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

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

第四十八章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

作爲深諳苟道精髓的胡惟庸,玩歸玩鬧歸鬧,別跟老朱開玩笑。

他如今的身份可是恩科主考官。

今日碰上一衆今科士子的詩會也就算了。

可若是寫了一首詞,還把自己的名字留下了,那豈不是就給了衆人結交主考官的機會?

那到時候,這裡頭有些事情可就說不清楚了。

索性,直接套個馬甲出來便是。

剛剛站在一旁,比方孝儒還激動的那位在胡惟庸看來文采最好的年輕士子,衝着胡惟庸長長一揖。

“陳兄,解縉今日裡方纔知道什麼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小弟自愧不如、甘拜下風,也謝過陳兄讓小弟今日一睹什麼叫真名士自風流!”

胡惟庸一聽這名字,人麻了。

好傢伙,解縉?

他就說呢!

自己這隨便出來一走,就碰上個文采斐然的,還以爲是大明的學子水平真就這麼高呢。

如今一看,得,大明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縉啊!

那就完全能理解了!

整個大明國祚二百七十年裡,真正被史書認可,記作才子的只有三人。

其一便是眼前這個滿臉佩服之色的解縉。

其二便是徐渭,字文長。

而第三嘛,巧了,正是今日胡惟庸“寫”的這首《臨江仙》的原作者,楊慎!

今兒也是有意思,用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楊慎的大作,折服了另一位明代三大才子解縉。

有時候,還真就如此的神奇。

跟解縉客氣了兩句以後,胡惟庸忽然問起了一個問題。

“解老弟可是應天人士?”

“不然,爲何明明帶着異地口音,卻在應天府參考!”

這一問,其實也是胡惟庸有些好奇。

因爲不同於方孝儒,方孝孺師從宋濂,他出現在應天府很正常。

可胡惟庸清楚的記得,解縉該是江西人士纔對。

可一個江西人怎麼在科舉的時候,跑來應天府了?

應天府的考試難度,可比江西要強不少呢。

這其實也是胡惟庸想進一步確認,此解縉到底是不是彼解縉。

解縉倒也沒想太多,畢竟這個問題屬實正常,一般人誰會放着輕鬆的江西考區不考,跑來應天府跟天下英雄爭長短啊。

“不瞞陳兄,小弟本是江西人,家父在異地爲官,小弟便跟隨上任的父親在外。”

“而此次科考,不過是家父逼着小弟來一趟,試試水而已。”

“家父以及小弟都認爲,此次恩科只需知道科考有何特別之處便可,對金榜題名卻無半點想法。”

這話一出,胡惟庸也來了興致了。

喲,還有這麼個說法啊。

他還真不知道,這時候的人就這麼高明瞭?

都知道提前體驗一下考場氛圍了?

胡惟庸毫不避諱的直接豎起了大拇指:“令尊此舉屬實高明!”

被胡惟庸這麼一誇,解縉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別看他是大明有數的“狂生”,可實際上,他這人不是狂,而是傲。

但凡在他看來才學、本事比他高、比大的人,他都服服帖帖的。

這不,被胡惟庸一誇,解縉嘿嘿笑了一聲,又看了看周遭,這才小聲解釋道。

“其實,家父的考量小弟清楚。”

“家父覺着,若小弟在老家參考,一旦認真考試,必然金榜題名。”

“但小弟這年紀尚幼、心性不定的,若是猛然間進入官場,志得意滿之下怕是要出大紕漏。”

“於是,乾脆讓小弟老實幾年,磨磨性子。”

胡惟庸聽完這話,沉默了半晌,而後默默地再次豎起了大拇指。

沒說的!

正所謂知子莫若父,解縉他爹可算是把解縉的性子給摸得透透的了。

這小子在洪武年間,早早出名早早中舉,可實際上到了永樂年間才真正踏入官場。

但在永樂朝也沒安穩幹幾年,便落了個下獄最終慘死的下場。

如今看來,其實就是聰明過頭、才情溢出,對世事不夠了解,自認爲能掌控一切最終翻車的神童。

不過,這些事眼下都還沒發生,眼前的解縉,還只是個毛頭小子罷了,才十幾歲而已。

這邊廂解縉跟胡惟庸相談甚歡,方孝儒卻在一旁看着胡惟庸剛剛所寫的那首《臨江仙》嘖嘖稱奇。

良久,方孝儒才興沖沖的跑到了胡惟庸面前,大聲道:“陳兄,你這首詞,當是今日詩會第一!”

這話一出,周遭一衆學子立馬臉色就變了。

其實胡惟庸的這首詞一出來,大家心裡便有數了。

但心裡有數跟被方孝儒這麼大聲喊成第一還是有區別啊,我們不要面子的啊。

而這一切,方孝儒壓根沒發現,或者說發現了也不在乎。

方孝儒和解縉二人似乎認定了這位文采斐然的陳近南陳兄,就是參與了本次科舉的學子,所以談了幾句詩詞以後,話題便不自覺的轉到了本次科考之上。

“陳兄,本次縣試最後一題你是如何作答的?”

“呵呵,看不懂,想不明白,那便坦言相告便是了,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哦,此舉大善,方某到今日方纔知道,原來坦言相告也是破題思路之一,陳兄果然有才。”

“哈哈,陳兄這破題思路確實大巧不工,足以得見陳兄人品敦實啊,解某同樣佩服,不過解某更佩服的還是陳兄今日這詩才。”

“方某到現在都還記得陳兄寫出最後一句時,方某心中是何等的震撼。當時方某就一個想法,這詞,怕是方某這輩子都寫不出來啊!”

