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咱有這麼小氣嗎
“哦?”
朱元璋擡頭看了一眼朱棡,問道:“爲什麼想站着?”
雖說從溧水縣到這紫禁城的距離不能說多長,但也得大半天才能到。
早上一大早朱棡便出發了,這會天都快黑了。
即便是皇家的馬車,這顛簸也是沒有那麼舒服的。
朱元璋體諒自己的兒子朱棡,也是知道這三天朱棡的日子,並不是很好過。
但現在,朱棡竟然拒絕了,老朱來了興趣。
朱棡立刻回答道:“父皇體恤兒臣長途跋涉之苦,但兒臣以爲,這與百姓生活之苦相比,不值一提。”
“蘇師在兒臣回來之前,特意囑咐兒臣,要多體會百姓之苦,兒臣覺得,唯有身體力行纔是最好的體會。”
聽到這番話,朱元璋的眼睛都瞪大了一些。
朱棡竟然能說出這等話來,着實讓他驚訝。
若是朱標,這話無比尋常,因爲朱元璋很早就讓朱標理解了百姓的苦是什麼樣的。
但對於朱標之後的皇子,老朱並沒有那麼多的要求。
朱棡自幼聰慧,讀書明理都非常出色。
但一直都生活在皇宮之中,對於百姓疾苦的含義,瞭解的很少。
故而現在朱棡能說出這話來,老朱是驚訝的。
但還有一件事,讓朱元璋同樣很是驚訝。
“你拜蘇璟爲師了?”
朱元璋看着朱棡蹙眉問道。
朱棡點頭道:“回稟父皇,蘇師的確收了兒臣爲學生,這也是兒臣此行最大的收穫。”
一個是拜師,一個是收徒。
雖然表述的都是一個意思,但這態度的差別還是很明顯的。
朱元璋想擡高朱棡的身份,而朱棡則是要擡高蘇璟。
“倒是被你大哥說中了。”
朱元璋淡淡道。
朱標之前聽到朱棡經受考驗的時候,便已經猜測,蘇璟會不會是想收朱棡當學生。
現在正是應驗了。
朱棡說道:“大哥的確瞭解蘇師,兒臣這一次能被蘇師正式收爲學生,也是非常之興奮。”
“行了,咱知道了。”
朱元璋話頭一轉道:“這三日,你在蘇璟身邊,都幹了什麼?”
朱棡當即道:“回稟父皇,蘇師與兒臣做了一個小小的挑戰,以五文錢爲初始資金,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在溧水縣生活三日。”
“兒臣最後算是挑戰成功了,蘇師也因此收了兒臣當學生。”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果然,咱就知道,這事和蘇璟扯不開關係。”
“你將這三日的情況,與咱細細說來,都遭遇了些什麼。”
好歹是自己的親兒子,被蘇璟這麼造,老朱這心裡還是有些不平衡的。
朱棡點頭道:“是,父皇。”
接着朱棡便將自己在溧水縣三日生存挑戰的詳細經過說了一遍。
從第一晚的橋洞旁露宿,到第二天的碼頭扛包,再到第二晚的乞丐爭鬥,三文錢丟失……
朱棡那說的一個叫詳細,他當然清楚,自己的情況朱元璋肯定是有所瞭解的。
但現在的朱棡,更多的是接着訴說這個過程,將自己所感表達出來。
百姓的疾苦,切實的存在於大明之中。
這些問題,便是大明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三日雖短,倒是經歷了不少。”
朱元璋淡淡道,表面上很是平靜,但他的心裡可不像是表面這般的平靜。
他本以爲這挑戰只是普通的生存挑戰,沒想到朱棡都差點出了生命危險。
安排給朱棡的護衛們,一定得好好的問責。
但隨即他又想到,當時護衛可是來彙報了,當着自己和朱標的面彙報的。
還是蘇璟!
這傢伙,真是膽大包天!
不過在朱棡的面前,老朱表現的還是比較平靜的。
“對了,咱讓你給蘇璟帶的話,你帶了嗎?”
朱元璋又將話頭一轉問道。
朱棡立刻道:“回稟父皇,兒臣都給蘇師說了,父皇的原話。”
“哦,你都蘇師叫起來了,真會傳咱的原話?”
