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老朱的朝堂博弈

第400章 老朱的朝堂博弈

此言一出,文官之中更是肅靜。但與先前的沉默不同,這種安靜,更像是一種默認與反抗。

朱肅身邊,朱樉、朱棣兩人氣的臉色通紅,此行絕大多數功勞,都要算在自己這位五弟的頭上,此事他們兄弟兩心知肚明。

若說老五有什麼五大罪,他們又該如何自處?

就連朱標也是一臉怒色,自家五弟立下大功,襄助朝廷,降服了納哈出這個心腹大患。千般推就不願讓朝廷褒揚其功,也就罷了。如今竟空口白牙,欲要加罪?

“一派胡言!”然而老朱已經是怒喝出聲。“你莫非以爲咱是紙糊泥捏的不成?當着咱的面,就敢這般顛倒黑白、胡說八道?”

“生擒納哈出的功勞,在你嘴裡,都變成了微功?”

不等楊訓文辯駁,老朱已經袍袖一揮:“來啊!”

“將這老倌兒帶下去!在詔獄裡先關上幾天!等他不再老糊塗了,咱再決定如何處置!”

二虎高聲應是,被打斷的楊訓文一臉懵然。陛下你怎麼不按劇情走啊?

正常情況下,不是應該先問問是哪“五大罪”嗎?

只能說,這些文官低估了老朱的心性之堅。他若是想做一件事,即便前頭是刀山油鍋,那也是要去做的。

楊訓文試圖用這種說客式的“大言恫嚇”的方法,來對付老朱,只能說,完完全全是使錯了人。

洪武大帝纔不管你什麼三大罪五大罪。敢在咱面前抖這份機靈,你就有千罪萬罪!

眼看楊訓文就要被押了下去,文官隊伍中,有人開始流露出焦急之態。但是老朱積威甚深,一時之間,竟也沒有人想到足夠正當的理由出來勸止。

楊訓文亦是不及搶言,就被二虎帶着侍衛們捂住了口鼻,直接給拖了出去。

“且慢!”

方拖到殿口,終於有人驟然開聲,衆皆大喜,正想看看是哪位高賢仗義執言。

循聲望去,發現開口的不是別人,竟正是方纔處於方訓文攻訐中心的皇五子,朱肅!

見是五皇子出言,二虎也不敢怠慢,就在殿門口停了下來。朱肅且看了楊訓文一眼,而後回過頭,對着御座之上的老朱躬身道:

“父皇,楊大人說我有五大罪狀。孩兒還真是好奇。”

“許是孩兒此次出行,當真有什麼做的不妥當之處,也未可知。爲何不讓楊大人將這罪狀一一說得明瞭?”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若是真有其事,孩兒還需拜謝楊大人指正之德呢!”

事到如今,朱肅也算是回過味兒來了。

楊訓文和文官們這般不願意,想來,問題是出在老朱讓自己擔當的這個位置,“國子監祭酒”的身上。

大明初年的國子監,可並非是後來那個“破落不堪的窮酸衙門”。此時的國子監,可是把持着比開科取士更能“一步登天”的路子,“監生歷事”。

明初定製,國子監生學習至一定年限,分撥到政府各部門實習吏事,稱“歷事”。實習三月,經考覈,上等者報吏部候補,但須回監再學習一年,始正式授官。

這項制度若在後世看來,其實比之遺毒甚廣的“八股”,還要更加科學有效的多,在國子監學習,在各部歷事,可謂是在封建時代的人才培養上,秉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典範了。

畢竟經過實習的監生無論如何,也比那些只知道寒窗苦讀,一朝得中直接“授官”的進士老爺們靠譜的多。

然而無論多好的政策,也難免被底下的人唱歪了經。監生授官雖需要通過歷事,但總歸是比科舉考試要來的容易得多。於是自洪武年後,便有許多人挖空了心思,想方設法的將自家的子侄安插進國子監之中。其中不乏高官勳貴、名門豪紳之後。

數代之後,國子監監生便大都是此類人等了。非但沒什麼真才實學,平日裡只知鬥雞遛狗、虛度時日,監生人數也是日益冗濫。歷事名額僧多粥少,真正有真才實學的監生,出路也漸漸困難。

故而到了正統年間,歷事制度便被廢棄。

但此時尚是大明初年,由監生而爲官者的人數,並不比恩科取士的人少。國子監祭酒一職,把控國子監上上下下,即便只是掛名,那也屬於是“權重”那一類的官僚了。

老朱莫非,是想借着自己,把控官員的拔擢渠道,讓“滿朝官員,盡出朱門”。而文官們正是因爲嗅到了危險,因此才決意反對,楊訓文甚至因此,不惜頂撞聖躬?

