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第288章 江南水患解決!胡惟庸終於可以

李開祥李大縣令在爲了自己轄區以及自己的前程而努力的時候。

其實朱元璋以及六部此時更加的忙碌。

江南此次的水患,實在是太過驚人了。

可以說來的那叫一個措手不及啊。

一點準備都沒有呢,一場波及甚廣、影響巨大的水災就此發生了。

結果就是餓殍滿地、民不聊生的慘烈局面。

固然官老爺們的日子不會過得那麼悽慘。

可要知道他們頭頂上還有個朱元璋呢!

朱皇帝這脾氣一上來了,他可是不講理的!

地方上潰堤了,那甭管你這當地父母官是不是剛來的。

也不管這堤壩是不是你任上修繕過的。

反正你這兒出事了,那就是伱的責任!

然後,朱皇帝還非常“仁慈”的給了對方一個機會。

若是災民安置得當,並且災後重建做得好的話,那麼也不是不可以免罪,甚至還能升職加薪哦!

說白了,老朱這明明是個農民、乞兒出身,可活生生的無師自通後世資本家的各種手段了。

這打一棒子給一甜棗的手段,簡直不要太熟練。

可一衆官員能咋辦?

還不是得吃這一套!

畢竟,這可不像後世,還能跳槽什麼的。

哪怕是打算學胡大老爺那樣直接辭官,那也得好好琢磨才行。

畢竟不是什麼人都能跟胡大老爺一樣,哪怕辭了官照樣還能過瀟灑日子,在官場上仍舊橫行無忌的。

因此,他們只能老老實實的吃這一套!

吭哧吭哧的給朱皇帝老老實實幹活。

好在,救苦救難的胡大老爺閃亮登場了。

只怕所有人都不曾想到,胡大老爺信手弄出來的混凝土,居然會有這麼大的用處。

這段時間,工部可以說絕大多數工匠全調派過來生產水泥了。

而且,各地的礦場還在瘋狂的採集石灰礦。

一時間,水泥這個剛剛出現在世間的物件,幾乎在最短的時間裡送到了洪澇最爲嚴重的地區。

有工部熟悉業務的官員在,關鍵是還有朱元璋親自選派的押運水泥的錦衣衛以及內侍在一旁監督。

整個堤壩重建工作進展的那叫一個順利啊。

原本還想嘟囔兩句的地方官,哪怕背後站着誰誰誰。

可面對着內侍以及錦衣衛這樣的天子近臣,那叫一個老實聽話啊。

因此,水泥的威力在工部官員嚴格按照胡大老爺吩咐,以及工部試驗結果的流程使用的前提下徹底爆發了。

首先一個就是加工方便!

不像是原本的堤壩,這要是弄奠基用的巨型石塊,那叫一個麻煩啊。

採集、運輸、雕琢、擺放,這每一道工序都是耗時耗力,讓人叫苦不迭的存在。

可如今呢?

就在現場,水泥、河沙、水,攪和攪和往模具裡面倒就是了。

要多大的、多長的、無非就是模具調整一二就行了。

然後等着幹了以後把模具一敲,規規整整絕對扛得住敲打的“奠基石”,就此搞定!

至此,原本耗時數年、耗費無數動用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堤壩修築,居然在工部官員的調配之下成了流水線一般的快速修建了!

無數當地百姓看着這等情形,簡直跟看到了神蹟一般。而水泥運用的地方,可不僅僅是堤壩修建啊。

這不,在修建堤壩的同時,遭了水患的各地,在城牆以及房屋的修繕方面,水泥更是大放光彩。

不得不說,任何一個時代都不缺會思考的能工巧匠。

他們固然不懂生產水泥所需要的各種流程,也不懂水泥裡面所包含的各種知識。

但這不妨礙他們在使用方面的經驗突飛猛進。

從水泥攪拌到抹膩子,一個個精通級泥瓦工,壓根沒用多長時間便培訓出來了。

這些人直接就被調配到了各地,作爲大匠,現場指揮當地的工匠幹活。

而有了這些大匠在,那些遭了災的城市,那修繕速度那叫一個快啊。

基本上修繕的進度就看水泥到位的速度了。

水泥來得快,那修繕的就快!

壓根不用考慮其他的。

這種在眼皮子底下眼睜睜的看着新城牆、新房舍拔地而起、修繕一新的觸動,可比什麼嘴上說說要更讓人信服。

而且,用水泥建造的房屋,在堅固度上,那是遠超原本的木製房屋的。

因此,無數百姓都在讚歎這個混凝土是神蹟。

同時,對朱元璋這個洪武皇帝、對大明,那叫一個滿意啊!

其實吧,這裡邊還有胡大老爺的一個小安排呢。

原本,無論是土豆還是這水泥,都是胡大老爺弄出來的。

可他提前就跟朱元璋說好了,這事兒,功勞必須給他算。

可對外,不能說是他弄出來的。

他要不了這麼大的名聲!

他原本的名聲本來就已經夠大了,這要是在民間還聲望漸濃的話。

這是要幹啥?

名聲大的人,君王處置起來確實麻煩了一點。

可對於朱元璋這種倔種來說,他如果上頭了、動了殺心了,他纔不管什麼名聲不名聲呢。

殺就完了!

還得是讓你全家一起上刑場的那種!

