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體恤民情

東番中前衛北部,離大員城大約二十餘里,文溪河畔,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正是種植水稻的好地方,這次從大名府過來的西北災民大部分都安置於此。

張斌特意給這裡取名爲安定,希望飽受天災折磨的老百姓能從此過上安定的生活。

原本安置在此的老百姓的確過上了安定的生活,甚至比他們沒有遭災以前的生活還要好。

這裡原本就地廣人稀,土地又鬆軟,隨便整飭一下就是上好的良田;

東番九衛也從來沒有停止過駐地建設,很多適宜耕種的地方都組織人修建了磚瓦房,只等人搬過來就可以居住;

還有南海衛那邊今年也是大豐收,第一季的稻米早就填滿了倉庫,光用作軍糧根本就吃不完,這些饑民一搬過來,每人每月都能領上一石白花花的稻米;

還有衛所配備的耕牛和牛車,還有東盛堂捐助的布匹等生活物資,還有附近各千戶所時不時送來的豬肉、鹿肉、水產等等,可以說,衣食住行都不用操心,災民們都感覺自己真的如同置身天堂一般。

但是,一萬多災民才安置下來不久便有人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吐的稀里嘩啦,拉的肝腸寸斷,而且犯病的人越來越多,簡直就跟遭了瘟疫一樣。

張斌聞訊,嚇了一大跳,要是瘟疫就麻煩了,他連忙讓人接了大員城中最好的大夫前去整治。

結果,大夫去了沒半天就回來了,而且還找到總督府來了。

張斌聽聞大夫來了,連忙讓人將他請進來。

不一會兒,那大夫便愁眉苦臉的走進來,拱手道:“總督大人,這下怕是麻煩大了。”

張斌聞言,臉色一變,顫聲道:“難道真是瘟疫?”

那大夫連忙搖頭道:“不不,不是瘟疫,五疫之至,皆向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染病者十居其七八。安定染病者並未過半數,而且未出現死亡者,故並非瘟疫。”

張斌聞言,鬆了口氣,不是瘟疫就好,他追問道:“那又是什麼病?”

那大夫解釋道:“老夫細細問過了,原先安定之人並未有犯病者,犯病者皆爲新近遷入安定的災民,此病乃因道理來遠,不習水土,食積於小腹之中,凝滯不消,遂至生熱,升至胸中,而後上吐下瀉。”

搞了半天原來是水土不服啊,張斌也不知道這病是不是很嚴重,他連忙請教道:“這病嚴重嗎,好治嗎?”

那大夫尷尬的道:“此病與兩方水土,兩方天氣和兩方飲食都有關聯,遷入安定的災民三者都不習,病情相當嚴重,小人也只能稍做緩解,不能根治啊!”

這下的確麻煩了,不能根治,難道天天讓人吃了吐,吐了吃,吃完拉,拉完吃,那不要人命嗎。

張斌想了想,隨即問道:“能緩解多少,不會出人命吧?”

那大夫羞愧的道:“胸熱之症,小人能緩解一二,吐應該不會吐了,腹中脹痛無法確認因何所致,小人只能下點清熱退火之藥,這腹瀉怕是止不住啊。此病倒不會鬧出人命,只是犯病者四肢乏力,頭暈目眩,農活怕是沒法幹了。”

張斌點了點頭,安慰道:“老先生辛苦了,能緩解一二就好,不知老先生可有能治此病的名醫推薦,只要能說出名字,本官怎麼也要請過來。”

這不請過來不行啊,這一批就有十多萬呢,如果有一半拉的四肢無力,活都沒法幹,豈不是要白養着七八萬人,而且後面肯定還要從西北遷徙災民過來,如果一遷過來就有一半病秧子,恐怕自己糧食再多都養活不了。

那大夫聞言想了想,隨即嘆息道:“大人真是愛民如子啊,倘若文林郎到此,肯定能藥到病除,可惜文林郎萬曆二十二年就去世了,也不知他後人學得了幾分本領。”

張斌這個暈啊,別說官銜啊,說官銜誰聽的懂,他不由追問道:“不知老先生說是哪位文林郎?”

那大夫尊崇道:“小人說的是楚王府奉祠正、太醫院判、藥聖李時珍。”

原來是李時珍啊,這位大拿來了那肯定沒問題,可惜去世了,請他的後人來也不知道能不能行,張斌試着問道:“老先生還知道其他名醫嗎?”

那大夫慚愧道:“請恕小人孤陋寡聞,當世名醫,小人就聽說過這麼一位。”

這事情可拖不得,眼看着從大沽港那邊送過來的災民越來越都,如果不趕緊找到根治水土不服的良方那可就真麻煩了。

張斌連忙問道:“老先生可知文林郎仙鄉何處?”

那大夫點頭道:“小人知道,文林郎乃是湖廣蘄州人。”

蘄州又是個什麼地方,張斌壓根就沒聽說過啊,他連忙追問道:“蘄州屬於湖廣哪個府?”

