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第219章 219:漢王露出了自己的獠牙,文

原來朱元璋還有些擔心,方孝孺可能會搞出什麼幺蛾子來,所以方孝孺來到漢王府給漢王世子當老師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瞞着朝堂上的人,也就只有吏部尚書李信等少數幾個人知道!

方孝孺的事情還是李信親自督辦的,他畢竟是朱櫟的老丈人,也能夠守得住秘密!

雖然方孝孺在朱元璋和朱櫟看來,都是屬於那種思想頑固的老舊派,但誰都不能否認這老傢伙在讀書人當中的影響力!

能夠拿捏住方孝孺,對於朱櫟而言自然是好處更多!

如果拿捏不住,那方孝孺就只能另外處理了,所以朱元璋纔會儘量的隱瞞這個消息!

要是讓朝廷的文官們,尤其是那些儒生知道了方孝孺居然在漢王府給世子當老師,肯定會引起不小的震動!

既然方孝孺都能對漢王府歸心了,那朱元璋覺得這個老傢伙的名聲,也是時候可以利用起來了!

這也會讓阻力重重的改革,變得更加順暢一些!

別看目前改革一直都在推行當中,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或許在朝堂上沒有人敢反對朱元璋了,但是執行下去又有多少效率,又有多少人是在拖延或者應付了事?

尤其是那些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所謂讀書人,大部分在當了官之後,就忘了自己讀書的本質了!

別看這些儒生口口聲聲嚷嚷着一心爲公,一心爲民,實際上也就是爲了自己而已!

名和利,即便是當世大儒也繞不過去!

你就算再清廉,但你總會圖名聲!

像是方孝孺這一類人,他們不圖財,但就稀罕能給自己留下個好名聲!

可如果連方孝孺這樣的老頑固都開始支持改革的話,那天下其他的讀書人又會怎麼看?

當然,方孝孺甚至不需要站到臺前來,只要他能夠一直留在漢王府,一直是朱櫟的人,這就已經足夠了!

說白了,站隊同樣也是表明自己的立場和態度啊!

我不支持漢王改革,又怎麼可能給漢王辦事呢?

哪怕方孝孺自己不這麼想,其他人也都會這麼想!

“有時間去一趟西安,正好皇衛學院也需要一批儒生當老師,有了方孝孺這個招牌,拉攏一批人應該不是問題!”

“順帶着朝堂上的那幫文官,必然也會有人倒向你這裡,該拿捏的,先給拿捏起來!”

朱元璋就直接對着朱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作爲一個合格的帝王,充分利用每一個工具人的價值,也是必須的事情!

不管方孝孺自己是否願意,但從一開始,他就被老爺子給算計進去了!

“也好,有段時間沒去西安了,正好去看看那邊的幾個廠子建設的如何了!”

朱櫟聞言,也沒有拒絕。

於是第二天,朱櫟和朱元璋就直接啓程,一同前往西安府。

就在朱櫟抵達西安府的第二天,方孝孺在漢王府給漢王世子當老師的消息,就已經傳遍了整個朝堂!

就如朱元璋所預料的那般,那幫心裡排斥改革的文官和翰林院的那幫學士直接就炸鍋了!

方孝孺是誰?

曾經儒家第一人宋濂的得意門生!

他的身份在儒家之中絕對是最頂尖的那一批!

雖說一個方孝孺不能代表所有讀書人,但同樣也會讓平日裡對方孝孺推崇備至的那批人瘋狂!

一旦瘋狂起來,那就是兩個極端!

要麼就是痛罵方孝孺背棄了所有讀書人,一輩子聖賢書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要麼就是一味的死忠,就如同後世那些腦殘粉一般,覺得方孝孺這麼做肯定有他的道理,肯定就是對的!

而這一批人,在對待改革的問題上,心態自然而然的就會發生一個轉變!

讀書人如此,當了官的讀書人亦是如此!

大部分還在私底下堅持不能改革的那批文官,真正堅定不移的又能有多少?

大部分其實也就是缺少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罷了!

當一個大儒也開始站到漢王,也就是改革派那一邊之後,就相當於是起到了一個帶頭的作用,讓原本那些想要支持改革,又怕自己會被讀書人給鼓勵的文人和文官,彷彿是找到了方向了一般!

伱們看,連方孝孺都支持漢王朱櫟,我們支持一下又怎麼了?

就這樣,一個方孝孺,也成功地讓朱元璋和朱櫟在讀書人內部撕開了一條口子,也讓支持或者不反對改革的讀書人,變得越來越多了起來!