所以,胡大老爺很從心的早早就說好了,對內,他胡惟庸的功勞該怎麼算怎麼算。

可對外,他就不留名了。

名聲、民心都是朱元璋的!

也正因爲如此,所以如今水泥在江南水患地區甫一登場,百姓們歌功頌德的對象。

全是朝廷和朱元璋,壓根沒有胡大老爺這個躲在幕後LYB半點事兒。

你以爲胡大老爺虧了?

可實際上,朱元璋心中卻已經牢牢記下了胡大老爺的功勞。

尤其是看到各地賑災都有所成效,一改往年慢慢修繕、慢慢復建的格局,朱元璋也是終於放下心來。

說白了,這裡邊將近八成都是胡大老爺弄出的水泥的功勞呢。

而這些事兒,別人固然不說,但他朱元璋可不能全忘了啊。

朱元璋有時候也在感嘆,如果整個大明的臣子都跟胡大老爺一樣,那他可就太開心了。

但一想到整個大明的官員時不時的就翹班什麼的,他老臉忽然一白。

貌似,也不是那麼好啊!

293.第293章 胡大老爺有點煩91.第91章 系統獎勵還怪好的嘞424.第424章 女兒奴老父親不樂意了166.第166章 終成定居的親事第2章 朱元璋人麻了!319.第319章 胡大老爺主考的威名342.第342章 累得變形了的朱元璋311.第311章 李善長最終的結局306.第306章 李善長的羽翼被清除了144.第144章 萬國來朝的盛景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186.第186章 真要回丞相位了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299.第299章 胡大老爺的任命鬧大了197.第197章 牛人寫牛書374.第374章 錦衣衛的出路和希望299.第299章 胡大老爺的任命鬧大了191.第191章 胡大老爺又要裝逼了107.第107章 八卦的威力112.第112章 胡大老爺威名遠揚231.第231章 胡惟庸身份曝光了218.第218章 系統又來獎勵了188.第188章 有請下一位受害者237.第237章 即將來臨的會試395.第395章 關於金瓶梅的爭論244.第244章 落難的解縉很適合看樂子381.第381章 沈萬三的取死之道168.第168章 即將到來的鄉試第29章 胡惟庸:我胡老爺轉職種地了!第13章 你來我往忙爭利279.第279章 胡大老爺帶來的驚喜89.第89章 道衍都懵逼了!有你這麼玩的嗎?110.第110章 胡惟庸和如詩的新方式,盪鞦韆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終於能享受官二281.第281章 惟庸是老朱家福將346.第346章 朱元璋:我太難了157.第157章 東宮宴會初見面139.第139章 胡惟庸:什麼纔是真正的國家尊330.第330章 朱元璋的驚喜和認可326.第326章 萬事俱備的大明公考144.第144章 萬國來朝的盛景321.第321章 胡大老爺是個正經人70.第70章 胡仁彬:我有一個夢想150.第150章 胡惟庸:又可以摸魚了179.第179章 擺在明面上的解題思路184.第184章 李善長一黨羣攻楊憲346.第346章 朱元璋:我太難了335.第335章 湊熱鬧的朱元璋第24章 胡惟庸:忽悠,接着忽悠!246.第246章 就你特麼叫解縉啊70.第70章 胡仁彬:我有一個夢想111.第111章 好一個盪鞦韆264.第264章 朱元璋動了殺心371.第371章 博學的胡大老爺134.第134章 胡大老爺再添外室245.第245章 解縉已有取死之道261.第261章 殿試徹底完結221.第221章 胡馨月和朱標大婚243.第243章 解縉你是真該死啊372.第372章 朱元璋的賞賜送來了252.第252章 解縉遭遇迴旋鏢了159.第159章 胡惟庸的高光時刻227.第227章 朱元璋:這兒子怕是不能要了第7章 胡惟庸:接着奏樂,接着舞!180.第180章 形勢莫名其妙的反轉327.第327章 終於要開考了424.第424章 女兒奴老父親不樂意了342.第342章 累得變形了的朱元璋69.第69章 胡惟庸主動冒頭打臉196.第196章 報紙上市的轟動292.第292章 始終在錦衣衛監視範圍內的人第34章 朱元璋都給整不會了418.第418章 煩躁的帝后和奇招248.第248章 胡大老爺小課堂準備開課67.第67章 胡大老爺上眼藥84.第84章 朱元璋: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197.第197章 牛人寫牛書304.第304章 方孝孺攀附權貴?第18章 縣試開始了,考生們懵逼了!第37章 朱元璋的敲打!李善長慌了!387.第387章 熱身八段錦和長跑第52章 府試將近,考生們都麻了!324.第324章 胡大老爺活該天天樂呵第26章 各方雲動!劉伯溫和李善長銳評胡丞相114.第114章 死性不改的方孝儒第36章 胡惟庸的日常,釣魚,賞舞,陪美人,193.第193章 胡大老爺也幹活了?346.第346章 朱元璋:我太難了190.第190章 胡大老爺又來獎勵了293.第293章 胡大老爺有點煩第5章 李善長升丞相之位291.第291章 李善長的新套路251.第251章 君臣奏對出新招161.第161章 親事終於被老朱折騰成了156.第156章 這年頭就沒個老實人了321.第321章 胡大老爺是個正經人208.第208章 胡仁彬種地有成103.第103章 胡馨月的婚事定下了???295.第295章 朱元璋心態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