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兌換

應該說,在明朝發行銀票真是很不靠譜一件事情,特別是明朝中期以後,因爲寶鈔的泛濫,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對於紙鈔都相當排斥。

所以,嘉靖朝、隆慶朝、萬曆朝那些貪官污吏,那些太監稅使,動不動就是十幾座甚至幾十座庫房來存放金銀珠寶,要能換成銀票,他們早換成銀票了,一千萬兩換成銀票還塞不滿一個書櫃,何必搞的那麼顯眼呢。

問題就是,那會兒沒有銀票,或者說沒人敢發行銀票,朝廷發行的寶鈔都成廢紙了,還發行銀票,撲街都算輕的了,就怕撲臭水溝裡爬都爬不起來。

所有,有明一朝,沒人敢發行銀票,直到蟎清道光三年,纔有私營商號再次發行銀票。

但是,張斌卻敢,因爲他知道這是一種趨勢,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紙鈔取代金屬貨幣就會成爲必然,而這個時候,因爲他的到來,大明經濟不但沒有衰退,還在向前發展,已經到了需求紙鈔的臨界點,像這些大商幫的商戶,肯定需要銀票來週轉,只是沒人敢發行銀票而已。

果然,他的話一出口,各大商幫的掌舵人立馬露出躍躍欲試的表情。

這話也就他說出來能有這效果,他外公黃老爺子都不行,甚至崇禎也不行,沒有別的,就是一個信譽問題,他是現今大明朝爲數不多的,值得人信任的官員之一,至少在商戶這個圈子裡面是這樣,因爲相信他的人都發大財了。

看到衆人的表情,張斌心裡不由暗自鬆了口氣,還好,他的信譽度在這些人心裡足以抵消對寶鈔的不信任。

他不失時機的道:“受東盛堂大掌櫃黃老爺子所託,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次銀票的發行規模和兌換方法。”

他這話也只是一個過場,其實在座很多人都知道他跟東盛堂有關係,甚至有些人都知道黃老爺子就是他外公,不過,這事也沒人點破,人家的家事去多嘴幹嘛,只要對自己有利就行。

張斌緊接着便拿起一張稿紙,裝模做樣的念道:“這次,東盛堂發行的銀票單張面值爲一百兩,總金額爲八百萬兩,分別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西、南直隸、山東、北直隸和屬國琉球五地發行,每地發行一百萬兩。”

說罷,他直接示意他舅舅黃程將一疊疊銀票分發到個大商幫掌舵人手裡,每一疊都是八張,樣式都是一樣的,正面都是五個大字,“白銀一百兩”,然後是一排小字,東盛堂承兌銀票,大明各地通用,另外就是一些複雜的圖案和數字,背面也印了一副精美的山水畫,這是武夷山谷口關附近的景色,去過的人都知道。

不過,每張銀票都正面都用淡紅色的大字印着各地的地名,以示區分。

衆人接過銀票都饒有興致的看起來,有的在關注上面的圖案,有的在檢查銀票的材質,有的甚至在暗暗撕扯,要是銀票一扯就斷,那就有點開玩笑了,畢竟這些銀票都要頻繁使用,誰能保證會不會不小心撕扯一下。

還好,銀票的材質相當過硬,只要不故意去撕,使勁扯幾下一點問題都沒有。

看到衆人滿意的表情,張斌繼續介紹道:“這些銀票暫時只開放廣州、珠海、福州、月港、杭州、南昌、金陵、濟南、京城和琉球那霸港十個城池的匯兌,也就是說,你拿着銀票去這些城池的東盛堂總號都能兌換到銀子,東盛堂已在十個城池準備了足夠的儲備銀兩,每處一百萬兩,只多不少,這個大家可以放心。”

各大商幫掌舵人聞言,紛紛露出驚容,這話從側面顯示了東盛堂的實力,光是這幾處,就有上千萬兩現銀,加起其他地方,豈不是差不多有兩千萬兩之巨!

雖說在座的這些都是大商戶,大老闆,但他們基本都是百萬兩級別的,資產超過百萬兩的不是沒有,但最多也就是四五百萬兩左右,像東盛堂這樣隨隨便便就能拿出一千萬兩白銀的絕無僅有。

張斌看到衆人的表情,心中不由暗自得意,現在就吃驚,還早着呢,等銀票和藥丸藥散的業務一展開,東盛堂資產起碼還能翻一倍,到時候那才叫一個嚇人呢。

他繼續介紹道:“這個銀票的獲取方式很簡單,那就是用現銀換,你存多少銀子,就給你換多少銀票。不過後面匯兌現銀是要收費的,如果是本地匯兌,一百兩收一兩保管費;如果是異地匯兌,一百兩收一兩保管費加一兩運輸費。比如,你拿着印有福建底字的銀票到福州和月港匯兌,一百兩隻收一兩銀子保管費,如果拿到金陵匯兌,一百兩銀子就要收二兩費用。另外,如果數額超過十萬兩需提前兩天通知,如果數額超過一百萬兩,需提前五天通知,畢竟準備銀子需要時間是吧。”

這存銀子還要收保管費是不是很不合理呢?

