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朱元璋:朱棣這個逆子

第290章 朱元璋:朱棣這個逆子

朱棣深吸了一口氣,感覺胸前有些壓抑,問道:“你爲什麼會覺得,東廠就一定會爛呢?”

朱高燨篤定的說道:“因爲東廠是由宦官爲構架組成的,爺爺曾明確的說過,宦官不得干政,爹,你忘了這茬了嗎?爺爺說的是對的,以兒臣來看,由宦官掌權的東廠,最多不過二十年,就會爛到骨子裡,成爲一塊長在大明身上的腐肉。”

朱棣不理解:“聽你的口氣,東廠爛就爛在宦官上了,伱爲何會對宦官有如此偏激的想法,你可知,朕所任命的東廠提督是誰嗎?”

朱高燨還真不知道:“是誰?”

“湯承。”

朱棣反問道,“你覺得湯承會有問題嗎?”

朱高燨搖了搖頭:“若是湯公執掌東廠,我沒有意見。”

湯承雖也是宦官,但不能拿湯承去和尋常的宦官所比較。

這位雖然身居高位,卻不貪財、不好色、不戀權、不結黨,與尋常人對宦官的刻板印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果由湯承來執掌東廠,這倒是沒有任何問題。

對於朱棣來說,湯承就像是朱高燨身邊的呂朝陽,忠心,殘忍,手段高效,是最適合幹髒活的人。

“這不就得了。”

朱棣聳聳肩,道,“雖然我不知道你爲何會對宦官有這麼偏執的想法,但事實是宦官也是能用的,況且宦官也是最值得信任的,如鄭和,如湯承,這些宦官比起朝臣來說更值得爲之一用。”

他打天下的時候,一些宦官和尚出過力,譬如姚廣孝、鄭和,因而在他的心中,宦官還是比較可靠的。

朱高燨問道:“除了這二人,還有哪個宦官值得一用?”

朱棣尬住了。

除了鄭和這個六邊形戰士之外,貌似也就只有湯承能委以重任了。

剩下的宦官裡,沒一個能報上名字的。

朱高燨幽幽的說道:“宦官可靠,是因爲他們和宮裡綁在了一條船上,皇帝興則宦官興,他們的一切都是皇權所賦予的,如果皇帝想要收回他們的權力,甭管他們在人前有多顯赫,做事有多張狂,在皇權面前,他們所謂的權勢滔天就跟紙糊的一樣,一戳就破,不過是待宰的羔羊罷了。”

誠然如此,縱然是後世那位鼎鼎有名的九千歲魏忠賢,看似權傾朝野爲所欲爲,可他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天啓帝朱由校所賜予的。在天啓帝面前,魏忠賢不過是他用來收斂皇權的工具。

需要魏忠賢的時候,他是九千歲,不需要他的時候,他就是一隻隨時可以碾死的爬蟲。

崇禎繼位以後,輕描淡寫的便讓魏忠賢灰飛煙滅。

他道,“爹啊,你有沒有想過,像鄭和、湯承這樣的宦官能有幾個?宦官是無根之人,他們無依無靠,唯一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的只有權與利。無論是權力還是利益,宦官想要得到這兩樣東西,能倚靠的就只有皇權,所以他們纔會拼了命的去巴結皇帝,像條哈巴狗一樣卑躬屈膝。”

可縱觀古今,重用宦官的朝代,哪個不是飽受其苦?”

西漢以秦朝皇室孤立之鑑,大封同姓諸侯,末了鬧出七國之亂,又被外戚篡了。東漢到桓靈拉起宦官抱團取暖鬥外戚,然後贅閹遺醜南面稱尊,宦官進了太廟,開千古未有之局面!”

宦官掌控了神策軍的唐朝,自李輔國起,權勢濤天,廢立皇帝幾在一念之間,被逼宮的唐順宗,被毒死的唐憲宗,被殺死的唐敬宗,甘露之變時被劫持的唐文宗,被逼稱宦官爲阿父的唐僖宗,晚唐幾乎就是一部皇帝的血淚史!”

