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道德綁架
宋濂手捧萬民書,那張長長的布帛之上,密密麻麻盡是字跡與百姓們的手印。老朱不置可否,而是問階下衆臣道:“百姓們進萬民書,要爲我朝開國軍將立廟……這事兒,你們說,咱允還是不允?”
文臣們早已得了招呼,是以不發一言,而武勳們……武夫大都好名,這突如其來的大餅,他們哪有拒絕的道理?生而立廟,這是多大的殊榮。這座廟只要一立,自己這些人在後世的名聲,那可就是板上釘釘了!
這樣惠而不費的好事,哪有人會拒絕。是以武勳之中,一時竟是沒有一人站出來,說那故事中的自己全然是胡編亂造,都心中竊喜的承認了那個故事中“自己”的人設。
偶有馮勝這樣精明些的,總覺得此事有些古怪。但立生祠活着就讓萬民敬仰這種好事,平素裡他們這些武夫哪裡能遇得到?因此權衡之後,也都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姑且聽之任之……
“既如此,此事咱便準了。昔日唐太宗有凌煙閣,昭示諸將之功。今日,咱便立一座‘英傑祠’,教百姓們都看看,我大明的仁臣良將們,絕不輸於歷朝歷代!”老朱哈哈大笑,當即教工部與戶部的人手出列,撥出國庫款項,來建設這座“英傑祠”。如今國庫裡金銀滿庫,這一點花費壓根不算什麼,是以工部與戶部兩部尚書很痛快的就應命了,並沒有因爲是給武勳立祠,就有所牴觸。
宋濂見百姓們的萬民書爲老朱接受,自也欣喜,旋即便想告辭,去告訴百姓們皇帝同意他們所請這件大喜之事。老朱自是準其所允,宋濂這年紀,再加上一身的光環和功勞,便是在大朝會裡橫着走,也沒人會覺得有什麼不妥,先行告辭而已,算不得什麼。
宋濂退後,老朱復又凝了凝神,忽然想起了什麼,開口道:“被這老夫子打斷,險些忘了方纔正議的事……馮勝,你方纔說了何事,什麼‘寧殺錯,毋放過?’”
馮勝一怔,連忙出列,躬身解說道:“陛下,臣方纔說,對水西諸部……”
他說到這,突然之間,竟是愣住了。
“嗯?”老朱追問。
“臣……臣……”馮勝維持着躬身的姿勢,堂堂宋國公,竟是變成了期期艾艾的口吃,下面的話,竟是難以說出口來。
他的心中,天人交戰,卻也後知後覺的明白了文臣們的奸謀:他們先是在朝中辯論,給西南諸部都定性爲“大明百姓”,然後,再用近日來市井間的這些輿論,將他們這些勳貴將領們捧成“仁義之師”,教百姓們對他們倍加推崇,甚至要給他們立生祠供奉。
這個時候,若是有勳貴仍然出面,要將水西的那些“大明百姓”們趕盡殺絕,那百姓們會如何?
百姓們因爲輿論,已經將他們都看做了爲民請命、偉大正直的英雄豪傑,可他們這些“英豪”們,卻在朝堂之上,想要對同爲“大明百姓”的水西諸部伸出屠刀,甚至說出了“寧殺錯,毋放過”的誅心之言……那麼,那些百姓們會怎麼想?
只怕,這“英傑祠”還沒建成,裡頭的金身就要轟然倒塌!
所謂站得越高,摔得越慘。“英傑祠”中供奉的,也不再是他們的香火,他們的名聲,也將因爲這個“生祠”,而急轉直下,變成一個臭不可聞的笑話!
一輩子積攢起來的名聲,和一個可能拿到手的軍功,孰輕孰重?馮勝不敢論斷。
其他武勳們也不敢。
若是朱肅在此,就能用一個十分精煉的詞彙描述出朱標在背後主導的這個手段。“道德綁架”,因爲這“仁義之師”的名聲,使得滿朝武勳盡皆投鼠忌器,本來還氣勢洶洶的他們,現在竟都面色古怪的啞火了。
“臣,臣是想說,似‘寧殺錯、毋放過’此等舉動,絕非是我天朝正朔所當爲。水西之事,或有內情,當查明纔是。” 馮勝已經想通了其中關節,誠然,西南若叛,他們這些武勳或許能夠獲得攥取軍功的機會。但這個機會只是“或許”,而已,陛下派誰前去平叛,還尚未可知。
爲了一個只是可能會有的機會,敗壞自家家族此後萬世的名聲,不值。
況且,若爲百姓所惡,誰知道以後朝廷皇家,會不會對自己離心離德?
反之,有一個好名聲,多這一層榮耀,日後萬一有危難之時,還能夠成爲一道保障……
馮勝變更立場,其他武勳們如耿炳文者,竟也全都沒有異議。沒人是真正的傻子,多這一層好名聲,於他們而言,是實實在在的利益。誰願意爲了些許僅是可能的軍功,就放棄了這份天大的好處?
勳貴羣體們被飛快的瓦解了,放棄了,且無人心懷怨懟,反而全都甘之如飴。
那邊廂,劉淑貞也已感覺到了朝會風向的變幻,臉上已是大喜,老朱面上,則是耐人尋味,教人看不清深淺,只見他朝朱標揚了揚手,道:“標兒,咱此前說過,這事由你裁定。你認爲該怎麼辦?”
“……回父皇,孩兒以爲,宋國公所言甚是。此事或有蹊蹺,當譴錦衣衛赴貴陽,就地查清此事,同時,召水西舍茲夫人入京,問明其中內情之後,再做決斷。”
“舍茲夫人若願入京,水西部羣龍無首,便是有什麼心思,也不是什麼大患了。”
“如此,十分妥當。”老朱點點頭,站起身來。“既如此,就這麼辦罷。”
“退朝!”
一場朝會,便由朱標一錘定音。看似全由他決斷,但其實,文臣達成了不動刀兵的目的,勳貴獲得了流芳百世的利益,朱標則在武勳之中,劃定了一道名爲“仁義之師”的紅線,爲了這份名聲,日後武勳將門行事,必然要忌憚三分。
“呵呵,不想那宋老夫子,做的戲還真挺像那麼回事。昔日裡他還年輕的時候,整日上疏彈劾那羣武勳的,可就有他一個!”殿後,老朱與朱標父子二人前後而行,一大羣太監宮女侍衛們則遠遠墜在後面,不敢偷聽他們的談話。、
這樣私下的場合,老朱方收起了那副高深莫測的模樣,他笑的快慰,看向朱標的眼神不無讚賞,道:“你沒有想着什麼平衡之道,削一捧一,內耗國力,這很好。”
“咱很欣慰,幾個故事,一座‘英傑祠’,換來這羣猴崽子們自此乖乖聽話……這買賣實在划算,哈哈,划算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