章 夜探詔獄第十九章 搭救袁崇煥第二三四章 比比誰更狂第六十七章 奉旨驅倭寇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七章 奇葩第二十九章 賣關子第二十七章 災民終安定第十六章 總督之爭第四十四章 撿到寶了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二七三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一四二章 氣數已盡第八十三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上)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五十章 首功第四十章 盧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