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遷都北平

“好!”朱棣拍掌道,“我朱棣從不曾忘記祖先,也不曾忘記先人們對我古老的華夏帝國曾經作出的貢獻!這‘英魂紀念碑‘上的碑文,就如此銘刻!”

“紀念碑的設計基本沒什麼了,不過還有一點。”見到朱棣臉上的笑意,朱鬆趁熱打鐵,“如今南京城的‘英魂紀念碑‘矗立地點已經選定了,那北平城的呢?”

“北平城……”朱棣稍稍沉默了半晌,道:“朕有件事情已經琢磨了許久,既然今日鬆弟提出了在北平城建造‘英魂紀念碑‘之事,那朕索性便一起提出來吧!你們覺得,這南京城如何?”

一衆文武大臣們相互對視了一眼,不清楚萬歲爺這句話什麼意思。

“南京城?很好啊!”朱鬆毫無所覺地說道,“南京城氣候溫暖,山好水好,人傑地靈的,有什麼不好的?”

朱鬆這貨這張嘴也真是夠厲害的,全都誇獎的詞,沒有一句含貶義的。

朱棣撇了朱鬆一眼,沒有說話,只是將眸光投向瞭解縉以及姚廣孝他們。

老和尚是跟着朱棣從北平一路南下殺到了南京,所以他對南京沒啥感覺。

上前一步,姚廣孝咧嘴道:“這南京城依鐘山,臨長江,越王勾踐在此築城以來,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真要說起來,可以算得上是我大明古都之一,這南京之地又多文人墨客,自然是我大明的精華之地。”

就在衆人以爲這就是姚廣孝的答案的時候,姚廣孝卻繼續道:

“但是,不可否認的!南京之地鶯歌燕舞,太過陳朽了,我大明文武百官、商賈貴族們,在這南京之地已經被消磨了以往的銳氣,百姓們雖說富足,但是卻太過安逸了。若要比較的話,和尚我倒是覺得北平府的人要比南京城的人要懂得吃苦!”

“我不同意姚大人的說法。”解縉站了出來,道:“南北兩方各有各的優勢,豈能彼此相比呢?南京城乃是六朝古都,相比起其他的府城來,承載了更多的歷史以及人文。而北方呢?亦有頗多古都,所以說兩者沒有可比性。”

“不錯!”楊士奇慢悠悠地開口道:“而且方纔姚大人所言,這南京城中抹掉了更多人的銳氣,但是下官以爲,抹掉更多人銳氣的應該是人心纔對。”

“哎!”就在此刻,朱棣嘆了口氣,道:“南京是朕的傷心之地,當年許多的事情都發生在南京。再有,朕以爲南京紙醉金迷,容易消磨志氣,朕倒是有意

遷都於北平,回到當初朕一直在的地方。”

“什麼?”

“遷,遷都?”

“萬歲爺,您三思啊!”

對於朱棣的這個心思,除了姚廣孝、朱鬆之外,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驚愕。

姚廣孝是早就知道朱棣的這個心思,而朱鬆的無動於衷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對於徐暉祖以及解縉他們的表現,朱棣倒是沒覺得奇怪,畢竟他遷都的這個想法從未對人說過,實在是因爲這件事情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駭人聽聞的!

還有就是,這件事還好是在暖閣之中提出來的,在場的文武大臣們都是朱棣的親近之人,此事若是在大朝會提出來的話,怕是會引起軒然大波,到時候不僅僅是朝野震動,羣臣爭議,怕是消息傳到民間的話,也只以引起震動來。

因爲這件事情可不僅僅涉及到朱棣自己,還涉及到皇族、文武百官,他們大多數都在金陵城中有府宅、有產業,每個家族動不動就是數十甚至是上百口族人。

這些人早已適應了南京城這種悠閒、令人迷醉的生活,若要他們跑到天寒地凍的北平府去,那比殺了他們都要令他們感到難受。

而對於自己的心思,或許只有一直追隨他的姚廣孝,能夠猜出他的一些心思來,可是對於朱鬆這一臉平靜的反應,朱棣心頭也是感到極爲驚訝的。

皺着眉頭細細琢磨了一下,朱棣還是奇怪地問道:“鬆弟,看你臉上的表情似乎一點都不驚訝啊?怎麼,難不成你也認爲朕應該遷都北平?”