那大夫不假思索道:“蘄州屬於湖廣黃州府。”

原來是黃州府,正好緊鄰着江西,從建寧府過去都不到一千里,張斌點頭道:“那好,本官即刻派人去請文林郎的後人,多謝老先生了。”

那大夫又讚頌了一番張斌愛民如子,這才恭謹的退了出去。

張斌想了想,寫了份移關公文,照會黃州府,福廣總督治下出現大量平民上吐下瀉,請調文林郎李時珍後人前來協助治療,就這麼簡單,他相信一個知府還不敢得罪他這個兩省總督,應該會乖乖配合,派人過來。

公文寫好之後,他立馬招來張差,拿着公文叮囑道:“你帶一隊親衛先坐快船趕到建寧府,然後快馬加鞭趕往湖廣黃州府,去請文林郎李時珍的後人過來爲災民整治水土不服之症,越快越好。”

張差道了聲遵命,接過公文,疾步往外走去。

張斌又想了想,乾脆讓人招來了李定國等八名親隨,又讓謝正剛招來兩隊親衛,打馬直接趕往安定,去看看災民的病情。

這要是瘟疫他肯定不敢去,水土不服的話倒是沒什麼,正好還可以順帶看看災民的生活情況。

六月的東番已經有點悶熱了,打馬狂奔的話倒是涼快異常,安定離大員城也就二十來裡,一行人不到兩刻鐘就趕到了安定外圍的屯田區。

張斌隨便選了個離大路不遠的百戶所,直接打馬跑了過去。

東番並沒有府州縣鄉村這些行政單位,一個衛所就相當於一個府,一個千戶所就相當於一個縣,再分下來十個百戶大概管着一個鄉的面積,一般一個百戶轄區內所有屯衛都會聚居在一起,並不會再分開設村莊。

當然,一個百戶手下也不止一百戶屯衛,現在東番九衛下屬屯衛已經有三十多萬,平均每個衛所都有六千多戶,東番中前衛遷入一萬五千多人之後更是達到了上萬戶,五個千戶所,每個千戶所下面都達到了兩千多戶,也就是說,一個百戶下面有兩百多將近三百戶。

所以,張斌抵達的百戶所是一個相當大的村子,足有將近三百戶,上千人,這裡的建築也很有特色,十戶一排,十戶一排,就跟九宮八卦陣一樣。

一行人還沒有進入村子,這裡的百戶便帶着人迎上來了,這裡的人都知道,一般能帶着幾十騎到處跑的,不是從東番中前衛駐地出來的千戶大人或者指揮使大人,就是從大員城裡出來的軍方將領,只是沒人想到,來的竟然是總督大人。

這百戶原本就是福建的屯衛,自然是認識張斌的,他一見張斌,連忙拱手作揖道:“參加總督大人。”

張斌揮了揮手,示意他免禮,隨即翻身下了馬,把繮繩往旁邊親衛手裡一扔,這才問道:“這裡遷來了多少西北災民,他們的病情怎麼樣?”

那百戶連忙拱手道:“這裡共遷來了西北災民一百戶,五百餘人,犯病的大概有兩百多人,上午的時候千戶大人派人送來了一些藥,他們吃了之後已經不怎麼吐了,就是肚子還鬧騰的厲害。”

張斌點了點頭,隨即揮手道:“嗯,帶我去病的比較重的災民家裡看看。”

那百戶連忙弓着腰做出請的手勢,帶着他就往村子裡走去。

張斌身後,謝正剛直接揮手讓一隊親衛留下來看守馬匹,他自己則帶這另一隊親衛跟在張斌身後進了村子,李定國等人也不用招呼,直接跟在謝正剛身後也一起進了村子。

走不多遠,那百戶便帶着張斌一行人來到一個嶄新的院落裡面。

這院落真的很新,連外面的木闌珊都是新砍的樹枝扎的,上面還能看到嶄新的豁口呢,房子也是嶄新的磚瓦房,牆上面一點污跡都看不到,應該是剛建好不久,又或者剛有人搬進來住。

張斌跟着那百戶進了院子,頓時聞到一股濃濃的藥味,外面小院裡並沒有人,不過裡面卻閃出一個三十多歲的婦人,她一見那百戶便緊張的搓手道:“百戶大人,您來了啊,是不是千戶大人又發下來什麼好藥了?”

那百戶直想翻白眼,他尷尬的道:“這個,暫時還沒有,是總督大人來看你們了,老趙他們都在吧?”

說罷,他往旁邊一閃,直接讓出後面的張斌。

總督大人是什麼官,那少婦還不明白,不過百戶大人都要叫大人的那肯定是很大的官了,她都有點不敢開口了。

張斌正想着怎麼開口呢,劉文秀、艾能奇突然湊上來驚喜道:“趙嬸,你住這裡啊?”

那婦人擡頭一看,跟着驚喜道:“哎呀,文秀,是你們啊?”

認識就好,張斌終於找到話題了,他微笑着問劉文秀道:“你們認識啊?”

