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小朋友要聽話

第225章 小朋友要聽話

李芳遠走在出宮的路上,回想着朱標的最後一句話,也是整個過程朱標唯一的一句話,莫名有些驚懼。

朱標的話實際上非常溫和,每一句都是友好和善的意味,但是回頭細究一下,他總覺得其中包含着若有若無的威脅之意。

第一次見到朱標,他就感受到這個只聽聲音就讓人如沐春風的太子,似乎並不只是表面上的寬厚仁澤,在他那寬厚的外表之下,也隱含君主的霸道與城府。

這就是天朝的儲君嗎,果然氣度遠超常人

李芳遠拿朱標和高麗曾經的君王比較了一下,甚至還和自己的父王李成桂比較了一下,頓覺高下立判,無論是氣度還是城府,都感覺不在一個層面。

感嘆之餘,李芳遠更加憂心的事情,實際上是現在手上捧着的草擬國約,至於正式版卻要等李成桂那一頭同意再辦了。

李芳遠雖然是今年才搖身一變成爲王子,但是在此之前他也是高麗顯貴子弟,受過良好的教育,此份國約的內容他看下來基本上就懂了個七七八八。

實際上這份國約後面密密麻麻的貿易條約算是相當公平了,大明身爲天朝能公平和小國做生意,這本身就是對二者皆有好處的事情。

大明身爲中原王朝明明可以無恥點直接開口要供奉的,現在卻要公平和小國交易,他真的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文明啊!

要說裡面有哪裡不好,那就只有一點,關於官方大宗貿易糧食的內容。

如果在其他條約上他感受到的是天朝講求公平的王道,那在這個條約上,他深切感受到了天朝不容反駁的霸道。

這個條約里根本就不曾徵求自家的意見,就直接把糧食作爲貿易的大宗商品之一。

這一點,讓李芳遠感覺十分難受,最終也一定會讓李成桂覺得難受,在這個年頭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沒有任何東西能比糧食更有價值,也沒有任何東西比糧食更加重要。

沒有瓷器死不了人,沒有絲綢可以穿麻布,沒有茶葉能喝白水,沒有鐵器也可以用木頭石頭,但是沒有糧食那是會餓死人的,任何東西都可以拿去和別國交易,唯有糧食這個東西沒辦法!

農業時代,沒有任何國家敢說自己的糧夠吃的,這是真正的事關國朝安穩的東西。

在李芳遠眼裡,這種強行要求貿易糧食的條約,無異於在搶餓狗嘴裡的吃食。

可是自家有拒絕的餘地嗎,父王會答應這個國約嗎?

李芳遠苦笑着搖了搖頭,跟着太監走出宮城,在宮城門下,他回頭一望,高聳的紫禁城城牆如同高山,那股威嚴的氣勢讓他有種喘不過氣的感覺。

此時此刻,李芳遠真的很難有拒絕的勇氣,再轉身的時候,他已經是神情複雜的神態。

這個國約就是裹着一根針的蜜糖,而現在大明要李朝吃下去,很明顯自家似乎沒有什麼拒絕的底氣,但不管怎麼說,總歸還是裹着密的,總比光吞針要好不少。

某種程度上他還真沒法指責大明什麼,大明給出的好處那也不少,自家確實是需要大明的商品的,可以預見的是,如果這個貿易體系真的建立起來,自家的歲入也一定會連番增長。

至於怎麼滿足大明的糧食需求,還是讓自家老頭子去愁吧

到此爲止,李芳遠此行的事情基本算是辦完了,後續只需要等待禮部通知他什麼時候參與朝會就好,等在朝會上正式遞交國書,然後朝廷給出迴應,他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解決了這一頭的事情,朱標也悠哉悠哉的去找了老父親朱元璋。 朱元璋此時倚靠在龍椅上翻閱着一個個奏報,而他現在正在看的是關於自家五兒子朱橚的。

許久過去,開設在皇宮邊上的皇家醫院已經建設的差不多了,醫院隸屬於太醫院之下,內部之醫師均由太醫院各個太醫輪流坐鎮,並且徵召了民間的大量醫師作爲補充。

而且按照許良給他們制定的框架,他們還訓練了一批年老的宮女作爲護理人員。

在醫藥方面,太醫院得到朱元璋的允許開設了一個製藥實驗室,現在他們已經開始鑽研起青黴素更方便更成熟的生產工藝。

許良原有的製取方式是實驗室的研究方式,並不適合具體生產,而要把這個轉換爲生產工藝批量生產,這就需要新開設的製藥實驗室發揮作用了。

如今關於醫學的各個事情慢慢走上正軌,朱標的病情雖然較之病前的狀態略有虧欠,但也算是大好了,任務全都完成,他這個藩王自然也就不再適合繼續留下去了。

不需要朱元璋來提,他就很懂事的上書請離。

朱元璋在奏疏上批下一個準字,就放在已處理完的事務那一堆裡邊。

這個時候,他才笑着看向了進來有一會兒的朱標:“如何,那李朝的王子可還聽話?”

