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草堂明人是誰

聽着朱元璋的闢阿奉文,衆人只感覺渾身冷汗淋淋。

這是在指着鼻子罵自己啊。

皇上在此文中感嘆朝中無人,那站在這裡的衆人又算是什麼呢?

看樣子朱元璋是對衆臣尸位素食的表現徹底不滿,也想和唐太宗一樣,需要一個向魏徵那樣的人物。

文中更是不留情面的直接指出,當朝的文人不如唐朝的婦人。

唐朝的宮女都敢在皇帝面前說實話,而當今的文人只會唯唯諾諾,阿諛奉承,沒有一點文人的風骨。

今日的儒家甚至不如唐朝的女人。

可是衆文臣也是有苦說不出啊,魏徵之所以名留青史,敢直言勸諫,那是因爲他遇到的是唐太宗啊。

如果面對的是朱元璋,你看看魏徵還有沒有命直言相諫,更別說名留青史了。

誰不想做個正臣,可是也要看自己面對的是誰。

如果連命都保不住,那虛名又有何用?

茹太素的前車之鑑,衆人可都看在眼裡。

只是因爲奏章上的字太多,就捱了一頓板子,差點沒了老命。

衆人從那以後,寫奏疏全都是簡潔明瞭,深怕皇帝看不懂。

如今哪裡還敢有人沒事找事,直言勸諫呢?

可是這些話,卻不能對朱元璋說。

畢竟皇上是天子,不會有錯的,犯錯的只能是他們這些臣子。

伴君如伴虎,就是這個道理。

衆官全部跪在地上,俯首叩頭道;

“臣等有罪,請聖上責罰!”

雖然朱元璋不滿這些文人,可是大明朝廷卻離不開他們。

法不責衆!

朱元璋冷哼一聲。

衆人把頭埋的更深了,不知道這高高舉起的大刀究竟會落在誰的身上。

一個個內心忐忑,惶恐不安。

“都起來吧!”

聞聽此言,衆人長舒了一口氣,看樣子,今日之事就算過去了。

以後還得更加小心行事才行。

皇帝的不滿,衆人可都是看在心裡。

今日沒法發作,只是因爲人太多,皇上不知道究竟如何處罰好。

如果他日自己一不小心觸犯了龍顏,恐怕朱元璋還會拿此事說事。

羣臣起身,一個個噤若寒蟬,偌大的一個奉天殿,此事針落可聞。

“咱今日所說,就相當於給天下文人提個醒,別一天只顧着之乎者也,莫要忘記了那文人的風骨。如果日後還是如此,咱定不相饒。”

目帶殺氣的朱元璋,冷冷的道。

衆文官只感覺渾身冷颼颼的,每個人的頭頂上都彷彿有一把大刀,懸而未落。

“臣等遵旨,必將痛改前非。”

衆人再拜。

“哼!”

又是一聲冷哼傳來。

朱元璋知道已經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了,再多說無益,於是吩咐道;

“爾等回去好好看看咱的闢阿奉文,今日的早朝就到這裡吧。”

說完,有司禮太監,上前喊道;

“退朝!”

朱元璋率先走了出去,朱標緊隨其後。

衆文官此時都擦了擦額頭的冷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裡暗呼僥倖。

只見胡惟庸開口道;

“諸位今日可都聽見了?莫在做那一味奉承之事了。恐怕聖上已經厭倦了。”

“諸位大人當拿出文人的風骨來,多做勸諫。

這樣,聖上纔會對我等文臣刮目相看。

“胡丞相說的是,我等知道該怎麼做了。”

汪廣洋站立在一側,看着胡惟庸出風頭,內心毫無波瀾。

“只是我等該從哪裡做起?”

“這就需要各位大人自己回去慢慢悟了。”

胡惟庸手捋鬍鬚,微笑道。

雖然他是丞相,可卻不能直接教衆大臣如何行事,這是犯忌諱的。

更何況,汪廣洋還在一側。

“不知道汪丞相有何高見?”

汪廣洋只想着隨波逐流,並無太多主見。雖然坐上了右丞相,乃是文官第一人。

可是他卻明白,說多錯多。

因此大多時候都是保持沉默,這就讓胡惟庸出盡了風頭。

不過汪廣洋倒也看得挺開,反而樂意如此,自己落得個清閒,何樂而不爲?

要知道朝廷之中波濤詭異,暗流洶涌,說不定哪天就被吞噬進去,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所以汪廣洋從始至終的態度就是,凡是少摻和,少說話。

看着汪廣洋極度敷衍,衆文臣心裡都對他大失所望。

相比較而言,還是胡惟庸更有能力。

衆人相信,不久,胡惟庸必定能再進一步,因此對胡惟庸的態度就更加客氣額起來。

衆人邊走,邊想着接下來該怎麼重得聖心。

忽然,有人問道;

“諸位大人可知道那草堂明人是誰?”

