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無恥者自毀長城

一顆紅丸害死兩位帝王,雖然閹黨後面各種扭曲事實,各種掩飾,卻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明光宗和明熹宗死的時候都正值壯年,都沒得什麼大病,而且都是吃了所謂的仙藥之後突然暴斃!

明朝的醫療水平再不發達,也不可能風寒感冒拉肚子之類的小病都治不好,宮廷御醫不說能活死人,肉白骨,一般普通病症他們肯定能藥到病除,可惜,光宗和熹宗都沒了讓御醫醫治的權力,他們只能被那些太監捏在手裡灌仙藥!

朱慈烺這會兒都被嚇壞了,自己的皇爺爺和皇伯伯竟然都死的不明不白,更爲可怕的是,兩人死了之後並沒有掀起什麼波瀾,就好像他們是正常死亡一樣!

他可不想死的這麼“正常”,二三十歲,正值壯年,得了點小病,然後就有人喂仙藥,然後就掛了!

他滿臉驚恐道:“師傅,那我怎麼辦?我不想死的這麼不明不白啊!”

張斌並不是想嚇朱慈烺,只是正好說到明末宮廷三大案了,乾脆就把掩蓋在三大案背後的真相分析給朱慈烺聽,讓朱慈烺提高警覺,不要隨便信任自己不熟悉的人,沒想到這一下卻把這位小太子給嚇壞了。

這可不是他的本意,如果嚇得朱慈烺跟崇禎一樣,疑神疑鬼,成天懷疑這個懷疑那個那可就麻煩了。

他連忙安慰道:“烺兒別怕,你並不像先帝那般身邊沒有可以信任的人,你有皇后娘娘,有皇伯母,還有師傅,我們都不會讓別人欺負你的,更不允許別人來害你。”

朱慈烺聞言,下意識的往張嫣懷裡一縮,在張嫣的撫慰下,他臉上的驚恐之色終於慢慢退去。

張斌見狀,連忙再次引開話題道:“好了,宮裡的事就不說了,繼續說建奴吧。”

緊接着,他又用沉重的語氣介紹起薩爾滸之戰後遼東的情況來。

其實,薩爾滸之戰對大明的影響並不足以致命,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明就算損失了五六萬將士,就算丟失了鐵嶺和開原,還不至於一蹶不振。

而後金,那時候連馬都算不上,他們就算取得了薩爾滸大戰的勝利,就算佔領了鐵嶺和開原,就算統一了女真諸部,人口還是不到百萬,軍隊還是不到十萬,在巨無霸一般的大明面前,他們仍然是那麼的渺小,只要大明不自斷手腳,自毀長城,他們想要再次擊敗大明都難。

楊鎬公報私仇導致薩爾滸慘敗,浙黨還在極力維護他,但是後面鐵嶺和開原相繼失守,京師大震,御史言官不顧浙黨打壓,紛紛上奏彈劾楊鎬之過,浙黨終於壓不住了,楊鎬被打入天牢,判爲死罪。

萬曆四十七年,鐵嶺和開原相繼失守,明神宗連忙組織廷議,朝堂官員紛紛推舉原遼東巡按御史熊廷弼代替楊鎬經略遼東,明神宗臨死之前英明瞭一把,採納了朝臣的建議,擢熊廷弼爲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代楊鎬爲遼東經略。

這熊廷弼雖爲楚黨,但卻是難得的幹吏,他趕到遼東後,招置流民,擴充軍隊,整肅軍紀,打造戰車,煉製火器,浚壕繕城,使得遼東諸城防禦力大增,努爾哈赤面對熊廷弼打造的堅固防線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望城心嘆。

遼東形勢就這樣被他穩住了,不出一年,他便將遼東軍擴充到十餘萬,戰力甚至超過了薩爾滸大戰之前。

緊接着,他便開始派兵出擊,不斷騷擾建奴在渾河上游的據點,搞的努爾哈赤焦頭爛額,幾欲噴血。

如果形勢這樣發展下去,建奴必定飲恨收場,因爲無論是國力還是人口,當時的建奴都無法和大明相比,就算純用騷擾戰術,也能耗死他們。

可惜,這個時候,一個無恥之徒又跳出來作怪了。

這個無恥之徒就是即將出世的浙黨首領姚宗文!

當然,這個時候姚宗文還不是浙黨首領,這姚宗文原爲戶科給事中,因丁憂離職回鄉,歸朝以後想入補做官,卻沒人願意推薦他,他就寫信給熊廷弼,請熊廷弼給他舉薦。

熊廷弼對此人頗爲了解,知道這傢伙自私自利,貪婪成性,遲早會出事,爲了避免自己日後被其牽連,熊廷弼壓根就沒搭理他,姚宗文從此便懷恨在心。

後來,神宗、光宗相繼過世,熹宗繼位,魏忠賢憑藉與其乳母客氏的對食關係逐漸上位,其野心也逐漸顯露出來。

魏忠賢爲了掌控朝堂,到處羅織黨羽,姚宗文抓住機會,貼了上去,很快便官復原職,並補上了吏科給事中的肥缺,他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申請去遼東檢閱!