沒人覺得不合理,這會兒可沒有保險櫃什麼的,而且銀子也特別佔地方,要是家裡放了數萬兩甚至是數十萬兩銀子,你不請一堆人看家護院怎麼能放心呢,這些人都得掏工錢,而且你還得提心吊膽,存東盛堂就不一樣了,只要把銀票保管好,其他事就不用管了。

至於異地匯兌要收手續費那就更沒人覺得不合理了,你要運幾萬兩甚至是幾十萬兩銀子穿州過省那還不得請鏢局護鏢啊,那費用可不是一百兩收一兩那麼簡單,鏢局的酬金,人馬的吃住,一路下來一百兩最少要耗費三四兩的運費,只收一兩銀子已經夠便宜的了。

這些都不是問題,倒是有人有很多其他問題。

一位徽州商幫的大掌櫃咳嗽一聲,站起來拱手道:“大人,金陵只能兌換一百萬兩有點少了吧,如果銀票兌換完了怎麼辦,我們拿着銀子去也換不到銀票啊!”

這個問題張斌自然早就想到了,他點了點頭,解釋道:“這個就需要等一等了,你可以具書申請,東盛堂收到申請之後一個月左右,你就可以存銀了,畢竟準備存銀的地方也需要時間是吧。”

其實,他並不準備把銀子存在大明各地,每處東盛堂分號最多也就會存兩百萬兩銀子,多的都會拉到大員城,這個也是他規定百萬兩以上匯兌要提前五天通知的原因,因爲有車輪舸,最遠的京城五天也差不多能打個來回,實在不行還可以在附近的區域調撥。

這個問題也是在座許多大掌櫃最關心的問題,因爲金陵和浙江兩地有錢人多的很,別說一百萬兩,要銀票真的流行開了,估計一千萬兩都不夠。

張斌這樣一說,大家就放心了,畢竟幾十上百年都沒有銀票商鋪可以存儲銀兩了,多等這一兩個越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那個大掌櫃滿意的坐下來,緊接着,又一個大掌櫃站起來拱手道:“總督大人,那其他行省呢,畢竟我們有很多貨都是從其他行省進過來的,要銀票能匯兌,我們就省事多了。”

這個問題張斌也考慮過,他沉吟道:“其他行省估計要等明年了,如果形勢好的話,東盛堂會先開放十萬兩以下的小額匯兌,這個還要看情況,總之,東盛堂的匯兌地點肯定會越來越多,這個大家不用擔心,整個大明甚至是整個南洋通存通兌也只是時間問題。”

其實,在座很多人都明白,總督大人所說的情況就是那些反賊正在造反,西北五省這幾年怕是指望不上了,到處都是反賊,東盛堂就算開通了匯兌,也得有人敢去做生意啊!

第二個大掌櫃略帶遺憾的坐了下來,緊接着,又一個大掌櫃站起來拱手道:“總督大人,我們可以用銀票直接和其他商販做生意嗎?畢竟,就算是在各個省城和京城兌換了銀子,要拉到地方也挺費事的。”

這個問題張斌倒沒考慮到,他估摸着銀票直接作爲流通的貨幣估計還要很長一段時間,沒想到這會兒就有人想着拿銀票當貨幣用了,他只能鼓勵道:“這個就要看對方的意思了,他要是願意接受銀票東盛堂自然不會反對,銀票一發出去可就是你們的了,你們想怎麼用,那是你們的事情,東盛堂是隻認銀票不認人的。”

這個大掌櫃主要是怕別人拿着銀票去東盛堂拒絕匯兌,看樣子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他也拱了拱手,滿意的坐了下來。

緊接着,又一個大掌櫃起身拱手道:“總督大人,如果我們想兌換銀票,可不可以直接請東盛堂派人來取呢?”

這傢伙,是想連送去東盛堂那段路的錢也省了,不過這會兒正值推廣銀票的時期,這麼點小事還是不要跟人家計較了,儘量讓人使用銀票纔是關鍵,張斌點了點頭,應允道:“如果數量超過萬兩可以考慮派人,不過不一定立馬就能到,也有可能,需要等一兩天。”

這個大掌櫃的確是想省錢,因爲他的商鋪總號在徽州,要把銀子拉去金陵也要花不少錢,等一兩天對他來說倒沒什麼,只要能省錢就行,他也滿意的坐了下來。

緊接着,又一個大掌櫃起身拱手道:“總督大人,東盛堂有沒有考慮在不屬於大明的地方開頭匯兌,比如呂宋的馬尼拉,那裡做生意的大明商販也有很多,能不能考慮一下?”

張斌聞言一愣,這問題他還真沒考慮過,大明的兩京十三省還沒全部開通呢,誰會想到別的地方去啊,不過馬尼拉也算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通商口岸了,在那邊做生意的大明商販的確比較多,估計這傢伙在那邊做的生意比較大吧。

他考慮了一下,隨即鄭重的道:“這個需要跟西班牙人協商,本官如果有空的話會去一趟馬尼拉,相信這點小事西班牙人應該不會反對,我們爭取兩三年之內開通吧。”

這話說的真夠霸氣,總督大人壓根就沒想過人家會不同意,或者說人家會敢於不同意!

