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遼河之謀

四月份,遼東的天氣開始回暖,一到白天,便是豔陽高掛,氣溫雖然還很低,但已然沒有那種冰天雪地的感覺,四處的冰雪也在太陽的“烘烤”下慢慢融化,整個遼東大地開始慢慢復甦了。

這個時候,窩在家裡貓了一個冬天的遼東平民也慢慢走出屋子,開始清理積雪,打掃庭院,準備一年的活計,遼河西岸頓時變得熱鬧無比。

正是這個時候,休整了一個冬天的明軍也準備行動了。

這天早上卯時,太陽纔剛剛從東方升起,袁崇煥已然穿着整齊的戎裝,出現在大遼河堡東門的城門樓上,在他身後,是遼東的一衆文臣武將,密密麻麻的,足有四五十人。

袁崇煥當先而立,眺望着遼河東岸,躊躇滿志,意氣風發。

注視良久,他終於回過頭來,豪情滿懷道:“皇上有旨,今年我們要發動反攻,收復整個遼東!”

這牛皮吹的,能靠譜點嗎?

在場的文臣武將有很多都面露憂色,因爲他們知道,這個任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而袁崇煥卻是興致勃勃的分析道:“去年遼河大捷,建奴騎兵已經被我們打殘,總共才剩下三萬左右,而蒙元騎兵更是差點被我們殲滅,剩下不到兩萬人馬,也就是說,建奴賴以耀武揚威的鐵騎已經不足爲懼了,關寧鐵騎完全可以戰而勝之!至於什麼蒙八旗和漢八旗的步卒,那壓根就是一些烏合之衆,根本沒辦法和我們遼東軍比。所以,我們只要穩打穩紮,一個個城池打下去,建奴根本就抵擋不住。大家還記得嗎,天啓元年,建奴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從撫順一路打到廣寧,我們,難道就不能用一年時間,從大遼河堡一直打到撫順嗎,廣寧可在我們身後五百餘里!”

這樣說起來,貌似有那麼一點道理,撫順到廣寧,按這個時候的路徑算起來足有一千五百餘里,人家不到半年就能挺進一千五百餘里,我們難道一年都挺進不了一千里嗎?

在場的文臣武將有很多又露出躍躍欲試的表情,人有時候就有這樣的妄想症,別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不但能做到,還能做的更好!

袁崇煥注意到衆人表情的變化,繼續鼓舞道:“諸位,建功立業,就在今朝,建奴初逢大敗,正是最薄弱之時,我們如果一鼓作氣,定能收復遼東,重振大明河山!”

重振大明河山!

重振大明河山!

這正是在場很多忠臣良將的夢想,衆人聽了,無不熱血沸騰,只要能重振大明河山,拋頭顱灑熱血又如何,戰!戰!戰!

袁崇煥見士氣高漲,當即下令道:“祖大壽,命你集結五萬廣寧鐵騎,在大遼河堡以南待命,隨時準備出擊。”

祖大壽連忙拱手道:“末將遵命。”

袁崇煥繼續下令道:“何可綱,命你集結四萬遼東軍步卒,在大遼河堡以北待命,隨時準備出擊。”

何可綱連忙拱手道:“末將遵命。”

袁崇煥又下令道:“洪承疇,命你徵調五萬平民青壯,修築遼河浮橋,準備運送糧草輜重,並負責遼河一線防禦。”

洪承疇連忙拱手道:“屬下遵命。”

這已經是袁崇煥能調動的所有力量了,遼東軍總共才十三萬餘人,山海關和關寧錦防線他都只留了一萬餘人駐守,三臺子河和遼河一線十餘個堡壘,他總共才留下不到兩萬人,九萬人馬,已經是他能調動的極限了,他這是要孤注一擲,跟皇太極一決生死!

應該說,他的想法是好的,他想一鼓作氣收復整個遼東,這個並沒有錯,但是,他卻有點過於膨脹了,他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後金的潛力。

要知道,當初薩爾滸大戰的時候,建州女真部其實總共還不到五十萬人,但是,他們卻能組織十多萬大軍,把將近二十萬明軍打的屁滾尿流!

現在光是後金八旗人口就不下百萬,再加上蒙元諸部和投誠的遼東平民,皇太極若是窮兵黷武,組織五十萬大軍都不是問題,九萬明軍,壓根就不夠看!

袁崇煥就是有這毛病,一旦打了勝仗就有點頭腦發熱,歷史上就是如此,他仗着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之功,日漸驕橫,不但與大將滿桂不合,還枉殺了平遼總兵毛文龍,搞了將近兩年,不但沒有收復一寸失地,還把皇太極給“引”到京城來了,以致崇禎氣的直接把他活剮了!

這個時候,他雖然因爲張斌的暗中幫助,沒有殺毛文龍,而且還逃過了千刀萬剮之禍,但是,取得遼河大捷之後,他又有點忘乎所以了,一年收復遼東,他還真敢想!

