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空悲切

這幾天,京城各種消息傳的沸沸揚揚,到處都是關於薛國觀和張斌的傳聞,甚至這些傳聞還暗暗指向當今皇上崇禎。

什麼薛國觀爲了當上內閣首輔不惜賣國求和,陷害另一位內閣次輔張斌;

什麼皇上聽信薛國觀的讒言想枉殺忠良,用莫須有的罪名將精忠報國的大忠臣張斌誅殺。

什麼薛國觀已經派人秘密和建奴聯繫,準備向建奴稱臣納貢,等等。

這些傳聞一開始還比較正常,傳到後面,就越傳越離譜了,薛國觀是被整的如過街老鼠般人人喊打,崇禎也因此焦頭爛額,而傳聞中的另一位內閣次輔張斌又在幹什麼呢?

張斌爲了置身事外,證明京城的傳聞跟他沒關係,同時也爲了拖延時間,讓流言在京城傳播的更猛烈一些,特意在分水嶺以東巡視了一圈,

他騎着馬,帶着數百親衛一路從定遼右衛巡視到鎮江,又從鎮江巡視到旋城,一邊欣賞遼東的大好河山,一邊佈置分水嶺以東的防禦。

崇禎並沒有讓他將福廣軍也帶回京城,他正好將福廣軍留下來,好好守住剛剛收復的江山。

要守住分水嶺以東的疆域,最關鍵的就是定遼右衛,因爲定遼右衛有大路通向後金控制的遼陽,而鎮江城則處於定遼右衛的後方,雖然緊鄰朝鮮,但朝鮮這會兒只是個藩屬國,不管是大明還是後金,他都惹不起,所以根本就不用擔心,至於旋城,它兩邊的大路一邊通往海州城,一邊通往鎮江,兩邊都在大明的控制之下,安全上基本沒有太大的問題。

結合這些情況,張斌把將近十萬福廣軍散佈開來,在分水嶺以東組成了一個單獨的防禦體系。

他命曹文詔帶着劉文秀、馮雙禮、馬元利和張化龍率五萬人馬鎮守定遼右衛和鳳凰城,又命李定國帶着艾能奇和王尚禮率三萬人馬鎮守鎮江城,又命曹變蛟和白文選帶着率兩萬人馬鎮守旋城,並讓他們隨時保持通信,隨時準備支援對方,同時他又命人從東番九衛運來了上百門千斤佛郎機炮,知道這些佛郎機炮全部裝備到位,他才帶着數十名親衛,悄聲無息的回到京城。

這個時候,京城表面上是風平浪靜,但暗地裡卻是波濤洶涌,朝臣對薛國觀的彈劾還未停止,老百姓也在暗地裡咒罵薛國觀甚至是崇禎,這對昏君奸臣的名聲是越來越臭,張斌的英名卻是越傳越大。

張斌就這樣悄聲無息的回來了,崇禎知道卻沒有安排人去迎接,其他官員則基本不知道,直到第二天早上,快要上早朝的時候,張斌揹負着雙手,來到長安門外排隊進皇城時朝堂官員才知道,這位即將被皇上迫害的大功臣回來了!

這會兒的朝廷與溫體仁當權的朝堂已經大不相同,朝中正直之士還是比較多的,他們見到張斌不但沒躲,還熱情的上來打招呼,就好像是在給他打氣一般,這些正直之士的意思很明顯,他們就是想告訴張斌,不要擔心,如果崇禎真想用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他,他們一定會站出來阻止。

張斌當然不怕,崇禎想殺他這事只是他故意散播出來的謠言而已,崇禎這個時候還沒想要殺他,而且,就算崇禎想要殺他,他也不怕,錦衣衛和東廠的頭頭都是他的黨羽,崇禎拿什麼來殺他!

他只是不想過早與崇禎起衝突而已,崇禎想殺他的事,他從來就沒擔心過,當然,表面上他還是裝出一副悲痛的表情,彷彿他真被薛國觀陷害的要丟官丟命了一般。

這下,這些正直之臣更看不過眼了,崇禎竟然昏庸至此,這還得了,絕對不能讓崇禎把張斌這個精忠報國的大忠臣給冤殺了!

張斌滿臉悲痛的來到午門外的時候,早已抵達的文震孟甚至跑上來直言不諱道:“雙全,你不用擔心,皇上如果聽信薛國觀的讒言要殺你,我就帶領大家去乾清宮外面跪着,皇上如果不收回成命,我們就跪到死,陪你一起死!”