朱標笑了笑:“父王多慮了,聽不聽話不是他來決定的,而是大明決定,關於國約簽訂之事,李成桂應該懂得怎麼做,這個時候他招惹不起大明。”

朱元璋點了點頭,他自然也知道朱標說的是對的,以大凌小,只要不是過分的太厲害,小的那一方都沒什麼選擇。

現在的大明正是兵鋒銳利之時,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元,都在大明的馬蹄驅趕下四處奔逃,至於一個篡奪高麗權柄的李成桂,那更是不值一提了。

只要是有利於大明,他老朱也不在乎李成桂怎麼想,更不在乎李朝的難處。

“有時候朕也不得不服,許良這小子總能有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這纔多久時間,又是搞醫院醫藥,又是搞工業建都,如今就算不在京城了,他所設計的朝貢貿易體系也能落地,這些事情變化實在太快了。”

朱元璋搖頭笑了起來,這還真不是他說的誇張,擱以前別說半年了,就是十年八年都不見得有如此多的變化。

“而且如今看來,他在西安府做的工作還是有些成效的,今日嚴震直送來的加急信報,你且看看吧,裡邊還有些那小子鼓搗出來的新玩意兒。”

(本章完)

476.第474章 聖君第45章 贏,贏麻了!第243章 蒸汽機研討會634.第632章 好事壞事?507.第505章 馬六甲之內盡是大明!565.第563章 熬老太太第374章 朱標:吃我一拳!第431章 楚王好細腰第178章 威脅第154章 新店開業第419章 朱棣:我苦啊!第260章 初體驗第202章 鄉黨第65章 蒸!(求追讀!!!)619.第617章 太鬧騰了第70章 觀音奴(求追讀!!!)503.第501章 朱標:使不得!第75章 燕王,道衍第265章 俺會看三國水滸559.第557章 成果501.第499章 臣請斬許良!562.第560章 大基建第158章 兩成生機?第90章 你坐着466.第464章 《對馬島條約》第148章 朱標,危!第197章 自愧不如599.第597章 朱兄走好494.第492章 考察小組第349章 入京465.第463章 喪權辱國第260章 初體驗第57章 老翁第372章 朱標:我的時代第57章 老翁第268章 生活第394章 建業元年第223章 新朝貢國約第359章 不對勁662.第660章 必勝540.第538章 許良該死!672.第670章 反擊!574.第572章 時代的速度541.第539章 改革春風吹滿地第165章 那個老人第396章 最後的享受653.第651章 拳頭要硬723.第721章 歷史第410章 什麼叫高瞻遠矚第422章 扯皮第304章 弱點第228章 構建商業生態第399章 朱棣的磨難645.第643章 人心不復537.第535章 科學神通554.第552章 遊學688.第686章 必勝第357章 商業互吹第261章 西安這破地方這麼牛叉?第15章 商業計劃書586.第584章 兔死狐悲625.第623章 告聖狀第349章 入京第442章 海師獠牙499.第497章 把賬算完554.第552章 遊學677.第675章 進退兩難475.第473章 段位第52章 說出吾名第305章 新婚大吉第311章 逛第127章 《細菌病理說》第436章 大明的空氣有點甜674.第672章 報第231章 答案第88章 會贏的547.第545章 許良的成績單519.第517章 效仿619.第617章 太鬧騰了第357章 商業互吹第276章 老朱主考717.第715章 時代553.第551章 嘿嘿,肉包子真好吃第328章 好好看球686.第684章 不會太久了第42章 耍嘴皮子第120章 顯微鏡第318章 又標準化?583.第581章 逆轉第265章 俺會看三國水滸684.第682章 出征!第397章 叔侄情深448.第446章 唱歌還是玩球第62章 宣戰,應戰!534.第532章 告一段落第266章 吃飯551.第549章 天朝真好啊第72章 沒有什麼是錢解決不了的(求追讀!!722.第720章 預見524.第522章 危險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