朱元璋看着朱棡,話語中似乎有些懷疑,畢竟他的原話,並不是那麼好聽。
朱棡立刻道:“父皇乃九五之尊,天下之主,所謂金口玉言,兒臣怎敢有任何的修改。”
雖然是父子,但更是君臣。
禮儀這方面,朱棡還是非常到位的,僭越不可能。
朱元璋擺擺手道:“老三,不必如此拘謹,咱就是問問話,這蘇璟肯定也讓你給咱帶話了,他說啥?”
朱棡回答道:“父皇說的不錯,蘇師的確讓兒臣帶話了。”
“蘇師是這麼說的,我這裡沒有治病的良方,想要真正的變,得他這個皇帝自己去想辦法,其他人說再多也沒用。”
朱元璋聽到這話,臉色頓時變得有些難看:“好你的蘇璟,就是給咱這麼回答的?只提出問題卻不解決問題,簡直可惡!”
老朱還是很希望蘇璟能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案的。
或者說,他需要這麼一個答案。
曾經的他覺得大明現在就是完美的,只要解決了外患和內政的問題,那麼大明就能一直永遠的延續下去。
但蘇璟的出現告訴他,大明有着諸多的問題。
這些問題將會導致大明的覆滅。
一些表面的手段和辦法,僅僅是治標不治本。
變纔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但到底該怎麼變,朱元璋不知道,也沒有任何的頭緒。
所以,蘇璟就成了老朱的希望。
然而,現在這個希望也破滅。
“父皇,兒臣覺得,蘇師所言必有道理,有些東西,並不是靠別人可以教會的,就好像這百姓之苦,若不是兒臣親身體會,或許永遠都不會明白。”
朱棡朝着朱元璋認真道。
他不知道朱元璋和蘇璟這番對話真正到底在說什麼,但他本能想做些什麼。
朱元璋回神看向朱棡道:“老三,你的確長大了,不過有些事,不需要你多操心,既然你能體會到百姓之苦,那日後讓你就藩,咱也放心不少了。”
朱棡的變化,讓老朱相當的驚喜。
原本就很優秀的兒子,又多了一些優秀的品質,身爲一個皇子一個藩王該有的優秀品質。
雖然嘴上對蘇璟還是有些不滿,但在心裡,老朱還是很佩服蘇璟的教育能力的。
不然也不會有要專門給蘇璟創辦學校的想法了。
“是,父皇,兒臣知道了。” 朱棡點頭,對於朱元璋的話沒有任何的反駁。
如果是朱元璋讓他不要管的事情,那就證明不適合他去了解。
“蘇璟應該不只是讓你在外面風餐露宿的三天吧,總還是教了你一些東西吧。”
朱元璋問道。
對於蘇璟讓朱棡置於危險之中的事情,老朱看在朱棡的變化上,可以忍了。
朱棡回答道:“回稟父皇,是的。說到這個,兒臣還有件事要和父皇印證下。”
朱元璋淡淡道:“什麼事,說來聽聽。”
朱棡說道:“父皇,這應天府的夜禁是爲了什麼?”
夜禁?
朱元璋一愣,沒想到朱棡的問題竟然是這個。
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怎麼,蘇璟和你說了夜禁的事情?”
朱棡點頭道:“是的,父皇,蘇師與我談論了應天府夜禁的原因,還說父皇十分的英明。”
“哈哈哈。”
朱元璋笑了,說道:“還有這種事嗎?不過,咱可不覺得蘇璟能看明白咱的考慮。”
“讓咱猜猜,他大概說這夜禁的目的是爲了防止盜竊,杜絕犯罪之類的好處吧。”
夜禁促進生育的事情,老朱不覺得蘇璟能知道。
畢竟現在的蘇璟還是個‘大齡’未婚男青年,這對於晚上的事情,知道的肯定不多。
當然了,得到蘇璟的明君稱讚,這纔是讓老朱最高興的。
“父皇,您說的,都是兒臣的想法。”
朱棡的話語將朱元璋從大笑中拉回神來。
“嗯?”
朱元璋眉頭一蹙道:“怎麼,蘇璟沒說這些好處嗎?”
朱棡回答道:“蘇師說,這些並不關鍵,也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夜禁能夠促進大明人口的增長。”
人口增長,那不就是生育麼!
朱元璋一時間有些不敢相信,蘇璟連這一點都能想到嗎?
當初劉伯溫提這個建議的時候,他可是第一時間都沒有反應過來。
“蘇璟真這麼說的?”
