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災情蔓延

京畿地區鐵路網絡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張斌好像對這個大工程極爲上心,只要哪天奏摺少一點,他便會抓緊時間在上午寫完票擬,然後便帶着二三十個護衛騎着戰馬到處視察。

崇禎收到東廠的密報,對付張斌的心思也慢慢淡了,這張斌既然這麼識趣,又不干預朝政又不干預軍政,何必去收拾他呢,他現在可是被民間譽爲岳飛般的大忠臣,如果自己收拾了他,這昏君之名恐怕會傳遍大明甚至是周邊所有國家。

崇禎可不認爲自己是昏君,他還想當明君呢,他認爲自己還是很英明的,張斌這樣的梟雄都被自己整治的服服帖帖,歷朝歷代還沒出過幾個這麼厲害的皇帝呢。

薛國觀貌似對張斌這岳飛般的名聲頗爲忌憚,他沒事也不敢去撩撥張斌,因爲他不想再次被扣上“現世秦檜”的臭名,更不想好不容易換好的大門再被人潑滿大糞。

朝堂之上就這樣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張斌不管事,崇禎和薛國觀也懶得動管他,反正朝政、軍政、官員任免都由他倆說了算,又何必沒事找事去動張斌,給自己找不自在呢。

張斌也懶得管他們,能這樣相安無事最好,太子朱慈烺虛歲都十二歲了,再讓他們蹦躂三年也沒什麼,這對昏君奸臣只要不惹他就行,他正好趁此機會爲以後遷移饑民和發展經濟做準備。

四月初,京城通往大沽港的鐵路終於建成通車了,這條鐵路全長約三百三十里,設計時速爲一百里每個時辰,換算成後世的說法就是二十五公里每小時。

這種速度,只能堪堪和戰馬的最慢奔跑速度相比,也就是說,你如果騎着戰馬,稍微抽兩鞭子就能超過火車的速度,這速度,在明朝這會兒都不算快的,就更別說和後世的火車相比了。

但是,火車有個優勢,那就是不會有疲倦這一說,如果是騎着戰馬狂奔,跑個百里左右就得休息一下,不然,戰馬會受不了,如果連續狂奔三百里,戰馬非跑的口吐白沫不可,火車就不一樣了,只要煤和水足夠,連續跑幾個來回都沒一點問題,更重要的是火車的運力驚人,比如說,拉糧食,一萬石糧,最少要組織上千輛馬車,而且那速度還慢的驚人,用火車拉,一輛十節貨運車廂的火車輕輕鬆鬆裝下,而且一點都不影響速度。

這其中節省的人力和物力簡直無法估量,中間產生的利潤也是無法估算,崇禎還認爲東盛堂有點傻帽,耗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修築鐵路,製造火車,這麼久了還不收錢,豈不虧死,要知道,光是他們僱傭的勞力就數以十萬記,每個月光是糧食都要消耗幾十萬石!

他哪裡知道這其中的利潤,光是糧食這一項利潤就高的驚人,現在鐵路溝通的河南和陝西兩個行省還有上千萬人口,地裡不產糧食,他們總要活,就算只有一半人口需要買糧食吃,那一個月也是兩三百萬石的糧食,而這會兒福廣的糧食一石還不到一兩,轉運到河南和陝西,二兩銀子都是便宜的離譜的價格,這中間的利潤一倍都不止。

當然,老百姓一般都出不起錢,買不起糧食,不然他們也不會餓的造反。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好解決,沒錢沒關係啊,很多東西都可以兌換糧食,比如瓷器、比如煤炭、比如木材,這些都可以換糧食,當然,換取糧食的時候這些東西的價格也比福廣沿海要便宜的多,這樣東盛堂又可以多賺一筆。

如果不會燒瓷器,又沒有木材採伐,也挖不到煤也沒關係,還可以織布、繡花、做手工藝品等等,東盛堂可以提供原料,做出來的東西也可以收購,這勞力又比福廣那邊便宜的多,比如織布,甚至跟機器織布都有的一拼。

還有,地裡種不出糧食有的地方可以種出棉花啊,種出來的棉花也可以換糧食啊。

總之,只要肯想辦法,總能找點東西或者找點事幹來換取糧食,整個西北都可以變成東盛堂的廉價大工廠,依靠恐怖的運力,東盛堂也能賺取驚人的利潤。

張斌站在大沽新港的碼頭上,看着揮汗如雨,搬運糧食的苦力,不由長嘆一聲,前面這些,還只是他的構想而已,他不掌控朝堂大權,很多計劃就無法實施,沒辦法,崇禎就是不讓他掌權,西北的老百姓也只能跟他一起等着,等着太子長大繼位了。

那麼,西北的老百姓會坐等太子朱慈烺繼位嗎?

