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什麼?真給送過來了????

但老頭子既然問了自己,那他朱高熾又不能不說話,便笑了笑,道:“爹你自己有猜測,又何必問兒子我呢?”

聽着老大的話,老頭子朱棣頓時瞅了他一眼。

“你就是個擺設,問你遲早說不出個屁來。”

說完後仔細想了想,覺得該試探的也都試探的差不多了。

況且,如今自家那大孫子已經穩定住了局勢,各地的叛亂也都平定的差不多了。雖然那小子能夠自己解決這一切讓他有些始料未及,但自己所期待的不正是這些嗎?

既然那小子自己已經坐穩了江山,這個時候就不要給他添亂了。

但又該如何讓那老二老三投降呢?

顯然,朱棣也意識到了,那老二老三之所以到如今還沒有投降,又沒有開打,無非就是瞧着局勢不利,打不贏。

同時呢,又不能投降。

一旦投降,這造反的名頭的就坐實了。

如今就這麼拖着,無非就是逼他朱棣現身,好給他們一個說法。

想着這些,朱棣沉默了片刻後,還是小聲的滴咕道:“這再活過來肯定是不能再活過來了,不然就是在給那小子添亂了。可那老二老三”

每每想到這裡,朱棣的眉頭便不由自主的皺了起來。

這老二老三的事情,自己還真不好辦。

當初可是自己親口交代過老三的,這個時候如果發信過去要求他們投降,那老三鐵定是要跟他討價還價的。

到時候他這個皇帝都已經死了,能幫那老三做什麼事情?

相反的,如果自己什麼都不做,那老三因爲當初自己交代他的要求,他就什麼都不能說。

說了,就是在告訴他朱棣,他老三沒有保守住秘密,告訴了老二。

此時的老頭子朱棣也是因爲這亂七八糟的事情搞的有些腦袋大了。

這破事,磨磨唧唧的,還真不好辦。

還不如給他一萬兵馬,讓他去帶兵打一仗來的痛快。

尤其是當他朱棣瞧見自家老大在那清閒的模樣時,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墨跡到最後,倒是讓這老大得了便宜。

事情都有他這個當爹的解決,自個兒是什麼事兒都不操心。

偏偏他那兒子也很讓人放心。

這小子的命,還真好啊

就當各方都在發愁着如今這個局面該如何解決的時候。

此時原本正在東南沿海地區平定倭患的楊士奇,也在局勢得到穩定後,將這裡的一切指揮權力都交給了馬寶。

倒不是他楊士奇自己有這個權力,而是在三天前,他接到了來自於太孫朱瞻基的命令。

要求他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山海關外。

對於太孫殿下這麼着急喊他過去的原因,楊士奇並不清楚。

雖然在看到要求他去山海關外時,也不由的將這件事跟之前漢王寫信說要將他們交出去的事情聯繫到了一起。

但他依舊認爲太孫不會做出這種湖塗的事情。

更何況,身爲人臣,他有選擇的權力嗎?

沒有。

他唯一可以選擇的,就是按照太孫的話,趕去山海關外,。

如果太孫殿下真的鐵了心的要將他們送到漢王那裡送死,他楊士奇就是不願意,也沒有絲毫抗拒的能力。

所以,與其猜測這些,不如表現出忠心耿耿的態度。

太孫殿下要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

這個時候,非但不能違抗太孫的命令,還要堅決的按照太孫的命令去做。

關於這一點,這楊士奇還是能夠看明白的。

但此時楊士奇並不清楚的是。

這一次前往山海關外的人並不僅僅只有他一個人。

如今本該在朝廷中協助三皇孫朱瞻墉坐鎮中樞,穩定大局的楊榮楊溥,此刻也在朱瞻基的命令下,踏上了前往山海關外的路途。

京城距離山海關並不遠,甚至可以說非常的近,不然後世也不會說什麼天子守國門的事情了。

正是因爲京城距離邊關的距離很近,在北方那些鐵騎的速度下,很快便能到達,基本算是處於戰時的一線了。

所以纔有了那句天子守國門。

楊士奇雖然並不在京城,但因爲他收到的消息早,所以當他趕到山海關外的時候,那京城中的楊榮楊溥也不過剛剛抵達。

山海關以北的明軍大營之內。

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齊聚於此,立於堂中,看着那主位上的朱瞻基,在紛紛見過禮後,卻都默契的什麼都沒說。

