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天災還是人禍

第72章 天災還是人禍

生活依舊在繼續。

蘇璟開始忙活起他的造紙廠來,生意倒也做的是相當的快樂。

至於周明,這傢伙只是做了一段時間的紅薯加工工坊,便因爲原料紅薯的缺失,生產不得不停止了下來。

氣憤的他,第一時間想到了蘇璟。

但還沒來及找蘇璟的麻煩,便被拱衛司的人帶走了。

牢獄的滋味那可不是什麼人都能承受的, 他在蘇璟面前吹噓的孫大人,自然也被連帶扯了出來。

一切都是那麼的簡單和迅速,絲毫沒有引起什麼波瀾。

畢竟朱標並不想讓蘇璟知道自己做了這些。

清晨,兩人又開始了晨練五禽戲。

“蘇師,您之前所說,封建王朝的覆滅, 人地矛盾和土地兼併是根本,但我回去之後,仔細的查看過史書,卻發現好像沒有那麼準確。”

朱標朝着蘇璟詢問道。

這是他在東宮內回憶蘇璟的教學,生出的新的疑惑。

蘇璟邊練邊說道:“哦,不錯,說說看。”

朱標跟上蘇璟的動作,說道:“就是學生髮現,每到王朝的末期,便出現了大量的饑荒, 饑荒導致了大量的災民, 這些饑荒的出現, 並不僅僅是因爲土地的兼併, 還有許多是因爲天災。”

“無論是唐朝末年, 還是宋朝末年,皆是如此。”

朱標作爲太子, 史書這種東西,那可謂十分的齊全。

朱元璋又相當的重視朱標的學習,大本堂和東宮, 都蒐羅了無數的典籍。

各朝的歷史本紀更是非常的詳盡。

“看來你家藏頗豐啊。”

蘇璟微微感慨了一句, 然後繼續道:“你說的不錯, 的確王朝末年,除了人禍,還有天災。”

“不過你怎麼會問這個問題的,你的老師應該有教導過吧,亡國之君,暴虐無道,老天爺看不下去,這才降下災禍是不是。”

蘇璟這也算是調侃了。

畢竟古人對於天地還是相當敬畏的。

朱標認真道:“自從聽蘇師教過地圓說之後,學生也查閱了不少典籍,天地奧妙,不是人力所能影響。”

聽到這話,蘇璟連五禽戲的動作都停了下來。

自己這徒弟,思想開悟的真不錯啊!

這麼快就領悟到了天地浩瀚之理了。

其實這還是因爲在蘇璟身邊呆久了,儘管有些時候蘇璟沒有刻意的去教導,但認知也一樣會被蘇璟影響。

“很好,現在你已經有求真務實的精神了。”

蘇璟點點頭道:“至於你說的這個王朝末年,都是天災, 這事還得從氣候學說起。”

“氣候學?”

朱標一愣,又是一個自己沒聽過的名詞。

蘇璟解釋道:“便是研究氣候變化的科學,算是地理的分支吧。”

朱標點點頭,示意自己明白了。

蘇璟見狀,便朝着朱標問道:“你已經知道地圓說,那你知道爲什麼滾滾長江東逝水嗎?長江黃河,還有那些其他有名的大河,全都是自西向東流嗎?”

河流由西向東?

朱標想了一下,回答道:“因爲地勢是西高東低,水往低處流,自然就自西向東了。”

“說對了一半。”

蘇璟說道:“地勢是一個原因,還有另一個原因是緯度,也就是我們在地球這個蛋黃上的位置。”

“而這個位置,決定了我們所處地方能接收到的光照,光照就是熱量,熱量決定了生產方式,這也是我們華夏大地爲什麼能興起農耕文明的原因。”

蘇璟一連串的新名詞轟炸,讓朱標有些應接不暇。

不過好在朱標也算是在蘇璟小課堂上學過很多次了,這些名詞理解起來也沒有那麼難。

“蘇師的意思我大概聽明白了,但這和天災又有什麼關係?”

