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作死

卯時方至,一縷陽光出現在天際,整個海面頓時波光粼粼。

突然,一個正收拾東西的攤販指着遠處海面大喊道:“快看,那是什麼?”

港口中所有人都順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一排黑點出現在遠處的海面上,那數量,不下十個。

不知是誰淒厲的大喊道:“是船,好多船,快,快,收拾東西!”

隨着這一聲大喊,原本港口旁慢慢悠悠收拾東西的攤販就如同打了興奮劑一般,拼命的收拾起來,更有的人直接扔下東西就跑了!

海邊上的人怕船,這是什麼邏輯?

張斌看了看海面上的黑點,又看了看倉惶逃竄的商販,不解道:“他們,怕船?”

他身邊的吳士琦無奈的苦笑道:“他們不是怕船,而是怕海盜。”

海盜!

張斌聞言,嚇了一大跳,海盜可不是開玩笑的,只要遇上基本上就玩完了。

他略微有些慌神道:“不會是海盜吧,應該是我父親派來的船隊吧?”

他身邊的謝正剛自信的道:“當然不是海盜,絕對是我們大金所的戰船。”

張斌詫異的看着他,這話貌似有問題啊,這時候的海盜可不是一般的厲害,而大明水師正是最虛弱的時候,要真遇上了海盜,誰幹的過誰還不一定呢,是什麼讓他有這樣的迷之自信呢?

那些黑點慢慢靠近港口,輪廓也漸漸變得清晰,果然是船,好多的船,總計有十一艘之多!

不過這些船並不是一樣大小的,大部分都是小船,真正的大船隻有三艘,而這三艘中,有一艘簡直大的嚇人,宛如一棟高樓一般,那體積比旁邊兩艘大船加起來還大。

謝正陽指着那些戰船哈哈哈哈大笑道:“縣令大人,你看,這可不就是我們大金所的戰船嘛。”

張斌翻了個白眼,無奈的道:“小六叔,我以前又沒去過大金所的軍營,沒看出來也是正常的嗎。”

這個倒是事實,明朝對軍隊的管理還是比較嚴格的,就算是地方衛所的軍營也只有在編屯衛和餘丁可以進去,如果什麼人都往軍營裡跑,那就亂套了。

在編屯衛也就是正軍,他們纔算是真正的軍人,餘丁其實就是打雜又或是做候補的,一般一個軍戶家庭只會出一個正軍和一個餘丁,再有多的男丁,他們也不會往軍營裡送了,這會兒當兵可不是個好事情,隨時都有可能送命。

像張斌的四個哥哥,只有大哥張勇正軍,二哥張冠是餘丁,至於三哥張三和四哥張軍,貌似都不屬於屯衛序列,也就是說他們和張斌一樣,都沒沒資格進軍營。

這謝正陽其實也是餘丁,他哥哥謝正剛纔是正軍,不過他也算有資格進軍營操練的,自然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些都是大金所的戰船。

這接趟人都能派出十一艘戰船,那千戶老爹手底下到底有多少戰船啊,張斌忍不住問道:“小六叔,我們大金所到底有多少戰船啊?”

謝正陽聞言,立馬如數家珍的道:“按編制,我們大金所應有大小戰船一百一十一艘,其中一號福船一艘,二號福船十艘,子母船二十艘,鷹船四十艘,網梭船四十艘。但是,現在,我們大金所的戰船實際只有一半,也就是一號福船一艘,二號福船五艘,子母船十艘,鷹船二十艘,網梭船二十艘。”

這福船張斌倒是聽說過,至於什麼子母船、鷹船、梭船,他就有點搞不清楚了。

謝正陽見他一臉懵逼的樣子,不由擡手指着遠處那十一艘戰船介紹道:“你看,那兩邊最小的就是梭船,內有四人,兩人操控,兩人以鳥銃或火箭攻擊;那伸出十個槳就是鷹船,外面以毛竹密釘做防禦,內有十人操船攻擊;那兩艘單帆大船就是子母船,主要做火攻用,只需八人操控,戰時可迅速靠近敵船,將母船點燃,然後乘下面的子船撤離;中間那艘兩帆樓船就是二號福船,長八丈,寬兩丈三,共四層,滿編六十四人,九人操控,五十五人攻擊。”

張斌聞言,在心中默默算了一下,這十一艘船上加起來正好一百一十個人,也就是一個百戶手下所有正軍的數量,一百一十艘正好就是十個百戶手下所有正軍的數量,至於那艘一號福船,估計是他父親張成德的座駕。

但是,爲什麼只有一半了呢?

他忍不住追問道:“爲什麼我們大金所只有一半的戰船了呢?”