這種效應實際上很可怕,也讓那些始終反對改革的讀書人,感覺到了恐懼!

朱櫟也趁着這股東風,直接在朝堂上拉攏了一批文官,和民間一些讀書人的支持!

再加上原本就支持朱櫟的那批官員,以及勳貴,也讓朱櫟在朝堂上形成了真正以自己爲核心的派系!

遷都剛開始的時候,朱櫟一直表現得十分克制,真實一直以來,主張改革並且大刀闊斧要改革的,反而是朱元璋這位皇帝和朱標這位儲君!

這也讓大部分人都以爲,漢王朱櫟似乎也沒有那麼強勢,也讓不少人放鬆了警惕!

但這一次,時機顯然成熟了,朱櫟的行動也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也讓之前還對漢王朱櫟不以爲然地那幫官員們,終於見識到了漢王的手段,就像是一頭餓狼終於露出了他的獠牙一般,居然讓他們有種心驚擔顫的感覺!

所有人這才意識到,即便是朝廷把國都都遷到了西安府,整個西北,都是漢王說了算!

現在乃至朝堂之上,漢王朱櫟的影響力也開始與日俱增了起來!

一個藩王,居然在朝廷當中擁有了自己的派系,而且還是擺在名面上的!

這放在以前,簡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首先朱元璋這一關你就過不去!

朱元璋制定的封藩制度,在皇子成年之後就封出去,同樣也有這方面的考量!

已經成年的皇子留在京師這種權力中心,總能拉起屬於自己的派系!

歷朝歷代,都有這樣的情況!

就說盛唐的時候,即便是李世民立了太子李承幹,其他的那幾個皇子,在朝堂上也都有一批屬於他們自己的追隨者!

以朱櫟的能力和實力,想要拉起一羣支持他的官員形成一個龐大的派系,還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只需要把大家的利益關係拉扯到一起來就行了,不愁沒有人願意給朱櫟賣命!

偏偏整個大明,目前來說,除了皇帝之外,漢王朱櫟就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他想要分配一點利益出去給這些支持自己的人,實在是太簡單了,即便是牙縫裡隨便擠一點,都足夠這些人吃飽乃至吃撐了!

朝代的更替,從一開始的打江山,到後來的中興,以至於後期的摔落,說白了就是一個利益再分配的過程!

只不過封建王朝,主要分配的還是土地兼併所帶來的利益!

但朱櫟要做的,就是發展市場經濟,然後通過市場經濟這塊大蛋糕,持續分配利益!如此能夠減輕土地兼併帶來的負面影響,讓大明朝能夠區別於其他的朝代,從而國祚更加的持久!

傳統的封建王朝,最大的利益就是土地,畢竟是小農經濟,土地纔是最大的財富!

王朝的興衰更替,也就是土地重新再分配的必然過程而已!

朱櫟要扭轉這個過程,就只能改變經濟模式,而這種改變,雖然會面對巨大的阻力,但是這種阻力,在一個王朝的初期,遠比中後期來的更少!

說白了,朱櫟只要給後人打好基礎,就能讓後世子孫的這條路走得更加順暢!

也讓經濟利益分配,成爲王朝利益分配的新方式,從而減緩土地兼併的速度,甚至讓土地變得不再吃香!

當然,但凡是皇權存在一天,土地兼併就不可能徹底消除,畢竟皇帝就代表着最大的地主頭子!

不過目前而言,朱櫟完全有那個能力,先讓追隨自己的這些人都得到一定的既得利益!

而且也能讓所有人知道,支持他朱櫟,肯跟着他的人,纔有這樣的利益!

這自然也會隨着時間的推移,形成一個滾雪球的效應!

更重要的是,漢王朱櫟如今說話管用啊,沒看到朱元璋和朱標幾乎都在支持漢王!

這種支持,在羣臣看來,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但不可否認的是,一旦成爲漢王的派系,對自己而言就相當於是多了一份保障!

真要啥時候被皇帝揪住了小辮子,或者惹了什麼事情,只要漢王朱櫟能夠站出來保他,即便是皇帝也得聽一聽漢王的意見!

就像是曾經的朱標一樣,朝堂上的袞袞諸公爲什麼都對朱標如此的推崇和支持?

除了他是嫡系正統,更重要的是能在關鍵時刻,在朱元璋面前保住他們的小命啊!

也正因爲如此,朝中的風向開始變了!

大臣們的眼睛可不瞎,他們甚至還能看出,太子爺甚至都在處處維護漢王,更是對漢王的政策推崇備至,壓根就不擔心漢王有朝一日在朝堂上的威信會超過他這個太子!

