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論功行賞

第282章 論功行賞

在朱元璋視察的最後時間,許良做了完美的謝幕演出,聲音的科學原理直接刷新了所有人的認知,似乎還從來沒有人認真探究過,聲音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甚至都不需要特意的去實驗,因爲留聲機的存在,本身就證明了這個道理。

這玩意兒可沒長嘴,完全是唱針在唱片的細微凹痕上劃過產生的震動發出的聲音,而且精準的復刻了錄製的樂曲,直接讓所有人都大開眼界。

“他能記錄下樂曲的聲音,那我們說話的聲音,也能記錄留存?”

朱元璋呼吸有些粗重起來,事實上許良之前就提過這個,似乎是可以的,但是現在他還是忍不住確認了一下。

如果人的聲音可以留下,那麼也就是說自己說的話可以留存後世!

人終有一死,洪武皇帝也一樣要死,而且這日子似乎要越來越近了,而大多數人都是希望死後能在世界多留下一些痕跡的。

這些痕跡可以是文字,血脈,故事,但此前從未有人留下過聲音,而現在自己似乎有這個機會!

“可以的,皇帝陛下,我們說的話也可以錄製下來然後在留聲機上播放!”許良認真的答道。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雖然他現在沒有說什麼,但是這一瞬間,他已經開始思考了很多東西。

自己究竟該給後世子孫留下什麼樣的聲音呢,是作爲祖先的期望,還是開國皇帝的告誡,又或者是未了的願望.

不,泥腿子才做選擇,我朱元璋全都要!

這時候,他甚至幻想起後世人聽到洪武皇帝聲音時候,是如何激動崇拜的模樣,自己的威名能隨着唱片流傳,不斷被後世人所瞻仰。

這是一種自信,朱元璋如是想到。

過了好一會兒,朱元璋才擺脫了這些亂七八遭的想法,然後他十分認真的看了一眼許良,這個年輕人今天給了他極大的驚喜。

“入宮吧”

隨着朱元璋一聲令下,這一次視察算是正式的結束了,許良不知道朱元璋的打分是合格還是不合格,他只能跟隨着官員的隊伍,一齊入宮去。

朱標攙扶着朱元璋再度登上御輦,然後浩浩蕩蕩的隊伍再度往皇城進發。

寬闊的中央大道盡頭,新紫禁城的樣貌越來越清晰,遠遠看去,那紅色宮牆看起來似乎與應天府故宮一般無二。

實際上皇宮的建設,確實是與應天府故宮一模一樣的,幾乎就是照着模子複製出來的。

倒不是許良不想在皇宮上運用新的建築或者風格,只是皇宮這玩意兒不是能隨便亂來的,要建在哪裡,要怎麼建,什麼樣的分佈格局,具體用什麼樣式,需要哪些材料,這都是有嚴格標準在的。