朱標臉上的疑惑,並沒有絲毫的減弱。

蘇璟見狀,便直接停下了五禽戲的練習,帶着朱標來到了一棵樹下。

只見蘇璟直接折了一根樹枝,在地上簡單的畫了一副亞洲地圖:

“這裡,是我們的位置,外面是大海。”

看着蘇璟的簡圖,朱標只覺得蘇璟好像更加的像仙人了。

這種地圖,竟然能隨手畫出來。

他並沒有懷疑蘇璟畫了個假地圖,因爲毫無必要。

“牛懿,你去過海邊,你知道海邊和中原內陸之地,日常的溫度有什麼差異嗎?”

蘇璟朝着朱標問道。

朱標簡單回憶了一下,說道:“海邊溫度更加的穩定,中原的話,冷的時候很冷,熱的時候很熱。”

真是舒服啊!

蘇璟每次教導在朱標,只覺得真的很爽。

因爲朱標不蠢,自己引導一下,都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這種學生,真是老師最喜歡的學生。

他誇讚道:“非常好,其實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就是大海,我們再從總體上看,大海的溫度和中原的溫度會有溫度差。”

“當出現了溫度差的時候,便會形成季風,季風的範圍很大,而且風向隨季節變化明顯。”

“冬季的時候,空氣寒冷乾燥,而夏季的時候溫暖潮溼,這些都是季風的影響。”

“唐朝末年的時候,便因爲季風氣候的週期性變化,出現了一段相當乾旱的時期,大面積的災荒出現,加之土地兼併藩鎮割據等問題,導致了唐王朝的滅亡。”

“而在唐朝初期,季風氣候則是讓契丹人生活的苦寒之地遼東都出現了萬畝良田,一切都是季風氣候在影響着。”

蘇璟說完,也是感覺有些口乾舌燥,轉身回屋去倒水喝了。

而留在原地看着地上簡陋亞洲地圖的朱標,則是神情震撼。

唐朝的開元盛世和滅亡,竟然都和氣候有關係。

地理,竟然能有如此之能嗎?

不多時,蘇璟便回來了,他看向朱標道:“怎麼樣,大概有些明白了嗎?”

朱標回答道:“蘇師,既如此,那唐朝豈不真是被天災所亡?”

朱標心裡,還是更加的傾向於這個方向,因爲這樣才能讓他看見大明延續的希望。

蘇璟淡淡道:“這就不對了,一個王朝的覆滅,天災只是外因,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即便沒有這所謂的天災,人地矛盾和土地兼併的問題嚴重到一定地步,一樣會有人吃不飽,吃不飽就會起義,就這麼簡單。”

“天災充其量是加速了這個過程,算不上根本的原因。只不過因爲一般王朝末年土地兼併的問題都很嚴重了,所以才顯得天災威力大。”

“當然,你能思考到這一步,已經很讓我欣慰了。”

蘇璟說完,還不忘誇讚了一下朱標。

能主導思考的學生,都是好學生。

朱標依舊盯着地上的亞洲地圖,問道:“蘇師,那大明之後的氣候呢?蘇師能預測嗎?”

雖然氣候並不是讓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但還是會導致王朝的壽命變短。

朱標自然是想知道,大明的將來,會不會有這樣的天災出現?

蘇璟聞言一愣,他還真知道。

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

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這些都是史書裡記載的清清楚楚的事實。

可以說,崇禎皇帝朱由檢屬實是屬於非常倒黴的一個皇帝了,大明朝內憂外患到了極點的時候,讓他這個原本是藩王的傢伙當上了皇帝。

這不過,對於現在來說,還是兩百多年,接近三百年後的事情。

一切都太早了。

蘇璟淡淡道:“牛懿,我也不知道,我只能說,按照歷史規律,兩三百年內大概是會有一次特別嚴重的天災出現。”

“至於大明還在不在,那就不是我所能預知的事情了。”

蘇璟還是稍稍保守的說了一下,沒敢說的太清晰。

竟然真的有!