不用問,這傢伙就是想公報私仇,他跑到遼東刁難了熊廷弼一番,又向熊廷弼索賄,熊廷弼還是沒搭理他,這下他更是惱火異常,發誓要把熊廷弼拉下馬!

他回朝之後便鼓動閹黨同夥污衊熊廷弼,說他不但在遼東無所作爲,還欺君罔上,隱瞞軍情不報。

此時朝堂之上還是東林當權,熊廷弼雖爲楚黨,卻與東林關係頗好,東林也知他在遼東的功績,所以極力維護,沒想到,此事反而引來了魏忠賢的敵視。

因爲魏忠賢當初差點就和主子李選侍一起把明熹宗捏在手裡把持朝政了,正是東林這幫文臣壞了他們的好事,他對此事一直懷恨在心,這會兒他一看東林極力維護熊廷弼,遂起了報仇的心思。

你們支持的灑家就要反對,灑家就是要把熊廷弼拉下馬,讓滿朝文武看看灑家的手段!

此時,閹黨羽翼漸豐,在閹黨的傾軋下,熊廷弼最終還是被罷免了,遼東巡撫袁應泰暫代了其經略之職。

因爲閹黨傾軋,大明再次自毀長城,熊廷弼一去,他手下的總兵頓時炸了鍋,他們認爲這是朝中文臣對熊廷弼的陰謀所致,所以,他們同爲文官的袁應泰相當牴觸,遼東形勢逐漸開始糜爛。

努爾哈赤一聽說熊廷弼被罷免的消息,便組織大軍前來進攻瀋陽,當時,瀋陽城有總兵賀世賢和總兵尤世功率兩萬多將士駐守,如果他們據城死守,努爾哈赤根本無可奈何。

可惜,總兵賀世賢醉酒誤事,率軍出城追擊建奴偵騎,中了努爾哈赤的誘敵之計,被建奴埋伏,身中數箭,倉惶回逃,總兵尤世功見賀世賢在城外被建奴追殺匆忙引兵前去救援,結果,努爾哈赤伏兵盡出,兩位總兵雙雙戰死,瀋陽城羣龍無首,頓時大亂,努爾哈赤趁機突襲,一舉拿下了瀋陽城!

說到此處,張斌不由搖頭嘆息道:“可惜啊,熊廷弼若在,賀世賢又怎敢在軍營中飲酒,又怎會醉酒誤事,雄城瀋陽又怎會輕易被建奴拿下!”

朱慈烺也忍不住扼腕嘆息道:“這個賀世賢怎麼就這麼蠢呢,好好的守着城池不就沒事了,爲什麼要冒昧出擊呢?”

張斌搖頭嘆息道:“其實不是賀世賢太蠢,而是努爾哈赤太狡猾,他用偵騎在城外引誘可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引誘了很多次,而且每次派的都是老弱殘兵,讓城中守軍殺了好幾波,賀世賢因此有了輕敵之心,再加上醉酒誤事,上了他的惡當也不奇怪。所以啊,要注意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犯糊塗,更不能得意忘形。”

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術第五十九章 寧遠祖家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二一九章 內禪第一八六章 崇禎落幕第三章 圍剿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七十章 小鬼子被坑慘了第十九章 一堆好苗子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二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八章 明荷貿易爭端(下)第一九一章 暫時的盟友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三卷 序章 天啓的恩怨情仇第十四章 入住都司衙門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一八三章 君君臣臣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十八章 息事寧人第七十七章 還是打洋人收穫大第三十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二十九章 賣關子第七十六章 下一盤棋第十六章 張斌再出山第四章 辭官第十七章 荷蘭總督的無奈第二十三章 整編第一章 加徵遼餉第一九九章 復社銷聲匿跡第三十七章 各自佈局第八十章 閹黨無恥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七十一章 髒銀第三十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六十九章 激將薩摩藩使第二十八章 賜名成功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第二七七章 竟然被攻擊了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二八一章 小克倫威爾公爵第八十四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下)第二三〇章 被大明佔領只是時間問題第八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九十三章 復起第二章 搬遷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四十七章 親自上陣第二九一章 扭轉戰局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一章 加徵遼餉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三章 出使第九十三章 巴蜀驚變第一四九章 激戰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七十三章 奉旨抄家第四十章 盧閻王第二一五章 要不要枉殺忠良第四十四章 苦命鴛鴦第十五章 舉薦孫傳庭第十八章 大明水師的英勇第三卷 序章 天啓的恩怨情仇第二十三章 整編第三一二章 戰東籲第八十六章 東番兵事(上)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五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四十五章 蒸汽動力第一三九章 封鎖消息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二〇三章 左將軍你有病啊第七十六章 下一盤棋第二十五章 鴻門宴(下)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三十六章 救援第九章 再等三年第十一章 組織募捐第二六六章 誘人的果實第五章 賜猛將兩員第六十三章 死士第一一四章 上當了上當了第三章 圍剿第一七三章 崇禎無德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第二十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六章 領先一步第五章 大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