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君臣奏對,工農之辯
“你在西安做的事情朕都是清楚的,尤其令朕擔憂的就是你弄的人力政策,雖說給勞工遷籍並且長期進行僱傭這事兒朕是點頭的,但究竟是好事好事壞事朕現在還拿不準,這麼多人都讓你拿來長期務工,若是影響了農民種地如何是好?”
朱元璋再度提出一個問題,語氣不喜不怒。
聽到這個問題,許良心裡鬆了一口氣,既然老朱不提上面的事情,也就說明自己說服他了,看來命根子還是沒讓別人捏住。
至於這個新的疑問倒是不難解決,許良清了清嗓子便進行奏對:“陛下,此事臣早有預想,全部徵召之勞工均爲各戶閒置勞力,斷不會影響百姓種田。”
朱元璋卻搖了搖頭,似乎並不滿意這個回答。
“朕聽聞勞工之役期結束後,伱曾讓他們自主選擇去留,最後多數勞工來留了下來,可見從事務工於普通百姓頗有誘惑。
朕真正擔心的不是西安府這麼點人,朕擔心的是若真的全面推行工業化,大家都如今日這般丟了鋤頭跑去工廠裡頭,這個地誰來種?”
許良能很明顯的感受到,朱元璋說這個事情的時候語氣很嚴肅。
這個老皇帝胸有溝壑啊,西安府工業化纔剛剛有點苗頭,他就意識到工農業人口失衡的問題了,這眼光的確很長遠。
也難怪他這麼嚴肅,別說大明這個農業社會了,哪怕在後世,農業也是根本之根本,吃飯問題永遠是最重要的問題。
雖然有之前自己提出的對外貿易政策,通過大明的體量地位優勢進行大宗糧食貿易來穩定國內的糧食安全,但光靠這個是養不起整個大明的。
國內的農業紅線是丟不得的,如果農民都丟了鋤頭跑去工廠,這確實是個大問題,而且是幾乎一定會發生的問題。
奏對到了這個事情上,許良也更加慎重起來,這是真正能決定朱元璋態度的事,萬一答不好的話,很可能就直接導致朱元璋對工業化的全盤否定。
不管現在看起來工業有多香,但只要發展這個要動搖農業基本盤,那在朱元璋看來就絕對不能容忍。
“陛下,社會態勢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工業的發展的確會吸納農業人口,相對來說務工也能提供比務工更穩定更好的生活,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入到工業化的進程當中。
但是工業一樣也能反哺農業,當工業成爲社會主要生產方式的時候,它一樣也能貢獻主要的社會財富,到一定時候,朝廷可以完全取消農業賦稅徭役,徹底解放農民頭上的枷鎖,甚至更進一步,直接給予農民種田補貼。
而且農民種地的難處在於種糧收益低下,但是將來隨着工業發展,我們對經濟作物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
例如今日紡織業之發展,就會刺激農民往後種植棉花,將來若是食品工業發展,也能刺激農民種田之餘養殖豬牛雞羊,這都是能夠提升農業收益的。”
許良仔細斟酌,逐字逐句的向朱家父子陳述意見,而在許良說話的時候,他們也都是十分認真的聽着。
朱元璋能提這個事情,並不是他想中斷工業化的設想,相反是在看到紡織工業顯露的潛力後,開始認真思考工業發展可能的結果。
換言之,工業化在朱元璋心裡已經由空泛的社會構想,變成了或許可行的現實政策。 所以現在許良雖然緊張,但同樣也十分興奮,這次奏對說不好要壞事,但相反說好了的話也就能成事啊!
稍微頓了頓讓朱家父子有時間進行思考,隨後許良就繼續奏對起來。
“這世上沒有萬世不易之法,現在的政策只要適合現在的社會治情那就能稱爲良策善政,但過了五十年一百年,社會態勢變化之後,同樣的政策可能就成了惡政壞政。
商君變法盡用民力,把大秦打造成了戰爭機器,在戰國時代這就是現實所需求的,是以秦能一掃六合吞併八荒。
但是秦統一華夏之後呢,沒有足夠的外部戰爭需求,這套體系之弊端就迅速顯露出來,爲戰爭而打造的整個國朝體系很難安民生息。
同樣的政策和體系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下,其影響後果卻截然不同,是以不有長久之善政,只有應時而變,在政策上保持靈活,如此才能應對社會發展需求。
在工業化這個事情上,今天的工業發展或許會引發農業的問題,但是將來的工業也能減輕農業的負擔。
發展的過程會帶來新的問題,但發展本身也能解決這些問題,更應該看的是社會是總體進步還是總體退步的,如果這個社會變化是良性的,那麼臣以爲……因噎廢食實不可取!”
一通話說完,許良便低頭拱手,等待朱元璋的反應。
文閣陷入安靜,朱元璋先是皺着眉看了許良好一會兒,最後才沉思起來。
老實說,許良的奏對是把他說服了的,雖然他現在不知道工業是不是真的發揮那麼大的社會功用,但許良有一點倒是沒說錯,那就是因噎廢食不可取,問題是時常有的,也多少總能有法子應對。
最重要的是許良這番奏對至少說明這小子不是一頭莽着幹事,他對未來的發展態勢是有預期的,且不管他提出的這些應對辦法有用不有用,那也是有方法的,這一點朱元璋還是滿意的。
“你說的朕都記着了,且觀後效吧.”
朱元璋最後的話讓許良鬆了口氣,不拒絕就是好消息,說明自己的奏對讓朱元璋暫且滿意了。
隨後君臣之間又詳細說了些關於西安工程上的各種細節事宜。
在這個文閣裡足足說了兩個時辰,述職奏對纔算是結束,這個時間已經算是特別的長了,尋常六部的尚書來議事都說不了這麼久的。
許良告退之後,兩父子私下相處就不會繃得那麼緊了,朱元璋也啞然一笑。
“這小子拐彎抹角的在這勸朕,似乎對朕的一些施政理念不怎麼認同啊,說什麼沒有萬世不易之法,那朕定下的祖宗之法算什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