聽到朱棣的話,閣中的一衆文武大臣們全都把目光投向了朱鬆。

朱鬆纔沒啥反應呢!

別忘了,朱鬆前世的時候,大明就是在北平仿照南京皇宮修建了一座皇宮,之後北平府便改名順天府,而北平城就成了北.京。

對於北.京這座城市,朱鬆是極爲熟悉的,因爲朱鬆之後的保鏢生涯,有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北.京,他對北.京的感情,要遠遠地超過這座南京城。

“應該啊,不就是遷都嘛!”所以,朱鬆並不覺得奇怪,無所謂地聳了聳肩膀,道:“只是有一點四皇兄要記得,北平府雖說位於關內,但是距離蒙古頗近,若是蒙古等番邦出現什麼情況,入侵我大明的話,北平府定然是首當其衝。”

說到這裡的時候,朱鬆看了一眼在場所有人的臉色,發現除了姚廣孝之外,所有人的臉色難看起來,便繼續說道:

“別忘了,四皇兄!眼下你已不是當年的燕王,你所掌管的並非是北平府,並非是半壁江山,你是我大明的天子,掌管的是我整個大明,若是遷都北平府的話,四皇兄便是以天子之身守衛國門!”

天子守國門,這話對於後世之人而言,這話自然是熟識的,但是用於當下,卻是讓衆人渾身巨震,以天子之身守衛國門,完全可以說是開了歷史的先河。

“天子守國門!”朱棣眸中突然泛起了精芒,“朕就當這看守國門之人又有何妨?”

朱棣這是鐵了心要遷都了,其實細想的話,這也是完全有道理的。

對於南京城而言,朱棣完全就是個外來戶,想當年在北平府的時候,他將北平府治理地井井有條,百姓們安居樂業,北平的百姓們甚是擁戴朱棣。

而應天府呢?應天府的百姓們對朱棣是驚懼多過崇敬,他們只是出於對強權的恐懼方纔服從朝廷的管制,對於眼下的朝廷並沒有多少歸屬感。

再者就是文武百官們的問題了,雖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中那些四品以上的官員大部分都是朱棣一路南下帶過來的,但是四品以下的官員們可大部分都是建文朝遺留之臣。

這些遺留之臣與應天府、嘉興府、松江府等江浙之地的勢力,可以說是根深蒂固,大明的諸多政令,就是因此難以推行與爲繼。

當然了,政令想要推行的話,自然也是有法子的,無非就是殺殺殺,殺一儆百嘛,這有什麼?

不是有句話說得好嗎?殺一人爲罪,殺萬人爲雄,殺得百萬人,方爲雄中雄!

只要朱棣不顧及麪皮,不在乎大明的百姓們如何看他,他大可以這樣做,只要你膽敢不尊政令,那朕就殺,殺你個乾乾淨淨,天下太平!

可是,朱棣不能這樣做!他雖和洪武爺一個性子,甚至比洪武爺還不在乎面子,隨性而殺,但是對於這些大明的百姓們,總歸不能沒有任何由頭地去殺吧?到時候真是殺得狠了,官逼民反,那他娘地不是適得其反了嗎?

所以,朱棣最後想法的法子,便是在北平城中修建皇宮,遷都!

再說了,以天子的萬乘之軀守衛國門,這件事情對於文大臣們而言,那是驚懼萬分,但是對於大明的百姓們而言,確實一件收攏人心的大好之事!

你想啊,縱觀大明曆朝歷代,啥時候有天子膽敢將自己的國都建在邊境線上啊?

當然了,說是邊境線有些誇張,但是從北平城到大漠不過百里的距離,若是境外的那些外邦之兵卒,哪天腦子被驢給踹了,想要騷擾、攻擊大明的話,百里的距離對於大明而言,遠嗎?