自古以來,君與臣是站在對立面的兩個角色。

君主的臣子兩者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博弈,相互爭鬥,君主希望臣子能跟家犬一樣聽話,臣子希望君主能老老實實的當個吉祥物,這本就是相互衝突的,誰也可能服氣誰,就算有哪位妖孽君主能用神乎其神的手段短暫的控制住羣臣,在他死以後,總可能他的後世君主也人人如他是個妖孽。

這個對立的關係,持續了長達數千年,歷朝歷代皆如此。

在權力的鬥爭中,君臣各有優勢。

君主是理念與法統上的至高者,君權神授,君主的話既是神諭,忤逆君主就是大逆不道有違天命。

臣子則是持之以恆的希望約束皇權,然後希望君主能把皇權讓出來,讓臣子來治理天下,他們最大的優勢莫過於“量”,人多。

君主象徵着“質”,而臣子象徵着“量”,因此,皇帝也被稱之爲“孤家寡人”,他在一個人與全世界爲敵。

君主覺得,吾既是天命,應該是我說了算。

臣子認爲,你要治理天下,總要用我們的。

所以,在長期以來,臣子其實是立於一個不敗的位置。

君主爲了應對這種局面,便只能尋找外援:

——宗藩。

但是後來發現問題很大……都是一個姓的人,萬一他權力大了,那比臣子帶來的威脅還大,臣子也就是將君主架空而已,宗藩是真敢造反的。

對於宗藩來說,一旦當他得到龐大的權力以後,就會發現一個問題:搞死君主,他就能順理成章的繼承皇位。

這尼瑪也太恐怖了,君主覺得,宗藩是肯定不能用了,但是不找外援的話根本就打不過羣臣,便只能另擇外援:外戚與勳貴。

шшш•ttκá n•CO

但是這兩個都也有各自的弊病。

勳貴和外戚,都很容易尾大不掉,而且也容易和臣子勾結。

王莽就是最典型的反面教材,這位仁兄之所以能夠上位,除了外戚身份這個最重要的天然優勢外,跟他無可挑剔的品行密切相關。當王氏家族上上下下沐浴皇恩,玩命享受時,王莽卻甘守清貧,資助弱勢羣體,一心求學悟道。

皇帝一看這兄弟可以啊,這麼自律,肯定能成事,行,就用他了。

王莽果然能成事,他不僅壓住了皇帝的敵人,還壓住了皇帝,順便篡了個位自己當了皇帝。

吃了教訓的君主,意識到外戚與勳貴並不可信,但外援總還是要找的,找來找去,君主選中了宦官。

宦官好啊。

第一,宦官和朝臣勢同水火。 第二,官宦是皇帝的家奴,身邊人用的放心。

第三,宦官大概率是不會謀反的——因爲沒有後代。

“這世上,就沒有絕對靠譜的事,也沒有絕對靠譜的人。”

朱棣沉聲道:“雖然宦官也有很大的隱患,但比起宗藩、外戚、勳貴來說,宦官已經算是很靠譜了。”

他聽的明白朱高燨所說的話,模擬過一次大明朝從強盛到衰亡的他,再清楚不過宦官干政對大明朝帶來的危害。

即便如此,他依然要這麼做。

因爲他沒有別的選擇了,比起其他人來說,宦官已經是矮個子裡i挑了個高個子,都是爛人,那就從爛人裡挑一個最好用的。

朱棣嘆道:“你明白我的苦衷,我也理解你的擔憂,咱爺倆啊,都是爲了大明朝着想,這事,你得依我。”

朱高燨轉念一想,自己的態度確實是有些咄咄逼人了。

皇帝剛剛設立了東廠,他現在就打上門來的要逼着老爺子撤銷東廠,這還讓皇帝的顏面何在?朝臣會怎麼想?

朱高燨退而求次的說道:“爹,依您的意思也行,但是您也得依我一件事才行。”

朱棣龍顏舒展:“成,只要你不說要撤銷東廠,我答應你十件事都可以,你說吧。”

朱高燨想了想,道:“最關鍵的一個問題,我之前也說了,東廠的存在,與錦衣衛的存在是有衝突的,他們乾的是一樣的差事,但很明顯比起錦衣衛,東廠更加的受寵,長此以往下去,錦衣衛必然會成爲東廠的附庸品。屆時,錦衣衛就喪失了存在的必要性了,而東廠也會成爲甩不掉的尾巴。”

朱棣略微有些不悅:“聽你這話的意思,你還是想撤銷東廠?”