朱標聞言,只覺得自己心中淤塞,大明延續的阻礙,又增添了一個。

“蘇師,那此等季風氣候,可否以人力改之?”

朱標轉而看向蘇璟,目光無比的迫切。

改氣候?

蘇璟倒是被自己的徒弟給嚇了一跳,他搖頭道:“至少我不知道可以改,天地浩大,人力渺小,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蘇璟也沒打算提什麼人工降雨之類的事,那根本不是現在的大明可以擁有並實施的技術。

而且這也不是改氣候。

連蘇師都說不能。

朱標內心再度落寞,只覺得再無人可救大明瞭。

“蘇師,學生今日受教了。”

朱標朝着蘇璟拱手道:“我想先回去好好消化一下,今日便不隨蘇師一起了。”

“可以,適當的複習很有必要。”

蘇璟點點頭道,也沒想太多。

他這會要忙的事情也不少,也沒那麼多時間教導朱標

朱標回到了自己的房間,立刻拿出了紙筆,開始寫信。

蘇璟說的那些情況,他要好好的查證一番。

不是爲了證明蘇璟錯了,而是想要找到其中的規律,爲老朱家的後世帝王,留下警示。

當然,還有蘇璟畫的那副亞洲地圖,朱標也是照着抄錄的下來。

朱標深刻的感受到,大明的國運,就在自己的筆下。

曾經學習過的君子受命於天,也是越發的可笑。

(本章完)

第351章 言語無法改變事實第260章 有錢人的特點是有錢第320章 結個善緣第323章 再見楊憲,身份互換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526章 異地爲官,輪換期限第248章 蘇璟論北伐,雙管齊下的陽謀第425章 這是火藥?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213章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第96章 忙碌的蘇璟第430章 蘇璟,出現了!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16章 朱標的任務第16章 朱標的任務第35章 蘇璟可是我的寶貝第304章 左還是右第416章 百姓和朱家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136章 老朱就這樣第122章 上點強度第250章 老朱置氣,朱橚求學第195章 陛下說有毒,那就是有毒!第213章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144章 好像還不錯第352章 蘇璟的生意,三天的期限第238章 回京倒計時第166章 臣不如蘇先生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500章 朱標的計劃第479章 原來你就是芝依!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78章 您是仙宮來的吧第149章 前三往往有四個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30章 急切的老朱第492章 法寶寺再遇謝春芳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107章 朱橚拜師第261章 以德報怨,從朱樉開始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176章 資產主義社會,大明的未來?第159章 硬剛的宋濂第52章 貪官污吏只是小事第194章 倒黴催禮部侍郎世家寶第343章 左丞相,韓國公,政客!第304章 左還是右第509章 知府和府丞,不太對的關係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23章 馬皇后的禮物第126章 自信的對手第93章 真實的蘇璟第201章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第353章 金不如銀,銀不如紙第106章 朱標的疑惑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350章 如果你是布行的老闆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296章 宋濂的思想教育第529章 三位學生第159章 硬剛的宋濂第440章 手雷的幾個問題第235章 簡單,所以纔有效第64章 震驚的李善長第324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31章 真正的護身符第108章 蘇璟的手工課第528章 再見芝依,袒露心跡第128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305章 混亂的朝局,蘇璟的點撥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300章 大勝!第329章 出獄!第490章 都是神醫惹的禍第141章 羅馬人的智慧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第269章 老朱問對劉伯溫,宰相之位落誰家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33章 好你個蘇璟!第425章 這是火藥?第359章 婚姻大事,一國之大事第311章 歸家還是歸獄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39章 你是怎麼知道的?第43章 改寫歷史?第110章 大明孟德爾第140章 老朱的小心思第75章 大明反腐?不,這是企業反腐第115章 何爲徭役第517章 孟鬆眼中‘佳婿’第99章 洗腦?思想培訓!第120章 此法,我認爲不妥第61章 父子相爭!第205章 軟廣教學!春秋筆法!第387章 自信滿滿周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