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八仙過海

有道是識時務者爲俊傑,活在這人世間,不僅要有顆八面玲瓏心,更要有眼力勁兒,知道在什麼時候,當前形勢是什麼樣,知道在什麼環境,就要講什麼話,別頂着幹,要懂得順勢而爲。

神宗與光宗兩位皇帝,所留下的那些妃嬪們,必須悉數離開後宮,這是原則性問題,任何人都不可能躲開。

原因很簡單。

朱由校冊立了皇后,也納了不少妃嬪貴人,她們初進紫禁城,居於後宮,就像一張張白紙,朱由校絕不允許任何人,讓她們沾染不該沾染的。

在沒有立後封妃之前,朱由校是沒有進過後宮,更沒有插手後宮事,不過這並不代表着朱由校就不瞭解後宮的事情。

因爲他的緣故,先前一直暫攝後宮事的事李太妃,即李莊妃,乃光宗皇帝的妃嬪,可是在原有歷史軌跡上,暫攝後宮事的是劉昭妃,乃神宗皇帝的妃嬪,儘管李太妃從沒有跟朱由校提過別的。

可是朱由校卻也清楚,後宮其實並不安定。

按制,神宗皇帝的妃嬪們,要比光宗皇帝的妃嬪們,品階和地位都要高一些,這遵循的是父子綱常。

禮不可廢。

對於朱由校這位皇帝,那些太妃都是敬畏的,甚至是懼怕,一個是附庸皇權的本性,一個是鄭李二人的暴斃。

可是皇帝在與不在,那完全是兩種性質,所以這也造就後宮的複雜,李太妃受的委屈可不少。

女人間的爭鬥,向來是綿裡藏針。

朱由校不可能一直待在後宮,他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爲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在大婚後,由他強硬的表明態度,樹立新規,讓昔日舊人離開後宮,無疑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

今後也會形成定例。

殉葬制度的廢除,是好的,不過對應的,圍繞後宮也要定下新的規矩,以確保後宮的相對乾淨。

家和萬事興,後院都不安定,何來治理一說?

幹清宮。

天子大婚剛剛結束,作爲大明天子的朱由校,即便鬆懈些時日也無妨,只是朱由校卻沒有這樣做,這也出乎一些人的預料。

比如,此刻被臨召進宮的畢自嚴。

東暖閣內,穿着紅袍補服的畢自嚴,靜靜坐在錦凳上,一縷陽光透過窗紙,撒照在羅漢牀上,朱由校盤坐着,御覽着畢自嚴所呈奏疏,眉宇間透着幾分讚許,那認真的模樣,讓畢自嚴思緒萬千。

朝野間多言天子不開常朝,深居於幹清宮,必是安於享樂,做事喜乾綱獨斷,此非社稷之幸,可世人哪裡知曉,天子是何等勤勉啊。

熟悉天子脾性的人,對於朝野間這等言論,皆是嗤之以鼻,畢自嚴就是其中之一,奈何悠悠衆口,架不住世人議論啊。

“愛卿,朕可是聽說了,對於永不加賦一事,戶部爭議頗多?”不知過了多時,朱由校合上奏疏,笑着看向畢自嚴道。

“朕願以爲這項惠政,若想在天下施行,恐像先前那樣,先吵些時日,在爭些時日,最後拖下去,最後多半要不了了之,沒想到愛卿已將其中要緊處,都悉數梳理出來,愛卿真不愧是我大明棟樑啊。”

“陛下謬讚了。”

畢自嚴收斂心神,微微低首道:“永不加賦一事,與戶部所轄其他事宜皆不同,此乃陛下體恤民情,愛惜萬民之惠政,雖說在地方推行永不加賦,朝廷在丁稅方面,將削減部分稅銀,可卻也減輕了天下之負。

當然推行永不加賦,必將涉及到人丁,甚至會牽扯到土地等事宜,不過臣卻覺得此倒不失爲是次契機,誰若是在永不加賦上動手腳,朝廷便有了大義,對地方積弊的一些事務進行清算。”

這就是大才啊!

