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朱高燨:豺狼虎豹,焉能爲敵?

第353章 朱高燨:豺狼虎豹,焉能爲敵?

朱棣知道自己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幻想的世界,是虛假的。

但這個幻想世界……未免也太棒了!

他一手牽着心心念唸的燕王妃徐氏的柔夷,另一手牽着稚嫩的懷安郡王朱高燨,一家三口就這麼漫步在夏日的燕王府裡,時間彷彿在這一刻凝滯,他已經沉浸在一家團圓的幸福時光裡,早已忘卻了什麼狗屁任務。

至於剩下三個崽兒?

哪兒涼快哪兒呆着去。

燕王妃徐氏覺得哪裡不太對勁,自家王爺頭一次像現在這樣溫柔,很難想象這居然是那個鍾情於戎馬的燕王朱棣。

而年幼的朱高燨也覺得不太對勁,他這是第一次感受到父愛的存在,一時間似乎有些不太適應,在他的心裡,自己應該是父親最不受寵的那個孩子纔是,以前父親看他的眼神與看王府上的侍女與宦官無異。

徐氏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詢問道:“王爺,爲何臣妾覺得,您像是碰上什麼高興事兒了?”

朱棣愣了一下:“哦,有這麼明顯嗎?”

“您就差把樂呵倆字寫在臉上了……”

徐氏定下心來思考,最近發生了什麼大事,值得自家王爺如此喜悅。

思來想去,國泰民安,似乎也沒什麼大事……

聽說最近陛下身體不好,就這事有啥值得慶祝的?

你爹要噶了,你擱這兒還能樂呵呵的?

徐氏是何等睿智之女子,她試探的問道:“王爺,陛下近些日子來身體不好,您不會是有什麼冒昧的想法吧?”

朱棣正色道:“朕沒有,你別亂說。”

徐氏:“???”

朱棣這才意識到自己失言了,這時候他還只是一個燕王,皇位的繼承人是朱允炆這小比崽子。

年幼的懷安郡王朱高燨聞言,眸子不易察覺的閃爍一二,卻又將自己的情緒隱藏的很好,繼續裝作一副什麼都聽不懂的無知模樣。

朱棣回過神來,也意識到自己這個時間段應該乾點啥纔對。

老朱要駕崩了,繼承皇位的是朱允炆這小比崽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馬上就要出意外了。

如果任由時間如原來的歷史發展下去,恐怕自己這美妙時光還享受不了多久,朱允炆就要把削藩的屠刀揮到他的頭上了。

嘖……是應該做些什麼纔對。

【提醒宿主:您一共有十次回檔的機會。】

朱棣有些納悶兒:回檔是什麼意思?

【回檔:指,時間回溯到最初的時刻。】

朱棣:!!!

如此一來,朕,豈不是可以……爲所欲爲?

他看了一眼身邊的朱高燨,心中忽然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既然是幻想世界,朕是不是可以……嘗試一下,天下大同?

……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洪武皇帝駕崩,皇太孫朱允炆即位,遺詔諸王在封國,不得到京師奔喪。不到一年時間,周王、岷王、湘王、齊王、代王先後被廢。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奪取北平九門,遂據北平,喊出了“天下大同,利國爲民”的口號,誓師出征。

戰事之初,因北方諸將多爲其舊部,降者甚多。但在兩個月後,建文帝一道聖旨,命寧王朱權、遼王朱植,大寧軍與遼東軍聯合出兵,將朱棣鎮壓。

同年,朱棣卒。

……

時間回到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元璋駕崩的前夕。

朱棣坐在燕王府的院子裡,依舊是風和日麗,但他卻陷入了沉思當中。

這特麼怎麼和原來的劇本對不上啊!

“爲什麼寧王和遼王,會服從建文帝的命令,對朕發兵?”

