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不對勁

第365章 不對勁

“馬和的去留當然是殿下說了算,他若是走了臣頭上還少了一樁事,何樂而不爲,只不過微臣站在殿下的角度卻建議讓他留下來。

將來殿下去了海外,那也是需要工業人才的,您現在不提前培養人才的話,將來現成的可不太好找呀。

畢竟殿下應該也清楚,大明自己的優秀人才,只怕是不大可能選擇去海外謀前程,況且外人哪裡及的上心腹值得信賴。

殿下若是不嫌棄微臣才疏學淺,那微臣還是能勉爲其難的幫殿下培養培養他的。”

許良說話的時候十分誠懇,儼然一副爲朱棣考慮的模樣。

不過朱棣聽起來倒也沒什麼毛病,許良確實沒必要自找麻煩攬這個事情,教別人那也是要花費時間精力的,但許良現在卻主動接這個活兒,確實是替朱棣考慮的意思。

這也讓朱棣看許良的眼神緩和了幾分,雖然這小子不幹人事兒,但倒也知道替自己分憂。

考慮一番之後,朱棣最終還是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他能讓馬和做自己的貼身太監,那必然是把馬和當做心腹看待的,不然也不至於專門等許良說這個事兒。

但是想想許良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以後出海了確實需要相應的人才,讓馬和在這兒多學學也不是壞事。

朱棣還想說些什麼,但是轉過頭一看許良笑眯眯的臉,他就氣不打一處來,這小子可把自己坑慘了,給自己做點事情算得了什麼,難道還要本王感謝他不成?

想到這裡,朱棣直接黑着臉拂袖而去,倒是弄得許良一頭霧水,怎麼好好地突然就翻臉了。

目送朱棣遠去之後,許良忍不住笑着搖了搖頭,今日的事情看似曲折動盪,但實際上從一開始一切就已經決定好了。

削藩是一個很兇險的事情,海外封國某種程度上比削藩更狠,但其實只要做通了朱元璋的工作,朱棣他們這些藩王就根本沒有任何議論的餘地了。

甚至不需要朱元璋,哪怕只是朱標自己提出這樣的方案,朱棣他們也生不起什麼反抗的心思。

都說歷史上朱允炆削藩錯了,但削藩是沒錯的,換了正常的皇帝都會想着削藩,只不過他做事做的太糙太急也太狠了,哪怕慢慢來溫和一點,都未必會讓事情變成後來不可緩解的局面。

就算是最後諸王造反的時候,天下也沒人覺得他們真的能夠成功,朱棣的上位屬於逆天翻盤了。

歷史上朱棣造反之前就非常猶豫和糾結,面對朱允炆尚且如此,更不要說面對英明神武的大哥了。

Wшw¸тtkan¸¢〇 許良根本沒擔心過燕王他們也來一出清君側,誅許良的戲碼,那屬實是太看得起他們了。

至於藩王們以後會不會因此而記恨自己,許良就更無所謂了,都一腳踢到海外開荒去了,記恨自己又能如何?

今天商議的重點,其實是那份萬國條約,按照海外分封的設想,未來那幾片大陸會出現數不清的小國,而每一個小國都需要與大明一起維護這個條約所形成的國際體系。

條約的內容很多,但主旨就三條,其一是在法理上完全確認大明宗主國的絕對地位,並且有關於其二就是基於工業的國際分工體系,其三就是諸國和大明在華夏文化上的統一性。 大明今後只需要維護條約就可以在這個國際框架中保持自身超然和優勢的地位,這樣省去了龐大的治理成本,同時也能獲取到海外最大份額的利益,可以說是性價比最高的一種方案了。

條約當然是許良精心擬定的,而朱標和朱元璋看過之後也並沒有什麼異議,很快的就點頭通過了。

這種玩法雖然是全新的玩法,但是朱標和朱元璋兩人都有極其優秀的眼光,很輕易就能看出來這套體系的強大之處,那當然就順理成章的推出了這套東西。

萬國條約的作用現在還體現不出來,至少也得海外封國足夠數量,且產業發展漸漸成熟之後,這玩意兒纔會慢慢顯現威力。

但是許良能夠未雨綢繆想到那麼遠的事情,拿出這麼一套成熟的體系方案來,這依然讓朱家父子十分驚訝。

不管朱棣他們這些藩王願意還是不願意,這個事情他們都只有接受這一條路,他們四兄弟爲作爲大明開海戰略的先行者,探索新大陸開荒建國,爲華夏文明拓展生存空間。

也許他們現在意識不到這其中的意義,甚至憎恨這條路,但是華夏文明確實是會因此而得到更加廣闊的空間。

海外封國是許良深思熟慮之後才往上遞交的方案,從內心而言他更希望直接治理,因爲海外封國恐怕遲早有一天會脫離大明的掌控,但他更加清楚直接治理這是不現實的事情,就算以後真的海外諸國不聽話了,那也是華夏文明內部的事情了。

