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

張斌對於海戰的認知其實就跟當初俞大猷說的那樣,海上作戰,無非是以大船打小船,以衆擊寡,以大銃打小銃。

他每次的戰略都是想辦法創造局部優勢,使自己的船比別人的多,使自己的火炮比別人多,最後以衆擊寡,幹翻敵人。

至於海戰具體需要什麼樣的戰艦,他還真不是很清楚,他就不明白,爲什麼以前大明水師有那麼多種型號的戰船。

現在聽俞成龍這麼一說,這車輪舸貌似真的要改進一下了,每次突襲用的是車輪舸,縱火用的也是車輪舸,接舷用的還是車輪舸,甚至以後敵人如果有縱火船,阻擋縱火船的也只能靠車輪舸,這麼多功能集於一體,竟然還是原來的簡單結構,的確很不合適。

而且,每次大戰,車輪舸上的水師將士的確是死傷最慘重的,能想辦法減少傷亡,自然要想想辦法。

想到這裡,他直接點頭道:“嗯,車輪舸的確需要改進一下了,你認爲怎麼改好呢?”

俞成龍想做的是鐵甲戰艦,當然,他這所謂的鐵甲戰艦隻是給戰艦披幾塊鐵板,就跟武將身上穿的盔甲一樣,而不是像後世那樣,整個艦體都是鐵的。

這個想法其實也是受到了鎮遠巡洋艦和威遠戰列艦的啓示,因爲鎮遠巡洋艦和威遠戰列艦輪槳上方裝有鐵板,水線以下基本上不會被炮彈傷到,所以,這兩種戰艦被擊沉的概率很低,至少幾次大戰下來,鎮遠巡洋艦和威遠戰列艦還沒有被擊沉的記錄。

這會兒的炮彈並沒有什麼爆炸效果,穿透性能也很差,基本上就是靠砸,如果能在船體外面披上幾塊鐵板,那車輪舸上的水師將士就安全多了,只要他們躲到鐵板後面,就算船被擊沉了,人也不會有事。

他擡手比劃道:“屬下是想給車輪舸的船艙外面加幾塊鐵板,然後再加裝一門五百斤的佛郎機炮,這樣一來,地方炮彈飛過來的時候,將士們完全可以躲在鐵板後面保命,而且,一般戰船和戰艦的側舷也經不住五百斤佛郎機炮的轟擊,船上的將士完全可以用佛朗機炮將敵船的水線附近轟爛,只要水線附近多出幾個窟窿,敵船必定會沉沒。”

這個想法好是好,問題車輪舸的載重量有限啊,幾塊鐵板,少說也有千餘斤吧,再加上一門五百斤的佛郎機炮,這重量就上差不多兩千斤了,車輪舸本身的載重量也就七八千斤的樣子,一套小型鍋爐加上配套的水和煤就有上千斤了,再加個兩千斤還開的動嗎?

張斌不由疑惑道:“鐵板和佛郎機炮最少也有兩千餘斤吧,這麼一加,車輪舸還能動嗎?”

俞成龍聞言解釋道:“車輪舸如果做戰艦用就不用搭載那麼多人了,配上三個操船的和一隊十二個士卒就行了,總共才十五個人,比原來少了二十多個人,一個人少說也有一百多斤吧,二十多個人就是兩千多斤,兩廂一抵,對車輪舸的速度一點影響都沒有。”

張斌聞言,不由恍然,他把人的重量給忽略了,對於鎮遠巡洋艦和威遠戰列艦這樣的鉅艦來說,多二十個人和少二十幾個人自然沒多大區別,但是對於原本只能承載三十多個人的車輪舸來說,少二十多個人那就很明顯了,二十多個人加上裝備少說也有三千多斤,這一減掉之後,加裝鐵板和佛郎機炮就沒有一點問題了。

他不由點頭讚許道:“嗯,很好,就在車輪舸的基礎上做一批輕型戰艦出來,名字就叫輕型鐵甲戰艦吧!”

