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第541章 本官做主!

王石頭死了,死的很莫名其妙,據說是自己跌入井裡淹死了。

若是旁人聽了一定會質疑幾句,這麼大個活人還能這麼輕易的跌進井裡?

但是王家聽到這個事情的所有奴僕婢女對此沒有任何疑問,沒有人去追問一句,甚至都沒有人敢去井裡看看,王石頭是怎麼死的所有人心裡都清清楚楚,他確實是自己淹死的,也只能是自己淹死的。

王家病死淹死的人以前不知道有多少,以後也不會少,府裡的人都習慣了,也麻木了。

而王石頭爲什麼要不小心“淹死”他們也都知道了,王老太爺在這個事情上並沒有遮掩,因爲他就是要警告這些奴僕,新法幫不了他們,王家才能決定他們所有人的生死。

一羣苦哈哈聽到什麼新法就認不清自己的身份了,真是豈有此理,非常吃點苦頭受點驚嚇才知道安分,真是一羣賤坯子!

最終這個事情的效果也讓王老太爺很滿意,府裡的奴僕們比以前更加恭謹卑微了,王府裡也聽不到一絲關於新法的任何事情,殺雞儆猴真是永遠都不過時的手段啊。

王石頭死的悄無聲息,但也不全是沒有一點動靜,至少他的父母就上門要來討個公道,兒子那是他們的心頭肉,怎麼能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沒了。

王老太爺對此也淡定的很,王家這樣消失的奴僕不知道有多少了,就算有人來找事又怎麼樣,有本事就去告官,看看官府幫誰?

縣太爺要在縣裡邊做點事情,沒有我王老太爺配合點頭他能做得好?

誰是大王誰是小王還真說不好喲!

這一點別說王老太爺明白了,就連王石頭的父母也十分清楚,縣裡的人都十分清楚,以前都是這樣的,誰也拿王家沒有辦法。

每次有這種事情最多也就是鬧一鬧,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沒人會指望官府。

王家父母雖然爲兒子的死肝腸寸斷,但其實也沒指望過真的能讓王家償命,他們鬧騰也只不過是乞望王家念及可憐能給點賠償而已,聽起來似乎有些沒有人性,但普通小民在王家面前真的什麼也做不了,這只不過是悲哀而已。

他們甚至只能怨恨老天爺,當初爲什麼不發雨,不發雨田裡的收成就不好,收成不好就吃不上飯,吃不上飯就只能向王家高價借糧活命,最後還不上利滾利就只能賣田賣兒子抵債。

都是這老天爺把人逼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王家父母哭幹了淚,就算王家連這點憐憫錢都不想賠,他們也只能悲傷的離開而已,這事兒也就這樣結束了,沒有任何人會向他們伸出援手,從來都是如此而已。

但是這一次似乎有些不太一樣,當他們被王家人趕走之後,卻被縣太爺給接了去。

縣太爺只跟他們說了一句話:“你們報官,本官給你們做主!”大明地方上新法推行正在日拱一卒的時候,中樞朝廷依然在日復一日的支撐整個帝國的運轉,只是以前朝廷最忙碌的那個人不是別人是皇帝,但現在已然變成了新的內閣機構,因爲內閣分擔了皇帝大部分工作。

聽起來似乎內閣權柄變重是大臣們喜聞樂見的事情,但是對閣臣們來說工作量的增加也是實實在在的,老實說現在大明的事務確實多,許良他們天天這麼幹也有點撐不住,他都打算給朱標上書擴充內閣成員了。

現在的他們不僅每天要做好自己本職的工作,還要來內閣公房來幫皇帝處理奏疏給出對應的建議,例如對許良來說本身吏部的事情就多如牛毛,再加上內閣的事情確實是讓他有些扛不住。

近期內閣的事務多半都是新法相關的,雖然朝廷已經做了許多前期工作,但是新法的推行依然效果依然不理想。

地方上各地官府很多隻聽命令不做事,又或者是做事但又做不好事,而地方鄉紳豪商對於新法的態度又格外的抵制,也在地方上鬧出不少動靜,反正目前來看新法推行在地方上就是各種亂象齊出,這導致每天內閣收到的奏疏都不是什麼好消息。

畢竟新法所意味着的是另外一套社會規則,官府與士紳共治天下的局面被打破,朝廷權力直接侵入到原本鄉紳宗族的範圍當中,國法必須要大於宗法家法了,全大明所有人都要重新找好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