這不是逼宮嗎,你們就會玩這招,殊不知崇禎最痛恨的就是這招,你們如果真跑去逼宮,不但就不了我,連自己都會搭進去,張斌心裡對他這逼宮的招數真不怎麼感冒,但表面上他還是感激道:“文起,多謝了,你的好意我心領了,萬一真的到了那地步,你們可千萬別犯傻,皇上最恨人逼宮了,你們可別爲了我,把自己都搭進去了。”

這話說的,直接把文震孟的怒火都挑起來了,他禁不住怒吼道:“朗朗乾坤,昭昭日月,我豈能眼睜睜的看着忠良被這麼殘害,雙全,你別說了,再怎麼樣,我都不會坐視的。”

張斌只能裝出悲痛的樣子,連連搖頭嘆息,不再言語。

這時候,孔貞運也到了,他也忍不住上來問道:“雙全,聽說你差點就直搗黃龍,拿下瀋陽了,是真的嗎。”

張斌繼續裝出悲痛的表情,忍了又忍,最後還是遺憾的嘆息道:“算了,算了,此事不提也罷。”

這就等於是默認了,四周的正直之臣都跟着露出痛惜的表情,可惜啊,就差一步,就除掉建奴這個禍害了,最後卻被薛國觀這個奸佞小人給打斷了。

好死不死,薛國觀正好在這個時候走了過來,一衆正直之臣紛紛怒目相向,那眼神裡都快噴出火來了,薛國觀卻視而不見,做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面無表情的走到張斌和文震孟旁邊,然後便站在那裡閉目養神,就當這兩人不存在一般。

文震孟冷哼一聲,不再言語,張斌也是無奈的嘆息一聲,不再說話了。

不一會兒,早朝時間便到了,一衆文武百官排着隊列慢慢走進午門,一陣繁瑣的禮儀過後,鴻臚寺禮官照例高唱:“有事具奏章,無事退朝。”

這天倒沒人出來搗亂,但是,大部分正直官員奏報的時候都滿臉悲憤,那樣子,好像是在爲張斌鳴不平,又好像是在暗示皇上,不要寒了大家的心。

崇禎這個莫名其妙啊,什麼他想冤殺張斌的傳聞他也聽薛國觀說過了,問題他就沒想殺掉張斌啊,他只是想解除張斌的兵權而已。

不過,崇禎見羣臣這副表情,也不由有點心虛了,他原本還考慮接受薛國觀的建議,將張斌勸退,讓張斌託病請辭,回去養老,這會兒他也不敢想這事了,他要真把張斌給擼了,估計這些正直之臣會跟他沒完!

張斌一看崇禎那心虛的樣子就知道,他的策略成功了,崇禎暫時還不敢把他怎麼樣,這樣,他就不會被逼的沒辦法,必須現在就跟崇禎撕破臉了!

第二六〇章 親赴歐陸第八十六章 入閣爲相第三十七章 金陵舊院第二五七章 主動權在大明手中第七章 連升三級第九章 先裝個慫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六十六章 屬國琉球被欺負了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開放通商口岸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二九〇章 爭霸與保命第六十六章 無法無天第二二七章 投降也不會停止進攻第五章 大清洗第十章 查抄貪官污吏第一五七章 崇禎的手段第一九六章 中興大明從抄家開始第九章 先裝個慫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六十二章 投降第六章 一個一個來第一三一章 斷建奴根基第四章 辭官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六十六章 屬國琉球被欺負了第三章 英國公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一二二章 欲奪遼東兵權第十章 陷害忠良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二九一章 扭轉戰局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隊第二十一章 戚家刀第八十六章 自以爲是第四十一章 門牙給你敲掉第七十四章 被染紅的渾河血日第六章 李自成跑了第五十一章 拼命第六十三章 佔領第三十一章 把握好尺度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六十二章 投降第十八章 東番九衛再擴招第三十一章 帶你們回大明(上)第五章 斥候遭遇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四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八卷 第一六〇章 誰利用誰第十章 陷害忠良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四十九章 恐怖大陣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二三三章 安撫永樂勳貴第一一一章 張斌的高招(祝大家女神節快樂)第八章 不破不立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九十三章 巴蜀驚變第十六章 暖牀丫鬟第二十八章 賜名成功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九章 不齊心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六章 領先一步第二五五章 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三一六章 權臣只有末路嗎(全書完)第二八四章 無奈的國王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八十章 閹黨無恥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第八十四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下)第八十六章 自以爲是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第五十三章 世上無難事第二六七章 租借鎮遠巡洋艦第一二六章 炮彈的滋味第二四五章 有時候天災也可以利用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蕩寇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第二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二十一章 八員虎將第一五九章 還不是首輔第八十二章 治國之道第三十九章 孫元化來投第二〇七章 內應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三十三章 試種第六十八章 太子召見第四十七章 交換第一三九章 封鎖消息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