劉文秀連連點頭道:“是啊,是啊,總督大人,趙嬸經常給我們補衣服呢。”

原來是這樣,其實,農民軍並不是只要打仗的,各種匠戶也會被農民軍裹挾,跟着他們一起跑,這其中最吃香的就是鐵匠和裁縫匠了,因爲鐵匠可以打造兵器,裁縫匠可以做衣服,甚至可以做軟甲、鎖子甲一類的輕型盔甲。

這婦人應該就是裁縫匠了,而且還是張獻忠手下的裁縫匠,貌似跟李定國他們還很熟。

有了熟人,氣氛立馬就融洽了,衆人寒暄了幾句,那婦人便將他們請進屋裡。

這些屋子都是按統一制式建出來的,正門進去是吃飯的廳堂,後面是做飯的廚房,兩邊則是兩大兩小四個房間。

這時候,屋裡兩個病人並沒有躺在各自的房間裡,反而齊聚在廳堂,靠坐在小靠背椅子上面,無精打采的。

李定國等人見狀,立馬走到其中一個老頭跟前,擔憂道:“趙伯,你怎麼樣了,沒事吧?”

那老頭一見這幫小傢伙,立馬眉開眼笑道:“定國,是你們啊,我沒事,就是有點拉肚子。”

看他樣子,的確沒什麼太大的問題,就是沒什麼精神,好像整個人都沒力氣了一樣。

張斌上前微笑道:“老人家,在這裡過的怎麼樣,除了拉肚子,沒有其他什麼問題吧?”

那老頭有氣無力的道:“這裡好啊,有吃的有穿的,住的又好,一家還有幾十畝地,簡直比我們沒遭災之前還過的好啊就是我老漢無福消受啊,一來這就病了,現在田裡就我那兩個小子在忙活,我這心裡急啊。”

張斌連忙安慰道:“老人家,不要急,衛所那邊已經想辦法請醫生去了,估計過幾天就能請來了,到時候只要喝幾計藥就沒事了。”

那老頭連連點頭欣慰的道:“那就好,那就好。”

張斌也沒解釋自己的身份,就那麼站着跟這一家人閒聊起來。

這一家貌似有點複雜,那婦人應該是這老者的女兒,另外一個病人應該是那婦人的夫婿,還有兩個不在場的應該是這老者的兒子。

如果是大明的普通農戶或者匠戶家裡自然不會是這個樣子,但是,他們是災民,來到東番也不可能按原來的戶籍每戶分棟房子,只能讓有親戚關係的先湊合着住一起,至於後面他們要分家過,那就是他們的事了,衛所也不會再給他們免費建房子了,只能他們自己想辦法建了。

說着說着,這趙老頭貌似又忍不住了,打了聲招呼便往後面跑去,張斌搖了搖頭,示意那百戶帶着他到處轉了轉。

還好,這家鍋碗瓢盆,桌椅板凳,牀被農具什麼的都不缺,糧食也比較充足,證明下面人沒有揹着他貪拿卡要,基本上他給災民準備的東西都發下來了。

他又轉了幾家,瞭解了一下患者的病情,又檢查了一下生活物資,基本上都沒什麼問題,只要他們病好了,就能開始正常生活了,現在就看李時珍的後人本事怎麼樣了。

第三十三章 青天大老爺第十六章 戚家軍威武(下)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三十四章 我們什麼都沒幹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七十章 小鬼子被坑慘了第四十三章 海盜要來了第四十四章 驚天逆轉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第一七六章 動手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五十四章 要錢要命第二十一章 未來帝師第十五章 葡萄牙服軟第十二章 瓦崗寨告破第二十五章 流連忘返第十一章 組織募捐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個笑話第一一七章 降是不降第二二六章 大明我們和睦相處吧第二章 吹牛有風險第二六六章 誘人的果實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二五二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一章 危機降臨第六十章 猜忌第四十六章 瘋狂亂咬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三十六章 收穫不小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一六七章 太子吃癟第二五五章 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第一三九章 封鎖消息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五十三章 世上無難事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六十二章 測試槍炮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稅賦第六十章 猜忌第四十九章 廷推風波第二六七章 租借鎮遠巡洋艦第一七八章 表明立場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二十七章 佈下棋子第六十三章 滿江紅第四十五章 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第一八四章 文的不行來武的第二九〇章 爭霸與保命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八十五章 毛文龍偷人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職第二十二章 鴛鴦陣之威第五十六章 年節第三十章 感動第七十九章 崇禎上鉤第二十章 徵兵遇阻第十四章 入住都司衙門第五十四章 有奸細第十章 張捷上任第一三八章 突如其來的盡頭第四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三十五章 責任第九十三章 復起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九十章 皇太極傻眼第三章 農民軍來了第二十一章 京城內鬼(上)第二〇三章 左將軍你有病啊第七章 奇葩第六章 京察鬧劇第三十七章 各自佈局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七十章 小鬼子被坑慘了第三一六章 權臣只有末路嗎(全書完)第二〇二章 送錢送糧第三十二章 無法善了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龍入夥第五十章 栽贓陷害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詞第三十六章 唐世濟進去了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第一四九章 激戰第二六七章 租借鎮遠巡洋艦第十三章 至交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一九六章 中興大明從抄家開始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四十章 盧閻王第二十章 徵兵遇阻第五十章 科舉之爭第一二二章 欲奪遼東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