朱元璋又確定了一遍。
朱棡點頭道:“是的,父皇,蘇師就是這麼和兒臣說的。”
朱元璋繼續問道:“那他可有給你解釋其中的緣由?”
朱棡回答道:“蘇師說,夜晚漫長,若是夜禁,則在家中無事,男女生育之事便成了唯一的選擇,人口自然就會增長。”
“蘇璟這小子,倒是懂的挺多的。”
朱元璋以一種怪異的語氣說道,似乎是有些詫異。
但隨即他便想到了之前對蘇璟的監視,蘇璟可是會經常逛煙花柳巷之地的人,這種事清楚,那不是很正常麼。
不過蘇璟倒也算是有數,至少教導皇子的時候,從未去過。
“父皇,所以這是真的嗎?”
朱棡朝着朱元璋詢問道。
他的年紀不大,還沒有到接觸男女之事的時候,所以這會纔會問朱元璋。
“咳咳。”
朱元璋咳嗽了兩聲道:“蘇璟說的不錯,以後你就會明白了。”
老父親和兒子說這些,總是不那麼順暢的。
朱棡卻是道:“父皇,兒臣明白的。”
“嗯?明白?老三,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不成你對那些個宮女……”
朱元璋臉色瞬間大變,擔心這朱棡已經做出了一些不應該做的事情了。
朱棡並未理解朱元璋話語裡的意思,繼續道:“兒臣明白,對於大明而言,人口的增長至關重要,大明是一個國家,而國家的強大,離不開人。”
“父皇之所以要採取夜禁的手段,便是爲了能夠讓大明儘快的增長人口,變得更加的強大。”
聽到這話,朱元璋剛纔還有些惱怒的臉,頓時就變了。
他是沒想到,朱棡的明白竟然是這麼個明白。
“怎麼了,父皇?兒臣說的有什麼問題嗎?”
朱棡看着神色變化有些詭異的朱元璋問道。
朱元璋立刻道:“沒事,只是想到蘇璟這小子對你如此嚴苛,有些生氣罷了。”
有事沒事怪蘇璟,老朱的操作還是很熟悉。
朱棡立刻道:“父皇,蘇師都是爲了兒臣好,請父皇不要怪罪蘇師。”
朱元璋臉皮微跳,朱棡的話,聽着怎麼就這麼熟悉呢?
現在的朱棡,真就是完全被蘇璟收服了唄。
“咱有這麼小氣嗎?”
朱元璋嘴一撇,不滿道。
朱棡立刻低頭:“兒臣不敢,只是心憂蘇師而已,還請父皇見諒。”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心憂蘇璟?他有啥好擔心的,在溧水縣應該是整日玩樂吧,舒服的很!”
一想到蘇璟不願入朝爲官,只是窩在溧水縣那麼個小地方當商人,老朱就有些心裡不平衡。
朱棡立刻道:“父皇,蘇師一直都有在忙,他的鋪子裡有些麻煩,我想父皇應該已經知道了,蘇璟還在做一個名爲橡膠的東西,是用在車輪上減震用的。”
“橡膠?蘇璟這小子又搞新奇玩意了?”
朱元璋好奇的問道。
朱棡點頭道:“是,不過現在蘇師還沒做出來,但兒臣覺得不會太久,蘇師就會將橡膠給做出來了,到時候安裝在車輪上,可以讓馬車車身更加的平穩。”
“還沒搞出來啊,那等搞出來再說,這小子要弄的東西太多,不一定的。”
朱元璋擺擺手,興趣削減了不少。
發明的過程他不喜歡,他還是更喜歡看到發明的結果。
……
“阿嚏!”
溧水縣,小別院內,蘇璟一個大噴嚏,打的他眼淚都要出來了。
“怎麼回事?怎麼好像每次我一個人的時候,就有人背後說壞話呢?”
蘇璟有些詫異的說道,這事可不是第一次經歷了。
現在的他支着一口大鍋,將曬好的蒲公英幹根部放入其中加水煮沸。
因爲數量不少,所以煮起來還是頗費功夫的,需要分好幾鍋。
這第一鍋出來的草根,還需要去皮抽芯,將根瓤與根皮分離。
將所有的蒲公英都這麼操作之後,時間也過去足足兩個時辰,也就是一上午。
“真累啊!”
蘇璟感嘆道:“沒工業基礎啥都靠手搓是真累!”
國慶快樂,帶老丈人丈母孃玩太累了,只能趕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