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又是祁王在力挽大明天傾?

第39章 又是祁王在力挽大明天傾?

朱棣鬆了一口氣。

朱瞻基沒有讓他失望,在關鍵的決定上,這位年輕的皇帝最後還是做出來理智的判斷。

這也讓朱棣心中對朱瞻基更加的滿意。

理智,敏銳,果斷,強硬……

朱棣培養出了一位好聖孫。

【解決了藩王們的問題後,你開始着手領導大明走向鼎盛。】

【在政治上,你重視整頓吏治和財政,提升內閣地位,任用能臣良臣。清革前弊,整頓統治機構,實行精簡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風;教導宦官讀書參政。】

【在經濟上,你弘揚仁宗之法,勵精圖治,獎勵農桑。甚至親自吃蝗蟲來鼓勵羣衆滅蝗,伱說“糧禾作物,乃民衆之骨肉。民衆乃朕之骨肉,汝食糧禾,如同食朕之骨肉”。民衆受到鼓舞,經濟和農業發展迅速。你爺爺二十年來透支的錢,終於在你這裡徹底補齊,彌補了大明虧空。】

【在軍事上,你繼承了爺爺的尚武之風,於宣德三、五、九年分別三次北征。擊敗兀良哈部,再度將邊界穩定下來。】

【你支持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復現了萬國來朝的盛世景象。】

萬國來朝,熟悉的詞語啊。

朱棣心中感慨,永樂、洪熙、宣德,連着三朝明君,大明怎麼輸啊?

這直接將大明推到了巔峰,立於不敗之地!

大明盛世,有誰可以動搖!

而且朱瞻基這小子少年登基,身體健壯,最起碼不得當個三四十年的皇帝?

朱棣現在心中是滿滿的自信。

【你對父親雖只在位十個月,但永樂朝遺留下的不少弊政都是在這短短十個月時間中被扭轉過來的。仁宗之後,身爲宣德皇帝的你則是在父親一系列仁政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深化改革,使得大明王朝進入了鼎盛時期。】

【後世人稱——“仁宣之治”】

【你用了十年的時間,創造出了大明盛世,然而尚還處於英年的你,卻知道自己的生命力在飛速流逝。】

【宣德十年,你病重不能視朝,在臨終前將皇位留給了自己的長子,皇太子朱祁鎮。這一年,你三十六歲,駕崩於幹清宮。】

【你在十年的在位時間裡,讓大明走到了巔峰,然而你的子嗣卻險些將大明葬送。當年你放棄削藩於祁王的政策,在你死後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那位祁王在大明最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

【朱瞻基皇帝身份模擬結束。】

朱棣:?

什麼意思,這就模擬結束了?

朱瞻基這小子才三十六歲就沒了?

宣德盛世就十年???

這猶如一擊重錘給朱棣掄的腦瓜子嗡嗡的,這叫這麼個事!

“等等,這模擬最後的那段話是什麼意思?”朱棣猛然反應了過來。

什麼叫朱瞻基的子嗣險些葬送了大明?

仁宣之治,盛世降臨,強盛的大明還怎麼葬送?

朱瞻基後世的皇帝就算腦子裡進了屎,是個百年不遇的大昏君,十幾年不上朝,天天的在後宮胡作非爲,縱情享樂,那也不至於把大明葬送啊!

這模擬系統是不是出問題了?

還有那句“當年你放棄削藩於祁王的政策,在你死後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那位祁王在大明最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這又是什麼情況?

好傢伙,又是祁王在大明危難之際力挽天傾?

朱棣人都麻了! 到底是哪裡出來問題!

又是在最關鍵的時刻把他給卡住了!

這該死的模擬系統!

……

巍巍高聳的金陵城佇立在青山綠水之間,山川靈秀,氣象宏偉,這是大明的中心都城,象徵着至高無上的權力與地位。

從交趾歸來的得勝之師眺望着高大威嚴的巨城,心中是何等的豪邁。

“回來了。”張輔輕聲喃喃。

“是啊,我們回來了。”朱高燨手中牽着戰馬繮繩,勾起一抹笑意、

金陵城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且在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漢人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人都會選擇金陵城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

“入城!”

儀鳳門,是金陵城北部通往長江岸邊的要道,是朝廷過江的重要城門,將官們北上、出征,都走這座城門;遇到打勝仗,附近的百姓就會在儀鳳門附近設隆重的儀式歡迎凱旋的將士們。

朱高燨與張輔走在了康莊大道的最前面,身後是從交趾凱旋歸來的南征軍,氣勢恢宏,馬蹄聲清脆有力。百姓們在道理兩側歡呼,爲他們的英雄們吶喊。

在街道旁有一婦人抱着瓷娃娃般的小姑娘,小姑娘懵懂無知仰頭看向母親:“娘,他們是誰呀?”

婦人臉上帶溫柔的微笑:“小囡囡,他們是打了勝仗的將士們,是英雄。”

小囡囡有些疑惑的問:“英雄……是什麼意思呀?”