不遠,而且這點距離還很近呢!

“四皇兄,既然你願意當這守門之人,那我們這些身爲臣子的又有什麼理由拒絕呢?”朱鬆臉上出現了笑容,他直接站起身來,向朱棣拱手道:“四皇兄,此番遷都,有何要臣弟做的儘管吩咐,臣弟定然竭力而爲!”

“萬歲,對於遷都之事,我等定然竭力而爲!”

閣中的一衆文武大臣們面面相覷,這位主爺是真會挑好話兒說啊,這回得嘞,好話都讓這位主兒給說了,他們還能幹啥?只能是拱手相應了!

眼下這個時刻,一個‘英魂紀念碑‘,一個遷都,這兩件影響大明朝千百年的大計,都在今日給定了下來!

……

眼下,再有半月便到了除夕,南京城如去年一般,竟然飄下了絨毛細雪。

說起來這雪下得倒也應景,小販們早早地在城中搭起了小帳篷,將細雪擋在了帳篷之上,帳篷之下的攤位仍舊擺滿了各種東西,

百姓們身上披着披風或者大氅,穿行在街道中,偶爾在攤位停下挑揀東西。

從皇宮出來之後,朱鬆帶着黃三晃晃悠悠地在城中閒逛着。

當兩人溜達過一座酒樓的時候,朱鬆突然停了下來,扭頭看着黃三,心血來潮地說道:“黃三啊,你可曾去過揚州,要不今這幾日咱們去揚州城逛逛吧?”

“嗯?”黃三愣了一下,今王爺是怎麼了,咋突然想去揚州城了呢?

心裡頭雖說感到有些奇怪,可黃三還是說道:“末將倒是去過揚州,不過眼下這天氣去揚州城的話,是不是有些急了?而且從咱們南京城到揚州城有九十里,咱們就算今日出發到了晚上也到不了啊?”

“沒事,咱們一路逛過去就是了。”朱鬆滿不在乎地擺擺手,道:“走了,走了,回去收拾一下東西,趁着將要臨近除夕,你和青山也隨本王出去玩玩!”

朱鬆這性格是越發隨性了,想幹啥就做啥,有些偏向小孩子了。

回到王府之後,朱鬆直接就奔了後院的馬房,竟然自己親自動手給馬車套上了馬,而且還是選得最平凡的那駕馬車,從外頭看沒人知道這是王府的。

“哎,王爺這是去哪啊?”白福瞪着眼睛瞧着朱鬆在馬房裡頭忙活着,鬍子都差點揪掉了,“我說你們幾個小子傻了?倒是去幫王爺套馬車啊?”

幾個負責馬房的侍從,全都站在馬房邊上,聽到白福的話,一個年輕的侍從苦笑道:“長史大人,是王爺不叫我們插手的,說,說我們幾個若是膽敢插手的話,王爺不光要結結實實地揍我們一頓,而且還要把我們趕出王府去!”

“嗯?”白福眼皮一抽,道:“王爺,您這是究竟要做什麼啊?”

“沒事,就是突然想活動一下了。”朱鬆從馬車裡頭鑽了出來,道:“哎,對了,白叔,你去膳食堂準備一些點心、菜餚還有酒過來,本王一會就要動身了。”

“王爺,您這是要去哪啊?”白福現在是一腦袋的迷糊,“眼下這天上還下着雪,不宜出門。要不然這樣好了,待明日天上變晴了,您再去?”