說罷,他立馬讓人取來筆墨紙硯,畫了個車輪舸的底座,然後便根據俞成龍等人的意見,在上面添加起船體構件來。

畫着畫着,他臉上突然露出古怪之色,這東西怎麼越畫越像後世的快艇呢。

按俞成龍的意思,鐵板其實並不需要太多,就在前面加兩塊鐵板,用木架撐成一個屋檐形狀,中間加個炮門,把火炮伸出來,然後再在船艙頂部加快大鐵板就行了,因爲炮彈基本上都是從前面和上面來的,其他地方加了其實沒多大意義,還不如把前面和上面的鐵板加厚一點。

按他這意思,那前面的構造就跟個快艇差不多了,只是多出一個炮門而已。

張斌一時興起,直接抽出一張白紙,畫了個後世最接近這個模樣的快艇造型出來,衆人見狀,無不嘖嘖稱奇,這東西雖然有點奇形怪狀,看上去就是那麼的舒服,最後,外面的造型就定爲這個樣子了,只是後面又在船艙的頂上加了一圈木製護欄,這樣一來,如果有人要上去放火箭或者扔轟天雷什麼的就不會掉下來了,同時還能稍微阻擋一下炮彈,使炮彈的破壞力更低。

外面的結構定下來,接着就是裡面了,由於不用搭載那麼多人,艙室裡面就顯得空曠多了,衆人一合計,乾脆將艙室一分爲二,前面是士卒作戰區域,後面是鍋爐房和操控船隻的區域,中間以一條走道隔開,走道兩邊裝上木門,直接將整個艙室做成一個封閉的空間。

鍋爐房和操控船隻的區域就按原來的結構稍微改動一下就行了,至於前面戰兵作戰區域的結構,按張斌的意思,中間直接固定一個大桌子,兩邊則各固定一條長椅,十二個人坐在兩邊也相當的寬鬆,桌子底下則是各種木櫃,裡面可以擺放油罐,擺放轟天雷,擺放火箭,擺放彈藥等等,總之作戰要用到的東西全部都能擺放在裡面。

衆人熱烈的討論了將近一個時辰,一艘帶有濃郁現代風格的輕型鐵甲艦整體結構就這麼定下來了,當然,其他人都不知道什麼是現代風格,只有張斌心裡清楚。

接下來就是試製樣品了,樣品做其實不難,因爲最麻煩的底座壓根就不用做,直接開一艘現成的車輪舸過來,把上面的東西拆個精光就行了。

上面的東西也不是很麻煩,鍋爐什麼的直接就可以用現成的,只要稍微改一下蒸汽管路就行了,整個船艙的支架,包括裡面的桌椅和各種櫃子都是木製的,招幾個木匠過來,幾天就弄好了。

唯一有點麻煩的就是表面那層鐵甲,這會兒可沒有現成的鐵板或者鋼板賣,要在外面掛曾鐵甲,鐵板還得自己加工!

要論結實,自然是鍛造出來的鐵板最結實,但是,這會兒沒有鍛造設備,如果純人工去鍛打,三塊足有幾平米的鐵板能把人血都敲噴出來,一塊鐵板,兩個鐵匠敲幾天都不一定敲的出來。

按王徵他們的意思,最好還是鑄造,因爲這種輕型鐵甲艦並不是做一艘兩艘,而是做幾百艘,一塊塊敲的話,恐怕把造船廠所有鐵匠都組織起來,敲幾年還敲不出這麼多鐵板來。

鑄造就簡單多了,只要將木模開好,再用細沙一造型,然後將鐵水往上倒就行了,倒一下一塊,倒一下一塊,一天最少能鑄出來上百塊,幾百艘輕型鐵甲艦的鐵板也就是半個來月的事情。

張斌原本是想設計一批鍛造設備甚至是軋鐵板的機牀出來,專門來生產鐵板的,但是,一想現在的技術水平,他就放棄了。

鍛造設備起碼也得有幾十噸的壓力,這會兒又沒有氣泵又沒有油泵,壓力只能靠機器自身的重量來產生,幾十噸重的東西,這會兒想都不用想,就算做出來,也提不起來,還鍛造個屁啊。

至於軋板機,做出來倒是有點可能,但是那些軋鐵板用的大輥子最少也是幾噸重一個,這種大型設備,一時半會是做不出來的。

最後,他只能無奈的選擇了鑄造。

這鑄造倒是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好造型,你想要什麼外形都可以,只要把木模做出來,鑄出來的鐵板就是那個形狀,什麼流線型,錐形,紡錘形,橢圓形,只要你想的到,就能鑄出來。

但是,有個關鍵的問題,鑄造出來的鐵板太脆了,一炮彈砸上去,雖然砸不穿,但鐵板絕對會開裂,連續砸幾炮,鐵板就就碎成幾塊了。

這個問題的確讓人頭疼,張斌專門組織了幾次測試,不管是一寸、兩寸還是三寸厚的鐵板,一炮下去,絕對開裂,除非做個半尺厚,但是,那樣一來,一塊鐵板就有幾千斤重,車輪舸根本就承載不了!