“不,我只是覺得,想要讓東廠和錦衣衛不產生糾紛,得把他們的作用分開來算,我想了四條原則。”

朱高燨道,“第一,東廠的行動可以是秘密的,比如刺殺某國的國君,不受律法之束縛,亦不受道德之束縛。而錦衣衛的行動,是爲了維護律法的威嚴。”

第二,錦衣衛可以在大明境內實施稽查、拘捕,但東廠卻沒有這個權限。”

第三,東廠的行動,以軍事爲主,而錦衣衛的主要職責是打擊犯罪,以及對境內的官員進行監督。”

總而言之就是,東廠是大明放在關外應對其他國家的機構,是殺人不見血藏在黑暗裡的利刃。而錦衣衛設在國內對付官員的機構,除了幹髒活以外,還有執法者的身份。”

朱高燨必須得承認,自己剽竊了阿美莉卡的創意。雖然阿美莉卡的創意本身就有着問題,但大明就沒問題了嗎?想在封建時代整出來完美的制度,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反正距離阿美莉卡建國還有三百多年,三百多年的時間,大明朝早就將日月旗插在北美了,哪兒還有阿美莉卡什麼事。

朱棣聽的一愣一愣的:“這還叫東廠嗎?”

他設立東廠,是用來制衡錦衣衛,用來監視百官的。

結果被朱高燨這麼一改,好傢伙,直接給東廠丟到關外去了,這何止是改了個面目全非?這他媽是除了名字沒變,剩下的全都給變了!

“爹,大明,不是你的大明,也不是我的大明。”

朱高燨平靜的說道,“大明,是天下人的大明,爲了大明,沒什麼是不可能的,如果說大明需要我去死,那我現在就可以持刀自刎。”

他已經很顧忌老爺子的想法了,如果不是爲了老爺子的顏面,不出三日,他就會撤銷了東廠的存在。

但顧忌,並不代表無底線的容忍。

如果老爺子再這麼想怎麼幹就怎麼幹,朱高燨不介意讓親爹提前退休。

……

“孃的,咱早就說了宦官不得干政,沒人聽啊,都拿咱說的話當放屁了!”

腦海世界裡,朱元璋氣的牙疼。

作爲一位布衣天子,朱元璋對權力的控制慾極強,他決不允許有任何人威脅到皇帝的權力,在他心目中,皇帝就應該是像他這樣的,一個人就能把所有事解決,除此之外,剩下的都是皇帝的工具。尤其是對於宦官,老朱更是嚴防死守,明令告知後人要警惕宦官干政。

在他的威嚴下,洪武一朝的宦官簡直老實的不要不要的,不但不敢平日裡私自和外臣說話,更不敢出宮置辦田產,和地方官員有半點交集。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才死了沒幾年,宦官就又開始死而復生了。

朱棣,你是真該死啊!

“爺爺,別激動,別激動!”

朱高燨一看老朱這急眼了呀衝出去打人,連忙上前攔住,“我爹他也是爲大明着想啊,莫衝動,莫衝動。”

朱元璋擡手怒道:“反了他了,連咱的話他都不放在耳朵裡,好他個朱棣,以前咱還在的時候他老實巴交的,咱纔沒了幾年啊,他就飄得雙腳離地了,你別攔着咱,咱得扇他兩個大逼兜子讓他清醒清醒!”

朱高燨大驚:“使不得啊爺爺,你要是拿我身體去扇我爹,這不成了大逆不道了嗎?您這還讓我爹怎麼看我啊?”

“什麼狗屁的大逆不道,爹打兒子天經地義!”朱元璋氣沖沖的說道,“他但凡敢說個不字,咱當場就抽死他!”

