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遼局(1)

紫禁城,武英殿。

朱由校負手而立,環視殿內豎起的諸多輿圖,殿內站着的袁可立、樑廷棟、楊嗣昌、史永安、吳阿衡等臣,陳策、童仲揆、戚金等將,流露出各異的神情,此番天子擺駕武英殿,衆人皆知是爲何事,然衆人的思緒卻不一樣。

“過去的這些時日,朕讓諸卿瞭解涉及遼事的諸多奏疏和案牘,想必諸卿對近幾年來的遼事,皆有着各自的想法和看法。”

朱由校轉過身來,環視眼前諸臣諸將,語氣平靜道:“朕今日擺駕武英殿,就是想與諸卿商榷下遼事,以此獲悉國朝就遼地的優勢與劣勢,建虜於遼地的優劣,有道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倘若連對所遇敵人的真實情況,都不能有直觀的瞭解,又如何能戰勝行叛逆之實的強敵呢?”

看起來在天子的內心深處,對於猖獗的建虜叛逆很重視,這對國朝而言是好事啊。

站在最前列的袁可立,聽到天子所講種種,心底生出感慨,自負責親審薩爾滸一戰案,袁可立了解到的真實情況,會令其時常對遼事憂心忡忡。

儘管遼東經略熊廷弼知曉軍政,赴任遼地以來,一直在努力維繫遼地安穩,尤其是遼左前線,只是有太多的事情,並非是藏在明面上,而是隱藏在暗處,這也導致遼地時局一直沒有穩定,或許有部分是受建虜影響,但尚有一部分卻並非受建虜影響。

“啓稟陛下,臣覺得時下遼局,絕非奏疏上所言那般安穩。”

在袁可立思慮之際,樑廷棟神情嚴肅,上前作揖行禮道:“就遼地諸兵備道下轄衛所,奉詔馳援遼地的諸地客軍,原薩爾滸之戰戰敗滯留敗軍,這衆多統屬不清、指揮駁雜的兵馬,分散於遼左、遼南下轄諸鎮諸衛。

臣這些時日就在想一個問題,倘若臣是遼東經略熊廷弼,如何能切實安撫好這等複雜的諸軍。

何況在此期間,建虜自薩爾滸取得終勝,多次譴部襲擾遼左一帶,更奪佔開原、鐵嶺等地,如此人心躁動、士氣低迷的形勢下,再者朝中有司對遼事看似關心,實則卻沒有實質幫扶,如何能儘快鎮壓這場叛亂?”

真敢說啊。

楊嗣昌、史永安、吳阿衡等一行人,甚至此前進抵遼地的陳策、童仲揆、戚金等將,聽聞樑廷棟所講之言,那無不生出驚意,有些事情並非其他人不知曉,只是迫於某些現實,不願過多提及罷了。

這就是大明的現狀。

這就是大明的悲哀。

“樑卿所言,正是朕所憂之事。”

在衆人驚疑之際,朱由校開口道:“過去種種如何,朕就不提了,朕就說自朕御極登基以來,這朝中有司,尤其是內閣,其心思並未留意到遼事上,或許偶有提及遼事者,然這也是朝中時局生變,纔想着以此來混淆。”

賭對了。

心跳加快的樑廷棟,聽到天子所講,那懸着的一顆心落下,垂着的手先前還在微顫,此刻卻不再顫抖。

只是樑廷棟不知的是,他的種種表現,皆在朱由校的眼裡。

“稟陛下,臣這些時日熟悉遼地奏疏和案牘,覺得想要安穩遼局,需早明遼東巡撫以駐廣寧。”

樑廷棟猶豫剎那,朝天子作揖再拜道:“時下因遼事,國朝置薊遼總督,以穩拱衛京畿的薊密永等諸鎮,置遼東經略,以鎮御遼地時局,然遼地區域橫千里,尤其是山海關這處重鎮,距遼前重鎮遼陽、瀋陽過遠,這在臣看來存有紕漏,

當前遼地過重遼左,而疏遼西及遼西走廊。

那一戰的慘敗,使得國朝於遼地威信盡失,而毗鄰遼地的異族勢力,除了猖獗的建虜之外,尚有喀喇沁、內喀爾喀、察哈爾、科爾沁等草原諸部,其中科爾沁草原諸部,與建虜叛逆交好,這對國朝而言不得不要警覺,所以臣覺得當早置遼東巡撫以鎮遼西,駐廣寧,避免遼地後方……”

樑的思維還是舊有那一套啊。

聽着樑廷棟所言,朱由校雙眼微眯,對樑廷棟所講之言有認可,但唯獨再置遼東巡撫鎮遼西,駐廣寧之事,朱由校卻是不認可的。

一山難容二虎啊。

“此言差矣。”

就在朱由校思慮之際,楊嗣昌走上前,提出不同的意見,“啓奏陛下,臣覺得置遼東巡撫一事,不符合時下的遼局安穩,遼東經略熊廷弼於遼事危急時赴任,期間做出種種決斷以安穩遼局。

而原遼東巡撫周永春,因家中老母去世離任,至今都沒有回遼述職,倘若貿然更替遼東巡撫,以鎮遼西,駐廣寧,那此事一旦傳開,將令遼東經略熊廷弼如何想?又令遼地各處如何想?”