最後,還是孫元化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模仿魚鱗甲的結構,將鐵板做成巴掌大的小塊,下面墊上厚木板,也就是將無數表面帶圓弧的小鐵板釘在厚木板上,這樣一來,一顆炮彈最多砸裂一塊小鐵板,只要不是連續幾炮砸在一塊小鐵板上就沒事,而且這些小鐵板更換起來也很方便,一塊才幾斤重,一個人拿個錘子輕輕鬆鬆就能更換。

樣品做出來,張斌直接進行了一項瘋狂的測試,那就是直接用威遠戰列艦去轟!

這天午時許,清空萬里,高雄城西子港灣外的海面上波光粼粼,看上去讓人迷醉無比,一艘輕型鐵甲戰艦和一艘普通車輪舸並排從西子港灣駛出來,停在距離西子港灣大約十里外的海面上,船頭正對着西子港灣的北入海口。

緊接着,輕型戰列艦上跑出來幾個人,直接跳上了旁邊的車輪舸,隨後那艘車輪舸便往回駛去,只留下那艘輕型戰列艦孤零零的停在海面上。

不一會兒,西子港灣裡面又駛出一艘鎮遠巡洋艦和數艘威遠戰列艦,張斌站在鎮遠巡洋艦船艙頂端的甲板上,用望遠鏡注視着遠處的輕型鐵甲艦,原本這輕型鐵甲艦是按快艇的模樣設計的,但是,外面的鐵甲換成瓷磚一樣的小方塊之後,看上去就有點怪異了,這不像是一艘快艇,倒像是一隻鋼鐵怪獸,至少從正面看上去是這樣的。

這種結構其實相當的不錯,張斌甚至在想,這次試驗成功以後就在鎮遠巡洋艦和威遠戰列艦的關鍵部位也加上這種鐵甲,這樣一來,鎮遠巡洋艦和威遠戰列艦也會成爲無法擊沉的怪物級存在!

他細細的觀察了一會兒,隨即便下令道:“開始吧。”

俞成龍聞言,直接一擡手,他們身後不遠處的瞭望臺上的旗手立刻打出旗語,一艘威遠戰列艦隨即越衆而出,緩緩駛向不遠處的輕型鐵甲艦。

很快,那艘威遠戰列艦便來到輕型鐵甲艦前方五里左右的位置,這時那艘威遠戰列艦船頭突然一轉,劃出一個漂亮的弧度,緊接着便是一陣巨大的火炮轟鳴聲。

“轟轟轟”,五十餘發炮彈直接向不遠出的輕型鐵甲艦罩去,輕型鐵甲艦周圍頓時濺起無數的沖天水柱。

張斌用望遠鏡緊張的注視着水柱中間若隱若現的輕型鐵甲艦,很快,水柱落散,輕型鐵甲艦已然漂浮在海面上,好像壓根就沒有被炮彈砸中一般!

他知道,輕型鐵甲艦肯定中彈了,而且不止一發,五十發炮彈罩過去,最少有五發會砸在輕型鐵甲艦上!

但是,由於距離太遠,巴掌大小的鐵甲看上去模模糊糊的,他根本就看不出來鐵甲到底有沒有受損。

他想了想,乾脆招來了一艘車輪舸,然後飛快的從懸梯上爬下去,直奔前方不遠處的輕型鐵甲艦。

很快,他乘坐車輪舸便來到輕型鐵甲艦的旁邊,測試的結果清晰的呈現在他眼前。

輕型鐵甲艦的確中彈了,總共中了六發炮彈,六處中彈的地方鐵甲中間的圓弧都被砸的凹了下去,不出意料,六塊鐵甲全部裂開了,不過,還好,六塊鐵甲都沒有碎的脫離下面的厚木板,同樣的位置,再挨一炮應該還不會被砸穿。

但是,他發現,這六處貌似不止鐵甲凹下去了,整體好像都有點往下凹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他讓車輪舸靠上去,直接和輕型鐵甲艦挨在一起,然後飛身而起,直接跳到輕型鐵甲艦上,再走進船艙一看,他頓時就明白了,原來,下面的木板還是不夠厚,用胳膊粗的木方釘成的木板都被砸斷了!