這就是忠良啊!

朱由校心生感慨,看向畢自嚴的眼神都變了,像畢自嚴這等大才,從不只着眼於當下,其考慮事情的目光很長遠,有當下,有將來,治國講究的是什麼?

就是四兩撥千斤!

朝堂層面要考慮,地方層面要考慮,朝堂與地方的聯繫要考慮,朝堂與地方的對立要考慮,天下不是那樣好治理的。

牽扯到的人多了,事就跟着複雜了。

“一切都依着愛卿所言來辦。”

朱由校微微一笑,開口定調道:“戶部交由愛卿,朕放心!”

想在大明推行新政,讓大明得以撥亂反正,就不是急的事情,必須要將過去的積弊,逐一進行梳理,使得大明能有改善,特別是牽扯到稅改諸事,朱由校想的那套謀劃,不適合當下的大明。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

所以前與後之間,這個過程銜接,就需要畢自嚴這等大才把控好,先改善大明的中央財政才行。

“陛下,臣還有一事。”

在朱由校的注視下,畢自嚴撩袍起身,朝朱由校作揖道:“在明確永不加賦一事,臣覺得有件事,可跟着一起去做。”

“愛卿請說。”

朱由校伸手道:“我們君臣間,沒有必要這樣,有什麼就直言不諱。”

“臣想向陛下舉薦一人。”

第173章 大案第350章 一封密信第135章 午門叩闕第200章 遼南血第52章 談兵第197章 再起風波第361章 再出手第32章 孫承宗第356章 敢叛必鎮!第334章 技高一籌第307章 鹽改第223章 劍指鴉鶻關第347章 新世界(2)第343章 大破大立第290章 爭議第9章 坐看風雲變第351章 查!第332章 重大變革第284章 惠政第96章 立威第176章 天下爲棋局,世人皆棋子第60章 洪承疇揮拳,袁可立舞劍第308章 東風與西風第32章 孫承宗第28章 大朝會(2)第87章 另起爐竈第260章 遼左奏捷第267章 不安穩因素第118章 大明之擎天柱!第89章 敢爲天下先第216章 殺!殺!殺!第110章 水太涼!第281章 驛傳第227章 大明之恥第213章 行路難(2)第204章 風骨第74章 京營(1)第225章 葉向高進京第146章 黑!真黑!!第313章 爆!爆!爆!第19章 召川浙兵進京第85章 遼局(2)第283章 京城之變第118章 大明之擎天柱!第193章 一場大火第311章 津門變局(2)第142章 楊漣是把刀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76章 福王進京第87章 另起爐竈第239章 後宮(2)第69章 帝國軍人,心胸如此狹隘?第202章 怒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56章 罷職奪籍!第120章 奪爵第339章 盡誅之第68章 猛將進京第297章 集約發展(2)第266章 滔天恨意第278章 崔呈秀點火第175章 拔膿第30章 大朝會(4)第157章 意外驚喜第69章 帝國軍人,心胸如此狹隘?第203章 人活着,總要做點什麼第247章 天津一十三行(1)第138章 一出好戲第60章 洪承疇揮拳,袁可立舞劍第326章 風波之後第215章 赫圖阿拉第29章 大朝會(3)第179章 厚黑天子第309章 楊漣之怒第366章 聯合緝私第338章 財源滾滾第60章 洪承疇揮拳,袁可立舞劍第200章 遼南血第286章 少府舉債第262章 敕爵厚賞第27章 大朝會(1)第77章 思變(1)第91章 京城血第273章 鹽法侍郎第148章 議遼會晤第26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5章 只爭朝夕第47章 帝王心術第194章 諸黨合流第102章 重整陵衛第344章 秋闈第26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50章 協理京營戎政第347章 新世界(2)第36章 都是朕的錢!第34章 諫臣楊漣第363章 巡按第324章 衣冠禽獸第217章 白杆揚威第48章 新君VS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