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整理資料

打定了這個主意,何秋也有他的辦法,那就是先讓朱元璋從追查太子之死,打擊這些官員的事中抽出身來。

一旦朱元璋把重心轉到改革上,朱允炆的種種不合適,就是顯而易見的了。

他那層忠孝的皮能蒙上一時,可是能力是裝不出來的,就說他今天的行事之輕佻,何秋給出一句‘望之不似人君’的評價都一點不爲過。

事情若是傳到朱元璋耳朵裡,恐怕朱元璋也會非常失望,不過是面上不會多說朱允炆什麼就是了。

何秋和善的看着眼前的這兩個小傢伙,拉着他們一塊到了後院,院子裡還有原來知行書院的一些人,比如楊少峰、陳四維等等。

朱高煦有些驚訝的看着他們,“誒誒,你們什麼時候來的?”

陳四維憨厚的一笑,回到。

“剛來半天,是前些日子燕王通知我們,說老師要讓我們來應天府一趟。”

何秋在藍玉跟他說,太子之死可能有問題的時候,就讓朱棣從知行書院挑一些靠得住的人來一趟。

當時還沒有想那麼多,只是希望能在應天府有些可用的人手,最好能在應天府弄出來點‘祥瑞’,也好逃過朱元璋的清洗。

畢竟萬一把事扯到朱棣身上怎麼辦?牽扯到藍玉,就有一定的可能牽扯到朱棣。

這和歷史上也完全不一樣,北元是被一掃而空,而且太子的死又和藩王有一定聯繫,誰知道朱元璋會怎麼看這個能征善戰的四兒子?

至於現在,這些人來的也確實剛好,何秋打算把近一年來,朝廷邸報上關於改革的數據全部統計出來。

何秋看着眼前這些班底,說明了這次的目的。

“我這希望咱們能把改革後的變化,統計出來,獻給陛下,讓他明白改革的必要性。所以,這段時間,就辛苦大家了。”

楊少峰點點頭,十分的激動,他沒想到自己有一天還能加入這樣的大事!

何秋帶着他們一起辛苦了四五天,腦袋忙的昏昏沉沉的,總算把這些數據全部整理好了。

幸好知行書院的人來的夠多,要是隻有朱高熾哥倆,沒有個把月絕對弄不完。

這還只是統計的改革的試點地區,不過四個府,若是真的到了推行天下的時候,就絕對不是這麼簡單就能統計好的。

何秋已經預見到,那時候朝廷該多缺懂得數算和複式記賬的人了。

不過現在不是想那麼遠的時候,何秋拿着這些數據,認真的看完,隨後就打算進宮面聖了。

藍玉悄悄地來到燕王府,他是知道這段時間何秋在做什麼的,有些心情複雜的問道。

“你覺得這有用嗎?”

何秋沉吟片刻,忽然笑道。

“做了不一定有用,但沒做,肯定是改變不了什麼的。”

抖擻了精神,何秋就帶着手中的材料,進宮去見朱元璋了。

朱元璋最近處理政務都有些懈怠了,更何況見何秋這樣的小事?不過考慮到何秋還是皇孫們的老師,朱元璋還是勉力見了他一面。

“陛下,臣此次前來是爲了恭賀陛下。”

朱元璋擡了擡眼:“有什麼喜事?怎麼就恭賀我了?”

何秋站直了身子,向朱元璋彙報到。

“陛下,近日臣和身邊的一些朋友,聯手整理了改革以來,選爲試點的四府數據,改革之功已然有所顯現。”

“這四府,平均田賦增長了三萬六千石有餘,商稅增加了五萬兩,就是丁稅也沒在像以往那樣拖欠着,而是收上來了兩千多兩。”

朱元璋有些意興闌珊,說道。

“嗯,還不錯,但是你不是教導皇孫們,爲何又關注起改革的事了?”

何秋也不尷尬,和朱元璋說道。

“改革之事,本就是由臣所提,現行的一些改革措施也是臣先提出了想法,如今改革已經一年有餘,當然會關注這些。”

“而且眼下陛下力行改革,總不能讓皇孫們站到陛下的對立面,所以我更要理清改革的數據,以此向各位皇孫說明改革的必要性!”

朱元璋總算來了點興趣,看向何秋問道。

“那這樣的改革數據,你覺得能讓諸位皇孫支持改革嗎?”

何秋微微一笑說道。

“陛下,您不應該這樣看改革的數據,如果單出這樣看,只會覺得改革的效果也不是很突出,可實際上,改革的成效十分驚人!”

朱元璋看何秋說的信誓旦旦,有些好奇的問道。

“你是從哪看出來成效驚人的?”