衆人這纔想起來,今日皇上可是狠狠的誇了那草堂明人,當時衆人還以爲是哪個官員刻意起了個別號。

胡惟庸也是如此疑惑,文臣中,還有他這個做丞相不知道的事。

衆人互相望了望,發現沒有一個人承認。

只見胡惟庸朗聲開口道;

“如果是哪位同僚所寫,那就大方的承認了吧,畢竟得了聖心,以後前途無量,我等也爲你高興。”

話落,等了一會,還是無人承認。

難道不是在場的文官所寫?那又會是誰呢?

突然有人喊道;

“我想起來了,我知道那草堂明人是誰了!”

衆人望去,原來是翰林院的一個監察御史。

“快說,是誰?”

衆人此刻都是很想知道,他是怎麼能猜透聖心的。

如果是和自己同朝爲官,那就算了,說明自己纔不幾人。

若是……

哼!

“諸位大人還記得那竇娥冤麼?”

“當然記得,我都看過好多回了,每次都被其中的臺詞深深感動!”

這竇娥冤影響之大,在場的又都是文人,幾乎都看過。

畢竟當時早朝還有人專門就此事參奏來着。

最後那皇親國戚朱恆,更是因此被殺。

這可是御史院津津樂道的話題,朱元璋還因此賞賜了上次風聞奏事之人。

“那諸位可知道,寫竇娥冤的人是誰?”

衆人仔細回想,當時都沒太注意作者是誰,此時再一回想,有些模糊。

“竇娥冤的作者正是那草堂明人!”

“嘶!”

衆人倒吸了口涼氣。

這人不是寫小說的麼?

什麼時候擁有可以直達天聽的本事了?

第四十五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四十九章 朝堂的詭異第四十六章 該死的草堂明人第二十章 老無賴和小狐狸第六章 士,誠小人也第三十八章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第三十三章 找靈感第二十六章 朱標陪坐,毛驤倒酒第六十四章 默契第五十八章 大明實習生第三十一章 老朱的試探第五十二章 過目不忘的獎勵第一十七章 又是那草堂明人?第五章 最後的僥倖第一十六章 天姓朱第一十六章 天姓朱第七章 最後的掙扎第三十三章 找靈感第三十三章 找靈感第二十二章 明朝居,大不易第六十一章 孔孟一鍋端?第五十二章 過目不忘的獎勵第二十四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二十二章 明朝居,大不易第五十二章 過目不忘的獎勵第三十六章 闢阿奉文第一章 神級作家系統第四章 書賣爆了第四十一章 書生用計,釜底抽薪第五十三章 論取才之道第一十五章 風聞奏事,天子家宴第六十四章 默契第十章 倚紅樓衝突第六十二章 汪廣洋的小心思第五十七章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第四章 書賣爆了第五十章 禁足三日第二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第六十二章 汪廣洋的小心思第六十二章 汪廣洋的小心思第五十二章 過目不忘的獎勵第三十一章 老朱的試探第六章 士,誠小人也第五十章 禁足三日第二十九章 初到應天第六十四章 默契第六十四章 默契第三十章 夜遊秦淮第一章 神級作家系統第一十五章 風聞奏事,天子家宴第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二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第六十一章 孔孟一鍋端?第三十三章 找靈感第一章 神級作家系統第六十二章 汪廣洋的小心思第三十一章 老朱的試探第四章 書賣爆了第二十一章 吳金德去哪了?第三十五章 朱元璋的憤怒第一十七章 又是那草堂明人?第五十一章 這是不給林然留活路啊第三十九章 一夜成名了?第六十七章 這天下也曾姓秦,也曾姓漢第一十七章 又是那草堂明人?第一十二章 小人報仇不隔夜第四十二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二十章 老無賴和小狐狸第二十四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二十九章 初到應天第五十四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二十三章 朱標到來第八章 讀書人的恥辱第二十二章 明朝居,大不易第五十二章 過目不忘的獎勵第三十九章 一夜成名了?第三十五章 朱元璋的憤怒第六十二章 汪廣洋的小心思第四十七章 衆人誤我啊第二十七章 天下文人一鍋粥第三章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第一章 神級作家系統第六章 士,誠小人也第八章 讀書人的恥辱第四十一章 書生用計,釜底抽薪第二十七章 天下文人一鍋粥第一十六章 天姓朱第三十二章 林然的小心思第三十五章 朱元璋的憤怒第一十七章 又是那草堂明人?第四十四章 這是要挖人祖墳啊第四十九章 朝堂的詭異第一十五章 風聞奏事,天子家宴第五十九章 好一個草堂明人第六章 士,誠小人也第三十一章 老朱的試探第二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第二十五章 大明還有王法麼第五十六章 智者不入愛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