如果隨便亂來,就算做的再宏偉壯觀,那也是有罪無功,所以許良很乾脆的就直接按照應天府故宮的樣子再建了一座皇城出來。

當然,總體的格局,樣式,方位都是一樣的,但是細微處的很多東西,那就完全不同了。

此時的皇宮已經有禁軍廷衛開始分佈值守,由於與應天府結構相同,所以士兵們熟悉的找好了自己的執勤地點。

隨着宮門緩緩打開,朱元璋的御輦慢悠悠的往裡進去,兩側的側門則是大臣們的用道,他們跟隨着一起緩緩進入。

新的皇宮看起來與故宮一般無二,但畢竟是新建造的,完全沒有故宮的陳舊和厚重,更多的展現出來蓬勃的朝氣。

紫禁城在華夏曆史的宮城裡來說,在奢華壯麗上實際上很難排的上號,但畢竟也是皇宮,該有的牌面那也是一樣不少。

青龍石雕,漢白玉,楠木,金磚,貢磚,琉璃瓦片,巨石石料。

這些材料從各地千里迢迢的運送而來,又經過無數技藝精湛的匠人進行加工建設,經過漫長的時間才一點點的建設成功。

老實說,整個建都規劃最費錢的地方,就是皇宮了,因爲這裡面的很多東西要求都很講究,沒辦法用工業建築材料進行平替。

一直走到太和殿前面,御輦才慢慢落下,然後朱元璋緩緩走了出來。

下面臺階和廣場密密麻麻的官員們齊齊俯身,一片稱頌之聲響徹皇宮,這樣嚴肅和特殊的時候,官員們應當給予皇帝最爲尊重的禮儀。

朱元璋正了正自己的衣冠,也不讓朱標攙扶,只自己平穩的邁進了大殿。

看了一眼那最上方最中心的地方,那裡擺放着寬大又精美的金色龍椅,他恍惚之間產生了一種錯覺,彷彿自己回到了在應天府登基稱帝黃袍加身的時候,這一幕與當時何其相似。 不過很快他也就恢復了心神,然後慢慢的朝着龍椅走去。

上去坐正之後,他擺了擺手,太監會意,尖着嗓子叫喊一聲後,外面的官員們都魚貫而入。

剛剛進入新的皇宮,朝廷免不了是要召開一場大會的。

而許良也隨着官員們一同進入,他的身份完全夠格,本身就是中樞官員,品級也剛好踩着大會的入朝資格。

剛開始的時候他還不知道自己該站哪裡好,但好在眼睛尖發現了嚴震直,立刻就湊了過去,工部的人站在工部侍郎後面總沒錯。

實際上朝廷開大會站位肯定也是有講究的,六部各個都有自己地盤,一般都不會亂站,而此時本應該站在工部最前頭的尚書,卻是空缺着的。

倒也沒有什麼別的原因,前任工部尚書秦逵老早就被朱元璋打發回家了,一直到現在這個職位都空缺着,至於下一任應該是誰頂上,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的,自然就是嚴震直了。

嚴震直作爲這次建都衙門的主官,以現在的情況而言,他的工作完成的相當不錯,等到朱元璋論功行賞的時候,嚴震直一個大功是少不了的,最有可能的賞功那當然就是升職了,那麼工部尚書自然而然就能被他頂上了。

無論是功勞,資歷,還是能力,嚴震直都是符合標準的。

至於許良自己會被如何安排,那就不好說了,至少現在許良還完全不知道朱家父子的想法,但不管怎麼安排,都不至於是壞事。

“立國三十載,皇明遷京西安,歸於神州氣運正地,此國朝大吉也,朕與諸臣共賀之!”

朱元璋話音一落,滿朝文武盡皆伏跪,尋常人家也講喬遷之喜,一國一朝遷都那更是值得所有人爲之稱喝的大吉事。

直到朱元璋擺了擺手,一衆官員們這才前後站立起來。

隨後,就有官員們依次站出來,對朱元璋大加稱頌,吹捧其豐功偉績。

這也算是大朝會的保留節目了,更何況碰上遷都這樣的大喜事,那更是需要官員來表演一番,這樣上下臉上都好看,朱元璋這個皇帝也心裡舒坦。

不過這種話朱元璋聽多了也膩,很快就把話題轉到了正事上面,遷都事畢,那麼就該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了,這個事情就是朱元璋聖心獨斷了,也不需要事先和其他大臣商量,朝會就可以直接定下了。

朱元璋先是肯定了西安新京的建設成果,無論是城市的規劃還是關於工業化的部分,朱元璋都毫不吝嗇其讚賞的態度。

光是這一個開頭,就已經讓許多官員們對嚴震直投去了羨慕的目光,雖然大家都知道事情幾乎都是許良做的,但是這功勞的大頭肯定要算在嚴震直頭上。

歷來都是如此,不管什麼事情只要出了事,最高長官基本就是第一負責人,除非他有足夠的手段甩鍋。

那麼分潤功勞的時候,最高長官那都是毫無疑問的頭功,這個倒是沒人搶的走。

最終嚴震直也如願以償,擢升工部尚書,一舉邁入了文臣頂層,至於其他的賞賜,那都是添頭,倒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然後就是周應成,趙煒這兩個本地官員,陝西成了北直隸之後,省衙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直接撤銷掉,周應成由此從地方大吏成功轉入中央,出任兵部侍郎,這隻能算得上平調,但他本身就是蹭的功勞,能進入中樞就算是提升了。