“這點小雪,沒事!”朱鬆一屁股坐在車轅上,“本王就是去揚州城逛逛。行了,白叔你還是趕緊讓膳食堂準備好那些東西吧。對了,再拿個炭火盆來。”

“可是王爺……”白福還是想勸勸朱鬆,可是瞧見朱鬆臉上的表情,白福就是知道這事是勸不成了,只能搖了搖頭,轉身朝着膳食堂的方向走去。

……

半個時辰之後,一架馬車出了南京城上了官道,向着揚州城的方向趕去。

翌日過了晌午,朱鬆的馬車終於到了揚州城中。

此刻細雪已歇,天上愁雲盡去,可以說是萬里無雲,整個揚州城都活了。

朱鬆找了個客棧將馬車停了下來,隨後就領着黃三和韓青山來到了熱鬧的揚州街市之中。

“瞧瞧,瞧瞧,這揚州城可比咱們南京城要熱鬧得多啊!”走在街市之間,瞧見街市上那熱鬧的光景,朱鬆的臉上不由得出現了喜色,“哎,走這邊,我聽方纔有旁人說那邊有雜耍,咱們去那邊瞧瞧吧。”

韓青山和黃三此刻只是個跟班的,自家王爺想去哪他們自然也就跟去哪了。

第三百二十三章又是一堆爛攤子第三百一十一章小傢伙們出征第二百八十一章對小傢伙們揮動殺威棒第436章 龐浩的小舅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華這小子太狠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背後有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周王的驚訝第五百二十章稷下之學第一百八十二章 誤會啊第五百三十七章瘋了,小夥子們瘋了第二百五十六章突如其來的攻擊第三百六十七章韓東道搞出的幺蛾子第二百零七章元坤的勾當第三百二十二章 背後有人第四十七章 建文近臣第四百二十二章神聖羅馬帝國第448章 會師第二百二十五章 打賭(上)第二百四十三章可惡的小曰本第五百七十四章 玩個大的第三百零一章裝病第441章 調兵錦衣衛第五百三十六章 重要任務第十四章 凹凸曼打小怪獸第三百七十七章大朝會第三百五十六章 規矩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妙錦的症狀第二百六十五章火器營第四百四十七章 盡數緝拿第四百四十五章該死的知府第四百四十一章爲妻弟發喪第一百七十四章 做足三日第二百二十二章 王妃吃醋了第431章 齊聚交趾第一百八十一章 園中未眠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繞道臨安老陰山第六十九章 忠奸?第三百一十九章 卑鄙的迷藥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結局 上第275章 全都一棍子撂倒第二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四百六十八章會師,返程第四百六十章 正面遭遇第一百五十章周妃的壽誕第518章 熊孩子啊!第四百四十章擊鼓報案第一百七十七章 寶藏第三百九十二章潛入二合一第一百九十三章啓程扶風縣第五百零三章爺叫江子萬第二百五十章花樣作死第三百三十六章小島遇險第三百八十九章 朝鮮征程第二百二十二章 王妃吃醋了第三百二十四章遷怒第三十七章 解氏兄弟第五百四十五章 婚事成第二百一十四章挖坑第三百二十三章 又是一堆爛攤子第五百零七章 高燧,脾氣見長啊!第四百零四章前往倭國第二百一十八章 舍利現世第三百五十章 解決與上稟第一百三十章相遇在錦繡閣第三十六章 錦衣衛的任務第三百二十七章奇門鏢行第八十五章 撿了個小姑娘第二百二十八章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五百五十一章 朱鬆的打算第七十五章 錦衣衛的動作好快第一百九十八章 扶風縣的煩心事第一百四十六章又把自己給坑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岳父上門第一百八十五章入住伯府第九十一章 都是城防官第八十四章 兵卒劫車第438章 嚇慘了第330章 海洲第六十五章 易容第三百零九章 次女祺琳第三百五十六章 規矩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個請求第一百七十九章新遊戲第七十五章 錦衣衛的動作好快第四百零二章 橫生枝節第四百七十二章無禮要求第五百三十二章有爝,你是不是那方面有問題?第四百章 轉世禪師第三百三十八章主動暴露第六十二章 天仙樓赴約第二百五十五章 小丫頭又要走第四百八十六章犒賞三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徽焲世子第四百零四章 前往倭國第十六章 救命之恩,用菜償第二百五十章 花樣作死第一百四十九章被記恨上了第三百零九章次女祺琳第四百八十八章 英魂紀念碑第四百九十二章 緣由與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