這是朱棣現在最不理解的地方。

洪武就藩的諸王裡,其實他燕王府的實力,算不上是最強的,甚至只能排到第三。

鎮守大寧的寧王朱權,所統封疆數十城,廣千餘里,帶甲八萬,革車六千,視諸王最雄。

鎮守廣寧的遼王朱植,如同一頭猛虎一般巡視着整個遼東。廣寧三護衛驍勇善戰,還有武定侯郭英、日後在永樂朝被拜爲西北大將的宋晟等人輔佐。

wωw¸ тTk an¸ ¢Ο

但這兩個小老弟,在原來的歷史裡並不是他的敵人,遼王被建文帝奪了兵權,寧王被朱棣套路掏空家底。

他們的共同敵人,是建文帝。

可現在建文帝一聲令下,寧王朱權和遼王朱植就跟瘋狗似的來咬朱棣,將燕王府撕成了碎片,其兇猛程度都快給朱棣幹出陰影來了。

大寧軍和遼東軍,那都是在邊關浴血征戰出來的精銳,強悍比起燕王府的軍隊有過而無不及。在軍隊數量的碾壓下,又有寧王、遼王這兩位名將掛帥,連淮西二十四將之一的郭英都只配給這二位邊關塞王當副手,打起朱棣來跟玩一樣。

“爹在想什麼?”

聽到這稚嫩的聲音,朱棣瞅了一眼,一看到是還沒自己膝蓋高的瓷娃娃朱高燨,此時正心煩意燥的他忽然又輕鬆了許多,溫和的說道:“小四啊,乖,爹在想事,別鬧。”

此時,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高陽郡王朱高煦從花園路過,看到父慈子愛的朱棣與朱高燨,流下了不爭的眼淚。

明明是我先來的……

尼瑪的朱棣,對朱高燨這小子是和藹可親,對我就是哐哐猛踹。

朱高煦憤而離開。

…… 朱棣隨口說道:“小四,伱想過,天下大同的世界嗎?”

年幼的朱高燨愣了一下:“父親能具體一些說嗎?”

“額……就是一個如理想國的世界,人人平等,人人爲公,所有人都有着一個共同的信仰,國家的權力交付於百姓,一個沒有君主的國家。”

朱棣撓了撓頭,嘆息一聲,“算了,我與你說這些作甚,你這麼小,能聽懂個什麼。”

隨後,年幼的朱高燨沉吟道:“無論是什麼樣的制度,只有不停地榨取底層力量才能推動進步,爲了追求進步的速度與獲取利益的的最大化以榨取價值,都會去瘋狂的壓迫底層階級。”

“使底層階級的民衆始終保持在一個僅能依靠辛苦的勞動生存的程度,因爲底層民衆過於辛勞,纔會創造出足夠的價值使得統治層能遊刃有餘的去和其他勢力爭鬥,底層民衆只有勞動的權力、被剝削的權力、被壓迫的權力,而沒有思考的權力、沒有發言的權力、沒有參與統治或發表意見的權力,只有這樣的底層才適合上層的統治。”

“如果不考慮對外戰爭的外來因素,在這種制度下,最嚴重的其實是內部鬥爭。內部鬥爭不僅僅是統治者與輔佐統治的政黨在爭鬥,還有政黨與政黨之間的爭鬥。競爭力小的政黨逐漸失勢,被強勢的政黨吞併或擊垮。”

“相應的是除了官僚體系,民衆與世家門閥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民衆不斷的被世家門閥打壓,王朝建立初期還能勉強維持有少數民衆可以上升到帝國頭部,可隨着王朝國祚綿延甚久,利益被瓜分完畢,這塊利益的餐桌前已經沒有民衆的席位,民衆通往頭部的渠道愈發窄小,直至徹底斷裂。”

“由此導致整個國家最終被割裂爲兩個利益直接對立的階級,一個是掌控者百分之百權力與利益分配的統治層,一個是隻擁有被剝削權力的底層民衆,就像是建立在火山口的堡壘,看似相安無事,可只要有個風吹草動,譬如天災戰亂,火山口就會徹底噴發,將堡壘燒成灰燼。”

“致命點在於,所有的問題是無法解決的,因爲這是制度本身的問題,統治層想要利益,民衆不甘當做被剝削的牛羊。這是一種制度本身產生的自然規律。猶如颳風下雨一樣,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如果想要解決問題,就只能從改變制度入手。”

“而最先提出改變制度的那個人,將會成爲所有人的敵人。”

“誰敢動他們的利益,他們就弄死誰。”

“在階級的利益面前,所有的個人利益都顯得極爲渺小。世家門閥之間的內鬥可以互相把人腦子打成狗腦子,可一旦有人提出來這個國家不需要世家了,世家們瞬間就會其樂融融的聯起手來把說話的人弄死。”

朱高燨說完這些之後,大口的喘氣,果然,對於這樣一副年幼的身體來說,說這麼長的一段話不帶間歇果然還是太吃力了。

而朱棣人都聽傻了。

他呆呆的看着朱高燨,腦子裡產生了一個巨大的疑惑,問道:“你今年多大?”

