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西學興國

聽着身邊百姓發自內心的稱頌,楚澤的臉上也浮現出欣慰的笑容。

正如那些商賈百姓所言,這些年鳳陽藉着鐵路的東風突飛猛進,不但工商業欣欣向榮,就連普通百姓的生活也是越過越滋潤。

“這還只是個開始。”楚澤暗暗想到,“等到全國鋪開這張交通網,屆時商旅往來更加頻繁,文化交流日益深入,整個大明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啊!”

告別了鳳陽,楚澤又驅車前往汝寧等地巡視。

與鳳陽的繁華不同,汝寧給人的感覺更多的是威武雄壯。

“啓稟王爺,自從上次邊境戰事之後,朝廷就加大了對汝寧的軍備投入。”孫知府領着楚澤參觀新建的火器工坊時自豪地說。

只見工坊內熱火朝天,鐵匠們揮汗如雨地忙碌着。經過幾番革新,這裡出產的火銃、火炮已經今非昔比。

“這些新式火器,射程更遠,威力更大,關鍵時刻定能成爲克敵制勝的利器!”孫知府拿起一支新制的火銃,愛不釋手地說。

此外,爲了保證前線將士能及時獲得補給,汝寧還修築了一條專門的軍用鐵路,直通西北邊關。

“有了這條'軍備專線',從汝寧到邊關,三天就能到達。”孫知府信心滿滿地說,“這樣一來,就再也不用擔心因後勤跟不上而誤事了!”

楚澤連連點頭。他知道,只有富國才能強兵。惟有各地都能像汝寧一樣,發展工業、修築鐵路,大明強盛纔有了堅實的根基。

回到京城,楚澤又立即召集工部等機構的官員,專門研究在各地推廣新政、興修鐵路的問題。

“目前來看,興修鐵路固然重要,但如何調動各地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投身其中,卻是一個更大的課題。”工部侍郎黃仁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黃大人說得是。”戶部郎中王義也點頭附和,“修築鐵路需要大量資金和人力。若各地官員不願出力,只怕很難推動啊。”

“諸位愛卿勿需多慮。”楚澤笑着說,“在下已有妙計,定能調動地方積極性。”

只見楚澤從懷中取出一本奏摺,款款說道:“這本奏摺,名爲《論屯田與商稅之利》。其中詳細闡述了築路、屯田、徵商稅三者之間的關係。”

“我以爲,可通過減免商稅等優惠政策,鼓勵地方官員主動築路通商。同時在交通要道設置屯田,既可自給軍需,又能增加財政收入。如此一來,地方豈有不踊躍從之的道理?”

衆官員聞言皆是一愣,旋即齊聲喝彩:“妙啊!如此良策,定能調動地方積極性,事半功倍!”

“就依王爺所言,將此奏摺呈與皇上,請旨大力推行!”

就這樣,在楚澤的運籌帷幄下,一場聲勢浩大的“築路圖強”運動在全國鋪開。

不出所料,在“築路、屯田、免稅”的利好刺激下,地方官員們一改往日的懶政,個個幹勁十足。

爲了鋪設鐵路,各地大興土木,民夫工匠們日以繼夜地揮汗如雨。

“這些鐵路修築,要講究科學。”楚澤親自深入工地,爲民夫們傳授先進技術,“路基要平整,軌道要筆直,還要考慮到排水防洪、隧道鑽鑿等問題。”

他一邊指導,一邊還親自動手演示。民夫們看得目瞪口呆,卻也漸漸領悟其中奧妙。 “原來如此!王爺教得好啊,我們可算是長見識了!”

不知不覺中,在楚澤的悉心教導下,一羣昔日還在刀耕火種的民夫竟成長爲了一支訓練有素的鐵路工兵。

同時,爲適應鐵路時代的到來,商賈們也在悄然轉型。

“聽說京師來了一批西洋機器,專門爲鐵路運輸提供便利,咱們可得去瞧瞧!”

“可不是嘛,如今天下大勢,鐵路貨運是必然趨勢。咱們不學點新本領,只怕是要落伍咯!”

伴隨着這股學習新知的熱潮,車站、碼頭等配套設施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商賈們爭先恐後地置辦新型馬車、倉儲,將自己的生意與鐵路緊密結合起來。

一時間,伴隨着鐵路的延伸,各地商貿往來空前頻繁、各種物產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全國各地,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徐徐展開。

與此同時,鐵路沿線的軍事要塞和屯田也初具規模。

“有了鐵路運兵輸糧,我軍簡直如虎添翼!”戍邊將領們紛紛叫好,“再不用提心吊膽後勤跟不上了!”

就連深居簡出的文人雅士,也不由得對這股席捲神州的“鐵路風”好奇起來。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如今有了這鐵路,是否就能移山跨海、信馬由繮了?”

“聽聞鐵路通車,文化交流也隨之日盛。想來日後天下才俊,當可坐而論道,共襄盛舉啊!”