謝正陽聞言,不由搖頭嘆息道:“唉,這個我也不是很清楚,傳聞自土木堡之變後,各地造船數量就開始日益縮減,現在像我們大金所這樣還剩下一半戰船的衛所都不多了,一般能剩下個兩三成就不錯了。”

臥槽,這不自毀長城嗎,張斌忍不住抱怨道:“好好的水師爲什麼要這麼折騰呢?“

這個謝正陽就答不上來了,另一邊的吳士琦卻是嘆息道:“唉,這還不是土木堡之變惹的禍,大明水師主要還是用來對付倭寇的,倭寇威脅雖大,還不足以致命,但是,蒙元瓦刺部那一次卻差點要了大明的命,再加上後面建奴反叛,大明不得不將所有軍需物資往北調,不解決北方的問題,大明水師怕是沒有出頭之日了。”

原來是這樣,土木堡之變那次的確把大明給整慘了,當時連英宗皇帝都被俘虜了,要不是兵部侍郎于謙死挺英宗的弟弟代宗上位,然後調南直隸、河南、山東等地屯衛死守京城,大明怕是要被蒙元瓦刺部給弄死了。

還有後面的建奴,也就是現在的後金,大明最後可不就等於是被他們給弄死的嘛!

貌似這兩遊牧部落都猛得一劈,大明不死在這個手裡,就要死在那個手裡。

其實,壓根就不是這麼回事,不管是後金還是瓦刺其實都不可怕,要大明還能組織立朝之初那麼多兵力,他們再厲害也只能在草原上瑟瑟發抖,壓根不敢南進一步。

真正可怕的是自己人,大明可以說完全是自己把自己給作死的。

像土木堡之變,如果英宗不信太監王振的,不讓王振獨攬大權,就瓦刺那點實力,隨便派個武將甚至是文官去領兵都能幹的他們不要不要的。

結果,英宗偏偏要相信王振,讓一個太監牽着鼻子走,還讓他指揮二十萬大軍到處亂竄,結果,不但把自己搭進去了,還差點把整個大明給搭進去了。

還有後金,男女老幼全算上總共也就百來萬人,還沒大明的屯衛數量多呢,要大明有錢,隨便組織個百來萬屯衛就能把他們收拾的服服帖帖。

問題現在不管是閹黨還是東林黨,不管是勳貴還是皇親國戚,都在一個勁地爭權奪利,一個勁地摟錢,至於亡不亡國的問題,他們貌似壓根就沒想過。

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他們這樣使勁作死,不死纔怪!

第五章 澳門總督嚇壞了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六十七章 奉旨驅倭寇第一章 進京第一八七章 弒君否第二十一章 總結和獎勵第一五六章 鉅貪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八章 暗夜偷襲第五十章 火車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給朕趕走第六章 貪腐之道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十三章 囂張無比第二章 搬遷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賓第四十七章 激戰開始第四十五章 蒸汽動力第七十七章 落子第一六四章 敲響警鐘第二十七章 佈下棋子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險第二章 京城告急第九十七章 首輔落誰家第五章 驚天大案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將強大無比第四十章 建城和鑄炮第一七七章 開幹第一〇一章 兵臨海州城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九十三章 復起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爭第四章 遼東風雲變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贈第三十四章 我們什麼都沒幹第四十二章 擢調王徵第四十二章 教導太子第二一五章 要不要枉殺忠良第三十二章 做回惡人又何妨第八章 暗夜偷襲第七十五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三十二章 兌換第三十七章 下臨潼第十七章 納捐助餉第一八七章 弒君否第十七章 海戰無敵俞家軍第八十七章 遼東危局第三十五章 責任第三十七章 各自佈局第七十一章 宮廷三大案的疑雲第二十八章 建寧製藥第三十九章 募捐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第二十五章 自保第十七章 海戰無敵俞家軍第四章 這下麻煩了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五十五章 妙計對奇謀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二十三章 成親記第十章 爭相跑路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九十六章 溫體仁下臺第九十八章 稀裡糊塗第二五八章 開放所有殖民地第三〇四章 內閣主政第三一三章 逮住他隆王第九十五章 奪情第七章 安排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軍第二十章 搶奪超級戰列艦第二十八章 賜名成功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二十三章 整編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領下的帝國崛起第二十七章 產量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一四二章 氣數已盡第十六章 沒事找事第二十四章 籌謀練兵第一三九章 封鎖消息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二十五章 自保第二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三十章 推廣問題第四十八章 要變天了第六十七章 空悲切第六十二章 暗夜第七十三章 勇者的選擇血戰到底第八章 通風報信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六十五章 犯衆怒第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三十二章 勞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