這一次是太孫殿下將他們召過來的,如果他們急於詢問,就顯得有些不相信殿下了。

所以,他們選擇不說話,等待太孫殿下自己下命令。

而此時坐在那營帳主位上的朱瞻基,雖然也清楚他們這些人心裡的小九九,但他並不在乎這些。

只是獨自坐在那椅子上思考着該如何開口。

在經過慎重的思考後,便開口說道:“三位,你們可知這次叫你們三人放下手中的事情,來這裡,是爲了什麼事情嗎?”

聞言,下面的三人對視一眼,但還是堅持說道:“微臣不知。”

對於他們故意裝湖塗的態度,朱瞻基瞧了一眼後,便直接開口說道:“此次喊你們過來,是爲了此時山海關外的五十萬大軍。”

“諸位都是我朝中的肱股之臣,想來對於眼下朝廷的局面也是心知肚明的。漠北、奴兒干都司、東南沿海、甚至於交趾以及境內的起義造反,該平定的也都平定的差不多了。”

“如今唯一解決不了的就是這山海關外的五十萬大軍。我們老朱家自己人折騰的日子也不短了,也是該到了徹底解決這件事情的時候了,不能一直拖着。”

“按照如今朝廷的局勢,如果我那二叔和三叔要是真鐵了心的要打,我們雖然並不害怕,甚至有很大可能打贏。但那五十萬的將士,可都是我大明朝的將士。這仗啊,不能打”

“哪怕死一個人,對於我朱瞻基而言都是一份罪過。”

“況且,從之前我與漢王趙王之間的書信往來上,我能看的出來,他們不想反。不然也不會等到這個時候還沒有哪怕派出一名將士。可到現在這個時候了,他們爲什麼還不投降呢?”

聽着朱瞻基問出來的問題,那楊士奇、楊榮、楊溥其實也都想過,但就是想不出個結果來。

而在看到三人沒一個回答後,朱瞻基也就不再賣關子,而是直接說道:“按照我的猜測,如今漢王和趙王是屬於騎虎難下了。”

“投了,他們就是造反被平定。不投,他們還是清君側。”

“所以,我這個做侄兒的,要給當叔叔的一個臺階下。”

“現在我那倆叔叔說了,說你們三楊是朝廷中的奸佞,你們說,我該怎麼做?”

聽着朱瞻基的話,那楊士奇等人只是略微的思考了片刻後,便立馬對着椅子上坐着的朱瞻基說道:“殿下,微臣對殿下忠心耿耿,從未做過對殿下不利的事情啊。”

面對這三人的解釋,朱瞻基卻只是笑了笑,然後說道:“我知道,我知道你們三位不是什麼奸佞,但沒辦法,我那兩位叔叔如今認準了,說你們就是朝中的奸佞,你們說,我該怎麼辦?”

瞧着三人不知道說什麼的表情,朱瞻基再次輕笑一聲,然後說道:“不過你們放心,我那兩位叔叔也不是什麼湖塗的人,他們既然已經打定了主意不會動手,無非也就是想留個好點的名聲。”

“既然如此,他們就不會真的對你們起什麼殺心,等我將你們送過去後,或許還會好吃好喝的待你們。”

“等將你們送到我那二叔三叔那裡後,他們自然也就沒有了繼續造反的理由。等大軍的兵權一交,我會親自去將你們迎回來,但如今,你們要受點委屈,爲了朝廷的軍隊不自相殘殺,諸位,你們可願意?”

