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第281章 惟庸是老朱家福將

對於胡惟庸來說,水泥這東西,實際上在上輩子見過太多了。

但是具體的土水泥怎麼做。

尤其是在這個時代怎麼生產出來,胡惟庸真的只知道個大概。

就這,還是他在某本據稱寫手查資料查得特別厲害、特別謹慎的網絡小說裡看到的。

這不,胡大老爺此時就在指指點點的讓人開始試製了。

“嗯嗯,生石灰,就是這玩意兒,先把它磨碎!”

“得弄細一點,弄得越細越好!”

“還有黏土,也得用碾子碾幾遍,反正這倆玩意兒都得弄細,你們趕緊弄!”

胡大老爺此時真就只負責動嘴了。

他此時其實也是在嘗試。

畢竟,他雖然大概知道怎麼做。

可是具體的比例,他實際上是不怎麼清楚的。

更何況,這年頭的測量器械,也委實讓人沒法信任啊。

真要精密測量的話,怕還是得用那種小秤一點一點的慢慢來呢。

不過,至少大概試試還是沒問題的。

或許前期弄出來的水泥效果沒有他印象當中的那麼好,但絕對比現在靠黏土當粘黏劑要好得多。

此時幹活的,都是工部手藝最好的一批工匠,旁邊甚至還有幾個官員負責打下手同時也是監督和學習。

對於這些官員來說,他們是真心喜歡動手自己乾點什麼。

眼見着生石灰和黏土被碾子給碾得如同能入口的麪粉一般,胡大老爺滿意的點了點頭。

“嗯,這樣,剛剛讓你們準備的煤渣和鐵渣呢?”

“拿過來,同樣碾碎,還是跟剛剛一樣的要求,得碾得細細的!”

“而剛剛碾出來的生石灰和黏土,按照一比一的分量摻和在一起,攪拌均勻,然後放到窯裡面燒去!”

胡大老爺不愧是隻負責動嘴的,這幾句話就把滿場人都給安排上活計了。

得益於早就說過其中有煅燒這一道工序,因此,工部早就把原料和一應工具給搬到了火窯附近。

因此,這邊胡大老爺纔剛剛一吩咐,那邊就開始細細的稱量出合適分量的生石灰、黏土,而後放在一起攪和了起來。

工部這一次試製弄得很嚴謹,基本上每一步完成以後都得讓胡大老爺看上一眼。

只有胡大老爺點頭了,他們纔會進行下一步。

同時一旁還有兩名專職的記錄員。

他們手拿着紙筆,但凡胡大老爺吩咐點什麼,他們都會一絲不苟的記錄下來。

顯然這就是最最原始的試驗記錄了。

對於工部的這番安排,胡大老爺自覺還不錯。

至少對於胡大老爺來說,能夠只動動嘴就把事情幹了,那還是不錯的。

反正只要這一次試製成功了,那之後的事情就跟胡大老爺沒關係了。

胡惟庸其實很有自知之明。

他就是個吃喝玩樂樣樣精通的混子而已。

上輩子帶給他的,固然有超越整個時代的見識和各種亂七八糟的知識。

但他絕對不會因爲這點就小看古人。

在朱元璋高高舉起的鞭子的催促下,這幫人絕對能把事情幹得非常好。

無論是找礦、備料還是建設工坊,對於這些工部官員來說,他們反而比胡大老爺這個壓根沒在工部工作過的大佬更加熟悉。這樣就很好了嘛。

只要這次事情辦好,那剩下的活兒包括剩下的功勞,都是這些人的。

胡大老爺可不在乎這點事情。

接下來,胡大老爺又開始指指點點的讓人再次開始煅燒煤渣、鐵渣。

這兩個東西也是要摻和進去的。

而等到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了以後,胡大老爺這次也難得的激動了不少。

在他的細細叮囑下,手最穩的老匠人,把四樣東西按照比例小心的放到一個大盆裡,而後慢慢的攪和了起來。

等反反覆覆的攪和了好些遍,感覺基本上到位了以後,胡大老爺終於鬆了口氣。

“嗯,本官覺着差不多了,弄點水過來,咱們先試一試效果!”

一聽這話,一旁等了半天的工部官員們眼睛都亮了。

正所謂是騾子是馬拉出溜溜。

甭管之前胡大老爺說得多好。

這玩意兒到底如何,還是得看效果啊。

不少人其實心裡也在暗戳戳的想着,或許,弄不好就是個笑話呢?

可實際上,不知道該說是運氣好,還是胡大老爺上輩子瞭解到的知識太過精闢。

反正,僅僅只是放在那兒半天時間,大傢伙吃了個午飯回來。

原本如同稀泥一般灰撲撲的水泥,就已經勉強凝結成硬塊了。

而胡大老爺看了一眼後,點點頭,吩咐人記得澆水,但用量也別太大。

說完,他便扭頭回自己職房去了。

至於記錄的問題,以及多弄幾個“對照組”方便發現問題這種小事兒。

壓根不用胡大老爺開口,早就有各種試製經驗的工部直接就已經上手了。

開玩笑,堂堂一國的工部!

看似在六部之中不起眼,那也是大明六部之一啊。

他真正發動起來的時候,誰能懷疑工部的能量?