“英雄呀……”婦人沉思了一會兒,說,“英雄,就是保護我們不受異族鐵蹄踐踏的人,因爲他們浴血奮戰,我們才能享受太平生活,小囡囡才能健康幸福的長大。”

“哦~”小囡囡喊着蔥白般柔嫩的手指,似懂非懂,“英雄,他們是英雄。”

這些百姓們可能不太清楚南征軍在交趾的大捷對於大明有多大的貢獻,也不知道這場戰爭的出發點到底是否正確。他們甚至有的人連南征軍在哪兒打的仗都不知道,只知道這些將士們去南邊打仗,現在打贏回來了。

這就夠了,將士們浴血奮戰打了勝仗,還有什麼是比這更值得高興的事嗎?

儀鳳門的道路兩側,每一個大明的子民臉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朱高燨舉起了大明的軍旗,大喝一聲:“大明威武!”

南征軍的數萬將士們振臂高呼:“大明威武!”

街道旁被婦人抱在懷裡的小囡囡也舉起了蓮藕般的手臂,咿呀咿呀的大聲道:“嗷嗚~”

“大明威武~”

朱高燨與張輔對視了一眼,不由臉上洋溢出了會心的微笑。

他們在外征戰,歸根結底,不就是爲了讓這些百姓們能安居樂業嗎?

若是那些永遠埋葬在交趾的將士們能看上一眼這大明繁華鼎盛,在九泉之下也能含笑而去了。

此時當有一壺花雕酒,敬戰死沙場的英雄們!

(本章完)

第182章 我給我自己哭喪?第175章 一世命即萬世命,一人罪,萬世功!第78章 賺麻了第151章 東宮的天,塌了!第568章 龍鳳呈祥,龍鳳胎,你想的倒是挺美第166章 夏原吉的效忠第441章 朱高燨:汝劍利,吾劍也未嘗不利!第265章 黑無常上門送溫暖?第16章 朱四郎第201章 倭國投降!第83章 一仗打出十年太平第191章 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第432章 大索全城,圍捕世家!第436章 大局已定!第318章 朱高燨:不,這是科學的力量第367章 朝堂交鋒!世家大族圖窮匕見!第534章 真的小丑第524章 班師回朝第114章 楊先生,你這一點都不持久啊第574章 望塵莫及呀第208章 祁王:無所謂,我會出手!第72章 王爺若不棄,赤戎願拜爲義父!第109章 虎毒不食子,朱棣除外第257章 祁王:坑漢王,我是專業的第514章 連我也是棋子第118章 不過是些許風霜罷了第393章 朱高燨:沒想到吧?我親自領軍來殺第508章 真假書信第564章 大明勞模第407章 兵鋒所指,橫掃草原!第348章 《大明覆滅之後》第519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48章 蘇青:真是世事無常,大腸包小腸啊第312章 朱棣:老四類朕第367章 朝堂交鋒!世家大族圖窮匕見!第569章 這樣偉大的國家,你們上哪找去?第559章 北狄南下第526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61章 新人格!第146章 三萬精銳,發兵東北!第531章 饑荒可除!第240章 朱棣:漢王敢反我?!第524章 班師回朝第38章 一寸江山一寸血!第438章 事成之後,我等當另立新君!第38章 一寸江山一寸血!第83章 一仗打出十年太平第69章 嬴政VS朱棣第13章 彈劾第436章 大局已定!第525章 朝中瑣事第22章 極品烤肉漢王第68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550章 孑然一身第165章 祁王你是牲口吧!第1章 朱棣的正確打開方式第489章 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第312章 朱棣:老四類朕第190章 崇禎:國君死社稷,義之正也!被迫鴿一天第392章 暴跳如雷的韃靼小王子!第236章 沈青玉:你也想學胡惟庸被癢死嗎?第477章 大軍一至,土雞瓦狗!第508章 真假書信第53章 這永樂盛世,便是國泰民安第260章 這我不成跪着要飯的了嗎第86章 讓霍去病試試?第479章 崔家亡命奔逃 官軍摧枯拉朽!第244章 朱棣:打得好啊祁王!第166章 夏原吉的效忠第323章 天策上將!第375章 漢王異動!第280章 朱高燨:雲在青天,水在瓶第1章 朱棣的正確打開方式第34章 被皇帝選中的朱高燨阿屠指定閱讀書目第151章 東宮的天,塌了!第40章 我盯上你了,你小心一點。第473章 朱高燨:大明乃是朕的天下!第524章 班師回朝第258章 朱高燨:爹,格局小了啊第227章 祁王:聽話,讓我康康!第495章 前路艱險第332章 文院:刀在手,跟我走!第145章 廢太子?立祁王?第336章 朱高燨:你家許褚是虎候,我家赤戎第262章 我憑本事貪的錢,你憑什麼讓我交稅第427章 世家謀反?返途竟有刺客伏擊!第270章 朱高燨:老三,我可沒蒙你第172章 我兒祁鎮有大帝之姿!第383章 想要仗打得好,必先利其器!第443章 凱旋入城!第7章 漢王登基,全家遭殃第57章 奪門之變第308章 朱高燨:漢王沒反,我反了!第387章 朱高燨:主打的就是一個快字!第96章 經緯天地之謂文,戡定禍亂之謂武!第220章 祁王無愧於任何人!第44章 藏在大報恩寺裡的真相第318章 朱高燨:不,這是科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