朱老五感覺到了麻煩的氣息。

誠然,老朱想要處理朝堂上的這些昏官,朱肅是贊成的。洪武初年的這些文官們,那當真是沒幾個能是好東西。

這些人,大多都是自元末改朝換代之時,“順其自然”的投誠而來,亦或是出自那些在元末亂世,還能讀得起書、上得起學的豪門大戶。

元末朝廷腐朽,百姓民不聊生,然而正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即便大元天下已經洪水滔天,卻也淹不着那些高高在上的衙門官吏;以及那些家中良田千畝、奴僕如雲,自號“耕讀傳家”的老爺們。

這些人,雖身在大明,但是其中,可是有不少人仍舊“心念舊朝”的。大元朝廷雖然入主中原百年,但始終當自己是個外人,只想享受這中原華夏的花花江山,壓根就無心治理地方。

終元一朝,對於天下官吏的管控,那是最爲寬鬆的。《皇明祖訓》曾言,“大元以寬失天下”,對於天下百姓與官僚,幾乎就是散養。甚至於最爲關鍵的稅務,採用的都是極爲落後的“包稅制”,將稅額攤派給官員甚至商賈,只要你們能將稅額如數上繳,我大元便懶得管你。

也正因此,官員們往往肆無忌憚,壓榨百姓。終元一朝,對百姓壓迫之酷烈,可稱前所未有。官吏甚至是商賈都能對百姓隨意擬定稅額,肆意盤剝,老朱的父母,便是死在了“包稅”的官商凌逼之下。

可笑後世網絡之中,還有因爲這一個“寬”字,而大肆曲解,鼓吹元朝“寬仁”的。此類人,怕不是生來就長歪了屁股。

元朝時,百姓們雖食不果腹、家無恆產,但官僚商賈們卻是吃的滿嘴流油,從來沒有這麼富裕過。因而如今的大明官吏,甚至是鄉間的商人豪紳,“心念故元”者比比皆是。

畢竟人家孛兒只斤老闆這般大氣,你朱老闆卻是摳摳索索,貪污個六十兩銀子就必須殺頭。當官當的這般憋悶,還不許爺兒們緬懷緬懷昔日的闊綽?

更有闊綽慣了的,偷偷瞞着老朱,照舊制循舊例盤剝百姓的,其爲數亦是不少。

歷史上的胡惟庸案藍玉案,是老朱要對付相權和淮西官僚;而空印案郭桓案,實際上針對的就是此類大元舊吏。尋個由頭將這些坐歪屁股的大元舊吏全部換了,非但不是什麼“殘酷暴虐之行”,反而是愛民護民、鞏固國本,是唯有老朱這樣的開國皇帝,才能做出的大魄力之舉。

只可惜官字兩張口,封建時代的百姓階級又不會發聲,因而才讓那些著書的說史的,乃至清韃之流肆意抹黑。

如今老朱想要把持住國子監的官員拔擢渠道,變相削弱這些故元官僚的影響力,朱肅當然是舉雙手雙腳贊成。

(本章完)

第966章 裡應外合第78章 悲哀的朱棣第582章 成親之日第654章 賭約第64章 真仙第716章 狙擊小隊第970章 兵變第581章 老朱賜字第312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855章 口子已開第1038章 收網第311章 大明,還要更加強大才行啊第505章 想做個好兒子?呵呵,晚啦第14章 朱老四和徐妙雲第109章 被迫揚名第444章 秉持孔子遺志,拓土開疆!第958章 叛亂生第284章 無雙勇悍!第425章 請三位歸天第216章 我是吳王第967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100章 朱樉大婚第10章 馬皇后的憂慮第572章 蠶食草原第873章 舍茲夫人第806章 火攻計第190章 抱歉了恩相,我是臥底第316章 赴倭屠龍第922章 周王死訊第986章 遷移箭臺第976章第1053章 武曲守城戰第1094章 舞弊案第356章 張玉起事!第557章 太原之戰第1007章 範淮是誰第726章 喪膽的馬黑麻第478章 潰於蟻穴第854章 合浦南珠第1085章 釣魚亂黨第771章 愚昧後人第461章 漢高祖 宋太祖,皆不如我藍玉!第792章 大肚國滅第779章 冥頑不靈第699章 新種姓:須彌第749章 帖木兒之死(中)第521章 皇居炎上!第362章 血戰!第382章 瓦剌的劫匪心性第364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806章 火攻計第276章 五徵漠北是窮兵黷武?第802章 白蓮之禍第767章 內情第1037章 爲後人戒第223章 重開絲路第239章 亂事將起第636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692章 先人故智第614章 興建聚居地第620章 華夏神與土著神(上)第361章 夾擊第11章 朱肅復學第396章 應天宮中第790章 地圓說第570章 分封徐達!第677章 進兵波斯第804章 緩兵之計第524章 什麼叫喪權辱國啊第1081章 元日小憩第434章 大明的第一爐鋼鐵第76章 字輩第869章 欲加之罪第577章 耍弄李成桂第685章 船炮揚威第669章 商議第269章 得不償失第839章 劉伯溫遺奏第211章 本王要你的兵符印信第474章 濟南城神鐵鉉!第562章 朱棣奔襲第490章 老農民朱元璋第939章 雄英北往第420章 棲霞文會第222章 鴻門宴第1012章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第101章 李文忠,徐達!第561章 元都告破!第292章 華夏一心,一統宇內第679章 出兵南洋第1107章 移風易俗第457章 杯茶收鐵券第316章 赴倭屠龍第892章 大戰將起第413章 明哲保身劉伯溫第70章 遇襲第240章 除夕血夜第31章 均役第350章 元軍攻城(下)第760章 太子難斷家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