這不,胡大老爺老爺僅僅只是弄出來了一份看看效果。

這邊工部轉頭直接就是弄出來了幾百份。

然後按照比例不同、溫度不同、澆水量不同等等不同的變量開始了試驗。

而到了第二天,眼見着試製結果不錯的工部尚書章善,直接就在朝會上把這一喜訊報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下朝之後,半刻都不想耽擱的直奔工部而來。

他確實是想看看效果。

畢竟如果真跟胡惟庸所描述的那樣的話,那作用可就太大了啊。

可等到朱元璋真正看到那燒製出來的“灰樁子”,在扛住了刀削斧鑿各種劈砍,甚至還親自上手砸了兩錘子以後。

朱元璋徹底驚呆了!

這一刻,他想到了很多很多!

有了這等刀槍不入的神器,那以後大明有福了啊。

不僅僅是堤壩、橋樑,那麼以後邊關是不是能用這東西。

還有,是不是建造房屋也能用這東西?

可以說,單單這一件東西,對於大明來說就足以改變太多太多了。

朱元璋這一刻不僅再次感嘆起來。

惟庸,真乃我老朱家的福將!

第57章 楊憲要搞事了!368.第368章 朱元璋的嘴角壓不住了151.第151章 爭寵帶來的好處61.第61章 楊憲再彈劾!胡惟庸獻寶!262.第262章 胡大老爺坦誠身份273.第273章 染上牌癮的朱元璋上頭了100.第100章 胡馨月的風采!宴會一言驚衆人418.第418章 煩躁的帝后和奇招149.第149章 吝嗇的大明!諸國驚呆了!第16章 胡惟庸開始搞事了381.第381章 沈萬三的取死之道63.第63章 自作自受的楊憲229.第229章 方孝儒的驚訝320.第320章 方孝儒改主意了!138.第138章 胡惟庸不理解,並且大受震撼242.第242章 解縉居然撿便宜了?79.第79章 茶藝驚人小娘皮296.第296章 誠意伯劉伯溫離世212.第212章 嚇得老朱改祖訓了68.第68章 朱元璋的疑心155.第155章 嫉妒的呂氏,太子妃的位置只有246.第246章 就你特麼叫解縉啊第38章 大明也要有自己的退婚流?120.第120章 胡惟庸:這世道看不懂了93.第93章 朱棣也是個老色批?165.第165章 不斷提高技藝的如詩281.第281章 惟庸是老朱家福將360.第360章 胡大老爺重出江湖97.第97章 徹底被撅回去的朱棣267.第267章 無事一身輕的胡大老爺64.第64章 胡惟庸乃老朱家肱股207.第207章 一對雙胞胎到手259.第259章 這個狀元武德充沛258.第258章 真要打架爭狀元了啊245.第245章 解縉已有取死之道206.第206章 這大明沒了胡大老爺得散302.第302章 教坊司初體驗187.第187章 朱元璋:老胡是懂咱的93.第93章 朱棣也是個老色批?70.第70章 胡仁彬:我有一個夢想258.第258章 真要打架爭狀元了啊第46章 憑本事嘴臭的男人359.第359章 胡大老爺惹出的風風雨雨64.第64章 胡惟庸乃老朱家肱股180.第180章 形勢莫名其妙的反轉330.第330章 朱元璋的驚喜和認可361.第361章 青樓三劍客再聚首297.第297章 讓胡大老爺自己選個職位206.第206章 這大明沒了胡大老爺得散412.第412章 帝王欲拜師250.第250章 朱元璋聽得毛骨悚然第38章 大明也要有自己的退婚流?202.第202章 即將跑路的胡大老爺292.第292章 始終在錦衣衛監視範圍內的人第8章 朱元璋:這個胡惟庸,咱看不懂了280.第280章 胡大老爺擺爛也能立功375.第375章 胡大老爺的高風亮節311.第311章 李善長最終的結局79.第79章 茶藝驚人小娘皮343.第343章 大明公考現有的弊端125.第125章 胡惟庸:居然跟老子一個德行345.第345章 馬皇后問策胡惟庸377.第377章 應天城新來的客人417.第417章 有些離譜的答案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93.第93章 朱棣也是個老色批?301.第301章 新奇的日子開始了215.第215章 賽華佗再傳神功280.第280章 胡大老爺擺爛也能立功321.第321章 胡大老爺是個正經人296.第296章 誠意伯劉伯溫離世第44章 終於把朱標忽悠瘸了!347.第347章 胡大老爺的口碑持續降低368.第368章 朱元璋的嘴角壓不住了295.第295章 朱元璋心態崩了142.第142章 朱元璋:咱也該抖抖大明的天威85.第85章 胡大老爺迴歸日常267.第267章 無事一身輕的胡大老爺175.第175章 鄉試終於開始了405.第405章 胡大老爺的小課堂開張了第36章 胡惟庸的日常,釣魚,賞舞,陪美人,229.第229章 方孝儒的驚訝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349.第349章 朱元璋:舒服了194.第194章 先把人忽悠住156.第156章 這年頭就沒個老實人了221.第221章 胡馨月和朱標大婚232.第232章 紅薯成熟了139.第139章 胡惟庸:什麼纔是真正的國家尊214.第214章 方孝儒的報社初見聞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225.第225章 令人驚訝的胡府175.第175章 鄉試終於開始了167.第167章 整個應天府亂成了一鍋粥283.第283章 朱元璋人麻了!65.第65章 馬皇后登場63.第63章 自作自受的楊憲第56章 胡惟庸的名聲臭大街了265.第265章 父子相商廢丞相