這傢伙的確是做馬尼拉那邊生意的,而且做的還比較大,他自然希望直接在馬尼拉就能兌換銀子,畢竟拉着幾十萬兩銀子漂洋過海也是很危險的,聽張斌這麼一說,他立馬興奮的拱手道:“多謝總督大人。”

張斌微微揮手,示意他坐下來,再環眼四顧一圈,已無人再起身提問,這些人都是想東盛堂多開通一些兌換地點,以方便他們做生意,壓根就沒懷疑過東盛堂的信譽問題,看樣子,他們是真的很迫切的想要有個商號站出來,發行銀票了,只是他們自己都不敢而已。

從這次的情況來看,發行銀票應該是完全沒有問題了,張斌見衆人都不提問了,這才舉杯道:“來,我敬大家一杯,祝大家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各大商幫掌舵人連忙站起來,舉杯連連感謝,一場銀票“發佈會”就這樣圓滿結束了,接下來不到一個月時間,第一批印發的八百萬兩銀票都被哄搶一空,各地幾乎都傳來了增發銀票的申請,尤其是南直隸和浙江,金額都不下於五百萬兩!

這一下,又夠張斌忙的了,開銀票商鋪可沒這麼簡單,不是收了人家銀子給銀票就完事了,中間還有很多流程需要梳理。

比如,銀兩的看護,每座兌換城市存銀最少有兩百萬兩,這是個足以令人瘋狂的數字,不派人看守怎麼行。

張斌想出的辦法是徵召東番的退伍老兵,這幾年來,東番退伍的老兵也有幾千了,有受傷的,有年紀大了的,也有厭戰的,這些人派去看守銀庫還是沒有問題的,反正他們的家人都在東番,也不怕他們搞什麼鬼。

又比如,銀兩的轉運,一百萬兩白銀,差不多需要二十艘車輪舸,這車輪舸倒是好辦,調撥一批給東盛堂用就行了,主要還是人員,這個也只能用退伍老兵,當然,他們也不一定全會開車輪舸,只能先讓福建和廣東水師將士帶着他們熟悉一段時間,再讓他們單獨轉運。

還有銀兩的存儲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按這一個月來的速度,恐怕大明各地的兌換點最少會兌換出四五千萬兩的白銀,這可不是一點地方就能放下的,好在大員城空餘的地方還很多,張斌直接在總督府後面劃了塊空地,圍牆哨塔修好,銀庫直接按一億兩的規模修建,就看大明這些有錢人到底有多少錢!

第四十五章 馬尼拉第一二三章 重振昔日雄風第三十一章 帶你們回大明(上)第二七五章 白撿一塊殖民地第一七三章 崇禎無德第一〇六章 鼓舞士氣吹牛逼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八十章 請移遼東平民第二十七章 內閣大學士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賓第九十八章 稀裡糊塗第一六六章 終於熬到頭了第五十二章 驚天大捷第二五八章 開放所有殖民地第三十三章 青天大老爺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二一七章 異想天開第一〇三章 跟建奴決一死戰第二九一章 扭轉戰局第十五章 戚家軍威武(上)第一二九章 後金鐵騎覆滅第十二章 楊鶴論罪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二三八章 史上最牛總督第八章 通風報信第一八〇章 紅顏禍水第二八三章 夢中的白馬王子第七章 明荷貿易爭端(上)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六章 瘋狂亂咬第十九章 朝綱亂第十一章 是功還是過第三十七章 各自佈局第二十四章 親情第一九四章 隻手遮天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二三五章 國公力壓親王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第五十八章 建奴與反賊第七十二章 無恥者自毀長城第四章 遼東風雲變第二十一章 八員虎將第二十一章 八員虎將第一五三章 翻臉就翻臉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二三二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十六章 暖牀丫鬟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七十八章 黨爭禍國第五十二章 崇禎下注第五十四章 要錢要命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三十六章 救援第二十七章 災民終安定第二章 瘋狂的計劃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四十二章 教導太子第五十九章 海上霸主也得趴第一章 一夢四百年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一一八章 蒙元叛離第一七九章 跟崇禎硬剛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贈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十五章 糜爛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一一四章 上當了上當了第五十二章 測試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二七五章 白撿一塊殖民地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七十八章 炮轟聖薩爾瓦多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進東盛堂第七章 連升三級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三一〇章 王師出征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五十一章 拼命第二十九章 賣關子第二十二章 京城內鬼(下)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第一四七章 死磕第四十四章 苦命鴛鴦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四十五章 馬尼拉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五章 東番特戰營(上)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進東盛堂第十章 我們也有海盜第二九九章 崛起中的大明第一〇六章 鼓舞士氣吹牛逼第一七六章 動手第一六二章 用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