去年的遼河大戰,若不是張斌不顧一切全力支援,他能不能幹的過皇太極都是個問題,今年,因爲洪承疇巡撫遼東,張斌根本就不敢有任何動作,甚至,張斌不敢派人聯絡袁崇煥,因爲張斌相當清楚,洪承疇就是溫體仁培養起來的親信,如果自己與袁崇煥“暗通來往”被洪承疇知道了,那簡直就是給溫體仁輸送彈藥,直接往崇禎槍口上撞,一旦洪承疇把他和袁崇煥“暗中勾結”的事上奏崇禎,不但他完了,袁崇煥都要跟着倒黴!

袁崇煥這會兒是狂妄到以爲不用張斌的支援也能幹翻皇太極,卻不曾想,洪承疇正在暗中盤算,怎麼拖他後腿呢!

洪承疇這個人可不簡單,雖說他率軍打仗不如孫傳庭和盧象升,甚至連袁崇煥都比不上,但是,他卻不是那種酒囊飯袋,要說才華,閹黨餘孽沒一個能比上他,甚至溫體仁都不行,不過,他的才華並不在打仗上,而在謀略上,而且,這個謀略,並不是戰場上的謀略,而是當官的謀略。

崇禎任命過那麼多五省總督,最後不是戰死了就是被崇禎給砍了,唯有洪承疇直至斷送大明九邊主力之前一直都深受崇禎的器重,甚至,投降蟎清之後順治和康熙同樣器重他,會當官,這纔是他最大的才華!

溫體仁派他來當遼東巡撫的意圖他相當清楚,就是讓他想盡辦法把袁崇煥拉下馬,如果能在不牽連到他自己的情況下把袁崇煥拉下馬自然最好,實在不行,就跟袁崇煥“同歸於盡”!

他有這麼蠢嗎?當然沒有,他唯一的想法就一個,那就是將袁崇煥拉下馬,自己取而代之!

他的“才華”之出衆,他的謀略之深沉是經過歷史考驗的,不說別的,就說最後的結局,溫體仁完蛋了,他還沒完蛋,大明都滅亡了,他卻混到了蟎清的內閣大學士,位極人臣!

這樣一個人,別人想利用他,基本上很難,他利用別人還差不多!

他一來到遼東便表現的異常積極,不管是民政管理還是軍需後勤他都竭盡全力去做,以致經常廢寢忘食,對於袁崇煥他更是言聽計從,指哪打哪,袁崇煥很快就被他的表現給打動了,對他越來越信任,以致這會兒,把整個後方都交給了他!

當然,這個時候洪承疇表現的還是相當賣力的,袁崇煥下令讓他修築遼河上的浮橋,他不等遼河解凍便開始組織平民砍樹伐木,準備材料,遼河上的堅冰纔剛剛鬆動,他便帶着人開始在河道里打木樁,架木板,經常弄的渾身是泥水,凍的渾身直抖,袁崇煥看在眼裡,對他就更信任了,甚至連所有糧草輜重的轉運都交給他負責了!

洪承疇真的有這麼賣命嗎?

當然沒有,他之所以親自帶人架設浮橋自然是有目的的,原本他還在想怎麼在糧草輜重過河的時候製造點意外,讓前方糧草輜重供應不及,以致軍心渙散,大敗虧輸,這會兒袁崇煥竟然把糧草輜重的轉運都交給他了,他就更有把握讓袁崇煥折戟沉沙於遼河之上了!

袁崇煥可能註定是個悲劇式的人物,這會兒,不但自己人在算計他,皇太極也在算計他,他認爲皇太極經歷遼河大敗之後,手下精銳就剩下三萬後金鐵騎了,根本就頂不住他手下的九萬大軍,事實上呢,可能嗎?

皇太極回去之後,痛定思痛,開始重視火器的研製,歷史上也正是崇禎五年左右,後金仿製出了紅夷大炮,原本,皇太極對這個並不是太重視,紅夷大炮研製出來以後,他並沒有下令瘋狂生產,但是,這次,他發狠了,回去之後,他便將漢八旗的工匠王天相破格提拔爲工部左侍郎,專門負責紅夷大炮的生產。

這個王天相也不簡單,他原本是大明登記在冊的軍匠,是個鑄造高手,孫元化在寧遠鑄造火炮的時候他就是負責鑄造環節的工匠,後面因爲魏忠賢搶奪軍功,袁崇煥憤然辭職,孫元化也跟着辭職而去,他們這些軍匠直接就斷了生計,崇禎元年,寧遠兵變,部分寧遠駐軍選擇了譁變討餉,他卻被瀋陽之戰中投降後金的老鄉誘惑,跑去瀋陽謀生計去了!

皇太極雖然對火器不怎麼感冒,但是,對讓他們兩父子吃癟的紅夷大炮還是比較重視的,聽聞這個王天相曾經鑄造過紅夷大炮,皇太極便爲其提供了場地和資金,讓他努力試製,沒想到經過三四年的努力,還真讓他把紅夷大炮給鑄造出來了。

那時候後金鐵騎還是野戰無敵的存在,大明雖然在火器上遙遙領先,也沒見在戰場上起到太大的作用,除了一萬戚家軍讓皇太極吃了點癟,其他明軍皇太極還沒怎麼放在眼裡,所以,皇太極並沒有立馬組織大規模生產紅夷大炮,而是在組建重甲步兵,準備一舉消滅那一萬戚家軍。

遼河之戰大敗虧輸之後,皇太極終於幡然醒悟了,一回去,他便將王天相提拔爲工部左侍郎,並盯在瀋陽鑄炮廠,親自督導紅夷大炮的生產!