朱高燨好一陣攔阻,這才使怒火重燒的老朱冷靜了下來。

朱元璋深呼了一口氣:“其實,咱現在想想,朱棣這個逆子說的也不錯,咱也有些執迷了。不是所有的朱家皇帝都能像咱一樣,一個人就能對付得了所有人,後世的朱家皇帝裡,總有些腦瓜不聰明的平常人,想要讓皇帝牢牢的抓緊權力,就得找些着外人的幫助。”

不過,朱棣這個逆子沒你想的那麼深,他算的是用宦官收攏皇權來壓制羣臣,而你想的是,如何在壓制羣臣的同時,也壓制住宦官。”

老朱看事的眼光向來獨到而又精準,在峰迴路轉柳暗花明以後,他一眼便看到了自己之前的想法過於一葉障目。

他之前只看到了歷朝歷代宦官干政禍國殃民的局面,卻沒有想過,不是人人都是無所不能的朱元璋。

(本章完)

第5章 漢王的城府第118章 不過是些許風霜罷了第436章 大局已定!第497章 叛軍不過是一場鬧劇罷了!..........第63章 盡人事,知天命第235章 朱高煦:誰把我賣給祁王了?第572章 無生之路第229章 蘇武:誰敢在祁王府的地盤撒野?第359章 朱高燨:要麼低頭,要麼死第351章 姚廣孝:我要拜他爲師!第555章 罷免楊士奇!第392章 暴跳如雷的韃靼小王子!第524章 班師回朝第569章 這樣偉大的國家,你們上哪找去?第79章 趙王爺最大的優點就是聽勸,最大的缺第14章 血濺奉天殿!第404章 單騎破陣!韃靼全軍崩潰!第11章 一箭三雕第146章 三萬精銳,發兵東北!第24章 福兮禍兮第161章 願爲祁王效死!第32章 你們早就知道我的身份了?第193章 祁王又在搞什麼?第558章 美人心第254章 朱棣:老朱家打了一輩子仗還不能享第75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朱棣從不讓人失第480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223章 祁王世子,新人格!第158章 抹去女真文明!第336章 朱高燨:你家許褚是虎候,我家赤戎第104章 十年磨一劍,應州大捷!第207章 模擬!毀了大明!緊急事件第260章 這我不成跪着要飯的了嗎第578章 朱高爔環視一週,很快就發現了貓膩第266章 朱高燨:誰敢圈地,我弄死誰第159章 明太祖,朱元璋!第552章 我的鍋第445章 刺客:我已竭盡全力了!阿屠指定閱讀書目第394章 衝鋒!岳飛出馬,以一當百!第137章 兵權文政一手抓第133章 朱家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手足相殘第542章 蒸汽與火第473章 朱高燨:大明乃是朕的天下!第509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26章 錦衣衛癱瘓,大戰將起!第280章 朱高燨:雲在青天,水在瓶第40章 我盯上你了,你小心一點。第404章 單騎破陣!韃靼全軍崩潰!第171章 呂朝陽:我就喜歡給祁王當狗第401章 以勢壓人?我等着你!第288章 朱棣:便叫東輯事廠吧第500章 蘇武亂我大明啊!第69章 嬴政VS朱棣第513章 是被嚇死的第453章 今日朝會,孤只爲三件事!第385章 劍指韃靼,各方雲動!第20章 害怕的朱瞻基第490章 陰謀詭計第174章 你想辭去太子之位?第173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驚喜!第61章 新人格!第425章 漢王驚嚇而死?朱高燨:便宜他了!第149章 大明首位兩部尚書!第332章 文院:刀在手,跟我走!第70章 副作用也是作用啊第300章 阿棄:不要臉,呸!第60章 關於加更的單章第191章 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第310章 收拾不了祁王,還收拾不了你漢王?第369章 螳臂當車!這便是觸怒太子的下場!第291章 朱高燨:風如何,迎風而去!第177章 天啓皇帝第129章 咱們打的過祁王嗎?第444章 朱高燨:死士?我等着你們!第541章 放心,有陛下在!第464章 第一道聖旨!正本清源!第546章 溫室大棚第145章 廢太子?立祁王?第507章 放幾個魚餌看看第478章 淒涼落幕!這就是爾等叛亂的下場!第175章 一世命即萬世命,一人罪,萬世功!第126章 錦衣衛癱瘓,大戰將起!請假一天第313章 朱棣: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第491章 技高一籌!第193章 祁王又在搞什麼?第415章 軍心大亂!也先被轟成重傷!第397章 殺你者,大明太子朱高燨也!第438章 事成之後,我等當另立新君!第40章 我盯上你了,你小心一點。第156章 大明的屠夫祁王!第403章 硬碰硬!一萬擋十萬!第168章 這是要造反!第522章 抄家抄家!第300章 阿棄:不要臉,呸!第551章 這就是官場第23章 馬甲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