這個問題倒沒什麼,木方的重量對於整個戰艦來說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他回去之後,直接讓人把輕型鐵甲艦的樣品拉回去,將鐵甲下面厚木板的材料直接換成大腿粗的木方。

第二天一早,他又迫不及待的展開了測試,這次威遠戰列艦一輪齊射之後輕型鐵甲艦隻是表面幾塊鐵甲被砸裂了,其他沒有任何問題,也就是說,試驗成功了!

這個小小的改進,對於大明水師來說,簡直不亞於輪船的發明,因爲海戰說白了就是要想辦法把對方的戰艦擊沉,但是,批上鐵甲之後,想要擊沉大明水師的戰艦最少需要五倍以上的炮彈,而且還要運氣好,如果沒有兩發以上的炮彈擊中同一個地方,那根本就沒用!

這種好東西自然要全面應用,張斌直接下令,讓高雄鑄炮廠瘋狂生產這種小型鐵甲塊,他要將鎮遠巡洋艦和威遠戰列艦關鍵部位全部披上這種鐵甲!

同時,他還下令高雄造船廠全力生產這種輕型鐵甲艦,以高雄造船廠現在的規模,一年最少能造出兩百艘這樣的輕型鐵甲艦。

最後,他對水師的規劃也做了調整,初期目標,補齊五十艘鎮遠巡洋艦、一百艘威遠戰列艦和兩百艘輕型鐵甲戰列艦,形成一個四萬人規模的超強艦隊,然後,再將戰艦規模擴大一倍,將水師擴充到八萬人的規模,組建兩個這樣戰鬥力超強的艦隊!

第四十二章 教導太子第一九〇章 再探詔獄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蕩寇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十九章 搭救袁崇煥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十一章 強盜邏輯(上)第二三二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二十一章 戚家刀第一〇三章 跟建奴決一死戰第十章 張捷上任第五十一章 養傷第二十八章 曹家兄弟第三十六章 榮歸第一一八章 蒙元叛離第五章 驚天大案第八十四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下)第五十五章 箭矢百萬第三十五章 責任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一章 一夢四百年第六十一章 改進燧發槍第二九六章 英荷終低頭第四十一章 好戲登場第九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三章 英國公第七十七章 落子第十五章 糜爛第二一一章 另一個軍閥第二十一章 戚家刀第六章 這傢伙吹牛第八章 討價還價第三十八章 鹹菜第九十七章 胡亂攀咬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五十二章 測試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稅賦第十一章 組織募捐第二一〇章 亂滅第七十九章 東番九衛第四十六章 只爲伊人第三十八章 控制輿論第四十一章 佛郎機炮不好做第二八八章 西班牙的曙光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一章 危機降臨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懷慶府第二十六章 松浦氏慫了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六十九章 激將薩摩藩使第九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第四十一章 門牙給你敲掉第三十五章 敗逃第二七〇章 總督的幸與不幸第六章 李自成跑了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十七章 海戰無敵俞家軍第四十章 拜訪第八十五章 毛文龍偷人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三卷 序章 天啓的恩怨情仇第三十二章 兌換第六十章 建奴求和第一〇四章 恐怖的調動速度第二十六章 用刑第六十八章 大明王師來了第二五八章 開放所有殖民地第二十三章 戚家軍史話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第三十六章 榮歸第六十八章 大明王師來了第三十六章 收穫不小第二五六章 這是個好機會第三十八章 控制輿論第十五章 葡萄牙服軟第二九九章 崛起中的大明第三一三章 逮住他隆王第一〇七章 皇太極也傻眼了第四十五章 喝醉了容易出事第二十五章 崇禎暴怒第五十五章 樂開了花第六十一章 陰死你們第一六七章 太子吃癟第二章 教毛文龍做人(上)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四十七章 激戰開始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十三章 鄭芝龍發飆第二十三章 成親記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二九六章 英荷終低頭第四章 辭官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一三九章 封鎖消息第五十七章 捷報頻傳第六十二章 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