從官府到鄉紳甚至到百姓要做好這件事情都不容易,事情也不可能就真的一帆風順。

眼下的局面對許良來說壓力其實並不小,新法推行需要時間這是客觀決定的,但是舊黨可不會體諒他,於是新法推行之後地方的各種亂象就全都成了舊黨攻擊新法的理由,這讓許良和整個變法黨最近聲勢都弱了不少。

但好在現在新法還沒有推行到最激烈的時候,各地雖有些亂象但也不是什麼大事,還不足以真正動搖許良的新法,許良也只能按部就班的一個個解決處理,等待局勢隨着時間發展。

雖然內閣的工作並不輕鬆,但是許久過去許良倒也慢慢適應下來,處理奏疏也是他了解帝國運轉的一個直接方式,這對於總結新法推行狀況十分有用處。

今日他也只是尋常工作而已,堆成高高不知幾摞的奏疏他也大多看過,而且都附上了自己的處理意見,這樣就算是完成了內閣的“票擬”,奏疏會送到皇帝處由皇帝親自審閱。

這個過程若是以答題比較的話,等於是幫皇帝省去了思考和應答的過程,從而變成了只需要做判斷的對錯題。

眼看自己的工作已經接近完成的時候,卻有一個小插曲打斷了許良。

楊榮這時候拿過來一個奏疏送到許良面前,許良見狀便知這大約是比較特殊的事情,便也直接接過來看了起來。

奏疏所寫只是江南小縣的一個案子,只不過背後還牽扯到朝廷中樞的某位官員,按理來說似乎也沒什麼重要的,但是許良卻很快意識到這個案子特殊性,下意識就與楊榮對視一眼,而楊榮也朝着許良點點頭。

許良便直接叫來科吏:“把這份奏疏直接送去給陛下御覽!”

第184章 這就叫專業!709.第707章 認命645.第643章 人心不復538.第536章 什麼,科學要火了?515.第513章 差距第253章 重頭戲開始第126章 誰贊同,誰反對?704.第702章 共和第57章 老翁608.第606章 先進與落後第333章 內定?456.第454章 保鄭和第150章 交代後事第442章 海師獠牙第423章 父子,舅甥632.第630章 上課第293章 新秘書第144章 金剛鑽第235章 初現崢嶸第368章 試卷506.第504章 變化第201章 歸家582.第580章 絕境第47章 什麼叫天才啊!第143章 成了?第126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370章 大限552.第550章 大明,我來了531.第529章 驚雷553.第551章 嘿嘿,肉包子真好吃第224章 貿易體系第171章 這年輕人淨整大事!第106章 你不能背叛師門啊!第437章 快723.第721章 歷史第353章 太子買單第200章 了結695.第693章 我的任務完成了第58章 尋人啓事第230章 代師提問第84章 再復諸子!645.第643章 人心不復第313章 什麼是煌煌天京第394章 建業元年520.第518章 起飛在即680.第678章 人心第323章 大明四大件第36章 道阻且長第395章 殘酷第6章 狗大戶真有錢!第439章 海盜和倭寇第230章 代師提問556.第554章 許良:這是我?550.第548章 天朝好嗎第134章 請誅秦王663.第661章 難!第312章 造不如買第212章 服役的悲慘生活第316章 海師610.第608章 奧斯曼瘋了第439章 海盜和倭寇第138章 朱標:我信!第194章 事成第171章 這年輕人淨整大事!第117章591.第589章 大膽!660.第658章 知己知彼581.第579章 漢人太可惡了!第54章 這也行?(求跟讀支持!!)650.第648章 誰是敵人第38章 父慈子孝第285章 朱元璋認證534.第532章 告一段落第41章 你是故意的第21章 中午的月亮挺圓的哈563.第561章 許委員長第70章 觀音奴(求追讀!!!)第211章 官府有大病?519.第517章 效仿700.第698章 朕知道錯了第353章 太子買單第124章 聽許良的話第326章 拉偏架526.第524章 走上正軌655.第653章 他是賊!第39章 你中毒太深了622.第620章 回程611.第609章 歐陸的未來第235章 初現崢嶸640.第638章 思潮涌動第126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309章 皇朝天京第409章 工業黨基本盤第327章 是誰這麼陰險!第52章 說出吾名453.第451章 困境第217章 實驗室成果616.第614章 每次都是先帝!第186章 關注第63章 我有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