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第249章 輕工業區的設想

回到揚州後,楊憲越想越覺得紡織業可以搞一下。

之前僅僅侷限在羊毛加工,做羊毛衫上。

侷限性還是太大。

江南本就是紡織業發達地區,明記接收的沈家產業裡頭,就有好幾個紡織廠。

不過事情沒這麼急,最少,楊憲也要先好好了解一下如今的大明紡織行業情況,知道大明如今的棉花產量,纔好做統一安排。

楊憲要做的是用棉質的衣服,去替代如今的麻衣。

這個工作工程量會很大,到時候得直接喊王月憫過來主持。

紡織廠選址的話,楊憲仍舊是決定放在江南,最好就直接建在長江邊上。

這是因爲楊憲想要利用水力。

蒸汽機畢竟如今還未純熟。

而紡織機,水車,傳動系統的研發,這些都是現在馬上就可以發展起來的科技。

到時候源源不斷的長江水力,將會成爲紡織廠發展的重要引擎,楊憲甚至日後想要在長江附近直接規劃出一個輕工業區,如今僅靠揚州一地,已經完全無法滿足楊憲心中商業版圖的規劃。

中國的古代的發明,基本上都只具有實用性,而沒有邏輯性。

一種發明,往往是因爲某個目的而發明創造,但是發明出來之後,卻又往往缺少其功能的延展性。

就好比水車,古中國在荷蘭這個國家都還沒有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水車,但是幾千年來,從來沒有研究過利用水力資源進行其他用途,直到現在仍舊只有單純的澆水功能。

這一點,確實儒家思想要背大鍋。

在楊憲看來,古代儒家思想對人們思想的禁錮在歷史上也只有宗教能比較,尤其是原時空明清兩朝又把科舉侷限在八股文的範疇後,這種應試教育更是對思想又一次嚴重閹割。

楊憲喊來了劉坤,讓他直接派人去全國各地,瞭解各地棉花的產量和價格,以及他們的銷路。

楊憲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要直接做到將資源完全整合、壟斷!

根據記載,棉花最早是公元前5000年左右,出現在印度河流域文明中。

我國的話,在南北朝時期,棉花才從南洋諸國正式輸入中原地區,只是當時由於紡織技術的問題,人民一直將棉花作爲觀賞植物,並沒有認識到它的價值。

到了唐朝,唐朝軍隊滅了西北的高昌,高昌也就是後世的新疆吐魯番,正好是產棉的地區,因此也就順帶把先進的棉花生產技術傳入中原地區。

經過發展,到了宋、元時期,中原地區已經有若干地區種植棉花,這個時候紡織技術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這個時候,棉織品還是作爲奢侈品存在,只有勳貴之家才得以一見。

這個時期,衣物的主流材質是絲綢、皮草、以及麻。

棉花全國規模內的普遍種植和紡織技術發生質的提高,則是要到明朝中期。

可基礎卻是在洪武年間打下的。

這一點還得誇一誇老朱同志。

朱元璋不僅僅是一個優秀的皇帝,同時他也是一個優秀且有遠見的農民。

元末明初,經過20多年的長期戰爭,中原地區已經滿目瘡痍,田地荒蕪,人煙稀少。擺在朱元璋面前的是增加人口、恢復生產,他先後出臺多項措施,減免租稅、開墾荒田、興修水利等等來增加人口、恢復生產,他還下令每年考覈農桑作爲官員的年終考覈,不合格者會被降罰。

朱元璋特別重視經濟作物的種植,出臺法令規定農民必須拿出一部分土地種植經濟作物。

早在立國之初,朱元璋就曾下令,凡有田地五畝至十畝的農戶,必須有半畝栽種桑、麻、木棉,十畝以上者加倍。如拒不執行,還有相應的懲罰措施。這樣一來種植棉花的面積就大大提高了。

如今已經是洪武八年。

這個基礎已經打得很好,也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

楊憲這個時機發展紡織業,正好順便摘桃子。

如今明朝國力每一天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南方地區,以揚州爲中心向四周輻射,百姓們一個個更是朝着小康的大道上奔跑。

隨着百姓們慢慢富裕起來,原先的麻布就會慢慢被淘汰,對棉布的需求就會跟着逐年增大。

到時候整個大明市場有多大,簡直無法想象。

等待劉坤去調研全國棉花種植情況的這段時間裡,楊憲則是依託系統,劃出幾套能夠藉助水力的紡織工具,然後讓明記手底下的木匠對照着進行批量打造。

京城那邊。

朱雀街,最繁華的大道上。

一座兩層樓,七進宅院的府邸前,掛上了一塊嶄新的牌匾“大明銀行”!