何秋從懷中掏出早就準備好的圖表,呈給朱元璋。

“陛下,您一看便知。”

朱元璋接過圖表,果然一目瞭然。

上面標的很明白,一張是改革前後四府的土地佔有情況對比,一張是改革前後的納稅人情況的對比。

何秋還在一旁細細的給朱元璋解釋。

“陛下請看,改革前,大體上是小民繳納賦稅,這些普通百姓繳納的賦稅份額超過八成,可是當地的士紳納稅不過一成。

可是改革之後,士紳們繳納賦稅的比例提高到了四成,百姓只納六成,還有商稅能夠一緩當地百姓的賦稅壓力。”

“如此一來,當地百姓負擔降低,但國用還有所增加,這難道不是改革最大的成效嗎?”

朱元璋兩眼放光,一下子就精神了起來。

這可比朱元璋聽朝廷上官員們的彙報,直觀得多。

一開始聽到那串數字,他朱元璋不也認爲改革的成效不算太大嗎?

可是經過何秋這些圖表的解釋,這成效豈止是大?!

朱元璋盯着這些圖標,口中說道。

“你繼續說下去,這不還有個土地圖?”

何秋定了下心神,說道。

“這土地圖裡就能看出來,士紳們佔據了當地將近五成的土地,可是這納的賦稅比例不過區區一成,可見這是極爲不合理的。”

“究根結底,有朝廷針對學子們免賦,官員不交賦稅的緣由,也有之前這些士紳藏匿了土地。”

“在改革前,這樣的事屢見不鮮,就是朝廷一直打擊兼併,也沒能解決,爲什麼?”

“百姓人多地少,卻要納很重的賦稅,同樣一畝地,百姓和士紳在這塊地上的回報率相差就很大,若是爲了活下去,百姓很多就會選擇把土地轉給這些士紳,自己當他們的佃戶,這樣一來能逃掉賦稅,只用給士紳交租。”

“相比之下,百姓的負擔甚至變輕了。”

這樣的道理,之前的朱元璋是不太能理解的,他只能看到自己一直打擊兼併,打擊貪腐,情況就是不能好轉。

但現在何秋把這些圖往他眼前一放,以往想不通的道理,一下就想明白了。

第79章 拆琉璃窗第233章 削王號第79章 拆琉璃窗第3章:簽到提取shou雷第292章 一年第298章 鳳陽府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323章 何棟第277章 昏暗的東宮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324章 永樂第358章 下手整頓第361章 北孔鬧事第22章 影響歷史進程第31章 學習管理學第87章 炮彈的威力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1章:管你是什麼王都得幹活第184章 先行安排第294章 爲難的朱棣第212章 幹勁十足的朱元璋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69章 大炮第112章 我說有就有第207章 藍玉到訪第257章 未來可期第13章:八歲孩童朱高熾第107章 殺人第304章 一舉多得第305章 遵化(上)第46章 煉製不鏽鋼第180章 捷報(上)第32章 複式記賬法第171章 教子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36章 求雨第33章 阿拉伯數字第117章 老臉一紅第7章:尋找麥芽釀造啤酒第77章 規則破壞者第76章 公子請進第261章 太倉出事第145章 席宴第156章 鹽場已成第98章 背水一戰第265章 定遠侯之死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235章 囂張的孔家第39章 確定人選第354章 刺殺第239章 拆毀雕像第224章 朱允炆的黯淡表現第210章 斥責第212章 幹勁十足的朱元璋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156章 鹽場已成第244章 激動的孔思樸第233章 削王號第2章:你在教我做事?第210章 斥責第325章 一肚子邪火的朱棣第227章 改革諸策第334章 微服私訪第127章 太子朱標第77章 規則破壞者第48章 雷gong(汞)第21章 轟然開槍第127章 太子朱標第202章 變故第94章 限量售賣第228章 解惑第208章 教導皇孫第153章 考試第95章《新貴妃醉酒》第289章 鬱新入滇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170章 惠民藥局(下)第30章 鋼鐵俠戰甲第93章 不服來辯第327章 國富論(上)第337章 海上威脅第299章 祭拜第165章 大婚(下)第263章 朱元璋的失望第307章 山中老卒第57章 最堅硬的鋼第93章 不服來辯第180章 捷報(上)第17章:推廣泡麪啤酒第288章 爭搶美差第228章 解惑第109章 老朱,把你女兒嫁給我唄第35章 五千斤生鐵第250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9章:熱武器和冷兵器的對決第133章 編寫教材第275章 易儲(下)第125章 入京奏對(下)第215章 狀告晉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