再加上朱元璋跟漢王世子朱匣秋,還有長子朱匣烽走得那麼親近,就彷彿像是看到了當初朱允炆和朱允熥的影子一樣!

不……準確的說,朱元璋對待朱匣秋和朱匣烽的態度,比較起當年的朱允炆和朱允熥還要更好!

要說這其中沒有一點啥心思,誰會相信啊?

甚至有人已經在私下裡揣測,朱元璋和朱標似乎都在給漢王朱櫟鋪路,一副要扶漢王上位的架勢!

這種猜測可並非是空穴來風,或者說如果不是因爲這種話題乃是禁忌,怕是這種言論早就已經傳得滿天飛了!

“老九啊!”

“內閣的成員名單已經擬定好了,一共五個人!”

“咱準備在過完年之後,就開始讓內閣主持改革事宜!”

御花園當中,朱元璋一邊漫步而行,一邊對着朱櫟說出了年後就要啓用內閣的事情。

六部尚書當中,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兵部尚書都爲內閣成員,暫時不設立首輔和次輔,但是直接對太子朱標負責,實際上相當於是朱標一個人帶着五個人玩,也能夠極大的減輕朱標的工作量!

另外還有專門負責對外事宜的鴻臚寺卿。

朱元璋想過了,鴻臚寺年後就會單獨摘出來,成立一個並駕於六部的部門!

這就相當於是後世的外交,專門負責管理大明對外的各種事物!

最主要的還是對外的情報工作!

以前朱元璋不太重視這方面,但是隨着他有了擴大大明版圖的野心,瞭解周邊國家的方方面面,也成爲了重中之重!

將鴻臚寺的等級提升到六部的級別,也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同時也要提升鴻臚寺的職能,多一個對外情報收集的功能!

另外武將勳貴當中,同樣也有一名內閣成員,專門負責軍隊和戰事的,這個人選,朱元璋選擇了徐輝祖!

藍玉那幫驕兵悍將,可不敢讓他們入內閣,否則尾巴能翹上天了,沒準就給你搞出什麼事情來!

讓他們打仗可以,但是真讓他們處理國事,那就是一團糟了!

“挺好!內閣的事情兒子沒什麼意見,您看着辦就行了!”

“快要過年了,兒子準備這幾日返回漢中!”

朱櫟對於內閣的事情自然沒有任何意見,老爺子選定的人選,也都比較合適!

其中戶部沈耽和吏部李信這兩位,還是絕對支持他的,這就足夠了!

至於徐輝祖,更多的像是一個打醬油的!

兵部還有鴻臚寺,也的確都有必要入內閣,這是最基本的配置!

“回漢中做什麼?”

“讓人回去,把人都接到西安府來,就在皇宮過年!”

“等過完年了,你們再回去吧!”

朱元璋卻是直接開口吩咐道。

其實朱元璋和朱標也可以去漢中過年,但朱元璋總不至於把整個後宮和皇子們全都帶去漢中對吧?

那就只有讓朱櫟這一家子來西安府了!

反正距離近,水泥路更方便,早上出發,晚上也就到了。

“也行,不過我還是回去一趟,把他們都接過來好了!”