趙煒則是一腳被朱元璋踢去其他地方,即便現在的西安府成了京城,他這個府尊也沒資格做京兆府尹,這位置通常都是直接找六部的中高級官員兼任。

不過朱元璋倒也沒有虧待了趙煒,雖然把他踢走了,但也給他提了級,但是趙煒進入中樞的幻想也破滅了,到最後他也沒做上京官。

前前後後的人,該安排的都安排了,最後就只剩下了一個許良,其他官員們也朝着自己隊伍當中的年輕身影那裡頻頻看去。

他們都知道,雖然建都頭功被嚴震直分走了,但是皇帝肯定也是虧待不了許良的,畢竟事兒是誰做的,那也是有目共睹。

這個在五年前就進入他們視野當中的年輕人,現在或許就要真正迎來一飛沖天的時機。

很多人都不禁猜想起來,陛下會給這傢伙安排個什麼待遇呢,這太年輕了也不是好事,很多地方那都不合適啊

只不過,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關於許良的論功行賞,出來說話的不是朱元璋,而是太子朱標。

“工部郎中許良,五年來興工立繕,建有大功,擢升工部侍郎,官從三品!”

(本章完)

第114章 這個家不能沒有你475.第473章 段位第182章 怎麼賞?第254章 西安的腳步第146章 感動和喜悅第432章 這個年糟透了579.第577章 鋪路第85章 世有妖孽第63章 我有上將第289章 科學與工業,教育與資源487.第485章 選擇第434章 定海號戰艦!662.第660章 必勝第436章 大明的空氣有點甜第32章 銳評許良688.第686章 必勝第41章 你是故意的第370章 大限第442章 海師獠牙第23章 臣有諫言!478.第476章 殺人的活兒第137章 許良該殺啊!第226章 小商品市場第128章 許良真做到了!第190章 目的第398章 永別了,我的故鄉503.第501章 朱標:使不得!551.第549章 天朝真好啊682.第680章 準備好了第163章 進京趕考714.第712章 世界是你們的第66章 遷都諸事(跪求追讀!!!)第371章 烈日隕落第179章 契約第397章 叔侄情深第111章 世子殿下第162章 是時候了540.第538章 許良該死!547.第545章 許良的成績單477.第475章 陛下,該分餅了480.第478章 不談公事641.第639章 壞!576.第574章 物非人是第181章 生死!第129章 有點東西!第79章 誰敢攔我!第165章 那個老人第441章 機會得自己創造第317章 論火炮583.第581章 逆轉514.第512章 普度衆生683.第681章 北伐!479.第477章 兩廣619.第617章 太鬧騰了第286章 普通市民朱標第375章 震懾第254章 西安的腳步第253章 重頭戲開始593.第591章 以後再說595.第593章 朱標再危586.第584章 兔死狐悲623.第621章 燕王老了726.第724章 博物館620.第618章 這世界處處都有我的痕跡516.第514章 文明與野蠻485.第483章 局勢第180章 小子,好好幹485.第483章 局勢487.第485章 選擇第356章 人才送上門725.第723章 夢第316章 海師請假一天,明天補上第131章 思潮第394章 建業元年588.第586章 太師說得對第58章 尋人啓事630.第628章 到時候了第440章 北伐!第161章 我也交代後事第162章 是時候了595.第593章 朱標再危第147章 喜新厭舊第14章 錢是這麼用的?537.第535章 科學神通第208章 確定糧產研究方向第245章 元素週期表第175章 名聲682.第680章 準備好了第31章 狂!644.第642章 平等第303章 你退稿了我怎麼追更?第149章 老朱之殤719.第717章 大壽第173章 皇帝別開玩笑703.第701章 風景480.第478章 不談公事第157章 奇才啊!602.第600章 西方第382章 未曾謀面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