當然不會,因爲他們等不起,也等不了,這會兒西北的旱災已經越來越嚴重了,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已經斷糧很久了,而朝堂之上掌權的薛國觀不但不想辦法救濟災民,還挖空心思欺瞞崇禎,買官賣官,提拔親信,搞得西北五省到處都是貪官污吏。

這些貪官污吏哪裡又會管老百姓死活,他們當官就是爲了撈錢,好不容易主政地方,自然要想着法子撈錢,在他們不顧一切的橫徵暴斂下,老百姓根本就活不下去了,哪裡還能等到太子朱慈烺繼位。

正當張斌在大沽港考察的時候,遠在四川的張獻忠也跑成都城裡考察去了,當然,他和張斌考察的東西不一樣,張斌考察的是大沽新港的建設情況,而他考察的是怎麼拿下成都,把蜀王府給劫了!

這蜀王一系乃是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的後代,洪武十一年封,到這會兒已經歷經了十四代,在成都繁衍了將近二百五十年。

蜀王這一系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會拍當朝皇帝的馬屁,各路藩王貌似都因爲有想法而被皇帝收拾過,就他們這一系一直安享榮華,富貴了兩百多年,反正不管誰當皇帝,他們都投其所好,使勁拍,以此來保住自己的封地,保住自己的地位。

爲此,他們甚至還博了個賢王的雅號,當然,這個賢是針對皇室正宗也就是歷代皇帝而言,對老百姓,他們同樣是瘋狂兼併土地,瘋狂撈錢,能撈多少就撈多少,這會兒四川有將近七成的良田都在他們手中,這蜀王府之瘋狂有可想而知。

這會兒小冰河天災早已蔓延到了四川,再加上現任蜀王學了福王朱常洵的,一毛不拔,不但不拿出一點糧食來賑災,還拼命盤剝手下的佃農,不減一絲一毫的租賦,這天府之國也被他整成了饑荒之地,饑民流民也隨處可見。

第一〇七章 皇太極也傻眼了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第三一三章 逮住他隆王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第八十九章 遷移饑民第四章 遼東風雲變第二三七章 來一場大遷移第一六六章 終於熬到頭了第五十五章 箭矢百萬第九章 準備反擊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三十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一五七章 崇禎的手段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二三四章 比比誰更狂第十七章 荷蘭總督的無奈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二〇八章 絕後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二〇八章 絕後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三十七章 匠戶慘第九章 再等三年第三〇一章 勸皇上放權第二三七章 來一場大遷移第十三章 半個下馬威第七章 這傢伙好毒第二十九章 權欲熏天第二七七章 竟然被攻擊了第二十五章 政績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三十九章 繡樓姑娘第三十六章 唐世濟進去了第三十七章 天雄軍兇猛第二十一章 招撫鄭芝龍第六十五章 打撈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六十二章 暗夜第一四一章 兄弟幹架第六章 一個一個來第六章 一個一個來第五章 澳門總督嚇壞了第一四九章 激戰第六十五章 打撈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三十七章 金陵舊院第七十章 定計第二十章 徵兵遇阻第五十二章 兵書第四十四章 驚天逆轉第三十一章 把握好尺度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二七三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一〇二章 崇禎傻眼了第二十二章 體恤民情第八十一章 朕也耍耍你們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六十二章 投降第三〇三章 幾億兩的生意第五十二章 兵書第一〇四章 恐怖的調動速度第二十五章 霸臨平戶藩第二十七章 佈下棋子第三十七章 各自佈局第八十五章 張香進宮第三十五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八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十章 難道她對我有意思?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二十六章 松浦氏慫了第五章 反賊也懂兵法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二七一章 荷蘭人望風而逃第一二一章 一城阻斷東西第五十章 首功第四十九章 負傷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一五一章 復遼東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三一四章 再立新州府第五十三章 貪官污吏一掃而光第三卷 序章 天啓的恩怨情仇第八章 下金陵第四十四章 撿到寶了第五十二章 驚天大捷第一七三章 崇禎無德第二六一章 堅定的走出去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六十八章 好戲上演第四十五章 馬尼拉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一三八章 突如其來的盡頭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八十五章 齊黨盡去第六十章 遠征巴達維亞第二八七章 封地和聯姻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