如此種種,在朝野上下、民間百姓中引起了極大反響。

人們驚歎,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在降臨。這個時代,將以四通八達的鐵路爲經絡,將天下的人才、物產、文化聯結一體,共同開創一個繁榮昌盛的未來!

而這一切的締造者,正是那個來自鳳陽的聖君賢相楚澤。是他以前瞻之眼光、披荊斬棘的膽略,爲大明鋪就了一條通往富強的康莊大道!

與民間的歡欣鼓舞相比,朝廷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陛下,楚澤這番大刀闊斧搞治理,卻是野心勃勃啊!”一名身着華服的老臣對朱元璋進諫道。

“楚相要求通商惠民、開疆拓土,甚至不惜調集大批民夫賦稅,其心可誅也!”

“是啊,這鐵路修到各地,通達南北,莫不是要割據一方,另立王朝?陛下不可不防啊!”另一名朝臣也在一旁煽風點火。

朱元璋聞言,卻並不動怒。他淡淡地看了那幾名朝臣一眼,輕笑了一聲。

“諸卿誤會了楚愛卿的苦心啊。”朱元璋意味深長地說,“他所做的這一切,無一不是爲了大明的長久穩固。朕豈會不明白?”

“可是陛下,楚澤如今權勢滔天,只怕朝中已無人能制衡。萬一他生出異心,那可如何是好?”老臣還是憂心忡忡。

“再說,就算他真有什麼非分之想,以他的才幹,未必就能瞞過朕的耳目。朕自有應對之策,諸卿不必多慮。”

第736章 你爲什麼會生病?第701章 我親手抓的第60章:殺死太子的不是別人,正是陛下本人!第386章 這不就有了與咱吵架的由頭了嗎?998.第998章 黑板 粉筆第565章 陸無良第606章 再見白音第857章 錢這個大問題第858章 你不是王爺,沒人討好?第728章 天下都是咱的第697章 黎星坐牢第466章 你難道要放過他們不成!第684章 難打的瓦刺971.第971章 挑釁第22章:咱可不能給咱兒孫添麻煩!第667章 搶東西923.第923章 道路改造第二階段第228章 胡惟庸:你想當丞相?第107章 現在來套近乎?早幹嘛去了!978.第978章 第978 並殲滅第82章 看不見的戰爭,纔是最可怕的!【今日931.第931章 連接工業區的水泥路第730章 楚澤,你說朕能釣上魚來嗎?第1093章 平叛酣戰定南疆第797章 自行車第493章 咱提醒你一句,要小心第635章 你不明白,我倒明白第856章 火車模型第1074章 科技立國第334章 “那把火,是咱自己放的。”第48章:如此說,我這廢物可就獻醜了!第509章 誰留念誰是狗!第535章 皇上的想法第534章 看你們能的!第398章 人常言道:‘聞名不如見面’1025.第1025章 不敢鬆懈956.第956章 絕望925.第925章 出售水泥1011.第1011章 可疑人員953.第953章 解決礦山安全隱患第165章 咱這養熟的女婿,眼看着就要飛了啊第624章 豬隊友第185章 錦衣衛 副指揮使!第163章 這,便是大明朝的皇子嗎?第179章 同僚?來當同黨還差不多啊!第565章 陸無良第364章 朕便與衆人一道做這個見證人第735章 左映被迫請客第28章:你不當皇帝,可惜了!第580章 琴娘星月934.第934章 伐林第462章 哎哎殿下,應該往這邊走1039.第1039章 王爺說得有理989.第989章 自行車護具第264章 韃靼使團抵達大明皇城第406章 大明洪武皇帝親啓第1093章 平叛酣戰定南疆第600章 楚澤中毒第527章 幫忙說幾句話第357章 朱樉:坑死我了!965.第965章 暗查第812章 衛清上勾第600章 楚澤中毒第268章 楚大人果然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第855章 撈錢的法子第715章 對了,這東西你怎麼折騰出來的?第185章 錦衣衛 副指揮使!第650章 人被接走了第502章 強行逼供嗎?979.第979章 回到鳳陽第842章 向日葵種子第819章 製作粉絲第408章 進入福州府第272章 藍玉發飆!第628章 三個月拿下琉球936.第936章 遊說第1063章 平倭寇老巢第1095章 穿越者的陰謀第744章 完全不知道謙虛爲何物890.第890章 新稅第719章 萬一被人販子察覺,就更麻煩了983.第983章 轟動第242章 朱元璋:大明的未來在楚澤身上!第825章 人找到了第813章 樹葛是什麼1015.第1015章 一網打盡第474章 有效的審問方法第687章 咱是那樣的人嗎?第87章 太子之威!通體發寒的藍玉!【今日3第734章 打撈沉船尋找線索1020.第1020章 求情第163章 這,便是大明朝的皇子嗎?第51章:提前知道的, 就不是驚喜了!第879章 貪官第497章 試藥風波第1059章 反攻韃靼971.第971章 挑釁第1056章 火中救援第766章 煉製玻璃第1071章 韃靼被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