朱櫟也知道,老爺子肯定是想着過年的時候,一大家子能夠在一起,多熱鬧熱鬧,對此他也沒有什麼意見。

162.第162章 162:朱元璋:老九,你想要當皇第30章 30:曹家也想做精鹽生意!215.第215章 215:烽秋焌燁,聚是一坨屎,散152.第152章 152:朱標狠起來比朱元璋還可怕150.第150章 150:帝魂的恐怖之處,翻手之間144.第144章 144:明皇榜第二名紀武皇帝,打第71章 71:專門研究怎麼製造煙花?135.第135章 135:不聽話?那就讓他們全去上181.第181章 181:送上門來的羊毛,不薅白不第80章 80:朱元璋要對朱標攤牌了!第298章 298:朱匣焌西征,朱匣烽的兒子也出第13章 13:朱標:老爺子說我會英年早逝了?188.第188章 188:爹,我也想買一個大鐵馬來第62章 62:護身法器的價值!118.第118章 118:模擬朱匣焌人生,大明第一第274章 274:太子朱標病逝,新太子爲漢王朱135.第135章 135:不聽話?那就讓他們全去上145.第145章 145:紀武元年,大明人口達到了第311章 311:朱元璋:老四他守不住的,放棄第73章 73:老九就能吊打老四了?第34章 34:朱標最終只多活了兩年半!第90章 90:沒人能改變朱元璋的決定!第1章 01:能夠預知未來的祥瑞第230章 230:朝鮮王:大明來的道士果然很厲第90章 90:沒人能改變朱元璋的決定!152.第152章 152:朱標狠起來比朱元璋還可怕第270章 270:即便只是燧發槍,那也是降維打220.第220章 220:朱匣烽心中愧疚,不想去漠第312章 312:朱匣燁最終還是要就藩了!193.第193章 193:聽說,明國現在還有一個外117.第117章 117:漢王朱櫟一脈,大明國祚6第324章 324:很多事情,連朱櫟都無法阻止它第4章 04:朱櫟培育的現代農作物第16章 16:要儘快找老九攤牌了!第277章 277:生在帝王家,哪裡真有什麼兄弟第20章 20:秦王朱樉之死!第240章 240:再次穿越,卻是完全不同的順天133.第133章 133:蜀地一帶建造的趕屍客棧!第1章 01:能夠預知未來的祥瑞142.第142章 142:得罪漢王就等於踢到鐵板了121.第121章 121:新皇明祖訓,不得立幼帝!222.第222章 222:面對槍炮,成吉思汗也得變第88章 88:耶戈律特難道是老九的兒子?215.第215章 215:烽秋焌燁,聚是一坨屎,散第88章 88:耶戈律特難道是老九的兒子?第111章 111:朱高煦哪來的勇氣造反的?【略第232章 232:朱匣燁最終還是被送去定軍山了第298章 298:朱匣焌西征,朱匣烽的兒子也出第304章 304:朱高煦還沒到,漠北餘孽嚇得要200.第200章 200:回去之後先把大明的版圖給第66章 66:咱可以不要,你不能不給啊!第87章 87:朱標:老九該不會成仙了吧?184.第184章 184:還有比漢王朱櫟更粗的大腿第275章 275:朱元璋當甩手掌櫃,抓朱匣秋當176.第176章 176:初到西北,朱棣已經震撼到201.第201章 201:去東瀛三省?那就是男人的第333章 333:于謙如果死在漠北,後果相當嚴第69章 69:老爺子究竟是幾個意思?第69章 69:老爺子究竟是幾個意思?163.第163章 163:朱元璋:太子多病,咱想立第62章 62:護身法器的價值!第294章 294:朱櫟登基稱帝,來自於後宮的糟115.第115章 115:後世之人,都以爲咱是鞋拔165.第165章 165:爹,這烏鬥愷需要會行炁才第86章 86:老九他是不是也造反了?第42章 42:燕王朱棣有帝王之相?165.第165章 165:爹,這烏鬥愷需要會行炁才第304章 304:朱高煦還沒到,漠北餘孽嚇得要第309章 309:朱櫟的言傳身教,官吏之間該如第310章 310:再次推演朱匣燁的人生,結果還117.第117章 117:漢王朱櫟一脈,大明國祚6第108章 108:漢中頂級奢侈品,變色馬克杯!第282章 282:朱匣烽多久能把東瀛打下來?第310章 310:再次推演朱匣燁的人生,結果還第283章 283:還沒打下來呢,就想着要遷徙百118.第118章 118:模擬朱匣焌人生,大明第一171.第171章 171:讓老四也看下老九治下的盛208.第208章 208:六百年後的朱櫟,只是藏起169.第169章 169:付道長的大義,令本王佩服182.第182章 182:朱標的身體,朱櫟也無力回154.第154章 154:陛下,那是西北特產美食,第230章 230:朝鮮王:大明來的道士果然很厲196.第196章 196:紀武,昊武,道真,三老祖第274章 274:太子朱標病逝,新太子爲漢王朱206.第206章 206:朱匣烽果然在遵天市闖大禍第29章 29:鐵木真的墓還沒找到呢162.第162章 162:朱元璋:老九,你想要當皇117.第117章 117:漢王朱櫟一脈,大明國祚6第329章 329:朱匣烽是要向天下宣告自立爲帝第269章 269:親王冊封大典,差點要了朱匣烽第332章 332:讓于謙去漠北找朱匣烽談判?第298章 298:朱匣焌西征,朱匣烽的兒子也出第26章 26:朱元璋:咱已經在改變歷史走向了217.第217章 217:你方家祖墳佔地有五百畝地第3章 03:漢王朱櫟的八奇技傳承第313章 313:洪武皇帝朱元璋有着他自己的驕第322章 322:朱匣秋拒絕朱櫟禪位的理由!第264章 264:故友之子,方孝孺向朱櫟討人情第40章 40:蝴蝶效應改變了歷史進展?166.第166章 166:老九,咱想先把應天遷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