聽着朱瞻基的話,儘管他們三人打心眼裡並不願意將自己當作人質似的送到漢王和趙王的手中,但他們也清楚,他們這位太孫殿下說的在理。

也沒有爲了滿足漢王和趙王的意願而故意湖弄他們。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那漢王和趙王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十分曖昧。

並不像是要真動手的樣子。

既然如此,他們也就沒有理由真將他們三楊給殺了。

對於自身的安危,他們還是放心的。

並且,太孫殿下也說了這件事是爲了大明朝廷做的,是爲了大明朝的軍隊不自相殘殺而做的。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能說什麼?

大義已經頂在腦袋上了,他們還能拒絕不成?

畢竟,他們從前所表現出來的人設,可都是大明朝忠心耿耿的臣子。

從前表現的那麼無畏,如今碰見事情了,就退到一邊?

總而言之,只要他們還想在這位太孫殿下的手下混,這一次,他們是不去也不行了。

當然,他們也不是完全被逼無奈。

這不去是安全了,但,去也有去的好處。

這一次他們去了,可就等於是爲日後的皇上賣過命的。

這份經歷,可就不一般了。

想到這裡,那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紛紛對視一眼,然後不約而同的拱手對那椅子上坐着的朱瞻基萬分凝重的說道:“爲了殿下,爲了朝廷、爲了大明,微臣,義不容辭!”

隨着這三人答應後,朱瞻基的臉上也終於是露出了笑容。

用人,用人,所有人都在說用人。

可用什麼人呢?

想要讓手下的臣子們跟瓊瑤劇中似的,對你忠心耿耿,愛的你死去活來。

好像人家出生就是爲了你而存在一般。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真正要用的人,是有用的人,正是像面前這三位一樣,在關鍵時候,不管是爲了利益也好,真爲爲了朝廷也罷。

能夠站出來的人。

所以,對於三人的選擇,朱瞻基很滿意。

儘管這個結果他早已經預料到了。

之後又與三人一同交代了一些事情後,朱瞻基也沒耽擱,直接便命人帶着這三位,去了那山海關外的五十萬大軍營中。

此時那山海關外的大軍帥帳中。

漢王朱高煦正翹着二郎腿,閉眼養神之時,那帥帳外,突然響起了一道喊聲。

“老二!不好了!”

聽着那帳篷門口一驚一乍的聲音,正悠閒着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的朱高煦,頓時眉頭一皺。

從聲音他聽得出來,是自己親弟弟老三。

也不知道這小子又遇到什麼事兒了,這麼一驚一乍。

不過表面上朱高煦卻並沒有半點的動作,依舊倚靠在那樣子上,不動神色。

可一口氣跑進來的老三朱高燧在瞧見那主位上的老二還在閉目養神時,這心裡頭更急了。

“老二,都什麼時候了,你還學什麼老頭子啊。”

“大事不好了!”

正如那老三朱高燧所說的一樣,此時的老二朱高煦正坐在他爹朱棣的位置上,一邊回憶着老頭子以往的神態和動作,一邊學着他的模樣。

在聽到這老三驚慌失措的話後,老二再次學着自己老爹的模樣,眉頭微皺,道:“慌什麼慌,天塌不下來。”

這句話,是他老爹朱棣時常說的話。

那老三朱高燧自然是知道的,不由的也有些急了,說道:“這次天真塌下來了!”

見那老三朱高燧這個模樣,老二朱高煦的心裡頭還真打起了滴咕。

“到底什麼事兒,光在這說大事不好,什麼事,你倒是說啊!”

瞧着老三這墨跡勁兒,老二也急了。

聞言,那老三這才意識到自己從進門後一直都說的廢話。

當即便對着那老二朱高煦說道:“你不是說咱們如今只有拖下去,日後才能好過嗎?現在好了,朱瞻基那小子,真的派人將那楊士奇、楊榮、楊溥給送來了!”

“人家還說了,若是二叔三叔覺得此三人乃是朝中奸佞,那侄兒便將這三人交給二位叔叔,由二位叔叔決定這三人的生死!”

聽着那老三的話,此時的老二朱高煦也懵了。

“那小子,真把人給送過來了?”