朱高燨老老實實的回答道:“八歲。”

朱棣憤而起身:“這他媽八歲?!”

誰家八歲小孩能說出來這個!

關鍵在於……

朱棣聽完以後,覺得還挺有道理!

統治層與底層民衆之間的矛盾起源,官僚體系與世家門閥的利益劃分,民衆在階級中的地位,朱高燨全都如數家珍的說了出來。

朱棣抓耳撓腮都想不明白的事,這小子能說的一清二楚。

原來如此。

朱允炆的暴力削藩與愚蠢的改革方式,引起了所有皇族的公憤與世家門閥的不滿。比起愚蠢的朱允炆,他們更希望朱棣上位,能繼續維持階層現狀,避免國家動亂。

在本身具有大氣運以及階層支持的情況下,朱棣打贏了靖難之役,皆大歡喜。

然後當他提出天下大同,本質上來講是動搖了統治層的利益,要將所有的皇族階層從利益的瓜分中踹出去。包括皇族在內,天下的世家門閥決不能容忍一個這樣的傻逼出現,朱棣一瞬間成了衆矢之的。

本來他們是反對建文帝的,畢竟恢復周禮這件事聽上去就很蠢。可等到朱棣提出天下大同,他們又忽然覺得比起朱棣這個蠢貨,建文帝還是很聰明的。

跟朱棣提出的天下大同比起來,建文帝的恢復周禮是個屁啊?

恢復周禮也就是倒退幾千年而已,天下大同那直接給皇族都乾沒了!

難怪寧王朱權和遼王朱植會拼了老命的打朱棣,他們這哪裡是效忠建文,這分明是爲了捍衛屬於自己階層的利益!

而本身出身皇族有望逐鹿天下的朱棣,在提出天下大同的時候就成了階級的叛徒。

朱棣試探的問道:“所以說,你覺得如果我要提出天下大同,人人平等的概念,你能替我想出如何打贏這一仗的辦法嗎?”

朱高燨聞言,陷入了沉思當中。

朱棣見狀,不由苦笑一聲。

他真是昏了頭,居然去問一個八歲小孩這種問題。

如果是未來那個以一人之力撐起整個帝國的恆景帝朱高燨,或許能想到解決的辦法。但如今的恆景帝,還只是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孺子。

一個八歲小孩能說出讓他都爲之震驚的言論,朱棣已經覺得很離譜了,怎麼可能想到怎麼去打贏他都打不贏的仗。

這並非是調兵遣將的仗,這是一場階級的戰爭,一場要與所有人爲敵的戰爭。

朱棣感覺,這是一場不可能打贏的仗。

然後正當朱棣準備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的時候,朱高燨卻開口了:“聯合能聯合的盟友,對扛共同的敵人。”

“天下大同,是要將民主擡到檯面上來,所有的農民階級和窮人都是我們的盟友。其實提出天下大同的人並非是與天下爲敵,而是與天下人爲盟友。”

“盲目的與統治層爲敵是極爲愚蠢的,一個人打不過一羣人。相應的道理,統治層是少數人,而民衆是大多數,當我們能把全天下的民衆聯合起來時,統治層的少數人就顯得極爲渺小了。”

“當然,要將全天下的人都聯合起來,這絕非易事。”

“民衆不會自己啓迪覺悟,需要一個有智慧有力量的人去引導他們覺醒。如果沒有覺醒者,民衆始終會如一灘死水般,幾千年的時間,已經讓他們習慣了被奴役,習慣了被壓迫,習慣了頭頂上有一個名爲皇帝的人作威作福。”

“只有當他們活不下去的時候,他們纔會選擇造反,推翻原有的階級,然後取代那個階級。帝制是有學習的模板的,所有人都在學習秦始皇那樣去統治,而所有活不下去的民衆也都在學習陳勝吳廣那樣的去起義,但天下大同是沒有學習模板的,歷史上也從來沒有哪個反賊建立起來過天下大同的國家。”

“沒有模板,那就去創造模板,喚醒民衆,引導他們。”

“天下,人人爲公。”

“天下,皆爲盟友。”

“豺狼虎豹,焉能爲敵?”