現在就只等諸王確立各自的領地方向,朝廷就會正式籌備出海事宜了,港口的建設,船隊的建造,人員的儲備,物資的調配這些都會快速開始,最多一年到兩年,想來朱棣他們就要遠赴海外了。

處理完這頭的事務之後,時間也就差不多了,回到工部之後他就看到了一直等候自己的馬和。

他先是仔細打量了兩眼,對方看起來就是個拘謹的普通太監,如果不是知道歷史的話很難想象這小太監未來會做出那麼大的事業。

而馬和也是偷偷看了一眼許良,然後迅速的低下頭,曾經跟着撿着朱棣看過的一期期報紙,他也算是熟知許良的名字,沒想到報紙上那個學識淵博開創新學的許良,今天就在自己眼前。

這時候他有一點欣喜和激動,但更多的是忐忑和自卑,許先生會不會歧視自己太監的身份呢?

“鄭馬和是吧,你跟着我想學些什麼東西?”許良看着馬和,淡笑着問道。

馬和連忙答道:“啓稟許侍郎,奴婢遵燕王殿下之令,隨許侍郎學習辦廠建業之經驗,將來好爲殿下效勞!”

“這樣啊”許良沉吟了一陣,隨後拍了拍馬和的肩膀:“學這個可不容易,你就先跟在我身邊學學看看,等過段時間海師軍校開辦了,我再把你送去進修,從裡邊畢業之後想必也就能學的差不多了。”

說罷,許良就優哉遊哉的走了,只留下馬和在原地有些發愣,爲什麼學辦廠興業要去海師軍校?

馬和總覺得哪裡不太對,但又說不來個所以然來。

(本章完)

第347章 銳評第128章 許良真做到了!566.第564章 捨我其誰?第432章 這個年糟透了第385章 看不起我?第306章 洞房第49章 小黑子們!第340章 武器輕重第379章 交換留學生第197章 自愧不如第295章 臣反對!448.第446章 唱歌還是玩球第107章 孤很欣慰461.第459章 心情愉悅第409章 工業黨基本盤第326章 拉偏架第227章 視察工廠第76章 論戰將至!第338章 老頭的心思你別猜700.第698章 朕知道錯了第51章 太粗俗了!第295章 臣反對!第383章 出塞571.第569章 默契589.第587章 學到了第239章 工業偉力的洪水猛獸第308章 新婚燕爾第42章 耍嘴皮子第4章 糟了,我成冤大頭了541.第539章 改革春風吹滿地第262章 新城區的不同尋常!686.第684章 不會太久了第272章 朱元璋:搬家!第250章 醫院是這麼開的?第230章 代師提問683.第681章 北伐!第440章 北伐!473.第471章 投降700.第698章 朕知道錯了712.第710章 兩條路第2章 今夜無風第229章 專利461.第459章 心情愉悅第405章 還得是上大學啊第431章 楚王好細腰648.第646章 開始了第290章 科舉改革第414章 朱棣:爺不幹了!第278章 朱元璋:帶朕去看蒸汽機!500.第498章 收尾第260章 初體驗第227章 視察工廠第376章 裝不了一點第321章 文化武器第438章 訴求662.第660章 必勝445.第443章 南洋霸主?第7章 師傅,咱家有錢了!619.第617章 太鬧騰了459.第457章 南洋尾聲531.第529章 驚雷586.第584章 兔死狐悲613.第611章 啓示少女第125章 工業化能行?619.第617章 太鬧騰了465.第463章 喪權辱國第75章 燕王,道衍第41章 你是故意的第37章 老朱:我都看不下去!第210章 開始幹活兒第191章 項目招標書686.第684章 不會太久了第354章 逛街第19章 黃口小兒也敢妄想成聖!616.第614章 每次都是先帝!478.第476章 殺人的活兒第109章 冷第167章 不幹正事徐啓華643.第641章 弱點第339章 論戰爭第323章 大明四大件556.第554章 許良:這是我?594.第592章 太子在防誰?第250章 醫院是這麼開的?第7章 師傅,咱家有錢了!第98章 聖人還是妖孽?第64章 仕途啊!(求追讀!!!)第310章 見微知著678.第676章 鷹犬545.第543章 採訪第314章 關於倭寇第299章 第一個乘客第323章 大明四大件第8章 老朱:你小子不老實?629.第627章 陛下太委屈518.第516章 能給什麼第125章 工業化能行?第11章 科學方法論第256章 朱標的餌452.第450章 償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