銀行大門前兩側站滿了各級官員。

站在中央的是楊思義,此時他那張老臉是面帶笑容,滿目春風。

楊思義也算是跟着朱元璋的老人了,當時朱元璋還是吳王的時候,專門設置了負責錢糧的司農卿,這一職就是由楊思義擔任。

爲人兢兢業業,一身正氣。

因此這次創辦大明銀行,負責具體業務的主官,朱元璋第一個人選就想到了他。

楊思義也算是專業對口了。

其他的各級官員,很多都是直接從各部抽調,以戶部居多。

當然銀行最主要的員工,還是賬房先生。

楊思義看了一眼天色,擡了擡手,示意吉時已到。

噼裡啪啦——

緊接着代表着開業大吉的爆竹聲響起!

爆竹聲中,在場的官員們,一起鼓掌,臉上都洋溢着笑容。

楊思義站在銀行大門口,抱拳感謝各位前來觀禮慶賀的京城各界名流。

爆竹聲結束後。

楊思義大聲開口道:“各位,大明銀行,正式開業了!”

“我們大明銀行,其主要經營的業務,與私人錢莊一樣,不過我們提供的服務更加全面,更加規範,也更加的靠譜!”

“私人錢莊,你們找它存錢,需要給錢莊交利息,而我們大明銀行則完全不需要!”

“私人錢莊,你們找它借錢,你們起碼要五分利以上,而且私人錢莊毫無信譽可言,有時還會直接坐地起價,而我們大明銀行不會,我們全國統一,只收取三分利!”

217.第216章 鳥和鳥語154.第154章 丈量天地第347章 朱棣的野望(4k)273.第271章 局中局203.第202章 中書省的陰謀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第21章 生意第2章 文明科技系統第140章 窮病284.第281章 所謂成長,就是讓人變得越來越第356章 做醫生能救大明(4k)第79章 我對錢沒什麼興趣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第8章 製鹽大業第20章 第一次見面第99章 仰望星空第111章 二皇子殿下,你再想想第121章 沉默,沉默,還是沉默249.第247章 超越諡文正的誘惑第369章 討萬國檄文222.第221章 從未聽過如此無理的要求162.第162章 報紙的威力第308章 開啓認父模式(4k)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158.第158章 我說是就是156.第156章 手中當有刀224.第223章 燒鵝第122章 被算計的李善長(第三更)第139章 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貴的226.第225章 幹他孃的小日本!第53章 第一場雪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252.第250章 貴賓服務第66章 新的可能155.第155章 心中當有尺263.第261章 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學生第92章 他楊憲能做,朕不能做?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232.第230章 比起邏輯,我更願意相信楊憲第53章 第一場雪238.第236章 狹路相逢!第42章 父與女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第58章 楊憲的三五計劃第128章 稅制改革!(第三更)259.第257章 耀眼的太陽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第139章 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貴的第312章 高麗新的王(4k)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275.第273章 禮物242.第240章 失態的朱元璋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第337章 來,取朕甲冑來!(4k)第125章 看懂也得說看不懂,這纔是懂(第三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277.第275章 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第147章 真買樓第100章 這是什麼神仙日子?第80章 可堪國師第347章 朱棣的野望(4k)229.第228章 大明軍隊進村啦!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第102章 你是好人204.第203章 蒸汽機的原理第312章 高麗新的王(4k)第101章 幹得好啊第74章 大功德276.第274章 大明第一期專利侵權案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第34章 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有衣服穿第353章 各自的新年禮物(4k)第58章 楊憲的三五計劃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172.第172章 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第89章 吃糠拉稀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第73章 說話!291.第288章 這天下到底是我的,還是你儒家215.第214章 航海王第321章 咱想念劉先生了(4k)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第85章 揚州大開發第34章 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有衣服穿271.第269章 我家坤坤可是從小吃名貴藥材養第145章 通往揚州的天字號車廂第49章 古代識字率第98章 賑災的兩道生命線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第355章 各自的戰場(4k)292.第289章 百姓們會一時低頭,但不可能永153.第153章 會淹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