(本章完)

第169章 魏國公?定讓你有來無回!(5k大章第362章 諸位,維喆在此,誰欲殺我!第537章 外族聯軍!第192章 模擬祁王!請假一天,萬分抱歉第132章 烏合之衆,沉默之軍第67章 “涌泉”相報第313章 朱棣: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第342章 朱高燨: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第371章 東宮議事,未雨綢繆第135章 迷之自信的祁王第7章 漢王登基,全家遭殃第443章 凱旋入城!第557章 朕也有一計第7章 漢王登基,全家遭殃第379章 施壓!朝中局面已定!第93章 瓦剌?你在狗叫什麼!第350章 姚廣孝:佛爺我悟了!第446章 輕而易舉的反殺!第391章 神臂弓初發威,韃靼初受挫!第419章 挾大勝之威,行滅根之事!第421章 糧草告急?後方有人搞事情!第92章 德勝凱旋第104章 十年磨一劍,應州大捷!第207章 模擬!毀了大明!緊急通知第456章 他孔家算什麼東西?第106章 鬥不過的,朕輸了第288章 朱棣:便叫東輯事廠吧第418章 收服瓦剌?不,我要的是徹底征服這第296章 恆景帝:大運昌隆,吾道不孤!請假一天阿屠指定閱讀書目第310章 收拾不了祁王,還收拾不了你漢王?第237章 漢王他是真敢造反啊第526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323章 天策上將!第504章 永樂通寶第236章 沈青玉:你也想學胡惟庸被癢死嗎?第333章 朱高燨:說話的資格第53章 這永樂盛世,便是國泰民安第244章 朱棣:打得好啊祁王!第355章 朱棣:死亡不屬於民主!第436章 大局已定!第82章 瓦剌入侵?那就打!第543章 來婚書嘍!第35章 錦衣衛第373章 謀定而後動!第77章 逆子,你可知罪!第69章 嬴政VS朱棣第416章 朱高燨:把也先帶到我面前來!第302章 朱高燨:有一點逝第161章 願爲祁王效死!第468章 震怖!世家不安!第230章 祁王:你說我能走到對岸嗎?第415章 軍心大亂!也先被轟成重傷!第557章 朕也有一計第182章 我給我自己哭喪?第256章 祁王:二哥,這次你可就遭老罪嘍第315章 朱高燨:父皇自信一點第81章 前有祁王挽天傾,後有弘治續國祚第565章 我要當父皇了第147章 我自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爲誰雄第137章 兵權文政一手抓第350章 姚廣孝:佛爺我悟了!第289章 湯承:錯覺!一定是錯覺!第508章 真假書信第250章 恆景三十年第76章 米倉裡的老鼠第532章 古人就用上變色油墨了第535章 棋中天下第91章 恭喜你,現在是大明的俘虜了!第545章 訓話了第486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30章 直覺第505章 查!徹查!第192章 模擬祁王!第290章 朱元璋:朱棣這個逆子第89章 上架感言!!!第302章 朱高燨:有一點逝第380章 姓岳名飛,字鵬舉!第375章 漢王異動!第51章 洪災!第219章 祁王府的恐怖底蘊第31章 絕殺!第313章 朱棣: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第130章 五省疆土,割讓於祁王第333章 朱高燨:說話的資格第249章 朱高燨:我姥姥也是你姥姥第15章 赴南第39章 又是祁王在力挽大明天傾?第255章 漢王:祁王還是個忠厚人第428章 一查到底!大幕徐徐拉開!第163章 祁王:皇帝是穿越者?第565章 我要當父皇了第485章 斬立決!第476章 反賊!爾等害人不淺!第386章 萬事俱備,戰事開啓!第390章 誘敵深入,坐等韃靼撞入埋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