朱高煦怎麼也想不到,他們說朝中有奸佞,他們要清君側。

可如今倒好,自家那大侄子,也不知道是傻還是精,竟然直接將他們所說的三個朝中奸佞給送到他們面前了!

第三十四章:你怎麼會知道這些!第七十四章:跟誰不會個土遁術似的第212章 終章第185章 臣,與皇帝共拜第十章:一家子老六第138章 老二老三氣壞了第一百三十四章:剛出狼窩,又入虎口。第168章 大哥,這是用‘點’能形容的???第五十四章:這小子怎麼這麼懶呢。第六章:躺着就能歷史前三。第九十五章:震驚朝野!第一百三十四章:剛出狼窩,又入虎口。第二十三章:得,現在怎麼辦?第八十四章:買賣還做不做了!第210章 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第179章 你生了一個好兒子啊!第十七章:這是真傻還是假傻。第一百三十五章:皇上駕崩了!第二章:朱棣考校第176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八十一章:可曾讀過兵書?第五十章:瞧你嚇得樣兒第七十五章:瘋了,都瘋了。第152章 一戰天下驚!第190章 東廠被取締。第117章 大明朝第一工程大隊上線了!第172章 這感覺....自在!第一百三十章:掌控兵權!第172章 這感覺....自在!第161章 漢王趙王被太孫殿下擒住了!第九十八章:爺爺,您是來抄家的吧?第207章 老朱家的優良傳統繼承下來了。第149章 對,遛的就是你們這羣狗!第十四章:現在好了,我們幹嘛去?第六十七章:國士無雙!第四十四章:朱瞻基,我是你親弟弟!你坑我!第196章 絕不坐以待斃!第159章 什麼?真給送過來了????第141章 你tm真打啊!第六十六章:無上偉業。第二十五章:長孫殿下的臉色瞬間垮了。第198章 兒啊,你想你爹嗎?第五十八章:老爺子真的生氣了。第二十四章:都是自家人,誰坐不是坐。第九十七章:既然跑不了,那就幹!第143章 這皇位不坐,也要打!第九十五章:震驚朝野!第一百零六章:爺孫倆暗中的交手!第四十九章:你給了?第七十一章:朝廷鷹犬第五十章:瞧你嚇得樣兒第193章 海軍崛起!第194章 軍隊改制第156章 你以爲這軍中就你一個人知道老頭子第121章 害怕?對,我怕你跑了!第174章 這枕邊風吹的。第210章 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第157章 你以爲這兵權是你想交就能交的?第177章 他...他是朱重八!!!第204章 來,繼續說,老頭子我聽着。第190章 東廠被取締。第159章 什麼?真給送過來了????第171章 這小子,到底在打的什麼鬼主意?第六十八章:這奏摺,到底是何人所書!第146章 首戰既決戰,一戰定乾坤。第九十二章:咱就說,你們就不能堅持一下?第四十六章:不就是造了個反嗎,這事什麼新鮮事嗎?第112章 就沒聽過這麼離譜的要求!第193章 海軍崛起!第196章 絕不坐以待斃!第三十九章:一石二鳥??第169章 百官勸進第170章 搖錢樹來了!第188章 對大哥,沒說的!第一百三十章:掌控兵權!第190章 東廠被取締。第五十七章:再說不收稅,非砍了你!第一章:二叔老當益壯!第十二章:不僅要坐,還要坐的住,坐的穩。第172章 這感覺....自在!第169章 百官勸進第七十章:逃跑計劃第一百三十二章:大侄子,你二叔來了!第一百二十七章:完了,皇上瘋了!第190章 東廠被取締。第二十三章:得,現在怎麼辦?第125章 神蹟!這踏馬絕對是神蹟!第六十一章:老爺子喊我入宮做什麼?第十章:一家子老六第153章 傳奇延續。第147章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第152章 一戰天下驚!第207章 老朱家的優良傳統繼承下來了。第152章 一戰天下驚!第205章 給我把那小子抓回來!第八十七章:你自己多嬌慣那孩子,你自己不知道?第七十三章: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38章 老二老三氣壞了第112章 就沒聽過這麼離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