還好,他並不知道機牀這玩意,所以,就算他親自督導,紅夷大炮的產量也不是很高,一個月也就能生產十門左右。

不過,這個已經相當恐怖了,袁崇煥是一直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壓根就忘了研製火器這回事,皇太極卻是盯在鑄炮廠親自督導火炮的生產,整個冬天,明軍的戰力並沒有任何提高,甚至,因爲洪承疇的到來,張斌不能給袁崇煥提供任何支援,遼東軍的戰力還有所下降,而後金卻整整鑄造出了六十門千餘斤的紅夷大炮!

這會兒,瀋陽、遼陽、復州衛都配備了十門紅夷大炮,離遼河最近的海州衛更是配備了三十門紅夷大炮,袁崇煥跑去進攻,根本就是往炮口上撞!

更爲可怕的是,皇太極偵查到袁崇煥在遼河上修建浮橋以後,立馬將六萬重甲步兵全部調集到了海州和蓋州一線,同時他還下達了徵召令,大量徵召女真諸申補充後金鐵騎,將近三萬人的缺口,很快就補齊了,後金鐵騎又達到了六萬之巨,雖然這時候戰鬥力跟以前的後金鐵騎不可同日而語,但跟五萬關寧鐵騎相比,也差不到哪裡去。

他還向蒙元諸部發出了召集令,命蒙元諸部最少組織四萬騎兵和六萬步卒前往遼陽集結,還有漢八旗,他同樣發出了召集令,命他們組織五萬步卒前往東南沿海一線駐防,防止毛文龍在後面偷襲。

這樣一來,光是在海州衛、蓋州衛和遼陽一線,皇太極就集結了二十餘萬大軍,袁崇煥妄圖以九萬大軍,“穩打穩紮”,從遼河一線打到撫順,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這個時候皇太極是沒有能力組織大規模反撲,收復遼河一線,因爲張斌支援的火炮太多了,光是大遼河堡就架設了五十門千斤佛郎機,他根本就沒辦法衝過去,但是,防守反擊,坑一把袁崇煥還是沒有問題的。

袁崇煥這個時候還不知道皇太極正在緊鑼密鼓的集結大軍,準備好好坑他一把,更不知道洪承疇正在陰謀算計,準備拉他後腿,遼河大捷已經讓他迷失了自我,收復遼東,重振大明河山的夢想更是讓他腦袋瓜子熱的發燙,眼看着遼河上的浮橋一天天往東岸延伸,他的心已經飄到了海州,飄到了遼陽,飄到了瀋陽,他彷彿已經看到,建奴被他打的大敗虧輸,皇太極跪在他面前瑟瑟發抖!

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二十八章 建寧製藥第六章 領先一步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下)第二十七章 整頓官場第三十八章 明末的武器專家第二四四章 把城池修到你家門口第三十三章 挺進關中第三十二章 帶你們回大明(下)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十九章 喬遷新居第四十七章 我們也擺個鴻門宴第三十三章 青天大老爺第三十四章 抄家第一八九章 張斌掌權第二十章 徵兵遇阻第二六五章 遠洋生意不好做第四十三章 梳櫳之資第一一三章 誰的贏面更大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四十章 拜訪第二四八章 都想當包工頭第三十三章 兄弟同登科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二十五章 流連忘返第二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五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二十章 年不好過第七十七章 大捷之後是大劫第五十九章 望風而逃第一三五章 獻首功第七章 裝病拖延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二二六章 大明我們和睦相處吧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八十五章 張香進宮第十二章 混蛋相親第九十一章 海州城將陷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一六二章 用東林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十四章 說服英國公第一九四章 隻手遮天第一八九章 張斌掌權第十章 爭相跑路第四十六章 海盜來了第二四九章 稅賦暴增至三千多萬兩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第九十二章 災情蔓延第一五一章 復遼東第一八六章 崇禎落幕第二十八章 奸計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三章 英國公第五十章 萬人敵第十章 張捷上任第九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三〇三章 幾億兩的生意第一六四章 敲響警鐘第三十一章 帶你們回大明(上)第二五八章 開放所有殖民地第三十一章 畢自嚴入獄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六十三章 滿江紅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二卷 終章 千夫所指東林黨第一五五章 誰收拾誰第五十三章 貪官污吏一掃而光第二九九章 崛起中的大明第九十六章 溫體仁下臺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十二章 瓦崗寨告破第十章 紅顏禍水第一八三章 君君臣臣第二十五章 流連忘返第二七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四十四章 苦命鴛鴦第六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三〇四章 內閣主政第七十三章 奉旨抄家第二三二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二八三章 夢中的白馬王子第二十四章 籌謀練兵第一一九章 這次大明要報復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五十二章 測試第一七二章 惟有德者居之第六十一章 陰死你們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八章 貪財好色第八章 不破不立第九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十四章 不歸路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監第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