“沒錯,沒錯,解某之前看到的時候,更是覺着以往在下被叫做神童時的洋洋得意,仿若一場鬧劇一般。若解某這樣的都能叫做神童,那陳兄這樣的當叫什麼?”

方孝儒、解縉二人對於胡惟庸的推崇可做不得假。

愈是有本事、有學問的人,愈是瞭解這首詞內裡的分量。

於是,三人這一聊,便聊到了詩會結束。

而就在這時候,最是跳脫的解縉忽然提出一個匪夷所思的建議。

“陳兄、方兄,依解某來看,我等三人今日相聚一起便是有緣,三人又頗爲投契,不若我等效仿古人結拜爲異姓兄弟,如何?”

胡惟庸一聽這話,頓時一個寒顫,連聲道。

“使不得,這可使不得啊!”

(本章完)

第16章 胡惟庸開始搞事了273.第273章 染上牌癮的朱元璋上頭了86.第86章 道衍和尚?黑衣宰相是吧?327.第327章 終於要開考了329.第329章 胡大老爺罪大惡極?202.第202章 即將跑路的胡大老爺313.第313章 還是你們會玩啊72.第72章 今日無事,不如青樓聽曲?314.第314章 大明再無丞相一職284.第284章 老胡翹班!小胡回京364.第364章 臥槽,有大佬出沒!第54章 學渣和學霸的區別369.第369章 對於瓦剌 韃靼的提防第3章 擺爛從釣魚佬開始93.第93章 朱棣也是個老色批?第39章 胡惟庸:誰還不是個影帝了?338.第338章 令人咋舌的方孝孺173.第173章 禮部的官員們忍不了了157.第157章 東宮宴會初見面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187.第187章 朱元璋:老胡是懂咱的253.第253章 陳近南怎會在此?第21章 原來是胡大人出的題目啊!那沒事了!第47章 胡惟庸:看我來裝個大的!355.第355章 這位老師有點猛248.第248章 胡大老爺小課堂準備開課413.第413章 教坊司蒸蒸日上的業績236.第236章 胡大老爺的浪蕩生活開始了378.第378章 沈萬三撞槍口上了第4章 胡惟庸:這才叫日子啊236.第236章 胡大老爺的浪蕩生活開始了322.第322章 朱元璋:獨斷專行的感覺美滋滋300.第300章 太子妃胡馨月爲胡惟庸鳴不平了136.第136章 胡大老爺的格局第45章 棲霞寺求籤180.第180章 形勢莫名其妙的反轉88.第88章 胡惟庸:禿驢,你要害我!325.第325章 引發轟動的招考公示97.第97章 徹底被撅回去的朱棣第9章 空印案爆發!老朱震怒!326.第326章 萬事俱備的大明公考241.第241章 考題下來考生傻了403.第403章 更多的關注179.第179章 擺在明面上的解題思路194.第194章 先把人忽悠住203.第203章 胡惟庸要撂挑子了第26章 各方雲動!劉伯溫和李善長銳評胡丞相242.第242章 解縉居然撿便宜了?240.第240章 考官和考生的較量開始了287.第287章 上元縣令的試探和討好167.第167章 整個應天府亂成了一鍋粥363.第363章 難得的反派劇情236.第236章 胡大老爺的浪蕩生活開始了61.第61章 楊憲再彈劾!胡惟庸獻寶!139.第139章 胡惟庸:什麼纔是真正的國家尊111.第111章 好一個盪鞦韆101.第101章 胡家子弟亮相了255.第255章 考題一出,衆人發麻410.第410章 老朱搞出來的亡國之策257.第257章 前兩名打一架,誰贏了當狀元?248.第248章 胡大老爺小課堂準備開課221.第221章 胡馨月和朱標大婚80.第80章 方孝孺和解縉酸了!98.第98章 胡惟庸的叮囑:要低調啊!第32章 胡惟庸:累了,直接斬立決吧!100.第100章 胡馨月的風采!宴會一言驚衆人260.第260章 對解縉的順手安排141.第141章 胡大老爺以理服人104.第104章 胡惟庸的懲罰367.第367章 胡大老爺再開課堂84.第84章 朱元璋: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385.第385章 再次上課的胡大老爺第24章 胡惟庸:忽悠,接着忽悠!217.第217章 胡大老爺目的達成第28章 胡惟庸,你壞事做盡!334.第334章 學子們的小聰明387.第387章 熱身八段錦和長跑93.第93章 朱棣也是個老色批?第10章 朱元璋要大開殺戒了!402.第402章 奇妙的緣分237.第237章 即將來臨的會試302.第302章 教坊司初體驗61.第61章 楊憲再彈劾!胡惟庸獻寶!第7章 胡惟庸:接着奏樂,接着舞!147.第147章 諸國使臣嚇瘋了!宴會上的表態328.第328章 胡大老爺的新套路第22章 朱元璋都懵逼了!這是啥題目?331.第331章 考生們太難了啊394.第394章 金瓶梅引發的狂潮174.第174章 胡大老爺忽悠朱元璋67.第67章 胡大老爺上眼藥370.第370章 胡惟庸他不一樣295.第295章 朱元璋心態崩了75.第75章 花魁如詩姑娘的規矩132.第132章 上醉風樓尋寶的胡大老爺第16章 胡惟庸開始搞事了254.第254章 殿試開始,衆人迷茫60.第60章 收穫時刻!土豆成熟了!第11章 李善長:這丞相不好當啊!197.第197章 牛人寫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