“臣附議。”

“臣附議。”

楊嗣昌話音剛剛落下,袁可立與史永安先後附和,原本二人都想講些什麼,見對方都與自己有默契,一時都沒有說什麼。

反觀樑廷棟的臉色,卻變得有些難看起來。

“諸卿莫急,今日在這武英殿,朕就是要與諸卿暢談遼局。”朱由校見到此幕,微微一笑道:“有任何不同意見,都屬正常現象,朕想聽到不同聲音,遼局之安穩,關乎到國朝於北疆的安穩與否,一個一個來說。”

相較於干預和制衡朝堂,朱由校有着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對待遼局,朱由校還是希望能聽到不同聲音,最重要的原因,是大明在遼地輸不起。

一旦戰敗,本就在遼地攻守易勢的格局,將徹底演變成敵進我退的格局,這損失的不止是疆土,更是數不清的財富和人口,受某些因素的影響,在很多人固有的觀念下,遼東就是苦寒之地,可朱由校卻比誰都清楚,遼地究竟暗藏着何等的財富積累,只是這部分不屬於朝廷,也不屬於底層羣體。

朱由校想將大明拉回正軌,就必須實現多層面發力,或許其內心對接下來的遼戰有了大致思路,但他需要更多的維度,來完善他構想的戰略,與此同時,這也是聚攏帝黨人心的舉止,不是說身爲大明天子,將治下某些大臣召進京,那就能納進帝黨範疇,如若真是那樣政治未免太過簡單了……

第97章 君威第321章 君威浩蕩第226章 五虎之威第284章 惠政第81章 騾馬化第110章 水太涼!第250章 國本,斷不可動搖第240章 八仙過海第320章 逼宮而已第56章 罷職奪籍!第124章 天啓(4)第108章 廷推(2)第337章 在變革中求發展第278章 崔呈秀點火第185章 難打的仗第187章 勵精圖治第83章 文與武(2)第169章 關門!放崔呈秀第253章 諸黨(1)第177章 卒要有卒的覺悟第100章 巡視豐臺第171章 錦衣之動第66章 天津兵備道第310章 津門變局(1)第189章 展望第86章 遼局(3)第7章 豪賭第272章 袁世振第99章 罪卒營第305章 殺手鐗第257章 文鬥(1)第250章 國本,斷不可動搖第136章 這朝堂真黑第277章 廟堂新格局第151章 天子尚武第341章 殺得好!第155章 富可敵國第199章 勳貴楷模第171章 錦衣之動第9章 坐看風雲變第151章 天子尚武第136章 這朝堂真黑第207章 天子大婚第233章 再議海河第20章 外朝風起第159章 清查虧空第67章 對遼戰略第141章 白綾了恩仇第148章 議遼會晤第17章 權力洗牌!天子怎能孤行第24章 天家無親情第291章 朱由校的教育第181章 對弈第51章 知罪否?第232章 書生之見第140章 大明,是怎麼了第27章 大朝會(1)第167章 衆生相(2)第102章 重整陵衛第139章 鐵案第274章 內閣首議第67章 對遼戰略第267章 不安穩因素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100章 巡視豐臺第252章 奸佞錄第182章 試探第3章 且聽龍吟第151章 天子尚武第198章 這就是政治第273章 鹽法侍郎第196章 攪吧,攪吧!第76章 福王進京第320章 逼宮而已第80章 思變(4)第354章 帝黨崛起第1章 帝國的黎明第23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87章 興工第342章 萬民歌頌第268章 展望第314章 濃瘡就要擠破第322章 裂變第323章 顫抖吧!第259章 文鬥(3)第304章 政治是博弈第188章 農政第24章 天家無親情第78章 思變(2)第123章 天啓(3)第128章 天啓(8)第320章 逼宮而已第104章 明君與暴君(2)第312章 津門變局(3)第137章 粉墨登場第335章 糧食豐產第99章 罪卒營第307章 鹽改第345章 諸院第51章 知罪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